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英语在语法方面错误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2010-08-15陶啸云吴允淑
陶啸云,吴允淑
(南京晓庄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7)
中国式英语在语法方面错误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陶啸云,吴允淑
(南京晓庄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7)
中国式英语是以中文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造成的一种中介语现象,在语音、词汇、语法、语篇等各个层次都有所体现。就语法方面而言,英汉在语法形态和句法方面的巨大差异给中国学习者带来了很大困难,但这些语法上的困难是学习者完全可以克服的。
中国式英语;语法;差异
中国式英语是指由于中国的英语学习和使用者受母语的干扰和影响,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或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它是以中文为母语的英语学习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一种中介语现象,对英语学习和国际交流具有消极意义。中国式英语在语音、词汇、语法、语篇等各个层次都有所体现,但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将从语法方面探讨中国式英语的错误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一、中国式英语在语法方面的表现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二者在语法上相差甚远。
首先,汉语属于分析性语言,基本上没有语法形态,其语法关系主要通过虚词、词序等手段来表示。英语则属于综合性语言,其语法关系主要通过词本身的形态变化来表示,如人称、时态和数等方面的变化,属于典型的形态语,与汉语比起来有更多的语法词素。由于两种语言在这方面的巨大差异,学习者在学习英语中的冠词、数、时态等方面经常会受汉语的影响而出现大量的语法错误。
(一)在冠词使用方面
中国式英语往往不能正确使用英语中的冠词。冠词是英语中最常见、使用频率最高的限定词,可分为不定冠词、定冠词和零冠词(即不用冠词的场合)三种。不定冠词、定冠词和零冠词表示不同的意义,一般不能互换。比如:
(1)Snow is white.雪是白的。
(2)The snow on the roof has melted.屋顶上的雪已经融化。
(3)There was a big snow last night.昨夜下了一场大雪。
在(1)中,snow是物质名词,表示物质的种类或泛指物质的不定的量,通常用零冠词;但如果有一限定性定语修饰,使之具有特指意义,如(2)中snow后面有了“on the roof”这一限定性定语修饰,则用定冠词;物质名词前有时可以用不定冠词,表示“一种”、“一阵”、“一场”、“一份”或“一个具体情况”等,如(3)中“a big snow”表示“一场大雪”。中国学生若不能仔细领会这三种冠词的不同意义就会混淆使用或任意使用它们而造成错误。
此外,冠词还有很多特殊的使用细则。以零冠词为例,零冠词除表示泛指或一般概念之外,季节名称前、英语的法定节日前、球类运动和棋类游戏前、一日三餐前等等都规定要用零冠词。很多中国学生因难以记住这些细则而造成冠词使用的错误。
(二)在数的一致方面
英语中的名词有单复数的概念,还有可数与不可数之分。名词做主语时谓语动词在人称和数上必须和主语保持一致,而汉语中根本不存在这种语法现象。汉语中的主谓句间不存在数的关系,谓语没有第三人称单数问题,谓语部分也不需要根据主语而作数的调整。而且,英语中主语的情况也很复杂,名词、代词、动名词以及名词性从句等所有具有名词性质的都可以做主语,它们作主语时根据不同情况对谓语动词的形式有不同的要求。此外,名词做主语时还要根据是抽象意义还是具体意义,是整体概念还是个体概念等不同使用不同的谓语形式。而中国式英语往往不能前后兼顾,或不能牢记并运用这些琐碎的语法规则,从而出现主谓不一致的错误。如:
(1)误:Graduate education aim at making scientists.
正:Graduate education aims atmaking scientists.
(2)误:The teacher,along with her students,are going to swim.
正 :The teacher,along with her students,is going to swim.
(3)误:Either he or I is going to work on night shift.
正:Either he or I am going to work on night shift.
(4)误:The family are planning to move to Hong Kong.
正:The family is planning to move to Hong Kong.
(三)在时态使用方面
英语中,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有四种:现在、过去、将来和过去将来。表示动作发生的体态也有四种:一般、进行、完成和完成进行。时间和体态的结合就构成了时态。英语有16种时态,但比较常用的只有10种: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过去将来时,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将来进行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和现在完成进行时。在具体使用方面还有很多特殊规则。而汉语在时态方面远远没有那么复杂,因此很多中国学生会简单随意地按照汉语习惯使用英语的时态,而造成语法错误。如:
(1)误:The teacher explained to the students that light traveled faster than sound.
正:The teacher explained to the students that light travels faster than sound.
(2)误:You will certainly know him better after you will have worked with him for some more time.
正:You will certainly know him better after you have worked with him for some more time.
(3)误:He has finished the work one hour ago.
正:He finished the work one hour ago.
(4)误:When he got to the cinema,the film had begun for ten minutes.
正:When he got to the cinema,the film had been on for ten minutes.
其次,汉语重意合轻形合。汉语多“竹节式”的句子结构,即按思维结构的先后顺序和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将句子内容逐一罗列出来,不需要语法连接,犹如竹节,一节连着一节。因此汉语中多简单的短句,不需要任何连词,仅用逗号就可以连接。而英语重形合轻意合。英语句子是“枝干式”的句子结构,即主要以“主语+谓语(SV)”为主干,同时每个分支也要有自己的主谓或主谓宾这一完整的结构,但都通过从属关系或修饰关系等附着在SV这个主干上。因此不论什么题材或体裁的文章,也不论文章有多长,其句子无论如何也逃脱不了五种基本结构。整个句子以动词为中心,句子基本结构格式化,固定化。所以中国学生在用英语表达一件较为复杂的事件时往往按照汉语习惯用上一连串的短句,或出现串句的错误,而不能正确使用主从复合句。如:
(1)误:Weshouldpayattentiontorun-onsentences mistakes will occur if we ignore them.
正: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hat run-on sentences mistakes will occur if we ignore them.
(2)误:There are many students study in the classroom every day.
正:There are many students who study in the classroom every day.
(3)误:Themainproductsofthisdistrictare wool,cotton,timber,corn.
正:The main products of this district are wool,cotton,timber and corn.
(4)误:They asked me for advice,they could not decide what to do.
正:They asked me for advice,because they could not decide what to do.
(5)误:Helay on hisdesk,his hands were crossing on his head.
正 :He lay on his desk,his hands crossing on his head.
(6)误:Freedom-loving people understand that terrorism knows no borders,terrorists will strike in order to bring fear.
正:Freedom-loving people understand that terrorism knows no borders,that terrorists will strike in order to bring fear.
二、中国式英语语法错误的成因
从理论上说,Lado(1957)提出的建立在早期行为主义观点(Bloomfield,1933)基础上的对比分析理论(Contrastive Analysis)认为,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学生最难掌握的方面就是那些与他们的母语最不同的地方,而那些与他们的母语相同或类似的方面则是学生比较容易掌握的方面。Lado还提出,第一语言习得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既有好的一面,即起到促进的作用;又有坏的一面,即起到阻碍的作用。这好的一面被称为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不好的一面被称为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所以可以这样说,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出现的语言错误主要源于第一语言,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的差异越大,负迁移现象就越多,学习者的困难也就越大。
从学习实践上说,中国学生在中国土地上学习英语,缺乏英语使用的真实环境,长期以来在汉语环境下借助于汉语来学习英文单词、词组和表达方式,而没有养成用英语来解释和思维的习惯。在他们的大脑中没有足够多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Krashen,1982), 自然也就产生不了可理解的语言输出(comprehensible output)(Swain,1985)。 他们用英文表达自己思想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汉语转译的过程或者一种语码转换(code-switch)的过程。而在这种汉语转译的过程中,由于学生自身的英语语言材料不够,本身的英文表达能力有限,只好求助于母语的语法结构,加上与英语字面意义都相同的语言材料,逐字逐句地译成英语,就产生了中国式英语。
三、中国式英语语法错误的规避策略
(一)注意比较英汉之间的语法差异
根据迁移理论,要想避免中国式英语的语法错误,就要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注意比较英语和汉语在语法上的异同。对于英汉语法之间的相同之处可以大胆地进行正迁移,而对于英汉语法之间的不同之处就要格外敏感,有意识地进行比较分析,牢记英汉语法之间的差异以及英语特殊的语法规则,最大程度地避免负迁移。
(二)加强基本功训练,尤其是写作训练
但仅仅依靠对英汉语法差异的意识是远远不够的,在有了这些意识之后更重要的是在意识的指导下进行操练。这里强调的是笔头上的训练。从教学实践来看,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的过程中出现的语法错误,一部分是因为语法概念模糊不清,语法知识不够,尤其是一些特殊的语法规则不能牢记,但绝大部分语法错误是不会运用或不能熟练运用所学到的基本语法知识而造成的。特别是到了大学阶段出现的语法错误,比如前文中提到的在冠词使用、数的一致、时态使用等,并不是中国大学生不懂这些语法规则,而只是因为他们练得少。因为通常情况下这些错误只要一经指出,学生们便会自行改过来。这就说明一些语法知识看似简单,但必须经过反复练习才能得到消化,以至熟练运用。事实证明,只有这样才能理解并熟练运用所学习的语法知识,克服在语法层面出现的中国式英语。
[1]Lado,R.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Applied Linguistics for Language Teachers[M].Ann Arbor,Michigan:University of Michiga,1957
[2]李文中.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4)
[3]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
[4]桂诗春.应用语言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5]戴炜栋,束定芳.对比分析、错误分析和中介语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外国语,1994,(5)
[6]景黎明.你的英文错了吗?[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Abstract:Chinese English is an interlanguage which is unavoidable for Chinese-speaking English learners during the process of English leaning.It can be found in pronunciation,vocabulary,grammar and discourse.In terms of grammar,the great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in grammatical morphology and syntax have brought a lot of difficulties to Chinese-speaking English learners.However,as a matter of fact,all these grammatical difficulties can be overcome by the learners themselves.
Key words:Chinese English;grammar;differences
Grammatical errors and their causes in Chinese English
TAO Xiao-yun,WU Yun-shu
H159
A
1009-9530(2010)04-0078-03
2010-01-15
陶啸云(1977-),女,安徽淮南人,南京晓庄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吴允淑(1970-),女,安徽霍邱人,淮南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