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在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中的运用
2010-08-15谭静
谭 静
(河池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广西 宜州 546300)
集体备课在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中的运用
谭 静
(河池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广西 宜州 546300)
集体备课是中小学一线教师开展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而在教师职前教育中集体备课对于提升师范生教学技能有着特殊的价值,是提升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有效教学手段。职前集体备课主要模式有班集体备课和小组集体备课两种,两者应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个人准备、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个人反思,快速有效地提高师范生教学技能。
集体备课;师范生;教学技能
集体备课是一线教师尤其是新手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更是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一种有效方式。集体备课已为一线教师们大力提倡,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多种争论的声音。集体备课怎样才能不流于形式,成为研究者思索的问题。
其实,集体备课出现的诸多问题大多是由于现实教育教学环境的复杂性引起的。不顾教师们教学工作负担重、压力大,多头兼课,工作经验、水平有差距,时间空间受限制等实际状况来定位集体备课“应当如何”、“必须怎样”,必然会流于形式。同时,在复杂的教学现实语境中,“集体”、“备课”都难以界定[1]。如果能在一种理想、单纯的环境中进行集体备课会怎样呢?笔者认为,师范生职前教育环境不失为一种进行集体备课的理想环境,而集体备课也可以成为提升师范生教学技能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
一、师范生职前集体备课:一种教学手段
集体备课是目前中小学校本教研最通行、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它要求同学科或相关学科的教师为实现相同的教学目标和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通过个体备课、集体讨论、合作研究和总结反思等形式实施教学研讨活动,以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因其扎根于教学实践,着力于教学科研,聚焦于教学难点,所以能够切实提高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备受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领导们的推崇。[2]而对于职前的准教师而言,集体备课则可以成为提升师范生教学技能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在职前师范生教育语境里,“集体备课”的“集体”主要是指学习共同体,可以是一个班为单位,也可以是以一个学习小组为单位。而“备课”主要是指在学习教学法过程中,试讲实践环节当中的“备课”,即钻研教材,对某一篇有代表性的课文进行试讲前的教学设计,以及试讲之后的集体评议。
这种作为教学手段的“集体备课”与中小学一线教师的集体备课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区别:第一,在师范生学习情境下“集体”的内涵比较纯粹,也就是班级或小组为单位的学习共同体。而一线教师由于所用教材的不同,执教年级的各异,所备的“课”不同,“集体”的划分经常变动,稳定默契的合作团队难以培养。第二,师范生组合成的学习“集体”所备的课也很纯粹,即相应专业的学科教学法要求试讲的科目,或小学语文,或小学数学。“备课”一般也就是指在一起研讨某一篇具体的课文,具体章节的上法。不像一线的教师,不一定只任一门课程,也不可能只考虑某一篇某一节课的教学,而必须全盘考虑学期计划、单元计划等。第三,现实教育生活中的集体备课可能有多种目的,有各种价值取向。比如为了赛课,为了上好某堂公开课,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甚至是为了应付检查等。而师范生集体备课目的比较纯粹,即为了尽快提高解读和处理教材的能力,提高教学设计、实施的能力等教学技能。此外,师范生的集体备课较之教学任务繁重、教学压力大的一线教师,有着更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也有着更便利的条件获得专业教师的专业引领。当然,师范生缺乏教学研究的真实情境,但我们要强调的是师范生集体备课的目的主要在于提升基本教学技能,侧重点并非在于开展教学行动研究或教学改革等。师范生职前培养的语境里,集体备课是一种备课方式,更是师范生进行专业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较之中小学一线教师的“集体备课”更具有可行性,更容易获得实效。
二、集体备课在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中的特殊价值
教学能力是中小学教师的核心能力。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大致包括合理的教学设计能力、高超的教学实施能力、灵活的教学辅导能力和科学的教学评价能力。其中教学设计能力是搞好学科教学的前提和保证,把教学设计付诸实施的能力是教学能力的核心。[3]124对于教学技能的培训和学习,我们多是“讲解或自学——观摩见习——演习试讲——实习”的模式。“演习试讲”这个环节是将所学的教学理论知识转化为教学实践能力,形成教学技能的关键环节。如何将这个环节抓好,让学生在这个环节中快速有效地形成教学技能或提升教学技能呢?笔者认为“集体备课”对此有其特殊的价值和作用。
“集体备课的过程就是集体解读文本的过程,它的立足点在于通过集体思维的碰撞激发出教师的教学灵感,通过信息交流拓宽教师的知识视野。这里的信息不仅包括每个人准备如何教的信息,而且包括每个人对文章的感受、质疑等信息。”[4]集体备课相当于一种合作学习,能克服个人学习的局限性,提高学习效率。主要体现在:
第一,集体备课中,对教材多角度的解读,能丰富和加深师范生对教材的理解,引发思考多种处理教材的方法。如在备《海上日出》这一课时,有的师范生感受到了日出的壮观美丽,认为教学时重在让学生体会和想象日出的壮观美丽;有的师范生却体会出了奋发向上、努力冲刺的精神力量,认为教学时应让学生受到这种精神的感染;有的师范生从作者的角度出发,深感巴金对日出的热爱,教学时应注意培养学生美好健康的生活情趣,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有的师范生却联系时代背景,争论作者写此文章不仅仅只是为描写大自然的景观,也暗示了当时祖国的情境,寄寓了对祖国的赞美、期盼之情。这些多角度的解读,丰富了师范生对教材的认识,触发了他们对教材的多种处理方法的思考。
第二,集体备课中,师范生能发现一些个人想不到的问题,解决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如在备《暮江吟》时,有师范生推测小学生有可能会在“一道残阳”这个地方质疑:为什么是“一道”不是“几道”?“一道”阳光就能使“半江红”么?为什么是“一道残阳”而不是“一缕残阳”?为什么是“残阳”而不直接写“夕阳”?“阳”是“阳光”还是“太阳”的意思?一连串细琐的问题,都是我们平时在读此诗时很少注意到的。我们平时读此诗时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铺”、“可怜”等字眼,以及最后一句“露似珍珠月似弓”上面了。我们用成人的思维很自然地理解了“一道残阳”这四个字,但对于小学生而言,书上并无注释,的确有可能对这四字存在疑问和困惑。集体备课中,成员从小学生的角度提出这些疑问,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质疑的问题更多了,课备得更仔细深入了。
一些教学实施上的棘手问题,也可以通过课后的集体评议来解决。如在上汉语拼音课的时候,有个师范生教声母“f”时,想用一个玩具“弥勒佛”来引出。他拿出“弥勒佛”问学生“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因为道具不是非常像“佛”,有些学生说到是“圣诞老人”。当然这是试讲,底下的学生是试讲者的“同伴”,有故意刁难试讲者的意思,但也与试讲者准备的道具不十分像有关系。试讲者这时手足无措,不知该怎么进行下去了。在进行集体评议的时候,专业教师提出了这个问题,让师范生讨论:如果在真实的课堂上你遇到了这种情况该怎么办?有的师范生从此事意识到教具一定要认真准备,准备得精细些,以免将学生引入歧途;有的师范生认为,如果已经出现误解了,老师应尽量积极地补救,就刚刚学生说是“圣诞老人”,估计是因为学生观察不仔细,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再次仔细观察引导;还有的师范生认为既然道具不像,就干脆不用了,可以让学生想想,在外国过新年的时候我们想要得到礼物,实现心愿就像圣诞老人许愿,在我们国家,我们有时想要实现心愿,会求谁呢,从而引出“佛”,继而引出“f”。教师的点拨及集体讨论,让师范生意识到了教育机智问题,也为课堂中出现的这类难题、困境,提出了多种解决方式。
第三,通过集体备课,师范生可以学习到不同的教学设计方案,取长补短,博采众长。如讨论《海上日出》的教学时,有师范生决定按顺序从第一段进行学习,有的却决定从最后一句“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入手;有的打算从作者入手,要学生先找出体现作者特别热爱看日出的句子,然后设疑,海上日出为什么那么吸引作者呢?它的魅力到底在哪里?通过集体备课中的相互交流,大家学习到了多种处理教材的方法和多种设计方案。
总之,集体备课能让师范生在交流、讨论、争辩中共享知识、资源、智慧,快速而有效地提升教学技能。
三、集体备课在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中的操作模式
集体备课可以将班集体备课与小组集体备课结合起来操作。具体操作如下:
1.班集体备课。班集体备课的程序应是:个人自备——全班讨论与教师引导——个人试讲——全班评议——教师点评——个人再备。个人自备是集体交流的基础。每个学生都应是备课的主角。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保障每个学生都能平等地参与到集体备课中来,以形成有效的对话,教师就要要求每个学生在集体备课前充分琢磨文本,对教材文本进行精读细读,琢磨出困惑疑问,琢磨出自己的一些独特理解和认识,然后认真进行教学设计。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让大家讲讲各自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方式,提出备课和教学设计中遇到的困惑,在对话讨论中集思广益,解决疑难,共享不一样的解读。专业教师在这一讨论和对话的过程中应起着“首席中的评委”的作用,参与对话并进行适当而科学的点拨。集体讨论过后,学生们对教材重新检视、反思,并修改自己原来的教学设计,形成自己的教案。这时抽选出一个同学在全班进行试讲,试讲完之后对教学目标、重难点的设计与达成、教学方式方法等进行集体评议。因为大家都对教材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因此对试讲的同学试讲中的得失完全可以展开评论。老师在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评价之后,或补充、或强调、或提升、或总结,为学生的下一轮试讲或小组内的试讲提供一个评价的参照。最后要求学生再检视和反思自己的教案,又一次进行修改,并开始在小组进行试讲。这样一轮完整的以班集体为单位的集体备课就完成了。
2.小组集体备课。小组集体备课是在班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班集体备课的一种效仿,是课内引导到课外练习的一种延伸,是对班集体备课时间有限,锻炼的人数有限的一种补足。小组备课的具体程序是:个人准备——小组讨论——个人试讲——集体评课——个人再备再讲的过程。小组集体备课要取得实效要注意三点:第一,小组讨论之前的个人准备不能马虎。第二,小组内的试讲应是小组成员每个人轮流试讲。可以是一篇课文全让一个人负责试讲,试讲评课反复进行,直到这个同学讲好为止;也可以是同一篇课文叫多名同学试讲,第一个同学试讲评课完毕后,叫第二同学讲第二轮,第三个同学讲第三轮,直到讲好为止。第三,要有打分、教师听课、抽查、比赛等监督机制。
总之,班集体备课和小组集体备课应结合起来进行,让课内引导与课外练习相互促进,让个人钻研、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个人反思形成合力,有效快速地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
[1]陈桂生.“集体备课”辨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6,(9).
[2]宋文权,张玉兰.集体备课与教师的专业发展[J].江苏教育研究,2010,(7).
[3]余文森.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教育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唐婉.一次失败的集体备课[J].中小学管理,2005,(2).
G650
A
1672-9021(2010)S-0129-03
谭静 (1981-),女,湖南湘潭人,河池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教师教育,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2008年河池学院教学研究立项课题“实践教学改革与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研究”(课题编号:2008E230)。
2010-06-20
[责任编辑 普梅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