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语文教育的经世致用思想

2010-08-15张福国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教化德性儒家

张福国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工处,湖南长沙 410205)

古代语文教育的经世致用思想

张福国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工处,湖南长沙 410205)

我国古代语文教育经邦治国的儒术地位非常突出,在人类文化史上,创立出了在实用人文主义基础之上的“政治-伦理-语文教育”三位一体化的结构模式。这种结构模式强调了文道统一,规定了古代语文教育经世致用的基本内涵。

古代语文;经学;经世致用

我国古代语文教育基本上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思想,是儒学占主导地位的古代教育的折射和积淀。而经世致用是我国古代语文教育中一以贯之的思想传统,是我国知识分子实现其价值目标和人生理想的内在精神。虽然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含义:有时强调主体的德性修养;有时强调治国安邦平天下;有时强调实行实用;有时强调事功趋利。但是,总的来说,我国古代语文教育体现的基本内涵是经世致用,以德性教化为中心,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内圣外王的经世致用人格,把内圣外王之道当作人格价值的核心内容。

一、积极入世的人生观教育

积极入世是古代语文教育的基本精神。孔子在创立儒家学派时就提倡积极入世,后世语文教育则继承这一精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座右铭,“修身”的目的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为了人与人、人与家庭、人与社会相互间的和谐协调。

古代语文教育的积极入世思想重在实用,即蒙养教育阶段的生活实用与高等教育阶段的政治实用。蒙养教育主要是掌握文字工具,培养社会美德,讲求名物,学习历史知识等等,并强调从洒扫应对之类的常规礼仪训练中培养生活与习惯美德。同时,学习油盐柴米、叔伯姑嫂之类的常识以应付生活之所需,实用性很强。高等教育重视的是传授统治之术,儒家哲学的政治化与伦理化,导致了直截了当地为政治服务。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因而古代语文浸透成己安人的教育。孔子提出“修己以安人”的主张。“修己”即自我的涵养,“安人”则是社会整体的稳定与发展。德性的自我完善,最终是为了实现广义的社会价值,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理想。儒家之见,作为主体,自我不仅以个体方式存在,而且是群体中的一员。“独善其身”固然应该,“兼济天下”更须追求。要具有力行用世的现实品格,立德立言,成功成名,立人而达人。所以,孔子重人事,轻鬼神。一再告诫他的学生“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面对复杂的社会,要树立远大理想。对人生持积极的态度,主张赞美人生,追求人生,实现人生。要求人们积极入世、涉世,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程朱也强调现实的人生,要求通过“教化”、“修身”达到现实的“吾”、“贤”,引导人们积极“入世”,而非消极避世,隐居山林。黄宗羲认为道无定体,学贵适用。白首青灯,学不加进,亦无救于天下。颜元更是提倡“担荷圣道,济世救民”的理念。

古代语文教育积极入世的思想就是教育学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以拯救天下为己任,具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勇气和胆识。只要是为国之大德的行动就应不辞劳苦,不畏打击和冷落,就要坚定信念,执著地追求,果敢地行动,以“舍我其谁”的主人翁气魄投身到事务中去。以教化为本的古代语文教育熏陶出的德性人格是入世的,直视人生,干预社会,以救世为己任。积极进取,修己治人,积极入世,忧国忧民,“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曾参提倡知识分子要“弘毅”。他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即强调知识分子要有担当道义、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孔子提倡并努力实践为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教育学生吃饭不求饱足,居住不求舒适,但对工作必须勤劳敏捷。儒家经典《中庸》提倡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求学之道,主张学习刻苦,不甘人后,“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易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些掷地千钧的警语深入人心,对于知识分子产生了强烈的激励作用,促使他们愈挫愈勇,坚韧不拔,成为社会发展、国家强盛和文化繁荣的巨大动力。这种精神的传输,不仅在民族兴旺发达时起过重大的作用,而且在民族危难之际总是成为人们奋起反抗侵略反抗压迫的强大精神支柱。

二、为官济世的人格修炼

经世致用的最好途经便是为官入仕,所以,古人修身养性的目的并非单纯追求人格上的完善,即“内圣”,而是指向建功立业的“外王”。即通过扩展自身的德性帮助统治者推行“德政”,从而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德”是一以贯之的人生主线。古人追求的人生道路是一个从德性修养出发,经由德性的社会教化,最终实现“化成天下”的德性价值过程。因此,孔子不但在理论上提出了“入仕”说,而且身体力行,极力付诸实践。他的学生中,从政者为数不止一人,冉有、季路,都是从政者,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孟子的教育思想与孔子一脉相传。他认为好的政治还赶不上好的教育,因为“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善政必须辅以善教,善教的目的在于得民心,得民心的目的则在于维护和稳定封建统治者的统治。

人才选举更是按照“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的原则进行,如此,古人的人生哲学也就可以概括为“学而优则仕”。这一人生态度在蒙学教育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三字经》云:“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可见读书做官对于社稷、家庭及父母的重大意义。《千字文》中也有“学优登仕,摄职从政”的句子,且以“存以甘棠,去以益咏”作为实现德政的理想境界。北宋《神童诗》中《劝学》曰:“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读书人迈向仕途之路时的豪迈自信与神圣崇高之情溢于言表。这种精神鞭策着不少中华儿女奋发图强,立志报国。儒家更是讲求个人德性的完善只是“参与天地之间,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达则兼善天下”的途径与手段,“治国平天下”才是真正的目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体现了济国救民的忠诚,经世济民的抱负,体现了一种历史和德性的责任感。张载提出的君子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1],更是高度概括了这种悯天怜人、忧国忧民的德性情怀。“尚文”、“尚道”、“尚玄”论者,注重生命自我价值的体现,趋向于自我“内心世界”的平衡,常常超脱、逍遥于“人世之外”,崇尚自我精神的升华。“经世致用”者着眼于“世”或“用”,他们具有忧以天下乐以天下的“忧患意识”,墨子的“非攻”、“兼爱”、“节俭”着眼于人民的负担,国家的安定;王充的“疾虚妄”,有感于怪诞的“谶纬之学”,对国家健康肌体的腐蚀,对百姓的愚弄、欺骗;颜之推的“涉务”之谈,更是有感于“江南朝士”不知“稼穑之艰难”,轻视“贵谷务本之道”,不识“世间余务”,“故治官则不了,营家则不办”。他们是教育家,更是语文教育家,由于在人的理解上的共通性,他们所设计的语文教育,便理所当然地培养为官济世的“君子”“贤人”。

这种德性教育的传统,决定了古代语文教育从德性角度去解释与规范人,尤其强调了为官济世的人格修炼。首先,在德性品质上是有着高尚风范、为人表率、为人楷模之人;其次,才是有学问之人。让受教者意识到自己永远生存在这个厚实的大地上,吃五谷,衣布帛,应该关注国家存亡,为天下兴亡、民生疾苦“鼓与呼”。“天道远,人道迩”。“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恨的是“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学者文人要有“报国敬民”的意识,去为官,去济世。作为血性文人理应关注社会现实,体察百姓疾苦,用自己的所学为社会政治服务而赢得社会的共鸣,历史的认可。

三、齐治而平的理想追求

大语文教育家胡瑗认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2]古代语文课程教材的内容较大比例由社会政治制度决定,学校的主要课程也就自然是儒家典籍。在近两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四书”“五经”等寓含丰富德性教化内容的儒家经典成为学校的主导语文课程教材。“学记”提出“离经辨志”、“敬业乐群”、“博习亲师”、“论学取友”等知识学业和德性观两个方面的教育,而对后者尤为重视。《大学》是先秦时期儒家德性教化思想的总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把大学教育的程序概括为“八条目”,即“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要求教化应以德性观念的认识为起点,以德性信念的建立为中心,以德之自觉性的培养为根本要求,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实践目标。《中庸》是古代儒家阐扬“中庸”之道的专著,是儒家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一种基本观点和方法。《中庸》说:“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一个人要成为君子,必须接受“四书”、“五经”的经典熏陶,体悟其中所蕴藏的伦理本质、圣贤气象与政教智慧,并通过主敬、存养、克己、慎独、见利思义、穷理灭欲等一系列德性修身功夫,明白自己在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等五伦中所处的名分与位置,不断提高自己的德性境界与水平而指向“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不可否认,很少有人达到儒家所推崇的圣人境界。但“内圣外王”作为儒家的崇高理想人格,却对社会产生了普遍的“化民成俗”之教化作用,对人们的价值选择和精神生活起到了长久的导向作用。这是因为经过两千多年来儒家学派的长期宣传,作为全知全能的圣人观念已深入人心。

可见,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代语文教育期待的个人完善的最高境界。“家”指家庭,强调家庭的德性,要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认为在家庭生活中能讲孝、悌、慈,治理国家便能“事君”、“事长”、“使众”。《大学》指出了家与国的关系,突出了家齐的重要性,也突出了学习最直接最现实的目标就是齐家。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扩大,“家齐”了,必然出现“国治”。古代语文教育明确了德性伦理与政治伦理的密切联系。“齐家”与“治国”的关系,就是把德性伦理扩展到政治伦理,而德性伦理是基础,即“宜其家人而后教国人”,甚至可以“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国家的命脉系于家庭,“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因此,治国必先齐家。治国是治理好自己的国家,主要是将所学的德性知识运用到治理国家上,实行仁政,谋求德治,讲求德化,以德行感化百姓。清朝学规的卧碑中,明确说明其教育目标:“学为忠臣清官。”[3]世治则用文,清帝顺治早就宣布“今天下渐定,朕将兴文教,崇经术,以开太平”[4]。《大学》曰:“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契矩之道。”“契矩之道”即“忠恕”之道,统治者要掌握契矩之道,实行仁政,以德化民,这样才能达到国治、天下平的社会和谐局面。平天下是治国的扩大,其为修身极致,即将“明明德”扩充到天下的范围。讲的是推己及人之道,在上者能遵守德性伦理,在下者能行孝悌之道,就可以平天下。“平天下”是儒家最高的社会理想,即社会“大同”的境界。孔子眼中的“士”,孟子心中的“大丈夫”,就是修齐治平之德的典范。在儒家看来,人一生下便首先与父母家人发生关系,因而首重家庭中的人伦孝悌,强调“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继而由近及远,移孝作忠,扩充为治国、平天下的社会政治实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儒家的社会政治理想实是以伦理为本位,且以伦理为归宿:“不但整个政治构造,纳于伦理关系中;抑且其政治上之理想与途径,亦无不出于伦理归于伦理者。福利与进步,为西洋政治上要求所有,中国无此观念。中国的理想是‘天下太平’。天下太平之内容,就是人人在伦理关系上都各自作到好处,大家相安相保,养生送死而无憾。”[5]在这种教育理想的滋养下,“内圣外王”成为人生的最高境界,使得学子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与政治参与意识,这两种意识的完美结合,造就了历史上无数高风亮节的志士仁人。古代语文教育渗透的齐治而平理想追求,对培养中国人的德性情感与爱国精神有着重大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反映了社会进步的普遍要求。

四、结语

综上所述,经世致用是古代语文教育要求的德行修养,也是政治实践,是每个读书人心中的灯塔。这是一个持续的逐渐包容的过程,也是一个由内圣而外王的人格递次生长、实现的步骤和过程,同时规定了德性教化、人格造就的具体途径。实际上是将内在的德性、外在的伦理、现实的政治贯通一体,使内圣与外王相联通,伦理与政治相统一,是一个内外一体,伦理与政治合一的语文教育模式。

[1]张载.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376.

[2]孟宪承.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339.

[3]马镛.中国教育制度通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163.

[4]赵尔巽等.清史稿·选举一[M].北京:中华书局,1976:3114.

[5]梁漱溟.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85.

On Practical Statecraft Thoughtin Traditional Chinese Teaching

ZHANG Fu-guo

(Faculty of Students’Work,Hunan FirstNormal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205)

In traditional Chinese teaching,the Confucian idea of managing state affairs was very prom inent;therefore,alongwith the culture development,a trinity teaching structure of“politics-ethics-Chinese teaching”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pragmatic humanism.The structuralmodels laid emphasis on unity ofwordsand morality,and provided practicalstatecraftasitsmain teaching contents.

traditionalChinese teaching;Confucianism;practicalstatecraft

G633.3

A

1674-831X(2010)06-0135-04

2010-10-12

张福国(1976- ),男,湖南长沙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责任编辑:刘济远]

猜你喜欢

教化德性儒家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孔雀东南飞》女德教化主题探析
托马斯·阿奎那的德性论
古希腊悲剧的教化旨归探析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
西方德性思想的价值与启示
从“以直报怨”到“以德报怨”
——由刖者三逃季羔论儒家的仁与恕
传统德性论的困境及其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