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结合部新城建设构想

2010-08-15赵金涛

河北职业教育 2010年1期
关键词:增长极京津京都

赵金涛

(廊坊师范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

继“珠三角”、“长三角”经济起飞之后,环渤海地区经济开始快速崛起。处在中心位置的“京津冀”地区发展潜力最大,凭借北京的首都优势,“京津冀”经济有望超过“沪宁杭”、“珠三角”,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增长极。在京津冀交界地带,以廊坊开发区为中心的区域,距北京市中心区42公里,距天津中心区68公里,正处在京津两大城市中间黄金分隔点、北京东部产业发展带,经济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在陆、海、空便捷交通特别是京津轻轨的带动下,未来完全有可能成为京津冀之间的一个新的生长点,迅速崛起一座大的都市,这座新的城市就是“京都新城”。京都新城的建设,可以有效缓解京津人口、交通压力,缓解住房紧张和环境污染,同时分担京津冀的部分职能。

一、理论基础

1.点轴理论

“点轴模式”是从增长极模式发展起来的一种区域开发模式。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把产业部门集中而优先增长的先发地区称为增长极。在一个广大的地域内,增长极只能是区域内各种条件优越、具有区位优势的少数地点。一个增长极一经形成,它就要吸纳周围的生产要素,使本身日益壮大,并使周围的区域成为极化区域。当这种极化作用达到一定程度,并且增长极已扩张到足够强大时,会产生向周围地区的扩散作用,将生产要素扩散到周围的区域,从而带动周围区域的增长。

“点轴模式”是增长极模式的扩展。由于增长极数量的增多,增长极之间也出现了相互联结的交通线,称为发展轴。发展轴应当具有增长极的所有特点,而且比增长极的作用范围更大。

从国内来看,“点轴模式”典型代表有上海-苏锡常、上海-杭州-宁波、广州-深圳等发展轴。适用于“点轴模式”的区域要关注以下三个条件:第一,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第二,各增长极之间的经济联系程度;第三,发展轴的经济合理的空间距离。

根据点轴理论分析,北京市经过长期的极化作用,城市发展已经饱和,目前正处在扩散阶段,反映在中心城周边建设了很多卫星城镇,但由于这些城镇距离市区较近,廊道较短,结果导致卫星城镇与主城区联成一片,形成又一次的极化作用,重蹈“摊大饼”的城建格局。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永乐店未来是亦庄新城发展的备用地,即亦庄新城的一个组成部分,将来必然连在一起,再次摊大饼。永乐店脱离亦庄新城,融入廊坊独立形成京都新城是必要的。天津的扩散作用表现也非常明显。北京、天津两大增长极有四条交通纽带联结,形成捆绑式发展轴,作用合力巨大。京津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对于两市交界处的经济低洼区,必然产生最大的梯度引力。由于京津轴线在京津冀交界处都设有出口,必然导致多种扩散要素快速流入。按照城市引力理论和快速交通突出的“节点集聚”性理论,京津之间必然出现一座百万人口城市。

2.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理论

该理论认为,区域间由于存在广泛的辐射,因此相互之间的影响非常重要。无论是落后地区还是先进地区得到进一步发展,都会对对方产生积极影响。通过合作,积极加强正面辐射,有效避免负面辐射,都会在双方之间产生良性的滚动效应。相反,任何一方的停滞和落后都只能导致两败俱伤。因此,区域之间的合作对双方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都显得十分重要。

京津冀三方应该协调发展,经济水平不能有任何一方落后于其他地方。然而,由于行政壁垒的存在,在京津冀交界处负面辐射大于正面辐射。三方相互抑制,难于发展。为了实践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思想,必须打破行政壁垒,在三方交界的黄金地带,协商共同开发新城,统一规划,统一管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中心城的辐射效率,还可以避免各地盲目竞争,减少负面辐射。

从国外实践看,跨行政区组合的大都市在一国内有东京、伦敦、巴黎、纽约,跨国组合的有美国-墨西哥边界的圣迭戈和蒂华纳市,规划管理都比较成功。

3.城市群理论

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特大或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北京定位世界城市,天津定位北方经济中心。世界城市一般是多中心多核的模式,按照该理论,以北京、天津为双核心,在两市之间建立京都新城,新城会和现在的廊坊市联为一体,加上唐山、塘沽、保定,可形成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市群,产生规模效应,从而带动整个环渤海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

二、新城功能

1.信息时代示范城

珠三角、长三角的崛起都与信息产业相关。信息技术的前沿,就是第三代移动通讯技术(3G)。大唐电信集团开发的TD-SCDMA被定为三大国际电信标准(WCDMA,CDMA2000,TD-SCDMA)之一,说明拥有良好的信息产业基础和巨大市场的中国可以引领世界,3G在城市的应用,可以成为新城的标志,也就是时代的标志。

新城规划,需要用最新的思想考虑产业发展、办公生活、休闲娱乐的合理布局,城市的要素要在这里充分融合,她是信息时代的城市,产生创造力的城市,符合人性的城市,生态的城市。

2.RBD功能

RBD,是休闲商务区,即Recreational,Business,District的缩写。

京都新城在规划时就要充分考虑其休闲功能。新城设计要有三大亮点:第一,全城所有的建筑都是古建风格,这不仅弘扬了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尽显东方建筑风格,还可以塑造个性的城市形象。另外,考虑空间美学,在建筑规划时,建筑物组合成各种图案和文字,如“和谐”、“吉祥”、“永乐”等。乘飞机从上空经过,即可看到这些建筑组合文字,这不仅体现新城文化,同时创建了流传千古的城建作品。第二,新城不建高楼,城内多森林、湿地、公园、绿地,空气清新,适宜居住、养老。第三,新城建设发达的服务业,建设宾馆、餐厅、酒吧、电影院、音乐厅、体育馆、健身城、京津购物中心等。

新城不是主题公园,仿古建筑不会增加建筑成本,建筑本身不是旅游设施,而是具备各种功能的建筑物,如北大的红楼教室。医院、学校、小区、商场、车站、剧院等所有建筑都是古建风格,这样的城市在世界具有唯一性,只有新城规划可以做到,其他城市难以复制。另外,现代旅游城市不再依托传统旅游资源来发展,新城的旅游资源以休闲、购物、饮食文化、娱乐业为主,再加上置身于古典建筑的博物馆里,吸引力可想而知。因此,不存在北京古城的“形象遮蔽”问题。

国际游客对仿古新城必然会很感兴趣,古典建筑的规模效应会体现出来。来京津旅游,必到京都新城看一看,因为来新城不仅是欣赏东方古典建筑,更多的是休闲、购物、美食,体验高标准的服务。京津的游客就是新城的游客,新城的旅游产业必然会蓬勃发展。

3.文化科教会展功能

为了提高人口素质,新城需建设完善的教育体系,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吸引全国的优质师资,来新城工作。依托廊坊的大学城分流京津大学生,减轻京津的大学校园学生负荷。

依托廊坊现有的展览馆,分流京津的部分会展产业。建设国际会议中心,承揽各类国内、国际会议。依托紧邻首都第二机场的优势,选在京都新城举办各类国际会议,不仅方便快捷,而且让世界友人体验中国传统东方建筑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总部功能

国务院办公机构可以考虑搬迁京都新城。各大企业集团、公司、金融机构总部、各地驻京办事处可搬迁新城。京都新城毗邻首都第二国际机场,赴会人员不用进京,即可完成工作,这样可以有效地缓解北京的交通压力。

河北可把部分省会职能搬迁到廊坊,打造河北金融中心。把京都新城当作一个河北形象窗口、联络纽带、发展样板。未来河北,将与京津一起腾飞,廊坊作为河北省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成为河北发展的先锋官。建设京都新城,对河北发展来说,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

5.通勤功能

京津城市人口拥挤,交通阻塞,成为了困扰政府多年的问题。京津城际铁路开通后,“居住在天津,工作在京城”的想法是不可取的。这样势必会增加天津的人口负荷,抬高天津的房价,通勤成本也比较高。从京都新城乘坐轻轨列车到北京、天津仅15分钟的时间,公路交通仅40分钟。两条高速公路,两条国道,可以满足汽车一族的通勤需要。依靠便捷的轨道交通,形成“居住在京都,工作在京津”的通勤一族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目前的轻轨交通费用较高,通勤一族很难承担。为了满足乘客的需要,可增加运量,同时变为政府公共交通事业,价格降到5-10元之间。

京都新城不会出现回龙观、天通苑、通州的“卧城”的局面,这是因为京都新城中的廊坊市已经形成了50万人口规模的功能完善的城市,依托廊坊市,新城可以充分利用多条快速通道,吸引京津的相关职能、产业,形成对京津足够的“反磁力”,与北京、天津两大城市相平衡。

三、结论和讨论

打破行政壁垒,共建“京都新城”是一个全新的战略构想。按照新区域地理的综合观、区域观,借鉴深圳、香港“两制双城”的思想,在京津廊结合部构思“京都新城”,京津冀共建是可行的。当前京津冀就像一个苹果人为分成三部分,京津廊结合部被边缘化,如果三块苹果合在一起来看,苹果的核就是完美的“京都新城”。

即使不采纳此建议,在永乐轻轨站和两条高速公路出口的带动下,该区也必然形成一个百万人口的大城市。与其任由京津冀三地无序发展,组合成一座功能分区混乱的城市,不如政府统一规划,协调管理,建设一座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京都新城。

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物流、研发)将成为新城的支柱产业。

由于新城地处京津冀三地交界处,行政壁垒是该区域发展的最大障碍。上策就是合并京津廊三地行政区,形成大京津区,或者成立一个特区。也可以由国务院出面成立新城建设委员会,协调三方,统一管理。一旦新城开始建设,必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它的发展速度及对中国的经济贡献会超过深圳。中策是三方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共同协商,分头实施。

新城建成后的管理可以三方共同管理,或创新一个管理模式,这个课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1]柴强.房地产估价[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2]汪洋.旧城更新中房地产开发模式的比较研究[J].建筑经济,2007,(12).

[3]吴良镛.京津冀北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J].城市规划,2001.

[4]耿红,赵学彬.高速公路推动小城镇发展的作用探究[J].城市规划,2004,(9).

猜你喜欢

增长极京津京都
京都湾处
打造『农业硅谷』和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创新实践
地方政府赶超行为对消除贫困的阻碍分析
地方政府赶超行为对消除贫困的阻碍分析
京都好咖啡
西海岸增长极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京津城际ATP光电隔离盒的国产化研究
京都访古记
来自京津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