以城乡统筹理念谋划县域经济发展
2010-08-15翟小芳
□文/翟小芳
以城乡统筹理念谋划县域经济发展
□文/翟小芳
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基础地位。本文分析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发展县域经济的理念和措施。
县域经济;城乡统筹;理念和措施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在谈到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时指出: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中央之所以如此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旨在能够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能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了实现这一根本要求,我们就要以城乡统筹的理念来谋划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是指县级行政区划内的区域经济,是社会经济功能比较完整的综合性经济单元,是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关键性层次,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基础地位,研究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对于我们圆满完成中央提出的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任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之所以长期滞后于城市的发展,主要有以下三大制约因素:一是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我国存在着明显的二元体制,造成城市和乡村之间在户籍制度、就业体制、教育体制、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体制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别,人为地阻碍了城市生产要素向农村的流动,农村经济得不到生产发展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经济只能在低水平上循环发展,原本就落后于城市经济的农村经济和城市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二是以往的发展理念和政策。我国在建国之后的相当长时间内,在发展理念和政策主张上总是只注重城市的发展而忽视农村的发展,甚至用牺牲农业经济的办法来发展城市工业经济,土地、项目和政府的各种资源都向大城市配置,没有把更多的资源向农村和县域配置,没有把城市与农村放在同等位置进行资源配置,土地指标等资源大城市都用完了,缺少对小城镇、县城资源配置的设计;三是农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低。我国现在的农村经济还带有很大的自然经济色彩,农产品的市场化程度还很低,要素和资产的市场化程度更低,离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市场经济的优势不能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得到体现。
二、发展县域经济的理念和措施
1、发展理念。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不能够就县域说县域,应该用城乡统筹的理念来谋划县域经济的发展。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大家都知道,在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同志作的报告中就已经提出要以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来解决“三农”问题。在200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指出怎么才能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最重要的是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针。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更加强调了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性。因为农村和城市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农村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持。因此,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才能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但是,中央强调要城乡统筹,还有更为直接的原因,这就是长期以来,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严重的二元结构,城乡分割,城乡差距不断扩大,“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局限于“三农”内部,“三农”问题无法解决,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实行城乡统筹。
2、发展措施。城乡统筹发展是一项开拓性的工程,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结合本地实际,着力突破制约城乡统筹发展的障碍,为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提供制度和政策保障。第一,积极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是不利于城乡统筹发展的,也不利于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积极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势在必行;第二,推进土地管理和使用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在保护和尊重农民土地承包权和宅基地权益的基础上,探索对农民进城后自愿退出的宅基地和承包地回购、置换等政策,鼓励有条件的进城农民自愿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促进农村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最大限度发挥土地效益。健全农民征地补偿机制,健全法律法规,完善政策措施,确保被征地农民得到公平合理的补偿和安置;第三,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着力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增加保障品种,扩大保障覆盖面,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加快形成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制。逐步建立农民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制度,完善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农民向城镇梯次转移居住的政策;第四,推进公共财政制度和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改革完善财政预算制度,强化预算硬约束,形成支持“三农”投入稳定增长的保障机制。调整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优先安排农民最急需、受益面广、公共性强的农村公共产品和公益服务事业。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支持和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到农村设立分支机构,重组或新设适应农村生产方式的新型金融组织,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第五,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和完善的劳动力就业市场,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健全农村劳务开发体系,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打造知名劳务品牌,提高农民转移就业的能力和稳定就业的水平。推进进城农民工向城镇居民有序转化,大力加强农民工就业安居扶持工作,为进城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廉租房,促进农民工由就业性转移向居住性转移转变;第六,健全和完善农村市场体系。统筹制定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布局规划,支持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升级改造,落实农产品批发市场用地等扶持政策,发展农产品大市场、大流通。加大力度建设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仓储设施,完善鲜活农产品物流体系,支持大型涉农企业投资建设农产品物流设施。加快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逐步拓展交易品种,鼓励生产经营者运用期货交易机制规避市场风险。重点扶持农产品生产基地与大型连锁超市、学校及大企业等产销对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大力培育农村经纪人,充分运用地理标志和农产品商标促进特色农业发展,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的生产要素市场和资产市场,加强市场动态监测和信息服务。
F127
A
河南辉县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