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非智力因素能够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010-08-15郭丽娜
郭丽娜
(大连软件职业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1)
非智力因素,是指有利于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需要、动机、情感、意志、道德、性格、气质、理想、信念等。在人的智力活动中,非智力因素虽然一般不直接参与智力活动,但在智力活动中具有动力和调解的功能,属于意向活动范畴。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观念落后、方法僵化、缺乏实效性等问题。主要原因就是忽视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没有同时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味地采取“灌输”的方式,致使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缺乏实效。因此,必须重视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一、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非智力因素主要通过六个环节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影响着人的思想品德认识转化为相应的思想品德行为。
1.认知。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关系以及处理这种关系的原则、规范的理解和领悟。思想品德认识是思想品德情感、信念和意志形成的依据,是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德行为的基础。离开一定的思想品德认识,就不可能形成思想品德。但是,由认知到行为是不能直接转化的,其间还必须经过动机、情感、兴趣、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实际上是以思想道德认知和动机、情感、兴趣、信念、意志、价值取向等非智力因素均衡发展为基础的过程。
2.动机。是指激发和推动人去从事某种活动,并将活动导向某种目标的行为动力,是行为的内部动力。动机作为个人行为的动力,是引发个体行为的直接原因,它是一种内部刺激。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了解大学生的各种道德行为、思想观点、价值选择背后的动机,然后根据学生的动机选择合适的主题和教学方法,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是活动的重要动力之一。从这层意义上而言,兴趣表现为一种人格中的行为动力,对感兴趣的事,人们往往可以为此而废寝忘食。兴趣不但对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影响,而且关系到学生意志的培养以及创造性的发挥。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了解大学生的政治兴趣,选择教育主题和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4.情感。是指人们运用一定的思想品德原则和规范去理解、评价周围环境中的人和事物时产生的一种主观情绪体验。思想品德情感是加深思想品德认识、增强思想品德信念、锻炼思想品德意志的催化剂,也是思想品德行为的推动力。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了解大学生的情感,根据其情感的反应选择合适的教育主题和教学事例,来激发其道德情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5.意志。是指人们在履行思想品德原则和规范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的毅力,是决定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心理状态。意志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思想品德意志是调节思想品德行为并使之持之以恒的精神力量。
6.价值取向。是指人们在思想品德认识、情感、信念和意志的支配和调节下,在实践活动中履行思想品德原则和规范的实际选择。思想品德价值取向是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归宿,因为思想品德价值取向是一个人思想品德的综合反映。如果一个人思想品德认识、情感、信念和意志只是形成即止而不做出价值选择,不去履行思想品德原则和规范,那么,这些思想品德认识、情感、信念和意志就是个人的内在动机,毫无实际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机理是从认知开始经过动机、情感、意志转化为实际的价值,并进行经常的锻炼和修养,使之成为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凝结为一个人具有稳定倾向性的思想品德。因此,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和习惯的养成离不开非智力因素的参与和作用的发挥。
二、培养大学生非智力因素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1.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原因
首先,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看。站在心理学的角度考虑、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在于使学生的个性获得完全的和谐的发展。简言之,就是培养“和谐的人”、“完善的人”,全面发展的人,就是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和谐的人”或“完整的人”。因此,为了实现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就应当把培养非智力因素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其次,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看。思想政治教育包含四项基本内容,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政治品质;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心理教育,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在这四种品质中,心理品质居于中心的地位,而所有的心理品质是由智力品质与非智力品质组成的。因此,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就理所当然要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再次,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看。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可概括为五个阶段,即认识阶段、情感阶段、信念阶段、意志阶段、行为阶段。从这五个阶段看,它体现了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结合,即认识阶段属于智力范畴,后四个阶段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可见,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中,非智力因素居于优势的地位,起着主导的作用。由此可见,培养非智力因素自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最后,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地位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当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而要作到这一点就应当把受教育者所具有的全部心理活动——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但是,受教育者的智力本身是无所谓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只有非智力因素才具有这两个特征;同时,智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源于非智力因素,只有非智力因素参加到智力活动中去,智力才具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必须培养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主要内容
(1)培养高尚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培养大学生需要中的高尚情感,以寻求激励、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教育者要潜心研究教育对象,既要看到他们的精神需要,也要看到他们的物质需要和社会需要,以及各种需要之间的联系。要掌握什么是他们的特殊需要、中心需要,辩证地分析哪些需要属于合理的、公共的、现实的,哪些需要属于不合理的、个人的、非现实的。教育他们摆正个人需要与国家、集体需要之间的关系,特别加强对具有社会意义需要的培养,并积极创造有利条件,使其内部的高尚需要得以满足并加以固化。
(2)培养向善的动机。学生在校学习,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学习行为总是有几种动机同时发生作用,德育工作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不同的内部动机,善于抓住最强烈的动机,引起积极行为。主要方式是通过外部的引导和激励,激发学生追求符合社会需要的目标,以实现对自己行为的调节与控制。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科学地设置目标,可以在总目标确定之后,制定出各阶段的分目标,鼓励学生一步步地实现最终目标,并把目标设置与满足学生的高尚需要结合起来,培养大学生向善的动机。
(3)培养健康的兴趣。健康的兴趣可以使人的感觉和知觉活跃起来,使人主动认识事物,寻求认识事物的方法和手段,增强观察、思维、想象的深刻性、丰富性,提高智能活动效率。教育者要根据学生需要的内容和特点,掌握学生兴趣和兴趣观发展的基本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发引导学生从事有益于身心健康和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活动,使学生理解活动的价值和意义,为学生兴趣的发展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社会环境。
(4)培养美好的情感。美好的情感可以影响和调节认知过程,进而影响人的学习和工作效率,成为一种鼓舞人走向成才之路的强大力量。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主要的方向是对真善美的追求。
(5)培养坚强的意志。意志是保证实现主体实践活动的一种心理功能,是构成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思想政治教育应进行系统的意志品质教育,帮助学生经过一定的意志努力,克服内心的各种矛盾,将高尚的动机、明确的目标转变为意志行动和自觉的行为,鼓励学生进行意志锻炼,积极发展并强化学生健康的情绪和情感,从实际出发,从平凡小事着手,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促进意志锻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遵循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规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第一,用主体论代替客体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改变教育者是教育主体,受教育者是教育客体的错误思维。我们要将受教育者视为主体,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其自我教育的积极性,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通过主体内部的思想矛盾运动,吸纳教育内容、调整认知结构并将新知转化为新质行为。
第二,用同化论代替灌输论。灌输的实质,就是不管受教育者头脑里有什么,总是填鸭式地灌输给他们,强制他们接受。愿接受的得接受,不愿接受的也得接受。事实上,任何人的大脑里都有一定的认知结构,新学习的东西必须与已有的认知结构结合在一起,即后者被前者所同化,新学习的东西才会为受教育者所理解、所接受,这就是所谓的同化论。很显然,用同化论代替灌输论,就是教育者要顾及受教育者已有的认识水平,采取受教育者所能接受的方式,以便使新的思想品德认识、情感、信念、意志和行为深深扎根于相应的已有认知结构之中。
第三,用独立论代替规矩论。用独立论代替规矩论,就是鼓励受教育者大胆地独立思考,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与个人尊严,促使他们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培养他们的自我教育和自我调节能力。改变那种循规蹈矩的僵化教育。
第四,用“对话方式”代替“听话方式”。教育方式要从听话方式向对话方式转变,从忽视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向重视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转变。传统教育思想根深蒂固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长期盛行听话教育,不管学生喜欢与否、愿意与否,教育者总是一厢情愿地向学生灌输各种道德规范。这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种种限制与束缚,人为制定许多规则、条条框框,仿佛有一张无边无际的“网”,学生想飞却怎么也飞不高,想跳却怎么也跳不远。对话教育则注重教育者、受教育者双方平等对话,充分尊重学生,双方都能敞开心扉作真诚的交流,甚至会带来教育者、受教育者双方热烈的讨论甚至争论,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从而影响他们的价值取向和道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