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衡水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对策措施

2010-08-15翟玉荣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衡水市衡水污染

翟玉荣

(衡水市环保局监测站,河北衡水053000)

衡水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对策措施

翟玉荣

(衡水市环保局监测站,河北衡水053000)

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衡水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与发达地区还有很大差距,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不容乐观,固体废弃物排放与处理存在潜在威胁。针对出现的问题,分析了造成污染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强管理、优化环境结构、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等一系列改善措施。

衡水;生态环境;环境污染;绿色经营;对策措施

近年来,衡水市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得到改善。但由于正处在工业化进程的中级起步阶段,工业发展迅速,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人口流动加速,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致使衡水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从整体上看落后于经济发展的步伐,与先进地区还有很大差距,很难适应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居民对高质量生活的要求,如不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改进,将成为制约衡水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1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及评价

1.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及评价

2007年,衡水城市空气质量为二级,属轻污染,城市环境空气总体仍然表现为煤烟型污染,主要污染物为总悬浮颗粒物和降尘。衡水市排放废气二氧化硫、烟尘、工业粉尘分别为78618.9t、44015.08t、6859.32t。城市空气环境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降尘年均值均能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悬浮颗粒物年日均值为0.097mg/m3,虽逐年有所下降,但仍是衡水市大气环境的首要污染物。2008年大气质量有所好转,各主要污染物的浓度都有所下降,与2007年相比,空气综合污染指数下降3.90%,但空气污染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降尘及总悬浮颗粒物是大气中主要的污染物,这与衡水市能源结构以煤为主所产生的煤烟型污染有很大关系,道路交通施工和工地厂房建筑施工的扬尘也是降尘及总悬浮颗粒物的重要来源。衡水地处平原中心地带,高速公路网四通八达,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物流基地逐步形成,本地汽车保有量上升,过境和中转车辆将大量增加,汽车尾气污染将有加重的趋势。

1.2 水环境质量现状及评价

衡水市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境内的河流污染状况比较严重,地表水滏阳河衡水段属中度污染,水质为劣V类,主要污染物为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挥发酚,主要是有机型污染。滹沱河衡水段污染程度为重度污染,水质为劣V类,主要是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非离子氨。2008年衡水湖水质为Ⅲ类,污染属混合型污染,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总氮、氟化物。2008年全市排放废水总量11201.95万t,工业废水排放5853.4万t,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由于大量超采地下水,衡水市11个县市区为深层水严重超采区,地下水漏斗面积已达8442km2,漏斗中心水位最深处已降至100.02m,引发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如地下水位下降、咸水下移,地面沉降、裂缝、地下水漏斗面积不断扩大等。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衡水市对水资源的需求将进一步加大,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还会大量增加,农业、畜牧业等面源污染一时难以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这将对衡水市水环境质量治理产生不利影响。

1.3 固体废弃物排放现状及评价

2008年全市固体废弃物共产生182.89万t,目前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情况比较好。随着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工业和生活垃圾产生量迅速增长,固体废弃物的成份也越来越复杂,由于固体废弃物填埋场和处理设施建设的滞后,固体废弃物污染可能成为一个具有潜在威胁的环境问题。

1.4 声环境质量现状及评价

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是影响城市声环境的主要噪声源,分别占51%和29%,两项所占比例达80%。影响面广的噪声源是生活噪声,污染强度大的噪声源是交通噪声。

造成衡水声环境质量差的主要原因是:市区功能区划不合理,工业区和居民区混杂;城市道路结构不完善,系统性差,本地生活性干道和过境公路有冲突,有些干道职能混乱;机动车辆频繁进出居民文教区。

2 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2.1 自然水文条件相对不足

衡水市面临的最严重的污染问题是水污染,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河流污染日益严重。而水污染问题与衡水市特殊的自然水文条件密切相关。衡水市水资源总量为4.96亿m3,人均120m3,仅为河北省人均水平的38.5%,全国人均水平的5.4%。全市年平均可用水资源量为11.83亿m3(包括深层水2.43亿m3、浅层水4.91亿m3、引黄河水1.05亿m3、地表水3.44亿m3)。由于大量超采地下水,衡水市11个县市区为深层水严重超采区。

衡水市的水文条件较为特殊,可利用的水资源十分缺乏,境内多条河流基本上常年干涸,地面水除滏阳河接纳污水,衡水湖引蓄黄河水,滏东排河季节性接受艾辛庄枢纽来水外,几乎无地面水源。衡水市境内不仅地面水源少,而且由于上游和下游地区政府之间缺乏沟通,过境河流在到达衡水以前水体已经遭受严重污染,此外,水量小、水体流动缓慢使河流水体自身净化能力下降。因此,衡水天然水文条件不足是造成衡水水体严重污染的一个重要的客观原因。

2.2 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普遍现象

近年来,经济高速增长所造成的大量污染物排放是导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恶化的主要原因,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模式的问题。从经济发展的过程来看,衡水市原本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改革开放后,外来投资、私人投资所开办的企业蓬勃发展,规模小、经营灵活的私营加工企业带动着衡水经济的发展,成为衡水的经济支柱,但其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一些小型企业在发展初期,由于资金少,规模小,技术水平低,要想生存和发展只能从事以熟练劳动和资源消耗为基础的初级工业。企业对资源的消耗大,废弃物产生量大,而环境保护设备投资大,周期长,技术含量高,一般的私营企业没有能力购买安装环保设备,即使购买安装了环保设备,以私营企业的技术水平和资金实力,维护环保设备正常运转也十分困难。同时,国内外一些重污染行业也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衡水市也承接了一些这样的企业,造成了环境的进一步污染。

2.3 社会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同全国各地一样,衡水市一开始对环境保护的意识非常淡漠,即使到了20世纪90年代环境污染已经日益严重的时期,人们的环境意识也并没有明显的提高。地方政府的关注过多地偏向经济发展,忽略了对企业环境方面的管理和约束,以经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就将社会利益放在了次要的位置,忽视了控制和治理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及时有效地遏制住生态环境的恶化。

3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对策措施

3.1 建立和完善环境政策体系,加强政府综合决策能力

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时,以整体性、时空性、科学性、民主性原则为指导,充分考虑环境和资源的承受能力,在确定经济发展目标时,把“速度快”与“效益好”统一起来;不断调整社会发展规划的内容、制定方式和程序,确立起更加公开和民主的决策方式和程序;逐步建立发展规划制定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使之有能力对规划所产生的环境影响做出科学评价;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和建议,对规划目标和内容进行调整,使之更加符合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从而有效地推动衡水市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结合衡水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选择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日常生活有明显影响、满足群众对高质量环境的需要,有利于创造优美人居环境的指标,建立一套生态环境指标体系,开展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为衡水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战略政策与行动计划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3.2 加强环境管理,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坚持预防污染与治理污染并重、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与其他部门分工负责并重的原则,加强环境管理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按照污染防治设施与建设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的“三同时”原则,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对污染严重又难以治理的项目实行“一票否决”。

加强与空气质量有关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规划城镇生活燃料的气化,建设集中供热、热电联产的热电厂,在工业相对集中的重点镇或工业小区建立集中供热站,限制各点源和面源的排放;加强对特殊废气的监测、管理和治理,加强对空气污染重点企业的管理和治理,严格管理小企业污染源的废气排放;控制机动车废气污染,加强建筑施工单位的作业管理,开展餐饮业油烟限期治理工作;加强城市绿化,大幅度提高绿化率,净化城区空气。

加强节水的宣传教育,树立节约用水意识,努力创造节水型城市和节水型社会的良好氛围;积极探索工业用水计量定额,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对水资源浪费大、能耗高的企业坚决取缔关停;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节水灌溉工程设施建设,积极推广微滴灌、喷灌等先进灌溉技术;加快建设污水处理厂,提高污水处理率;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量,逐步实行人工回灌,做到采补结合、排蓄结合,以解决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漏斗面积不断扩大的问题。

加快建立工业固体废弃物申报登记制度和固体废物排放许可证制度,对固体废弃物产生量500t/a、市区固体废弃物产生量超过100t/a的主要固体废弃物产生企业实行重点管理;对有毒有害及危险固体废弃物要加强管理,早日实现100%的无害化处理;建立完善的生活垃圾收集系统、完善的垃圾运输系统,大力推进城市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逐步实现生活垃圾的综合利用,彻底消除“白色污染”。

3.3 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工业布局的调整,使工业企业基本上从中心城区退出,向工业园区集中。坚决关闭一批能耗高、污染重、效益差、污染治理成本高的中小型企业。对那些经济效益较高,但仍造成一定污染的行业,要加强管理,通过各种手段促使企业自觉主动地提高污染控制水平,实现经济与环境效益的双赢。根据衡水市未来的经济发展需要,引进一批效益高、污染少的新兴行业,如生物制药、精细化工、环保产业等产业。

加强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提高生态效益,在控制污染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衡水土地资源优势,构筑具有衡水特色的资源转换型经济支撑体系,开拓绿色产品市场。通过生态经济示范区推广示范经验,支持形成优势产业群,逐步确立以饮料制造、酒类酿造、“绿色”畜牧产品深加工、无污染天然水果、有机蔬菜加工等为主的绿色食品产业,建立“企业+基地+资源”的绿色产业链条。

大力推动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的循环经济的发展,使经济活动的开展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的方式进行,促进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改变不重视物质循环利用的线性经济方式,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充分注意到物质的循环利用,做到物尽其用,尽快实现从传统工业化的发展方式向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方式的转变。

3.4 引导企业实现“绿色经营”,提高竞争力

3.4.1 转变传统的设计观念

以生态需求为导向掌握绿色产品的技术、安全、环境标准及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规范和方法,大力开发绿色产品,包括绿色设计、绿色生产和绿色品牌。在设计时注重易回收、节能耐用、低污染、不影响健康的产品;树立绿色品牌意识,并积极申请环保标志,树立起企业及产品的绿色形象,创造绿色品牌,并积极改进包装技术、材料,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3.4.2 树立绿色市场营销观念

在市场营销过程中注重把消费者需要、企业利益和保护生态环境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提倡可持续消费。搞好绿色促销,实施绿色管理。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以监督和管理绿色营销的实施,并做好绿色产品的咨询、维修、回收等售后服务。

3.4.3 推广清洁生产

对从原材料到产品的工业生产全过程进行综合污染预防和控制,鼓励污染企业采用环保技术,以实现“废物最小量化”的新的“源头削减”战略,做到“增产不增污”。它改变了工业污染“末端治理”的传统模式,更加有效地使用原材料和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污染排放。

3.5 放大衡水湖生态资源优势,促进旅游业发展

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华北平原上第一个内陆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时也是华北平原唯一保持沼泽、水域、滩涂、草甸和森林等完整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保护区。放大衡水湖生态资源优势,通过构建具有北方水乡特色的生态城市,成功地打造优美生态环境这个发展平台,利用地处特大型城市“都市圈”与“城市群”之间的区位优势,提高衡水市旅游发展的竞争力。对现有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以衡水湖为中心,把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作为旅游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挖掘以武强年画和内画工艺为主的衡水传统艺术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使之成为衡水旅游产业的重要载体,把衡水具有特色的旅游资源进行巧妙搭配,有机组合,相互促进,使旅游产业产生规模效应,把旅游产业做大做强。

3.6 注重生态文化培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在个人层面,提倡绿色消费,鼓励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循环利用等可持续消费理念和行为;在企业层面,进行企业生态文化建设,鼓励清洁生产,发展生态产业,把可持续发展理念纳入到企业文化中;在社区层面,进行社区生态文化建设,为孵化生态产业和创建生态工业园区营造良好的生态氛围,使不同的企业之间共享资源,使上游生产过程中的废物成为下游生产过程的原料,实现综合利用和资源的最优配置,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在社会层面,大力开展生态文化体制建设,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使社会经济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制定和实施长期而全面的民众环境教育计划,完善环境状况报告制度,定期公布环境信息,完善信访管理和处理工作;在环境保护的过程中要强化公众监督,鼓励公众参与,加强公众参与制度的建设,设立便捷的公众参与渠道,使公众能和政府环境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要加强环境警示教育,增强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同感和参与,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1]孟淑锦.衡水市生态环境现状及防治对策[J].衡水学院学报2005,(1):32.

[2]曹学章,唐晓燕,刘庄,等.开发建设中生态保护与恢复标准的技术要求及其确定方法初探[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8,24(1).

[3]曹学章,沈渭涛,唐晓燕.建立我国生态环境标准体系的初步构想[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5,21(4).

[4]万本太.以生态保护工作的实际行动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N].中国环境报,2007.12.

[5]孔繁德.生态保护概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5.

[6]姚亮.以生态区建设为载体推动县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以苏家屯为例[J].环境保护,2009,(8):37—38.

Countermeasures on Eco-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Construction in Hengshui City

Zhai Yurong
(Minitoring Section,Hengshui Municip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Hengshui Hebei053000)

Because of natural conditions and historical reasons,there is a big gap between Hengshui city and other developed districts in terms of eco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construction.Atmospheric environment,water environment and acoustic environment are not optimistic.The discharge and disposal of solid wastes may have potential influences on environment.In view of existing problems,the artical analyzed pollution reasons and presented some countermeasures including strengthening management,optimizing environment structure,improving public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wareness,etc.

Hengshui;eco-environment;environmental pollution;green operation;countermeasures

X21

A

1008-813(2010)01-0030-04

10.3969/j.issn.1008-813X.2010.01.009

2009-09-17

翟玉荣(1977-)女,河北景县人,毕业于河北化工学校有机化学专业,工程师,现主要从事环境监测工作。

猜你喜欢

衡水市衡水污染
衡水鸿昊企业有限责任公司
衡水市博物馆藏民国时期的“土地房产所有证”
中国人民银行衡水市中心支行
衡水市
衡水市
衡水专场(二)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对抗尘污染,远离“霾”伏
第二届衡水湖诗歌节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