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廊坊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调研与思考
2010-08-15刘海鲲
刘海鲲
(武汉理工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0)
一、廊坊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
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过程中,廊坊市突破传统农业模式,形成了7大农业特色产业体系。
1.乳品产业。建成了以三河、广阳、永清为主要区域的奶牛养殖基地,建成了84个奶牛养殖小区,年存栏达到7万头,奶产量达到21万吨。依托福成有机奶加工厂、华夏畜牧有限公司、伊利乳品有限公司等加工企业,重点发展液体调制奶、UHT灭菌奶、有机奶、功能牛奶等奶制品。福成五丰、华夏畜牧的有机奶生产技术水平在全国处于一流水平。
2.肉制品产业。建成了以三河、大厂、香河为主要区域的肉牛养殖基地,年饲养量达到63.7万头;以三河、香河、安次、永清为主要区域的生猪养殖基地,年饲养量达到259.02万头;以香河、永清为主要区域的肉鸭养殖基地,年饲养量达到526.9万头;以安次、霸州为主要区域的肉鸡养殖基地,年饲养量达到3428.98万只。并依托福成五丰食品有限公司、福华肉类有限公司、正大有限公司、康达畜禽有限公司、京南食品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重点发展鲜肉制品、熟肉制品,年加工量达到32.52万吨。
3.粮油产业。建成了以霸州、固安、文安为主要区域的特种粮食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到27万亩,以永清、文安为主要区域的棉花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依托汇福集团有限公司、梅花味精有限公司、参花面粉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重点发展以大豆、玉米、小麦、杂粮为主的精深加工,年加工量达到300万吨。
4.蔬菜产业。建成了以香河、永清、固安、霸州为主要区域的瓜菜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到110万亩,其中设施农业面积达到66万亩。依托六必居食品有限公司、久明脱水菜有限公司、茂雄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发展脱水、速冻、切割菜、淹渍、罐头蔬菜等深加工;依托顺斋瓜菜种植合作社、绿龙蔬菜配送有限公司、惠民蔬菜配送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发展放心菜、包装菜、礼品菜等新鲜蔬菜,开拓京津市场。
5.木材加工产业。主要以文安县左各庄胶合板工业区为依托,生产密度板、刨花板等装饰用板材;依托香河家具城、华日家具公司等龙头企业,进行木质家具生产。
6.果品产业。建成了以三河、安次、广阳、大城为主要区域的果品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到110万亩,年产50亿公斤。河北华鹏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天露食品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开发出枣酒、果汁等深加工产品。
7.旅游休闲产业。围绕环渤海休闲商务中心的发展定位,把农业资源与商务休闲旅游有机结合,建成了以大厂京东温泉度假村、固安金海度假村、霸州国际温泉城、安次聚龙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园区、广阳金丰农科园、永清杨家营省级旅游示范村为代表的商务休闲、观光旅游、绿色采摘不同层次的新型现代农业产业。
这7大产业体系形成了产品族、企业群、产业链,实现了靠科技、质量、规模、名牌、现代化企业制度支撑起来的集约化产业经营体系。2009年,实现产值280.58亿元,带动农户28.4万户,为农民增加收入27.7亿元。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农产品加工企业群体不断扩大。2009年,全市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7535个,包括销售收入超亿元的15家,超10亿元的3家,超百亿元的1家。拥有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4家(福成五丰、汇福粮油、梅花味精、康达肉鸡),省级龙头27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87家。通过这些加工企业带动,使生产、销售、加工各个环节有效地联结在一起,形成产前、产中、产后的有机体。
二是生产基地的规模化、专业化、安全化程度持续提高。在规模化方面,建成了10大养殖基地和10大种植业基地,规模分别达到2906万头和223.5万亩。在安全化方面,80%的畜牧养殖小区获得省级以上无公害认定,83.6万亩生产基地通过省级无公害环评认定,取得农业部无公害认证证书的蔬菜产品达到了29个,包含了大部分蔬菜主栽品种。在专业化方面,发展了一批主导产业优势明显的专业村、专业乡和产业带。目前,全市共有专业乡镇10个、专业村250个,分别占全市乡镇和村街总数的11%、8%。
三是社会化服务日臻完善。形成以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以有关技术部门为依托,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框架。一方面,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社会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技术、信息和购销服务为主,已经渗透到从生产到流通的各个环节。目前,全市已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41个,其中纳入市级重点的87个。另一方面,农业技术推广站、畜牧兽医站、农机服务站、林业工作站等公共服务机构,遍布城乡各地,总数近400个。
四是农产品品牌建设成果丰硕。用“品牌的理念、市场的意识、产业的思路”,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先后引进了“好丽友”、“飞鹤”、“雪花”等全国知名品牌,培育了“汇福”、“冀枣液”、“康达”、“正张”等国内著名名牌。据统计,廊坊市省级以上农产品知名品牌37个,其中河北省著名商标14个,河北省名牌11个;中国驰名商标4个;中国名牌1个。
二、廊坊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产业链条中的龙头企业多数规模小、实力弱。
我市的龙头企业虽有一定的规模和基础,但缺少占有绝对优势的大型企业和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企业,难以同国内、国际同行大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中抗衡。
2.企业家素质亟待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者多数从最基本产业层次的经营者或经纪人做起,所以无论从战略思维、经营理念,还是管理方法、营销方式都相对保守落后,制约了龙头企业的大发展。
3.社会化服务仍需加强。民办服务组织尚处于起步阶段,普遍缺乏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机制与动力。大多数乡镇财政比较困难,投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经费十分有限,无力为农业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三、推进廊坊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建议
1.完善产业规划布局。北部三县依据经济条件优势,强力发展大型加工型龙头企业,带动粮油产业、果品产业、肉制品产业迅速发展,成为全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示范区。中部四县依据优越生产条件,重点发展蔬菜产业、乳制品产业和旅游观光农业,成为城郊型农业的典型代表。南部三县从改善生产条件入手,重点发展小杂粮产业、林板产业、生产绿色食品的特色经济区。
2.增加农业产业投入。根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大扶持力度,用于扶持农业产业链条中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基地建设。积极争取财政、计划、农业综合开发、银行信贷等多方面的支持,集中用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中的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建设。
3.做强产业发展要素。抓好现代农业基地。依托龙头企业,发展规模农业,做大做强10个市级种植业基地和10个市级养殖业基地;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重点抓好100家农产品加工型、科技型、旅游观光型龙头企业,在财政贴息、土地整合等方面倾力支持;积极推进产业园区。做大做强2个农产品加工园区,规范提高2个农产品加工园区,规划建设2个农产品加工园区,使其年销售收入均超过5亿元。
4.切实完善利益连接机制。坚持以产销连接为纽带,以服务连接为桥梁,以利益连接为核心,以机制连接为保障,保证龙头企业和农户根据从事的生产和产品的不同,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连接方式,规范订单农业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跟农民制定最低收购保护价或者把利润返还给农户,建立更为稳固的利益连接机制。
[1] 蒋和平,辛岭.建设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思路与实践[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2] 廊坊市统计局.廊坊市统计年鉴,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