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

2010-08-15安卫华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年23期
关键词:坏账债权账款

□文/安卫华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

□文/安卫华

应收账款是企业因赊销产品和提供劳务等原因造成的应向购货方和接受劳务方收取的款项,它是被无偿占用又不能为企业创造效益的流动资产。本文认为,应从制定并贯彻实施企业的信用政策、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和事后管理、利用应收账款融资、建立健全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制度等方面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

应收账款;信用政策;赊销

一、制定并贯彻实施企业的信用政策

信用政策是企业财务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是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高应收账款投资效益的重要前提。

1、信用标准。信用标准是企业同意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而提出的基本要求,通常是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作为判别标准。如果企业的信用标准较严,只对信誉很好、坏账损失率很低的客户给予赊销,则会减少坏账损失,减少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但不利于扩大销售量,甚至会使销售量减少;反之,如果信用标准较宽,虽然会增加销售,但会相应增加坏账损失和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因此,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权衡。

2、信用条件。信用条件是指企业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时要求其支付赊销款项的条件,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现金折扣。信用期限是企业允许客户从购货到付清货款的最长时间,折扣期限是企业为客户规定的可享受现金折扣的付款时间,现金折扣是在客户提前付款时给予的优惠。提供比较优惠的信用条件能增加销售量,但也会带来额外的负担,如会增加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坏账成本、现金折扣成本等。

3、收账政策。收账政策是信用条件被违反时,企业采取的收账策略。企业如果采用较积极的收账政策,就会减少应收账款的坏账损失,但会增加收账成本。如果采用较消极的收账政策,虽然可以减少收账费用,却会增加应收账款的坏账损失。因此,制定信用政策时,一方面要考虑到有利于增加销售;另一方面要考虑到有利于降低应收账款占用的资金,缩短应收账款的回收期,防止发生坏账损失。

在贯彻实施信用政策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估。在明确客户的信用标准后,企业必须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评价,并考虑发生坏账和延期付款的可能性。企业可以通过信用评估机构、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其他企业、客户的财务报表等多种渠道取得可利用的资料,对客户的品质、财务实力等信用状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和分析,以此为基础对客户的信用状况作出决策。如果是初次销售,首先需要决策的是是否给予信用。如果可能不断重复销售,企业就应当建立一定的程序,以避免每次收到订单时都从头开始评价是否给予信用。使这一程序合理化的方法之一就是为每个经常客户建立一个信用限额,但对这一限额必须经常性地进行重新评价,以便与该客户的最新变化情况保持一致。(2)为客户确定适当的信用额度。信用额度代表企业对客户承担的可容忍的赊销和坏账风险。信用额度过低将影响企业的销售规模,也会相应地增加企业的交易次数和交易费用;但是,信用额度过高将会加大企业的收账费用和坏账风险。企业在确定客户信用额度时,可以根据客户的信用等级和收益与风险对等的原则,采用按客户运营资本净额的一定比例或按客户清算价值的一定比例等方法来确定信用额度。同时,企业对客户提供的每一笔赊销业务,都要检查是否有超过信用期限的记录,并注意检验客户所欠债务总额是否突破了信用额度。(3)采取有效的收账策略。企业应收账款持有数额的大小除了取决于应收账款的发生额外,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企业的收账策略。

二、加强应收账款日常管理

企业在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中,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做好基础记录,了解用户付款的及时程度。基础记录工作包括企业对用户提供的信用条件、建立信用关系的日期、用户付款的时间、目前尚欠款数额以及用户信用等级变化等,企业只有掌握这些信息,才能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

2、检查用户是否突破信用额度。企业对用户提供的每一笔赊销业务,都要检查是否有超过信用期限的记录,并注意检验用户所欠债务总额是否突破了信用额度。

3、掌握用户已过信用期限的债务。密切监控用户已到期债务的增减动态,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提醒其尽快付款。

4、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平均收账期,看流动资金是否处于正常水平。应收账款周转率是用来反映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收回赊销款项能力的指标。它是某一会计期间的赊销净额与应收账款全年平均余额的比率关系。应收账款周转率用来说明年度内应收账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体现应收账款的催款进度和周转速度。一般认为,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收款速度快、坏账损失小、偿债能力尤其是短期偿债能力就越强。企业可通过该项指标,与以前实际、现在计划及同行业相比,借以评价应收账款管理中的成绩与不足,并修正信用条件。

5、考察拒付状况。考察应收账款被拒付的百分比,即坏账损失率,以决定企业信用政策是否应改变,如实际坏账损失率大于或低于预计坏账损失率,企业必须看信用标准是否过于太松或严格,从而修正信用标准。

6、编制账龄分析表,检查应收账款的实际占用天数。一般而言,客户逾期拖欠账款时间越长,账款催收的难度越大,成为呆坏账损失的可能性也就越高。企业必须要做好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密切注意应收账款的回收进度和出现的变化。通过对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可以掌握以下信息:①有多少客户在折扣期限内付款;②有多少客户在信用期限内付款;③有多少客户在信用期限过后才付款;④有多少应收账款拖欠太久,可能会成为坏账、呆账。如果账龄分析显示企业应收账款的账龄开始延长或者过期账户所占比例逐渐增加,那么就必须及时采取措施,调整企业信用政策,努力提高应收账款的收现效率。

三、加强应收账款事后管理

1、成立清收小组,对应收账款催讨。企业管理当局对已经到期的应收账款应交由应收账款清收小组进行催讨。对于清收小组的组织管理工作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原款项经办人、部门领导或单位负责人应为某项应收账款的当然责任人,参加清收小组,在清收小组负责人的调配下参加工作;二是清收小组成员按客户分工,并分解落实清理回收目标任务;三是严格考核,奖罚分明,将收回远期欠款和控制坏账纳入绩效考核,调动催讨人员的积极性和效果。

清收小组要对应收账款进行划分,按国际上通行的划分标准债权分为6个等级:(1)正常债权;(2)要注意债权;(3)问题债权;(4)危险债权;(5)实际破产债权;(6)已破产债权。

逾期应收账款一般指除正常债权以外的5种债权,清收小组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催讨方式。对于“要注意债权”和“问题债权”首先要分析拖欠的原因,如属于产品质量问题应积极与对方有关部门联系,争取能解决双方纠纷,如属于对方短期资金困难,不应过多的干扰,而应最大限度地争取顾客,保持市场份额,为下次销售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危险债权”和“实际破产债权”,清收小组要加大催讨力度,争取在债务人进行破产程序前收回债权,并寻求债务重组的可能。对于已破产债权,清收小组应积极进行司法程序,尽可能收回部分债权。

2、追讨账款的基本方法。企业追讨账款的基本方法包括企业自行追讨、委托专业机构追讨、仲裁追讨、诉讼追讨等。企业自行追讨,是处理拖欠时间不长的应收账款的首选方式,适用于债权债务关系比较明晰,各方对拖欠债务的事实无争议或争议不大的情况,而且这种方式简便、易行、能够及时地解决问题。如果客户一再拖欠,企业自行追讨一段时间后仍没有实质性的效果,而又不想马上诉诸法律时,企业可以委托专业机构代为追讨,这些机构包括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收账公司等专业机构。仲裁追讨适用于双方都自愿以仲裁解决问题的情况。这种方法程序简便,避免了繁杂的程序和巨大的成本,可以节省时间和金钱,能够尽快解决问题。法律诉讼是企业为收回欠款所作的最后努力。当企业与客户发生债务纠纷,协商、调节无法达成一致,或者双方不愿意采用仲裁方式解决,客户无理拒不付账时,企业可诉诸法律解决。

四、利用应收账款融资

利用应收账款融资,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第一,抵押,就是用企业的应收账款为抵押从金融机构取得借款,从客户那里得到付款后再归还借款;第二,保理,就是企业把货物或劳务赊销给客户,然后把应收账款的所有权转让给保理商(银行),由保理商(银行)向企业提供资金,并向客户收取账款。受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冲击,国内的银行对保理业务越来越重视,因此具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应收账款融资,一方面可以降低企业的信用风险;另一方面可以把应收账款迅速变为现金或银行存款,进行扩大再生产或其他投资,使企业获得市场竞争的先机。尤其是保理业务能够很好地解决销售商面临的资金占压和信用风险问题,因而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

五、建立健全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制度

不管企业采用多么严格的信用政策,只要有应收账款就有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因此,按照权责发生制和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企业必须对坏账发生的可能性预先进行估计,并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金。坏账准备金的计提比例与应收账款的账龄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金的具体计提比例可以由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以往的经验加以确定。当然,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金以后,坏账不一定发生。一般来讲,企业的应收账款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确认为坏账:债务人死亡,以其遗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的部分;债务人破产,以其破产财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的部分;债务人较长时间内未履行其偿债义务,并且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较小。但是,对已确认为坏账的应收账款,并不意味着企业已经放弃了对它的追索权,一旦情况发生变化,债务人具有了偿债能力,企业就应该积极追偿。

总之,现今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的形势虽然有所改善,但是形势依然不是很乐观,而且应收账款是企业运营资金管理的重要环节,已经成为我们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企业分析其产生原因及解决方式,应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应收账款风险防范机制,降低风险,占领市场,扩大盈利,如此这般,才有助于促进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作者单位:大丰港工程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1]孙文美.国有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探究[J].会计师,2010.1.

[2]张翔飞.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探讨[J].辽宁师专学报,2009.4.

[3]李芳.加强应收账款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09.30.

F27

A

猜你喜欢

坏账债权账款
我国银行应收账款管理研究——以A分行应收账款管理为例
应对民企应收账款上升
西夏的债权保障措施述论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问题探讨
债权转让担保
债权让与担保等的复合性运用
巧用公式法计提坏账准备
债权让与担保与抵押权的再构建
西班牙考虑建“坏账银行”
浅析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