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戴乃迭译《绿化树》看译者主体性限制因素
2010-08-15贺龙平
贺龙平
(长沙师范学校外语系,湖南长沙 410100)
从戴乃迭译《绿化树》看译者主体性限制因素
贺龙平
(长沙师范学校外语系,湖南长沙 410100)
张贤亮是我国著名作家,中篇小说《绿化树》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戴乃迭是著名汉学家,她翻译的《绿化树》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但是译者的主体性受到了各种因素的限制,比如读者群、客观环境、译者的双语能力等等。讨论这些限制因素,对于成功的文学翻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张贤亮;戴乃迭;《绿化树》;译者主体性;限制因素
在翻译史上,译者常常被喻为媒婆、忠仆、戴着镣铐的舞者等等,其地位一直处于边缘化的状态。直到20世纪70年代描述翻译学的兴起和文化转向的出现,译者的主体性以及译者的主体地位才日益为人们所注意。查明建将译者的主体性定义为:“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审美创造性。”[1]许钧认为:“从目前我们搜集到的国内外有关资料看,对‘谁是翻译主体’这一问题,大致有四种答案:一是认为译者是翻译主体,二是认为原作者与译者是翻译主体,三是认为译者与读者是翻译主体,四是认为原作者,译者与读者均为翻译主体。”[2]译者的主体性是一个客观存在,但是却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能否充分发挥其主体性是成功文学翻译的关键。本文分析英籍汉学家戴乃迭对我国作家张贤亮作品《绿化树》的翻译,讨论限制其主体性发挥的因素,希望从中得到一些对于汉译英的有益启示。
一、读者群的限制
读者群的限制主要反映在译者对于方言和文化词的翻译上。
对话是方言的载体,小说《绿化树》的背景是文革时期的中国西部。主人公,一个诗人兼作家,被送去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劳动人民的语言、简单、热情、粗鲁、充满温情和爱护,与诗人的语言完全不同。作者使用第一人称叙述,记录下许多对话,呈现给读者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和浓烈的地方特色。
本文主要从对话中提取两个内容来进行分析:脏词和方言。通过分析脏词的翻译,看能不能推导出说话者的身份。通过方言的翻译,看能不能推导出这种方言的来源。由此来判断翻译的效果。对话中的脏词包括“驴日的、他妈的、球,王八犊子”等。方言包括“达儿、营生、咋整、熊”等等。以“驴日的”和“达儿”为例[3][4]:
①“你这驴日的咋就这时候收工了?”(P36)
“Are you knocking off already,you bastard?”(P27)
“是牲口累了还是你这驴日的不想干了?”(P36)
“Are the horses tired or are you slacking,you swine?”(P27)
“来,我看看,那驴日的把你抽成啥样子了?”(P102)
“Here,letme see how badly that swine beat you up.”(P67)
“我的灶是喜喜子给我打的。那驴日的,也有点能!”(P42)
“Xixibuiltmy stove forme.He is a clever devil.”(P30)
“我看你驴日的还敢咋样?”(P100)
“Don’t you dare make any more trouble,you rascal!”(P65)
“那驴日的使牛劲,拿咱们穷折腾!”(P87)
“He drives like hell,knocking us out!”(P57)
“快装,你这驴日的!”(P97)
“Getamove on,damn you!”(P64)
“你驴日的也该装两下了。你来装吧……”(P98)
“Why the hell don’t you lend a hand then?You can load it.”(P64)
“啥?你驴日的还犟!”(P98)
“Don’tgiveme thatbullshit!”(P64)
“那驴日的是个没起色的货!”(P103)
“Thatgood-for-nothing!”(P68)
②“妈的,都死绝了!……往那达儿拉呀……”(P17)
“Damn it!Is everyone dead!Where are they to be quartered?”(P15)
“这达儿也不坏,总比你们原来呆的地方强。”(P23)
“This isn’t such a bad place,better than where you come from.”(P19)
“这达儿来。”“这达儿有块大疙瘩,我吭哧了半天也没有吭哧下来。”(P37)
“Here.”“There is a whacking big block here I haven’tbeen able to bite off.”(P27)
“咱们这达儿的人,老八辈子咋样打炉子,这会儿还咋样打炉子。”(P41)
“Our local people here have built stoves for eight generations,butall in the same old way.”(P30)
戴乃迭对于脏词的翻译是成功的。如她对于“驴日的”的翻译包括“you bastard”,“you swine”,“that swine”,“a devil”,“you rascal”,或者用人称代词,但有“damn”,“the hell”等作补偿。读者从她的翻译中可以推导出说话者的身份:未受过教育的贫苦劳动人民。然而她对于地方词的翻译却不尽如人意,比如她对于“达儿”的翻译有“this”,“here”和“where”。“达儿”是西北方言,而“this”,“here”和“where”是标准英语。读者不能从译文中看出原作是在使用方言进行交流。翻译效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读者群限制了戴乃迭主体性的发挥。读者群是指阅读某一特定书籍,报刊,杂志等出版物的人群,主要反应在读者数量和读者所属的社会阶层两个方面,比如说该出版物是面向社会精英,中产阶级还是普通老百姓。戴乃迭称,“……我们的读者群无法预料……我们不是为美国人或者澳大利亚人翻译,而是为亚洲和非洲懂英语的人翻译,因此,我们不知道我们的读者到底是谁。”[5]杨宪益在一次采访中说,中国文学(英文版),一次发行大约一万份,主要的读者群分布在印度和巴基斯坦,英国的读者只有一点点,美国的读者也不多。因为读者群不确定,戴乃迭只能把方言翻译成标准英语,否则亚洲或者非洲读者会看不明白。
二、客观环境的限制
文化大革命是中国特定时代的产物,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有一些词汇的翻译值得注意,通常它们是被直译:
③可想而知,这样的概率非常非常之小。(P5)
Very few would have been left.(P8)
④我干活的步骤是符合运筹学原理的。(P30)
Ihad thewhole operation down to an art.(P23)
⑤我惊奇的是中尉顶撞了谢队长以后,谢队长尽管气得耷拉下眼皮,却没有布置我们批斗中尉。(P66)
Surprised that the team leader,though furious,hadn’t told us to hold ameeting to criticize the Lieutenant.(P44)
“概率 (probability)”和“运筹学 (statisticalmathematics)”是相当专业的词汇,通常用来预测宏观经济或者统筹建设大的工程项目等。但此处却被用来预测找到一个红萝卜的概率和怎样打一个炉子,有大炮打麻雀之意。似乎应当翻译如下,以保留原文幽默滑稽的语气:
③a Imaginably,the probability was quite low.
④a I carried the whole operation according to statisticalmathematics.
但是,考虑到当时的客观环境,戴乃迭的译文是无可指责的。文革期间,中国政治,经济处于混乱之中,与世界大部分国家没有外交往来,浮夸风盛行,领袖崇拜泛滥。无论说什么话,做什么事,人们都会引用几句毛主席语录,比如说一个想买盐的农民和售货员的对话可能如下:“下定决心,不怕牺牲。同志,这盐怎么买?”“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两毛钱一斤”。现在的人看到上述对话通常会忍俊不禁,太滑稽了。但在当时这是一个正式。严肃的问题,甚至必须这么说,否则可能导致政治灾难。同样,当时全国被号召依据“概率”和“运筹学”做任何事情。作者原文中本来就没有幽默的成分在内,戴乃迭照直译出,无可厚非。
例⑤中的“批斗”被译成“hold ameeting to criticize somebody”。重心在“批 (criticize)”,不在“斗(sort somebody out)”。稍微有一点常识的中国人都知道文革期间“批斗”是什么意思,似乎以翻译成“sort somebody out”为宜。而且,英语单词“criticize”含褒义。别人批评你是希望你进步,是为你好。我们也常说“希望多听到你批评性的建议(Your critical advices and suggestions would be highly appreciated.)”。戴乃迭经历过文革,吃过文革的苦,不可能不知道“批斗”是什么样子。以她的能力,她也不可能误译。但是,《绿化树》是在80年代初被翻译的。文革刚刚过去,影响力仍在。所以,她的主体性受到了客观环境的限制。
三、译者的双语能力
由于译者双语能力的限制,译文出现了一些遗憾。双语指的是源语和目的语,双语能力在本文中指的是译者的汉语(源语)和英语(目的语)能力。本章先从三个方面分析戴乃迭译文中的遗憾:翻译方法的误用、幽默的误译和对原文的理解错误。
(一)翻译方法的误用
戴乃迭译《绿化树》,翻译方法多种多样,有异化、归化、省略、增译等。她的译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风格简练,地道,自然。然而,有些地方我们需要重新考虑。
1.误用省略
译文对于原文中有些地方的省略需要仔细推敲:
⑥营业部主任首先把自己的脸盆坐在炉口上,他说这房子热的可以擦澡。(P38)
The Boss took his wash-basin over to the stove,saying itwas now warm enough to have a bath.(P28)
“首先”看似无关紧要,其实对于人物形象刻画必不可少。“营业部主任”可以说是小说中唯一的反面角色,总是吃亏在后,享受在前。在文章开端有一个类似的例子:
⑦今天早晨,他因为怕自己的行李放在大车的最上层会在路上颠下来,第一个搬出行李,放在大车的底盘上。(P20)
Thismorning he’d put his things in the bottom of the cart to make sure they wouldn’t be shaken off.(P17)
此处“第一个”没有被翻译出来。但文中有一个“放在大车的底盘上(in the bottom of the cart)”。他的东西放在大车的底盘上,那么应当是“第一个”拿出来。读者可以推导出“营业部主任”的自私自利。但是,例⑥就不行,应当要翻译出来,而且最好是译成一个句子而不是一个副词“first”,以保持整个句子的“重量”。下面的译文可能好一点:
⑥a.The Bosswas the first to take his wash-basin over to the stove,saying it was now warm enough to have a bath.
2.误用措辞
戴乃迭的措辞很到位,但还是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
⑧他会在你烟瘾大发的时候,用两毛钱一根的高价“让”给你。(P24)
When you were desperate for a smoke,he would sell you one cigarette for 20 cents.(P20)
他指的是“营业部主任”。一包烟才8分钱,而他会在主人公烟瘾大发的时候2毛钱卖一根,且美其名曰“让(half-sell-and-half-send)”。这不是白日放抢吗?戴乃迭的译文是中性的,一个愿买,一个愿卖,公平交易。讽刺的语气消失了。下面的翻译可能要好一些:
⑧a.When you were desperate for a smoke,he would“half-sell-and-half-send”you a cigarette for 20 cents.
原文作者用了许多感情词来夸大或者贬低,以产生荒谬的效果,或者表达讽刺等等。而且,有许多看似中性,随意,无足轻重的词汇,其实背后大有深意。译者应当要特别小心,为它们找到适当的对应词。
(二)幽默的误译
幽默对于一部文学作品而言,就好比盐对于一道菜。小说《绿化树》中,幽默无处不在,尤其是黑色幽默。怎样复制这些幽默效果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评定译文效果的一个重要尺度。戴乃迭绝大部分处理得非常好,但也有少量不尽如人意之处。本章主要从两个方面讨论幽默翻译的遗憾之处:“垃圾话”产生的幽默和上下文产生的幽默。
1.“垃圾话”产生的幽默
首先来看下面的例子:
⑨这里的田地和渠那边一样,这里的天更和渠那边相同,然而那条渠却是自由和不自由的界限。(P3)
The soil on both sides of the stream was the same,buton this side was freedom.(P6)
划线的部分因为看似一句“垃圾话”而被省译:渠两边的天肯定相同。甚至第一句话也没有意义:一条渠道肯定不能把田地分成不同的两部分。原文作者写下这一句话看似多余。
拿清朝郑板桥写下的一首诗:咏雪,做一个类比: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
据说,旁观者看到上面三句诗都忍不住偷笑起来:这根本不是诗,毫无节奏韵律,没有意象,只是如孩童般地牙牙学语,而且,汉字“片”重复了七次。重复可谓做诗最大的禁忌。任何汉语诗歌出现重复都可谓败笔。如果这三句都是诗,任何人,只要会说话,都是一个更好的诗人。此时,郑板桥提笔加上了一句:飞入梅花都不见。这一画龙点睛之笔给整首诗添上了一个全新的意境: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满天飞舞的雪花飞入迎雪怒放的梅花从中,融为一体,不分彼此。坦白说,如果单独看,最后一句诗的意象其实也一般。有许多意境更好的诗句没有流传下来,而这一句传了下来。主要还是因为前三句衬托出最后一句的意象美。
类似地,小说主人公被冤枉入狱,终于得到了他渴望的自由。他先写下一句无意义的话,再加上一句垃圾话,让读者感到烦躁荒谬,然后表达他对于自由的渴望。这一渴望因为对比而显得无比的强烈。因此,这句垃圾话应当被翻译出来:
⑨a.The soil on both sides of the stream bore no difference from each other,the sky was all the more the same,buton this side was freedom.
在给《红楼梦》译文的序言中,大卫·霍克斯写道:我的翻译原则之一是译出任何内容,包括双关语在内。因为红楼梦是一个伟大作家用一生的心血写出来的。我觉得原文的每一句话都有目的,都应当有一个适当的处理方法。同样,通过分析《绿化树》,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类似的结论:文学翻译无废话。
2.上下文产生的幽默
有时候,不适当的省略会导致幽默效果的流失:
⑩.想买什么东西,要上三十里路以外的镇南堡去,那里有老乡的集市,好像是这一带最繁华的地方。(P39)
To buy anything you had to go over thirtylito South Fort.(P29)
译者把划线的部分省略了,没有考虑到上下文。一说到繁华的地方,读者想到的是高楼大厦,灯红酒绿,车水马龙。而实际上此处所谓的繁华地方只不过是因为有一个一间土房子的邮政代办所,一间土房子的信用社,一间土房子的商店和两间土房子的派出所,比荒漠稍微好一点。作者用反语来表达主人公的痛苦:他的青春就要被浪费在这里。因此,划线的部分最好翻译出来:
⑩a.To buy anything you had to go over thirty li to South Fort.There was amarket for the villagers,possibly themost prosperous place in this vicinity.
《绿化树》的翻译单位是句子,常常考虑到段落。实际上,有时候不仅仅是段落,篇章,甚至是两种文化,都应当在译者的考虑之中
(三)对原文的理解错误
戴乃迭生在中国,7岁返回英国,21岁又回到中国,并从此在中国定居,但她的母语还是英语。译者对于原文的理解错误可以作为证明(事实上,前两点都可以归结为理解错误。如果能够正确地理解原文,她肯定能够提出一个恰当的译文)。通过仔细阅读译文,发现对于原文的理解错误共有七,八处,本章仅举一例:
I quickly finished the bun and the salted carrots.(P43)
汉语是母语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没就(without eating)”是没有吃的意思。同时,此处译者需要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理解:在中国南方,咸萝卜主要是白萝卜,而在北方主要是胡萝卜。就是说,可能一个中国南方的译者照样会在这里犯错误。正确的译文应当是:
总之,双语能力,尤其是外语能力,是译者主体性的基础,或者说是翻译的基础。没有一个坚实的基础,翻译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个合格的译者不是一天造就的。他首先应当积累足够的基础知识,熟悉两种文化,经常练习,然后才有可能产生合格的译文。
四、总结
根据后殖民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观点,真正的文化交流应当是双向多元的。作为文化交流的桥梁,翻译也应当是双向多元的。目前的现状是:西方的文学作品被源源不断地翻译介绍到中国,并被国人广为接受。然而我国的优秀文学作品却不为外国人所知。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改变这一不平衡现状,许多远见卓识的专家学者殚思竭虑,不遗余力。一批老一辈的先行者,如杨宪益、戴乃迭、钱钟书等,尤为卓著贡献。但是,总体效果仍然难以令人满意。更为严重的是,随着这一批老专家学者的逝世或者退休,中译英甚至正在经历着倒退。许多中国学者因为各种西方翻译理论而裹足不前(一般认为目的语应当与母语一致,即中译英应当由外国专家来做)。汉译英不同于任何其他语言之间的翻译,甚至不同于英译汉。汉语对于一个外国人来说太难以掌握。汉译英应当依靠中外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戴乃迭的译文质量很高,白璧微瑕,但还有进一步提高的余地。如果小说《绿化树》让一个本国译者来翻译,可能西方读者读到的是另外一番风味。任何一个译者,无论是本国译者还是外国译者,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他应当充分发挥其主体性,扬长避短,合格的翻译或者真正的文化交流是可以实现的。
[1]查明建,田雨.论译者的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 [J].中国翻译,2003,(1):2.
[2]许均.“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 [J].中国翻译,2003,(1):9-11.
[3]张贤亮.绿化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4]Zhang Xianliang.Tr.Gladys Yang.Mimosa[M].Beijing:China Books and Periodicals Inc.,1985.
[5]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89.
On theRestrictiveFactorsof Translator’sSubjectivity in G ladys Yang’sTranslation ofMimosa
HE Long-ping
(Departmentof Foreign Languages,ChangshaNormalCollege,Changsha,Hunan 410100)
Mr Zhang Xianliang isawell-known Chinese w riter.Mimosa,a short story,isone of hismasterpieces.Gladys Yang isa well-known sinologist.Her translation ofMimosaisw idely-acclaimed,but her subjective dynam icshasbeen restricted by such factorsasher readership,the objective environment and her bi-lingual linguistic competence and so on.Itw illbe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us to better our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to discuss these restrictive factors.
Zhang Xianliang;GladysYang;Mimosa;subjective dynam ics;restrictive factors
H315.9
A
1674-831X(2010)06-0121-05
2010-09-18
贺龙平(1977- ),男,湖南衡阳人,长沙师范学校外语系教师,硕士,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责任编辑:王佳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