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历史专业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10-08-15欧德良

河池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史事历史探究

欧德良

(河池学院 政法系,广西 宜州 546300)

高校历史专业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欧德良

(河池学院 政法系,广西 宜州 546300)

探究式历史教学是由教师以各种问题诱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历史思维能力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使学生广泛阅读,打下广博的文史基础。教学重心由注重史事的准确性转向对历史思维方式的培育。最后,教学评价是以学生为主体而展开,以期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

探究式教学;思维方式培育;以学生为中心

一、充分利用网络 使学生广泛阅读

只有学生具有广博的知识基础,我们的探究式历史教学才能措置裕如地展开。当今世界是信息社会,我们所需的书籍资料基本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网络。开学初,教师把课堂教学所需一切材料,都分门别类地挂到教师的博客或者课程主页上,详细说明这门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参考书目、考核方式。教师利用自身优势,把自己搜集的电子书籍做成 PDF格式上传到网页上。这样,教师就做好了教学的准备工作,学生只要上网,进入教师主页,就可以阅读教师罗列的材料,有的放矢的准备授课内容,让他们带着疑问去上课,上课时能参与讨论,有问可提,有言可发,活跃的教学课堂氛围得以有保障。

当然探究式历史教学需要一定的条件,学校得进一步更新教学网络,从课堂准备到课堂教学,为师生提供便利,力争做到每一门历史主要课程都有统一的完善的网页。其次,教师在探究式教学中得付出艰辛的劳动。我们绝对不能以为探究式教学就放任自流。反观我们过去的一些所谓“探究式教学”往往流于形式,虎头蛇尾,学生没有阅读,教师疏导无力,探究不下去,最后,交一篇论文完事大吉。学生刚踏进史学的大门,他们还无法领悟历史学的魅力。教师担负起引导的责任,把所授课程的精髓所在、所需阅读书目,重点思考的内容都罗列在教学网页里。当然,这是一项费时费力的事,但第一次上传后,以后逐年增加完善,实际是既高效又省事的方法。往往一门史学课程就是一个资料库,教师整理上传资料的过程就是论文写作的基础。

二、教学重心由史事讲授转向历史思维方式的培育

现在的历史教学还停留于建构历史史事的阶段,没有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育。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无法形成自己对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独特见解,人云亦云,变成历史学家的传声筒,这与我们历史教学的目标相去悬绝。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前已述,让学生广泛地阅读,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的历史观。历史史事阅读应该是学生的事,一些基本性的历史史事都可以掌握,教师所做重点应是培育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让学生受到良好的历史逻辑思维训练。

首先,我们得引导学生阅读哲学政治学的书籍。历史思维能力的突破依赖于其它学科识见的拓展,哲学政治学的素养能够让学生有良好的思维习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是复杂多样的。同样地,历史也是复杂的多面体,而过去的历史观往往只讲一面。是黑的就绝对就是黑的,是白的就是白的,难道就没有黑白相间的一面吗?所以引导学生读历史时,一定要引导学生关注历史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比如说我们看待历史进步。“一方面可能确切推动了历史前进的步伐,但另一面,我们要看到历史进步后的凄凉与困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引导学生读出历史的沧桑与无奈,读出真实的人文历史。”[1]在讲授战国长平之战一节时,主流历史学家强调赵国主力被秦军击溃,此后一蹶不振,结束了秦赵两强雄峙的局面,加快了战国统一的历史进程。长平战后,秦军主将白起制造了惨无人寰的屠戮,坑杀降卒四十余万。我们在歌颂秦王气吞河山的雄才大略时,却忽视了被屠戮兵士的凄惨命运。他们年轻血躯在帝国炮车下被辗轧粉碎。在战争至上的糟糕时代,被无休止掠夺、掠夺,直到凄楚地死去。而多少白发苍苍的娘亲,多少风华正茂的娇妻翘首企盼着他们的归来。青山几盘,江流几湾,天涯极目空断肠。“在此,我们若毫无感情地诉说历史所谓的进步,而忽视尊崇生命价值的教育,将会使我们的历史教学偏离人文教育的准则。”[1]鉴此,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多面地看待历史,读出历史的复杂性与多样性,读出历史人物的困顿与无助,从而能够同情性理解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而不是一味地颂扬或者唾弃历史人物。

其次,以联想的方式来解构不同历史人物的行为,且追溯他们行为背后的深层文化内涵。探究式历史教学布置书目多,学生阅读多了,视野自然也就开阔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后,在教学中就可以引导学生在不同的文化展开联想,从而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如在讲授抗日战争后国共两党政治协商会议一节时,就重点讲授了中共的诚意与蒋介石的独裁行为。当时,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愿意组建国民联合政府,“毛泽东当时还派人去淮安勘测地形,准备在淮安修建副总统府”[2]43。而蒋介石自恃武力强大,挟洋自重,撕毁协议,向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致使第二次国共内战爆发。在上讨论课时,就引导学生回顾美国内战后总统约翰逊如何对待政治对手的史事。众所周知,美国内战后,北方共和党取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但是约翰逊没有借民主党衰败之机整而治之,而是扶持民主党的发展,保持美国政党的均衡。他认为一党独大,势必失去权力的制衡,不利于美国的长治久安。对比两者不同政治行径后,进一步向学生发问:“为何两种不同文化培育的政治人物的政治行径有如此大的区别?”最后学生从传统政治斗争的残酷性作出初步的结论:“中国没有建立人身保护的宪政机制。没有宪政体制可以保障他们自身及家人生命财产安全。一旦斗争失败,身家性命难保。所以在斗争中必须以机会主义作为最佳的政治选择。一切都是为了政党及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1]通过联想式教学,拓展学生的视野,了解中西政治文化的不同,初步窥视西方政治文化精髓之堂奥。

在此,教师没有直接引出结论,而是通过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对中西政治文化的异同做出自己的判决,培育学生妥协宽容的政治素质。

再次,以质疑精神引导学生对约定俗成的历史结论提出自己见解。明代大儒陈献章说:“学贵置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历史是曾经发生的史事,只有唯一的可能性。但是我们在解释历史时却有自己意识羼杂于已经发生的史事里。个体在叙述史事时总有自己的评价视角,同一史事在不同时代,不同的人的笔端下,各有不同的认识。所以,同样的历史可以一千篇,一万篇地抒写。正基于此,历史才如此的扣人心弦,才有无穷魅力。而个体历史学家终其一生,也不可能认识历史的全部。无论他的学问有多大,他总有历史认识的盲区。学生初进史门,但须有质疑精神,只要具有质疑精神,才能对历史形成独特的见解。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以质疑的精神对待已有的历史结论呢?笔者认为,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关注与现有学术观念不相契合的材料,且小心翼翼地搜寻相关类似材料。进而进一步大胆假设论证与传统观念相违的的史论。蒙文通曰:事不孤起,必有其邻。同一时代之事,必有其“一贯而不可分离者也”。学生从孤例着手,进而搜寻与此类似材料,由此及彼,层层推进。最后形成与现有学术观念迥然不同的结论。在讲授中国早期共产党一节时,笔者罗列了李大钊、向忠发、顾顺章等被捕后的供词。让学生课后搜寻与此类似的共产党人临难时的供词。让他们联系每个人的出身与文化素养,分析他们临难时各自不同的心态。最后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早期的共产党人都是受传统文化影响甚深的士大夫。正是传统士大夫的天下意识使他们能够置生死于不顾,投身革命。而早期的工人阶级出身的领袖如向忠发、顾顺章等人,没有具备我们教科书所讲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彻底性,很快投降变节。这实际上就颠覆了原有工人阶级革命最彻底的传统观念。

(三)以学生为中心评价教学

教师是探究式教学的主导,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那么我们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若没有好的教学评价方式,学生的积极性势必受到影响。但若完全由教师主导教学评价,显然与探究式教学的初衷是相违的。“学生是教学话动的直接参加者。教学也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学生是认识过程的主体,当然也应成为评价的主体。”[3]我们可以设计教学评价模式引导学生对各自的课堂表现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作为教师评分的基础。我们可以这样设计,这堂课,你做了哪些准备,上课时是否参与讨论,你自己的发言是否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独特见解的思维火花来自何处?同学们对你的发言反应如何?你自己对这堂课的评价如何?这些教学评价表课前事先设计好,让学生填写,教师审核,作为期未考核的基础。通过这种自我评价,让学生乐在参与其中,对教学始终有一种表现的冲动,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在评价之中也得到提高。

传统的教学模式由教师主导一切,让学生没有发挥自主权,无法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而以学生为中心评价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与教师互动,共同关注教学的每一个讨论话题,由重视史实的准确性转向重视史论结合的严谨性与深刻性,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有质的提升。同时学生反馈有利于教师对教学进行反思,进一步改进教学工作。

在探究式历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从口头表达、发言的广度与深度、思维有无创新性等方面都有严密的考核。现在高校多实行奖学金制度,如何让勤奋学习的学生能够在教学课堂有良好的表现,进而得到好的回报,将是我们教学中值得思考的问题。若是实行探究式历史教学,像过去那种从来不参与教学,甚至课都不上,期未背背同学上课笔记混个学分的做法怕是行不通了。

[1]欧德良.历史人文精神的培育[J].文教资料,2009,(11).

[2]杨晓凯:中国百年经济史笔记 [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6c75d25abe23482fb4da4ca8.html

[3]刘德荣.探究式历史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12).

G642.4

A

1672-9021(2010)S-0074-03

欧德良 (1976-),男,湖南辰溪人,河池学院政法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史。

2010-06-20

[责任编辑 阳崇波

猜你喜欢

史事历史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藤县挂榜岭和东山的史事
郭店《窮達以時》所載百里奚史事考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