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艾里森《看不见的人》中美国黑人“无形”主题
2010-08-15周秀玉
周秀玉
(黑龙江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部,哈尔滨 150080)
浅析艾里森《看不见的人》中美国黑人“无形”主题
周秀玉
(黑龙江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部,哈尔滨 150080)
《看不见的人》是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艾里森一生中唯一一部长篇小说。仅凭这一作品,艾里森就确立了自己在黑人文学乃至整个美国文学中不可动摇的地位。作者艾里森在小说中从一个疲于奔波的美国黑人青年的真实感受出发,揭露了当时美国社会对于黑人的压迫与蔑视已上升为无视其存在,使得处于各种不同地位的黑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丧失了自我以求融入白人社会,而最终陷入“无形”的境遇,小说中的动态和静态描写也渲染深化了这一主题。
拉尔夫·艾里森;无形;身份;种族亲情
美国黑人自从被带离非洲故土,来到美国这片土地,就开始了其悲惨辛酸的历程。长年被奴役的生活使美国黑人在精神和肉体两方面都遭受了非人的摧残。尽管美国内战的结束给黑人争取到了“自由人”的身份,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自由并未使黑人摆脱被压迫和歧视的命运。所不同的是,对他们的压迫和歧视不再像奴隶时期那样通过对其肉体的折磨来宣泄,而是转换成了一种精神上的虐待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艾里森于 1952年出版了他一生之中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看不见的人》,以讽刺的口吻和象征的手法把美国人的真正处境——无形 (invisible)揭示了出来。”
一、题解
艾里森借用了 1897年英国小说家威尔斯发表的小说《隐身人》(Invisible Man)的书名来给自已这部反映黑人生活和经历的小说来命名,使读者不得不对这部作品产生联想。1897年发表的以 Invisible Man命名的小说是一部科幻小说,小说讲述了其主人公找到了使自己的全身色素消失的化学药品,并且经常服用以隐去自己的外形,达到使别人看不见的目的。而艾里森作品中的主人公却是一个实实在在存在的人,正如主人公在书中前言中所叙述的那样:“我是一个具有实体的人,有血有肉,有骨骼、纤维组织——甚至可以说我还有头脑。”但是这样一个真实的人却被视为“无形”。究其原因,方知使主人公“无形”的是其黑色的皮肤,艾里森使用了科幻小说书名“InvisibleMan”旨在道出黑人的肤色就如同神奇的化学药品,使其达到了“隐去身形”的作用。只是艾里森作品中的黑人主人公隐去的是自己的地位和身份,他们在白人主宰的社会中没有任何地位。作为黑人,他被人忽视,他的种种遭遇,白人社会也视而不见,仿佛看不见他作为一个人的存在,而这种“无形”绝不亚于科幻小说由化学药品除去身体色素所带来的客观隐形,这是种主观上的“无形”,是白人对黑人在主观上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黑这种忽视摧残着黑人的精神和意志,由此而来的痛苦远远大于来自对他们肉体上的折磨和奴役带来的痛楚。这是美国白人主宰的社会对于黑人压迫和歧视的升级而转化成的另一种形式。所以艾里森用《看不见的人》(Invisible Man)这个名字来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黑人的生存境遇。这也是小说所要表现的主题之一。
二、主人公及其他黑人形象中“无形”主题的体现
《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的身份自始至终都没有真正地确定过,作者一开始就没有给他姓名——这一身份的基本标志。通读整部作品也找不到关于主人公姓氏的线索。而主人公在开始叙述自己的种种遭遇时,第一句话就是称自己是无形人,由此也不难理解为何作者始终未赋予主人公姓名:既然人已“无形”,那么用来区分不同个体的姓名也就起不到任何作用。即使有名有姓,对于一个已无形体的人来说也毫无意义,对于这个“无形人”周围那些“不去看见他的人”来说更是没有丝毫用处。艾里森也正是利用主人公这种无名无姓的特征以沉默、消极的态度对种族歧视进行无言的反抗和控诉。
书中主人公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的种种经历与遭遇会让许多生活在 20世纪后期的美国的青年黑人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这位无形人的命运正是那一时期美国黑人境遇的真实写照。”当时的黑人青年已摆脱了奴隶的身份,而且经历了战争的磨炼,他们已具有他们的先人所不曾拥有的对自我和社会的意识。但他们还是从父辈那里继承了美国黑人惯有的“谦恭”和“顺从”,并想通过这两种品德行为来获得个人的身份。然而结果往往是幻梦破灭,落得学业无门,工作难寻,自身沦丧的结局。艾里森通过对主人公接受一个又一个的身份,然后又一个接一个地失去的描写,道出以主人公为代表的美国黑人的一大本质特点:“他们总是根据别人给他们身份去扮演不同的角色,试图给自己定位。”因此他们可以有一切身份,可又等于没有任何身份,因为没有一个身份是他们通过考虑来决定的。所以这些美国黑人对与他人来说只能是无形的。由此,“无形”这一主题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
美国黑人这种“无形”处境同样也体现在其他类型的黑人身上,而书中对于其他主要黑人形象的描写刻画也就同样揭示了此篇小说的主题。小说中的黑人大学校长布莱索博士应该是与主人公不同类型的黑人人物。在白人面前,他为谋取自己的权势和地位,一直扮演对白人唯命是从的“黑鬼”的角色。在黑人种族中,他也是一个有着两张面孔的人。一张是和颜悦色的教育家面孔,用来在同宗兄弟中骗取尊敬和依赖;另一张更贴近他内心的面孔则是严厉漠视,在前途和利益受到威胁的时候,毫不犹豫地出卖种族亲情来维护他不惜任何代价换来的权威和地位。布莱索是一个游离于黑白世界之外的孤独者,每一类人所看到的都不是真正的他,因此,从本质上讲,他也是“无形”的。艾里森可以用书中数个黑人形象来描述当时全美国处于各种不同地位形形色色的黑人们,他们的生活和心理状态以及他们身处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无形”境遇,从而达到深化主题的作用。
三、场景的蕴意
《看不见的人》这部小说从结构上来看是由主人公叙述的种种经历而组成的,记叙了主人公由南方到北方,由无知到觉醒的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了多个动态和静态场景的描写,反映出了表层意义外的象征层次上的更深含义,并对主题的阐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书中开始部分就出现了一个最有代表性的动态场景。主人公在前言部分所回想起的在路上与一个陌生白人相撞而致相互打斗,直打得“血流如注”的场景,主人公用如此粗暴的行为来对待这一不巧与其相撞的白人,其目地只是为了得到此人的道歉,可是未能如愿。这个白人不但用侮辱性的字喊了主人公,而且直到被打得皮开肉绽,他还是从血口中吐出谩骂的语言。刹那间主人公猛然想到了这个人并没有看到他,这只是一个自以为是在梦游的“可怜的瞎鬼”。艾里森对于这种动态场景生动地加以描写,使我们真切地感觉到书中这个黑人青年的愤怒与挣扎,以及最后发觉自己对于别人来说根本就是一个“无形人”这一现实之后的无奈与辛酸。
艾里森在《看不见的人》这部小说中用非常细腻的文笔和各种写作技巧,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幅逼真的画面,让读者深刻真切地了解黑人悲惨的命运和无奈的处境。这一点还体现在艾里森所描绘的一些静态场景中。例如,主人公对黑人学院创始人的铜像的回忆,“那尊冷冰冰的创始人的铜像,他平伸出了双手,正激动人心地给一个跪着的奴隶掀起面罩。那用褶皱的金属做成的面罩正在随风飘动。我困惑不解地站立着,无法确定那奴隶脸上的面罩是正在被揭开还是被捂得更严实……”这个黑奴雕塑脸上的面罩无论是正在被揭开还是被捂得更严实,都是罩在黑奴脸上的,无论怎样,这个黑奴的双眼都是遮盖着的,这个黑奴是蒙目的,无视的,他既看不见这个世界也看不见他自己,这也正是当时美国黑人的处境。
四、结论
《看不见的人》这部小说一经发表就引起了美国文坛的关注,受到各方人士的好评和赞扬,但也有对其不满者,认为作者缺乏黑人作家应有的种族使命感。然而,进一步深入理解这部小说就可以看出作者艾里森并没有放弃黑人作家的使命,他只是没有按模式化的眼光反映种族关系的现实。“他摒弃了抗议小说的特色,把种族压迫感升华为社会压抑感”。艾里森正是通过对主人公及其他人物形象地刻画和对于一些近似于荒诞的场景的描写来表现对存在着种族歧视的美国社会的揭露和控诉。艾里森在小说创作中,并没有使用义正词严的口吻和言语,反而使用了看似轻松却充满无奈与绝望的言辞。这使得小说中的主人公以及整个事件给人以一种啼笑皆非的感觉。艾里森在实为悲剧的小说中加入了喜剧色彩,从而加强了悲的气氛,使得小说更具有感染力,使读者能够深刻理解小说的主题。
[1]陈敬咏.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7.
[2]拉尔夫·艾里森.看不见的人[M].任绍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2.
[3]小休斯顿·A.贝克.黑人长歌[M].弗吉尼亚大学出版社,1972.
[4]李公昭.二十世纪美国文学导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5]Annette T.Rubinstein:American Literature Root and Flower,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Beijing,1998.
[6]Gregory Stephens:On Racial Frontiers——The New Culture of FrederickDouglass,Ralph Ellison andBobMarle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责任编辑:刘东旭)
I106.4
A
1001-7836(2010)08-0130-02
10.3969/j.issn.1001-7836.2010.08.054
2010-04-08
周秀玉 (1978-),女,黑龙江哈尔滨人,讲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从事美国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