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新精神与“问题意识”的培养

2010-08-15岳花艳

怀化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问题意识意识大学生

岳花艳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15)

2009年10月31日,世界著名火箭专家、中国航天之父、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人民日报》(2009年11月5日11版)发表了《钱学森的最后一次系统谈话——谈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带着遗憾离世的钱学森老人六问总理“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遗言深深刺痛了一个民族的内心。2009年11月11日,安徽高校的11位教授联合《新安晚报》给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问题再次引起国人的重视。

一、问题意识是创新思维的关键和前提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创新的解释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指创造性;新意。”可见,创新的本质就是对已有认识的一种完全不同的思考,而思考的核心则在于能否有独到的发现,能否提出独特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独特方法。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就是要让他们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不满足于现状或现成的答案,不墨守成规,敢于提出问题和探索新的问题。其目的是使没有问题 (意识)的学生产生问题 (意识),有问题 (意识)的学生产生新的问题 (意识),通过“提出问题——问题解决——新的问题”的方式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创新能力的提高。

创新始于问题。那什么是“问题”?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须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理论问题及实际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动力,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是学术创新的突破口。在哈佛大学师生中就流传着一句名言:“The real object of education is to have a man in the condition of contin—ually asking questions”(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离开问题意识的来谈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收不到实际效果的。

创新精神是人类最宝贵的素质和个性之一,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发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问题意识激发创新思维,有以下4点作用:1.“问题”有助于摆脱思维的滞涩和定势;2.“问题”促使思维从“前反省状态”进入“后反省状态”;3.“问题”的解决带来“顶峰”的体验,从而激励再发现和再创新;4.“问题”有时深藏在潜意识或下意识中,“顿悟”由此而生。[1]

二、大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现状及成因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问题意识十分薄弱,形势不容乐观。

(一)受传统教育体制束缚,以传授知识为目的旧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导致大学生不会提问

笔者认为,当前教育的最大危机不是教师问题,而是体制问题,是我们的教育体制、教育理念束缚了教育方法、教学模式。现在的教育制度把老师和学生都管得太死,所有的人都在围绕考试而学、而教,因此,我国多数大学生虽然经过了“高考”,但接受的依然是“灌输式”的教育。课堂教学大多是重复着“教师提问,传递知识,学生答问,接收知识”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育,不是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是要求学生承认“既定事实”、接受“现成真理”。从小学到中学乃至大学,我们没有一门课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新能力的。正如2005年7月29日,病榻上的钱学森对前来探望的温家宝总理所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目前高校的教育行政化倾向以及对于大学师生的考核、评价机制阻碍杰出人才成长。首先,对大学教师的考核和评价上,主要考核教学工作量和科研工作量,并且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因为目前高校间的评比、排名,都是以科研经费的多少,SCI文章或核心期刊文章的多少为主要依据。而高校教师以论文或著作的数量作为对教师的主要评价依据。另外,对成果要求过于量化,助长了学风浮躁。这样的大环境使有些教师为避免疲于奔命,往往顾此失彼,轻教学现象越来越严重。其次,对学生也缺乏正确的评价机制。对于学生优劣的评价,大学虽然不像中小学那样唯分数论盛行,但十几年的应试教育形成的应试思维以及优秀班干、奖学金的评定等依然以考试成绩为主,使学生关注的仍然是考试和分数,提出的问题仍然大多与考试有关。大学生已经习惯了记笔记背笔记,考试过关的学习方式。这种教育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学生思维的惰性,促使大学生缺乏创造力和发现、解决问题的意识。

另外,在平时教学中离不开师生情感的交流,但现在大学课堂上又多是教员满堂讲,或者是多媒体课件满堂放,学生很少有机会能够主动提问和与老师交流。即使当教员偶尔提出问题时,学生不会思考,往往是“启而不发,问而不答”,就形成了一种“无疑可问”的尴尬局面,正常的教学活动很难进行。

(二)传统文化和教育思想的影响导致大学生不敢提问

在封建社会,中国传统文化的两个最高价值取向是忠和孝。忠孝观念渗透到教育中就体现在“唯上唯书”的教育思想中。这种教育思想不鼓励学生去反思“现状”、质疑“真理”、挑战“权威”。把评价好学生的标准定为“听话”二字。在家要服从家长,在校要无条件尊重老师的权威。许多人的学生观是顺从、听话、老实,教师观是师道尊严。他们想当然地认为老师、专家或书本上给的都是正确的,即使有时心中有疑惑,因为怕犯错或者顾忌师生的看法,有问题也不敢提出来,形成“有疑不问”的局面。在这种文化环境的长期影响下,学生缺乏独立人格,批判性不足,问题意识自然缺乏。

(三)是教育价值的功利性的错误取向导致大学生不愿“浪费时间”提问

教育的本质是人格的塑造,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升人的素质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使人成为具有独立自由之精神、饱含爱心且拥有爱的能力、富有创新意识且有创造力的人。而中国教育偏离了教育最本质的特性,与教育的本质大相径庭,甚至被异化为追求名利的手段。

首先,在“应试教育”下,评价一个孩子优劣的标准就是应试能力强弱。在解题时间紧、任务重的压力下,深层次的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费力费神,并且不在学生考试范围之中和教师的工作量之内,学生没热情,老师图省事,而学生内心的疑问往往又是一闪而过的。由此,学生的兴趣被“遗弃在萌芽状态,创新能力也被“扼杀”在孕育之中。

其次,当前社会实际存在的就业难、考研竞争激烈的现状逼迫学生过早地开始相关的准备从而无暇顾及专业课程的深化学习。现在的大学生,几乎从大三开学伊始甚至更早就要确定自己未来的方向——找工作还是考研。如果是前者那么就要开始关心各种就业信息并着手进行自我“包装”,考各种各样的证书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如果准备考研,那更要一心一意地钻进指定教材里面去,不要说提出质疑和问题,全心全意背诵、记忆还来不及呢!

三、大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意识培养的对策分析

(一)政府要改革教育体制,真正使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供制度保障

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梁慧星说“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已非止一日,且日趋严重。其原因有三:一是应试教育,二是不尊重教育规律,采用行政手段管教育,三是不尊重学术规律,采用管理物质生产者的方式管教师 (学术批评网 (www.acriticism.com)2006年3月19日)。

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症结在应试教育。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善于考试,但不善于思考;适合于记忆,但不适合于探索,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而素质教育强调个人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的调动,重视学生潜在能力的发挥,而不是压抑这种能力;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而不是抹杀个性;重视学生全面而和谐的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个别优等生、尖子生的英才教育。

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具体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改革升学、考试以及评估制度,逐步淡化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升学意识和分数观念;要转变惟升学者是人才、惟升学者能成才的观念,确立多渠道成才、多规格育人的人才观。要转变以分数论人才、以升学率论效益的质量观,确立德、智、体全面发展,个性特长充分发展的质量观。另外,改革用人制度。国家应该建立用人制度的指导原则,指导各级机关、企业和个人改变过去那种只重文凭不看人品和能力的用人制度。第二,建立全方位、多角度、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教育评价制度。高校应建立灵活的师生考评机制。对教师的考评不应过多强调学术论文的发表多寡,学校毕竟不是研究机构,是教学机构,目的是培养人才。之所以提倡科研,是为了提高教师学术水平,最终提高教育质量。教学是主,科研是从。所以,高校对教师的评价应更多地以学生对教师的满意程度为标准。而对学生能力评价上,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反对用单一的学业考试成绩的好坏来评价学生的模式和“工厂化”的教学管理模式。高校可以依据自身情况,建立更加灵活的评价和考核机制。如以学生平时课堂表现、作业讲评,实验报告及学科研究内容综合给学生成绩和学分等。多元化的评定标准,可以减轻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压力,为全面实施创新教育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第三,政府要还高校以办学自主权,改变教育行政化倾向。学府不是政府,校园不同于政府机关,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自由思想的人,所以,政府应适当放权。

(二)高校要转变教育理念和办学理念,改革办学体制,为学生“问题意识”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奠定基础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大学的第一要务。因此,高等教育要培养具有“问题意识”的创新人才,就必须转变教育理念和办学理念:第一,把一个个“应试机器”还原成真正意义上的人。我们目前的高等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以学科专业为本,而不是以人为本,现在大学中有很多的提法都将学科看得特别重,但教育的目的到底是发展学科还是发展人。对我们来说是不言而喻的。第二,高校办学理念上应该“去行政化、去官本位、去就业至上论”等。高校应该摈弃“官本位、权本位”的意识,在住房、津贴等福利待遇上不能一切以行政人员作为优先考虑,而忽视一线教师的利益。教师无心教学,何来育人之说?真正的大学应树立起以人为本、不断创新、特色立校、社会化的开放性的办学理念。第三,要建立培养创新人才的机制。在具体培养模式上,可以像发达国家的高校那样:强调通过不断调整培养目标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强调通过多次录取以实现新生的甄别和选拔;高度重视学生的基础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教师要不断革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为学生“问题意识”及创新精神的培养提供充分的条件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让学生“有问”、“想问”、“敢问”的前提,在此基础上,教师在教学内容方面:第一,重视基础理论,这是进行创新的前提。中国的大学重视基本概念和内容深度,这是正确的。否则,离开基础理论,创新就成为无源之水。第二,教学内容中尽可能介绍相关的新进展和新成果,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欲望。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依赖教材,而是不断运用各种媒介去寻找新材料。第三,教学内容中突出方法训练。著名教育家怀特海认为,一所大学的理想与其说是知识,不如说是力量;真正有价值的大学教育不是让学生记住细枝末节的东西,而是掌握普遍的方法、原理,并能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具体事物。[2](P86)因此,在每门课程的具体教学中,教师都要重点介绍本学科的研究方法,并鼓励学生尝试运用新的方法去发现和研究问题。另外,强调交叉学科的融会贯通。即从学科出发,力求结构的完整性的同时达到各个学科的融会贯通。

在教学方法方面:第一,课堂教学中,从“以教为主”转变成“以学为主”,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教和学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在人的幼年时期,主要是以教为主,而成年之后,主要通过自学达到终生学习的目的,而这种由教到学的转变就是要在大学阶段完成。所以大学教师讲授的时间不应该超过1/3,课程以讨论为主,让学生在讨论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美国教育家肯尼思·H·胡佛站在现代教育学的高度就曾指出:“整个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任何时候都应鼓励学生提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出色与否,主要看他能否在讨论中提出一些高水平的问题,教师不求问题得到解答,不求答案的唯一,而求把讨论引向深入。第二,引导学生注重课外的深度阅读,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习惯。每门课程的教师应该精心选择并布置一些本领域最经典的材料,供学生课外阅读并写读书报告。此外,教师还可以不时在课堂上分发一些阅读材料,当堂阅读、当堂讨论。第三,学习知识的场所由“墙内”走向“墙外”。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不单单是学校的事,因为对于“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形成而言,学生阶段虽然一定是一个重要阶段,但是职业生涯中的经历也同样重要。只有在职业实践中才更容易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实践证明,自古及今,许多人文及自然科学方面的创新与创造之举,都不是单单在课堂上学来的,而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现和解决出来的。现在高校的实习有时并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这方面还需要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通过一些制度化的建设,解决企业的一些顾虑,打通学生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渠道 (科学时报《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在何方?》2009年03月17日07:25)。

(四)学生自觉养成独立思考、提出问题的习惯是培养“问题意识”及创新精神的内在因素

对于大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意识”的培养,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学校的教育理念的改变、教师的引导都只是外部条件,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学生自身。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学校的教育理念的改变学只能激发学生的发问兴致,使学生“想问”、“愿问”,而教师的引导则重在教会学生提问的技能,使学生“会问”,但将这种能力固化下来,还需要学生自身不断的尝试和实践。因此,大学生应当充分理解独立思考、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并付诸行动——时时怀着好奇、怀疑、反思之心理去读书、观察且不断地刨根问底,这样才有可能获得启迪有思想创新,也才有可能在走向社会以后创造性地解决现实问题而非随波逐流、人云亦云。[3]

总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是造就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知识经济和科技发展对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在呼唤创新人才的今天,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才能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造就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

[1]龚放,岳晓东.强化问题意识造就创新人才 [J].高等教育研究,2000,(1):57-61.

[2]怀特海.教育的目的 [M].北京:三联书店,2002.

[3]宫宝芝.当代大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其培养 [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08,(10):82-86.

猜你喜欢

问题意识意识大学生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大学生之歌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个性化阅读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