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对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挑战及对策

2010-08-15王合生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网络时代德育工作德育

王合生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鹤壁 458030)

网络对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挑战及对策

王合生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鹤壁 458030)

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对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新的挑战,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必须做到与时俱进,找到解决新挑战的对策。

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正以极快的速度走进我们的生活,网络时代已经到来。网上内容丰富多彩,对青年人富有吸引力,大学的网络普及率更高。网络信息内容丰富,传播速度又快,不仅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也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造了便利条件。首先,网络丰富了高校德育资源。网络能将分散在各地的信息融为一体成为大容量、高速度的数据传输系统,在传播信息方面具有及时、大量、交互的优势,在时效性、连续流动报道上具有优势,这就为搞好德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来源。其次,互联网提高了高校德育教育效率。互联网的建立,为学校教育、特别是德育教育提供了方便。以往,德育教育以课堂传授或一对一的形式开展,这到可以很好的解决个人和少数人的思想问题,但这种交谈的内容无法广为传播,对其他有类似问题和疑惑的人无法产生影响。为了扩大宣传,还需要通过作报告、印材料等方式,但毕竟覆盖面有限。互联网的建立,使学生不必按传统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场所接受教育,而是可以在任何一个设有终端的地方随时获取所需的知识,聆听老师的教导。传输快捷、内容丰富的网络信息方便了学生的学习,但是,互联网在对高校德育工作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特别是高职院校由于生源质量冲击更大。及早分析和预见网络的负面影响,积极探求应对之策,是摆在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新课题。

一、高职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加强学生德育工作,培养“四有”新人,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贯方针,高职院校不同于其他高校的特点也使高职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高职院校招生主要有两条渠道:一是招收普通高考最后一批录取的高中生,二是招收“三校”(中专、技校、职业高中)对口生。由于种种原因,决定了高职院校所招收的学生层次不高,生源质量较差,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这种客观因素的存在,使高职院校学生的德育工作难度大,问题复杂。加上高职院校与其他普通高校相比,多属于较低层次,这种低层次的思想压力又致使学生产生自卑感,专业思想不牢固,学习过程中情绪低落,缺乏学习兴趣。高职院校的这种状况在网络时代对搞好德育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具体表现如下:

(一)网络信息的全球化使大学生更容易接触到西方的意识形态,造成一些学生政治观念模糊,民族意识淡化。网络传播的开放性,使全世界的人都可以迅速通过网络交流,信息成为共享资源,由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网络应用发展的相对普及,目前在互联网上,西方网络用户和英文信息占大部分,这固然有助于我们的大学生便利地接受发达国家大量新鲜的信息和先进的观念,但也为西方国家利用网络对我国进行渗透并散布影响社会稳定、影响大学生思想健康成长的言论和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信息化时代,西方反动势力对我们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一刻也没有停止,他们利用网络,编辑操纵信息、传播谣言,大肆宣传、兜售资本主义的价值观,作为渴求知识的当代大学生群体,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思想、文化的腐蚀、毒化和影响。

(二)网络的负面效应也加大了做好德育工作的难度。这表现在:第一,许多大学生沉醉于网络游戏、聊天室中难于自拔。网络上生动逼真并带有刺激性的电子游戏,很容易使大学生混淆虚拟与现实的关系而产生心理失衡。许多杂乱无章的信息和无所事事的“聊天室”,占用了一些大学生的大量时间,耗费了他们的精力,致使学习成绩下滑。第二,大学生网络违法和不道德行为日趋增多,使传统的教育方式缺乏积极有效的应对手段。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不像现实世界中有法律和法纪部门的约束和管理,在其中基本上没有系统的法律规定,很难做到严格审查和责任追究,网络道德规范也是非强制性的,是否遵从良好的道德规范也不易觉察和监督。上网可以以匿名的方式在网络上随心所欲的发表作品、发泄牢骚、暴露隐私。这些年的大量事实让我们认识到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形成了强烈冲击,如何把握学生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这就给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

(三)网络还对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者的素质和工作方式提出了挑战。德育工作者的素质优劣,直接影响到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在传统的德育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处于一种信息优势的地位,通过这种优势,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容易树立起威信,受到尊重,这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经过长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已积累了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但网络的出现,打破了过去依靠一支笔、一本书、一张嘴,通过读文件,看报刊、听大课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状况。学生通过网络随时都可以查到各种信息,相当多的大学生运用网络的能力超过教师,特别是年龄在 40岁以上的思想政治工作者,网络运用能力相对不足,加之学校的网络管理跟不上网络发展的步伐,这就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也对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和工作方式带来了挑战。

二、解决高职院校德育工作面临挑战的对策

解决网络给我们带来的挑战,我们必须针对网络时代的特点,及时调整思路和方法应对网络挑战,为此,我们应该采取以下的解决对策。

(一)建立专门的德育网站,占领网络阵地。适应网络时代,作好德育工作必须占领网络阵地,建立专门的网站,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加大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强化爱国主义意识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教育。建成统一和多层次的、相互沟通的德育网络,各高校再建立自己的德育网站或制作德育专题主页,发布交流德育信息,并使各高校网站相互沟通,实现德育资源共享。网站要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宣传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积极开辟健康、丰富、高雅的富有人文魅力的文化资源,形成权威的网上宣传中心,在国际互联网上强占网络文化阵地,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正面加强对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从而达到抵御“西方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毒害”的影响。这就要求各高校在制作网页时,不仅要考虑对大学生的网络教育,还要考虑增强网络教育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网站要贴近校园、贴近师生,开辟诸如“校长信箱”、“心理咨询”、“师生论坛”等网叶,加大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基地建设,以健康、科学的、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荡涤各种不良信息。

(二)加强信息监管,规范网上行为。首先,应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管,特别是境外信息的监管,要严格控制和监测国际互联网入口,对所有进入我国的信息进行“过滤”,通过技术手段把有害信息拒之国门之外。要制定法律、法规,及时制止非法信息的发布和制造。其次,加强网络管理,加强网络伦理和法制教育,增强学生上网的法律性和法制观念。学校内部的电子阅览室要制止学生上课时间聊天,德育工作者要不断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制网络垃圾的侵害,做遵纪守法的文明学生。要引导学生掌握网络伦理道德,按照网络伦理道德的要求,自觉遵守网络规则,不制造和传播非法信息、不使用令人不愉快的语言、尊重他人隐私、杜绝恶意行为,不断增强学生上网的自律性,同时发挥法律、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把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

(三)培养一支既懂德育又精通网络技术的新型德育工作者,这是做好网络时代德育工作的基本保证。高校的网络管理,已不是单纯的技术性管理,而是融德育和网络技术于一身的新型管理。这就要求高校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不但要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运用网络,而且要学会把德育和网络技术结合起来,这样才能面对新世纪的大学生,解决互联网时代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这支队伍要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具有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自觉维护这种价值观和道德观的责任感;还需要深入了解网络、熟练的使用网络、驾驭网络,及时解决网络传播中的问题,从而使网上的德育教育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还要有快速的反应能力,能够以敏锐的思维,敏捷的行动,迅速的抓住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要有强烈的开拓进取精神,敢于走出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不断了解网络时代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创造新经验,使自己的思想观点、道德规范、工作目标与工作方法更好的适应网络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以上几条是做好网络时代德育工作的良好基础。德育工作者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网络知识和网络技术水平,才有可能对网络进行分析、鉴别、判断和引导,才能对学生的网络心理做精深的研究,才能及时、科学地解答网络时代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作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时代的德育工作,还要求我们不仅要善于做网上德育工作,还要准确的把握时代精神的精华,把德育贯彻到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中去。

德育工作者要想胜任自己的工作,必须站在时代的前列不断地学习,使自己既精通思想政治工作又精通信息技术。为此,要做到:一是对德育工作者进行系统的网络知识培训,使之能够较为熟练的使用网络;二是德育工作者要注意从网络上搜集信息,找准学生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三是要学会运用网上的正面材料,对学生进行教育和解疑;四是把高校传统的德育宣传阵地,如校报教学、科研成果等资料,特别是“两课”教育的成果,及时地移植到网络上来,加强正面宣传的广度和深度。

王合生(1959-),男,鹤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2010-01-13

猜你喜欢

网络时代德育工作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一场网络时代的围殴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网络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