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村镇银行经营中的问题与对策

2010-08-15李勇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年23期
关键词:村镇银行监管

□文/李勇

村镇银行经营中的问题与对策

□文/李勇

村镇银行作为我国农村金融的新生力量,是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重要组织创新。本文在详细考察村镇银行经营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村镇银行;农村金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村镇银行作为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主力军,在增加农村金融供给、增强竞争活力、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其经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时有效的解决村镇银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可以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有积极的作用。

一、村镇银行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1、社会认知度和信誉度低。村镇银行作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重要创新组织,是我国农村金融的新生力量。从第一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2007年3月1日成立至今,只有3年多时间,成立时间较短,百姓普遍感到陌生,社会公众对其缺乏了解和认同感,再加上村镇银行自身管理经验不足和成本压力,宣传力度不够,导致社会认知度和信誉度低。

2、资本实力单薄,可持续发展困难。村镇银行成立的注册资本要求低,在县(市)设立的村镇银行注册资本不低于300万元,在乡(镇)设立的村镇银行注册资本不低于100万元,与其他农村银行类金融机构相比具有较大差距。这就意味着资本实力单薄,抗风险能力较差。此外,村镇银行吸收存款困难,农村贷款需求又比较旺盛,这就直接导致存贷比率居高不下。浙江长兴的长兴村镇银行行长朱海荣说:“目前我们最需解决的是再贷款资金,不仅我们存贷比超过了150%,很多村镇银行早已出现倒挂。资本金都已贷出,备用金几乎为零,可持续发展已面临考验。”国家规定存贷比不能超过75%,这是一个银行安全经营的警戒线,可见村镇银行的资金实力急需壮大。

3、人才缺乏。由于村镇银行地理位置偏僻,经济环境较差,难以招到高素质的金融人才,这样,除了银行高管是从发起行抽调,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和专业知识外,其他员工从业经验不足,专业知识、业务技能都亟待提高。这种缺乏人才的局面严重制约了村镇银行的业务发展。

4、股权结构不合理。《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第25条明确规定:村镇银行最大股东或唯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且其持股比例不得低于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20%,其他投资主体及其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10%。监管部门出于审慎性和风险控制的因素考虑,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其股权高度集中于发起行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典型的有村镇银行沦为主发起行的附属机构,缺乏独立性。主发起行的绝对控股容易产生大股东专制,侵占小股东利益,由此抑制了其他投资主体的投资积极性。

5、产品和服务缺乏创新。目前,村镇银行开办的业务品种,大多数仍局限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与传统涉农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基本同质化。由于金融创新本身具有不可预测的风险,初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一旦失败,对于资本实力本来就不强的村镇银行就会造成沉重的打击。以上种种很容易导致村镇银行缺少动力进行产品和服务的创新,甚至创新活动半途而废。

6、风险控制能力较弱。村镇银行坐落在经济基础薄弱的农村,服务对象主要为农民和农村小企业,而农民收入水平低,缺少抵押品,信用意识又较差,导致村镇银行经营环境风险较大。而村镇银行自身管理制度不完善和风险控制能力较弱,直接阻碍其可持续发展。

7、监管难度较大。监管村镇银行面临的难点主要有:一是村镇银行大都设于乡镇农村地区,监管半径较大,监管难度大,费用高;二是经营管理模式多样增加监管难度。因各个村镇银行经营规模和业务复杂程度不同,经营管理模式各异,监管者不能实施统一监管,而要根据各村镇银行经营特点制定不同的监管措施,实行一行一策监管,有效监管面临巨大挑战;三是监管机构和人员不足。银监会的基层监管机构一般设置在县,且人员编制很少,在业务量大的情况下,其监管覆盖率和效率就大打折扣了。

二、村镇银行健康发展的对策

1、大力宣传,提高自身形象。为了提升自身形象:首先,村镇银行从管理者到一般员工要深入农村群众,利用有利的人缘和地缘宣传自己,同时了解农户的金融需求,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村镇银行的知名度,而且可以准确地了解市场,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开发产品和服务;其次,塑造亲民形象,培养认同感,在营销上强调支持“新农村建设”,摆出亲民态势,利用多种宣传方式拉近和农民的心理距离,辅之于优良高效的银行金融服务,就很容易培养农民对村镇银行的认同感;再次,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宣讲会等宣传途径加大对村镇银行的形象宣传。

2、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壮大资本实力。资本实力是衡量一个银行稳健度和实力的重要指标,村镇银行要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有稳定的资金来源。首先,充分利用发起人和股东的资本实力,可以要求股东们追加投资。动员股东将自己或公司的存款优先存入村镇银行,这样不仅可以增加资金来源,也可以起到示范作用,吸引其他市场主体存款;其次,鼓励多种民间资本投资村镇银行,国务院2010年5月7日发布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建议》(俗称新36条),明确规定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我国民间资本规模巨大,新政策的发布必将大大拓宽村镇银行的资金渠道;再次,可以适当引入国际资本,积极争取国际扶贫组织的援助;最后,国家正在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尽力争取这部分资金存入村镇银行,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3、创造良好环境,吸引优秀人才。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尤其是银行这种高风险的行业更需要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员工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业务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首先,制定较高的薪酬待遇,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加入;其次,定期组织员工培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再次,加强村镇银行的文化建设。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可以提高企业的凝聚力,不断激发员工潜能。

4、设置合理的股权结构。一个合理的公司股权结构应该既避免股权的过度分散,又避免股权的过度集中。股权过度分散,易导致股权约束的弱化,进而引发公司“内部人控制”情况下的全体股东利益受损问题;股权过度集中,形成某一股东对公司的绝对控股,则又容易造成“一股独大”条件下的滥用控股权问题,不但中小股东利益受损,而且公司自身的独立性亦难以保障。因此,必须改革村镇银行的股权结构,设置一种相对控股的股权结构,这样可以有效解决股权过度集中导致的控股股东滥用控股权侵害小股东利益。

5、准确市场定位,寻找市场空白点。村镇银行要在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生存和发展,就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和比较优势,要建立与农村金融市场需求相适应的金融产品,发展满足农户和中小企业客户群的个性化金融产品,并不断丰富金融产品的品种。村镇银行应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将市场定位于满足当地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通过金融创新,提供个性化服务,与传统涉农金融机构展开错位竞争。

6、加强自身管理,强化风险防范。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制度、相应的监管与激励机制,保证村镇银行经营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切实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借鉴国内外经验,尽快建立符合农村实际的风险预警系统和风险内部控制体系,有效预测风险。做好贷前审查和贷后跟踪,与贷款客户保持密切联系,必要时可以进行业务指导,将风险杜绝在萌芽状态。

7、强化监管措施和力量,实施有效监管。监管当局要按照审慎监管的原则对村镇银行进行全方位的监管,适时采用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首先,对村镇银行进行风险评级,按风险高低合理配置监管资源,做到分类定位、注重实效,提高监管效率;其次,监管部门要建立服务农村质量考核体系,定期和不定期对其支农贷款进行考核评价,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对村镇银行综合评价、行政许可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评价的重要内容;再次,制定严格的惩戒机制,对于多项考核结果均不及格的村镇银行,视情况给予警告、撤销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停业整顿甚至接管的惩罚措施;最后,要适当地增加基层监管机构和人员的数量,做到监管范围和业务的全覆盖。

8、政府加大支持力度。村镇银行作为一个新生金融企业,其运作需要社会的呵护和政府的大力扶持。首先,改善农村金融生态。一是政府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改善农村投资环境,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二是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支持村镇银行网络、网点的建设;三是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其次,税收优惠。降低营业税和减免所得税,对村镇银行在金融产品、金融服务方面的创新给予鼓励和支持。再次,监管部门应放松市场准入,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村镇银行。人民银行给予再贷款支持,制定村镇银行灵活的存贷款利率,实行低存款准备金制度,支持村镇银行稳步发展。

三、结论

村镇银行作为农村金融改革的重要组织创新,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必将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更好地改进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1]黄晶金.关于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9.9.

[2]王晓珍.设立村镇银行的可行性及运营中的问题[J].金融会计,2008.6.

[3]柴瑞娟.村镇银行股权结构研究[J].法学杂志,2010.2.

F83

A

猜你喜欢

村镇银行监管
山西8个村镇入选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已达2409个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存梦银行”破产记
监管
银行激进求变
监管和扶持并行
创建文明村镇 打造幸福家园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