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价值观的角度看中美社交称谓语的差异
2010-08-15王静
王 静
(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一、引言
称谓是言语交际中用得最广泛最频繁的词语,不同的民族有其不同的称谓系统。西方的一些学者如 (Brown&Gilman,1960)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印欧语系中的第二人称代词tu(你)和vous(您)的指称用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了在不同社交场合下使用 T/V指称的一些规律。[1](P375-385)Lyons(1968),Fillmore(1971),Ingram(1978)等试图将称谓纳入语法范畴来研究,探讨其指称系统。Levins(1983),Zwicky(1974)等则偏向于把它作为指示语 (deixis)来研究,认为它不仅是一种人称指示而且具有独立的言语行为。[2](P178-203)反观我国学者对汉语称谓系统的研究由来已久,早期的研究可追溯到公元前问世的《尔雅·释亲》。清代著名学者梁章钜还专门著述了一部《称谓录》,内容涉及亲属、官职、师友、邻里、同僚等各种关系及各种行业的称谓词语。近现代的称谓研究就更多了,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人物有:赵元任(1985)《中国人的各种称呼语》114种;吕叔湘、江蓝生(1985)的《近代汉语指代词》等。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称谓”是指“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一般说来,称谓可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两大类。亲属称谓指的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是基于血亲姻亲基础上的如父亲、母亲、爷爷、姨夫、姑父伯父等。由于人类的繁衍生息是相通的,各个民族都具有表示家庭成员关系的亲属称谓系统;而社交称谓是指除去亲属称谓以外的,反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称谓习俗。由于中西文化观有所不同,其称谓用语也不尽相同。本文拟从中西方不同的价值观的视角探讨中西社交称谓语的差异,及其在全球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背景下的传译问题。
二、中美社交称谓语的主要差异
1.中美社交称谓语的主要差异
西方国家对社交称谓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其指示功能上,主要涉及姓名称谓、亲属称谓、名称称谓以及一些具有呼唤功能的人称代词称谓等。称谓的常用表达方式可归结为:“Mr./Mrs./Ms+姓氏”,“头衔 (如Dr./Prof等)+姓氏”,直名称谓 (一般只呼名字或用昵称),亲属称谓,专名称谓(如sir,Madam等)等。而汉语中社交称谓要复杂得多,主要有亲属关系称谓 (如叔叔、阿姨等)、职业关系称谓 (如铁匠、司机、会计等)、身份关系称谓 (如教授、将军等)和其他关系称谓 (如伙计等)。以上称谓语中绝大部分可与姓氏构成复合称谓 (如张叔叔、张铁匠、张教授等),可用两种表达式来概括:“姓氏+先生/女士/小姐/头衔称谓/职业称谓/亲属称谓/其他名称”和“老/小+姓氏”(老/小王)。其中,“先生/小姐/亲属称谓”既可单独使用,又可与其他称谓构成复合称谓语 (如警察叔叔、护士小姐、华哥等),而职业称谓总是必须与其他称谓一起使用的 (如张司机、司机同志等),但像“伙计”这样的其他关系称谓只能单用。英语中虽然没有这么多限制但也只有少数几个头衔称谓才可和姓氏一道构成复合称谓语 (如Dr./Prof.smith)。此外,汉语中还有人称代词作称谓 (如“你/您”等)和使用名字作称谓的情况。
2.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常见的一些困难和错误
正因为中西社交称谓语的差异比较大,所以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犯一些错误。常见的一些困难和错误有:
A.中国人运用英语称呼人的常见困难和错误
(1)套用汉语的称谓习惯,滥用职务或职称。例如:Teacher Smith(史密斯老师)、Engineer Wang(王工程师)、Master Li(李师傅)。
(2)将尊称与名字连用。例如,有人称呼某外国男士为“大卫 (名)先生”,称某女士为“玛丽 (名)小姐”。
(3)单用姓或随便用名称呼人。例如,有些大学生只用姓称呼他们的外国教师;有些人以为所有外国人都很随便,可以随意只称其名。
(4)随便用“老”和亲属称谓称呼外国人。例如“老先生”“奶奶”“叔叔”“阿姨”。
B.西方国家的人称呼中国人时的常见困难和错误
(1)对中国人姓名的顺序搞不清楚,常常误将中国人名最后一字当成姓。
(2)对已婚女子的姓常常发生误会,误以为她们的姓是其丈夫的姓。
(3)对中国同事和朋友不知如何称呼,许多人只好采用不中不西的“折中”办法:直呼全名或只呼姓。
(4)对中国人在学术讨论会上不分男女都称“先生”感到难以理解。中国人对德高望重的老先生的称呼更让西方人费解。例如,“吕老”“吕叔老”“叔湘老”。
三、中美价值观不同是其社交称谓语不同的主要原因
1.等级主义与平等主义
这里所说的等级主义并不是指传统的高低贵贱,而是指中国社会的“州官”与“百姓”的关系。即传统道德上的“人伦”关系。“伦”即辈分,强调的是等级差别。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是以差序格局为主要特征,其基本精神是天地人伦的上尊下卑,时空上有东西南北中;人伦上有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且尊卑次序不得颠倒。古代儒家,特别是法家更是明确提倡尊官贵长。商鞅就说过“贵贵而尊官”。谁要做了官,谁是什么长,就受其民的尊敬。直至今日这一传统的等级差别表面上似乎早已淡化,但在人们的内心深处仍影响深远。[3](P87)查尔斯·艾利特先生曾对中国新华社在1950年1月1日~1998年12月31日期间发布的英文版国际新闻的任意抽样作调查,以了解其内容所反映的价值取向,结果证明尊重权威——各社会层次对权威的服从——占所有观念的43%,仅次于社会和谐观和道德观。与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美国是一个由移民组成的国家,每一个美国人不是移民就是移民的后裔。而这些移民当中大多都是为了逃避宗教迫害和政治迫害的贫苦农民,手工业者和清教徒。他们对政治民主和个人自由的追求,他们的传统的反抗精神,一开始就给新大陆的政治生活注入了民主和平等的气氛。这个新开辟的国度,在创业之初,几乎所有国人除了力量和意志之外都一无所有。大家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因此承袭来的权利就无足轻重,更无所谓等级观念或阶级界线。[4](P128)一位有名的美国文化专家爱德华·斯图亚特曾指出,在众多美国社会关系中,“每个人都作为一个人取得一种不能降低的价值,当不同社会阶层的两个人产生抗衡时,不言而喻就会确立一种平等的气氛”。他们强调“人生来就平等”,所以无论做什么事——至少表面上是如此——官民都享有同等的权利。
中美这种等级与平等价值观的差异在社会称谓语当中也显露无遗。其中中美职务称谓语的差异就是典型的例证。中国人使用职务称谓称呼人的范围极广,种类繁多。在“文化大革命”以后更为突出,只要带有一官半职的人都需用姓加职务来称谓,否则就不够礼貌,容易得罪人,如“李书记”“王经理”“刘秘书”“谢处长”“周团长”“张政委”等,这给不熟悉汉文化的美国人带来极大的困难。美国人的职务称呼却很有限,除了个别高级政府官员,如总统、总理、部长、省 (州)长、等可以用职务称谓外,其他的一般都用Mr(先生),Miss(小姐),Mrs(太太)直接加姓或直呼其名(在中国则被视为及其没礼貌)。[5](P98)
2.关系和谐主义与个人主义
中国是传统的礼仪之邦,礼节周到,关系和谐是人们待人处世的公认标准。而这一标准又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儒家孔子的思想。孔子以“仁”为最高德,仁字的本意是“相人偶”,即承认别人和自己是一样的人。孔子讲“仁”,曾说“仁”即“爱人”。“爱人”亦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人一方面要立己,一方面要立人。人我并重兼顾人己,从而使社会人与人的关系达到和谐美满。要做到“立己”“立人”,孔子认为需以“礼”为基础,即“立于礼”。欲求立和达,必待人以礼。这重传统思想影响之深,以致人们在人际交往的过程或处理问题时,总是把“礼”置于第一位。先用“礼”创造一个“仁和”的气氛。为了拉近彼此的关系,中国人习惯于将大量亲属称谓引入社交场合,甚至用于不相识者 ,例如“叔叔”“阿姨”“爷爷”“奶奶”“老大爷”“老大娘”,还有“解放军叔叔”“警察阿姨”“张大哥”“李大姐”等亲切称呼。在使用上述称呼时甚至还会谦逊地“从儿”称呼,即故意抬高别人的辈分,降低自己的辈分。将汉文化这类称呼习惯照搬到美国所产生的负效应却是不可想像的。在美国,却以个人为本位。个人主义这一重要观念充分体现在以17世纪哲学家John Locke为代表的哲学传统之中。根据Locke的观点,“生物的个体是自然的基本单位”。哲学家Ballah指出,社会制度产生于存在的社会秩序建立之前的为个人利益而行动的个体之间的交往之中。在美国每一个个体都被当作一个完全不同于其他人的独特个体,他的思维方式,行为都与别人不同。他们是自主、独立的实体,是一部机器;一个小宇宙,一个小周天。在美国文化的这种个人主义的影响下,他们的人际之间保持平行,相互竞争,以能力来衡量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权势。[5](P167)在他们看来年老就是无能的代名词,所以在他们的社交称呼中是绝对不可能引入亲属称谓的。如在路上看到一位老人,很有礼貌的称呼一声“爷爷”或“奶奶”,不但不会被人认为是礼貌,而会被人误认为是一种侮辱和看不起而惹怒别人。
四、结语
称谓语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语言学问题,社交称谓语在语义、语用上所折射出的文化隐喻的差异绝非偶然,它们是不同社会形态下的两种不同类型文化的产物,都打上了各自民族文化的历史烙印,是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民族心理的真实写照。[6](P26-28)正确理解和掌握社交称谓语有利于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中美社交称谓语异同的深入认识,可以减少跨文化交际中所产生的困惑和误解,有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1]Brown,R&Ford.M.Address in American English[J].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1961,(62):375-385.
[2]Levinson,S.C.Pragma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李杰群.非言语交际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王之光.了解美国 [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7.
[6]赵军.文化与时空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