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内容的三点思考
2010-08-15张作栋
张作栋,袁 虹
(河池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广西 宜州 546300)
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内容的三点思考
张作栋,袁 虹
(河池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广西 宜州 546300)
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取舍与组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史这门课程的讲授,应当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教学中对作家生平资料的介绍要有选择、有侧重;二是不妨讲一些“恶诗”,即思想境界、艺术水平较为平庸的诗;三是要对文学史的发展,包括发展轨迹、阶段性和规律性等予以足够的重视。
古代文学史;教学内容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教学中,“教什么”是一个首要问题。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取舍与组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讲授,简单来说主要包括作家、作品和文学“史”的发展轨迹三方面。而这些内容的讲解,在通行的文学史教材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笔者以为在教学中应当注意如下几点。
一、作家生平资料的介绍要有选择、有组织
教学中,作家生平、思想的介绍是必要的。“知人论世”是我国文学批评的优良传统,它要求分析作品时,要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 (知其人),并联系作者所处时代进行考察 (论其世)。现在通行的文学史教材中,也比较注重作家的介绍,但多存在三方面问题:第一,介绍全面,但没有对材料进行有针对性的取舍,作为文学家的一面得不到应有的凸显;第二,多以时间顺序排列生平,没有进行逻辑上的组织,就像作家简单年谱或仕途履历表,作家生平与创作的关系得不到深层反映;第三,材料枯燥无味。
作品是文学史的核心,作家生平思想的介绍是为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服务的,所以作家介绍要以讲解作品为转移,不能喧宾夺主,否则不仅教学效果差,教学进度也会受到影响。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对作家生平的介绍要进行选择、组织。
首先,选择材料以增强针对性。教学中,选择作家生平中与其作品内容、艺术关系紧密的材料进行介绍,对把握其作品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谢灵运,奠定其文学史地位的是山水诗,而其山水诗创作有一个背景。《宋书》卷六七云:“郡有名山水,灵运素所爱好,出守既不得志,遂肆意游遨,遍历诸县,动逾旬朔,民间听讼,不复关怀。所至辄为诗咏,以致其意焉。在郡一周,称疾去职。……每有一诗至都邑,贵贱莫不竞写,宿昔之间,士庶皆遍,远近钦慕,名动京师。”可见谢灵运因仕途坎坷而肆意游遨,因肆意游遨而创作山水诗,那么介绍谢灵运生平,重心就应该放在“肆意山水”上,因为这一点深刻影响到其诗歌创作。而其显赫的家族、偏激的性格、蹭蹬的仕途则作为“肆意山水”的背景略作介绍即可。
其次,组织材料以增加逻辑性。教学中,在对作家生平材料取舍的基础上进行逻辑组织,而不流于流水账,才能更好地反映作家生平与创作的内在联系。
如曹操一生经历丰富,后世议论纷纭。如果不加选择、毫无组织的将其生平材料罗列出来,会很凌乱。而如果介绍“诗人”曹操时,从“乱世之奸雄”的角度来组织材料,线索就比较清晰。孙盛《异同杂语》载曹操年轻时曾被当时名士许劭许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个评语深刻影响了曹操,进而影响到其诗歌的内容与艺术。现存曹操诗二十多首,其内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反映乱世情景,如《蒿里行》、《薤露行》等;二是表达英雄志气,如《短歌行 》、《龟虽寿 》等 ,分别与“乱世 ”、英雄 (“奸雄”)对应;其艺术风格,冯班《钝吟杂录》概括为“慷慨悲凉”,“慷慨”对应曹操的英雄情怀;“悲凉”对应汉末乱世。这样介绍曹操,生平与诗歌内容、风格相对应,条理清晰,逻辑性强,更易于学生理解。
另外,文人轶事以增加趣味性。作家趣闻轶事,不一定是客观存在,但即便是传说,也往往能表现其思想性格、反映其创作风格。如贾岛是唐代著名的苦吟诗人,后蜀何光远《鉴戒录》“贾忤旨”条记载其苦吟炼字趣闻:“(贾岛)忽一日于驴上吟得‘鸟宿池中树,僧敲月下门’,初欲著‘推’字,或欲著‘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作‘推’字手势,又作‘敲’字手势。不觉行半坊。观者讶之,岛似不见。时韩吏部愈权京尹,意气清严,威振紫陌。经第三队呵唱,岛但手势未已。俄为官者推下驴,拥至尹前,岛方觉悟。顾问欲责之,岛具对:‘偶得一联,吟安一字未定,神游诗府,致冲大官,非敢取尤,希垂至鉴。’韩立马良久思之,谓岛曰:‘作敲字佳矣。’”现代汉语中“推敲”一词同学们很熟悉,那么在课堂上,通过探寻“推敲”一词的来源,让学生对贾岛的“苦吟”、炼字有一种直接的感性认识,不仅增强趣味性,更能加深理解,取得较好的课堂效果。
二、不妨讲一些“恶诗”
文学史上往往有这种现象:一位诗人、一股诗歌潮流、一个文学流派整体成就不高,但有少量作品为后人肯定。文学史教材在这类问题上的处理上往往“举反例”:著者只提及其认为“好”的作品,而真正代表诗人、时代、流派创作风貌的作品却因被认为文学价值不高而忽略。
如玄言诗的文学成就并不高,钟嵘《诗品序》概括其艺术为“理过其辞,淡乎寡味”,刘勰《文心雕龙》总结其内容为“柱下之旨归”。从现存玄言诗来看,钟、刘可谓的论。但是作为流行于永嘉以后至晋末宋初一百余年的诗歌风尚,玄言诗却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学现象。那么就有必要选讲一两首较为典型的代表性作品进行说明——即使没有什么文学价值。但是现在通行的文学史教材往往“举反例”:将最具代表性的玄言诗略去不论,而是从中选一两首今天看来有文学价值的作品。如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在引钟嵘论述后,说“从现存玄言诗来看的确淡乎寡味,缺乏形象”,但并没有就此从正面进行举例,而是“举反例”,说“玄言诗中也有形象性较强的作品,大都借山水以抒情”,并以孙绰《秋日诗》为例进行说明。章培恒、骆玉明先生主编《中国文学史新著》亦是如此。从文学价值上,孙绰《秋日诗》确实高出大部分玄言诗,但却没有鲜明的代表性。如此讲下来,学生不仅不能了解“玄言诗”的特点,反有可能将《秋日诗》作为玄言诗的模板,引起认识和理解上的偏差。
其实,在文学史教材的编写、教学中,不妨讲一些“恶诗”,即思想境界、艺术水平较为平庸的诗 。当然,这样做并不是为讲“恶诗”而讲,而是说在介绍到整体成就不高的诗歌潮流、文学流派、诗人时,不要省略那些文学价值不高却又有代表性的作品。这样做主要基于以下两点:
首先,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文学史的发展轨迹。很多在今天看来并不代表健康发展方向的诗歌潮流,在当时或许影响很大,甚至是文学史上的重要一环。比如上述玄言诗流行晋代诗坛百年之久,影响极大。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云“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在这个过程中,玄言诗功不可没:玄言诗借山水体悟玄理,催生山水诗。从整个文学史的发展轨迹来看,玄言诗也是重要一环。胡大雷先生《诗人·文体·批评》云:“中国古代文人诗歌,自汉末建安以来,就逐步追求摆脱外物的束缚而趋向于诗人的内心。这个过程至玄言诗阶段仍未停止,而是用追求理的形式来表现,这是诗歌在深化表现内心方面开辟的新路。”玄言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由此可见一斑。所以对玄言诗,就有必要选一些“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的作品,如孙绰《赠温峤诗五章》等进行具体分析,让学生真正把握其特点,认识其影响。
其次,有助于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一个文学流派、诗人的创作风貌。以郁贤皓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教程》为例 (这部教材是将“概说”与“作品”结合到一起的一部古代文学教材),其在论述中唐诗人孟郊时说:“(孟诗)用意深刻,造语奇警,却能于奇险中见质朴和平易。他以白描手法抒情写景而未能达到深刻、生动的境界。这种质朴而深挚的诗风在当时是别开蹊径而富有创造的。佳篇如《游终南山》,通篇景物险峻,心胸扩大,诗的盘空硬语也给人以深刻印象。他的《游子吟》是千古传诵的名诗,诗风清新自然,有民歌风味,与其它刻意雕琢之作不同。”对孟诗特点的概括可谓全面。但在选取作品的时候,却只选了《游子吟》一首。《游子吟》确是好诗,但其体现出的清新自然绝非孟郊诗歌的主要风貌,如此选取作品难免对学生全面了解孟郊诗歌特点造成影响。
再如章培恒先生、骆玉明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新著》对“后七子”的论述:认为李攀龙“乐府、古体缺乏独创性,有的有较为明显的模拟之迹,为世诟病;值得注意的是近体诗”,然后列举两首七言律诗、三首五言绝句加以说明。虽然提到李攀龙诗歌创作的拟古倾向,但未做任何分析。而“后七子”是一个文学复古流派,模拟虽是这个流派的缺点,但也正是特点;且李攀龙是“后七子”的核心人物,认为“文自西京、诗自天宝而下,俱无足观”,作品十分重模拟。因此,至少应选取一二首作品加以具体分析,详细说明李攀龙、“后七子”创作中的的拟古倾向,这样才能使学生全面了解其创作风貌。
总之,文学史教材、教学要想尽量接近客观历史,体现史的发展轨迹,全面地介绍作家、流派的风貌,就不能只讲好诗,还要兼顾那些虽有缺点而具代表性的“恶诗”。当然,也要注意教学要求的适度把握,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具体的了解即可,不能将其作为教学重点。
三、文学发展的轨迹应予以足够地重视
目前通行的文学史教材多以时代为经,以作家为纬,类似史书的纪传体。这对全面认识作家创作风貌固然有利,但这种划分方式却往往流于简单化,规律探寻不足,文学内在的史的轨迹不够明晰。然教学中,文学史的发展,包括发展轨迹、阶段性和规律性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
首先,文学现象本身不是孤立的,而是对前代文学借鉴基础上地变革、发展。如中唐新乐府,继承了诗经“美刺”传统,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先于元稹、白居易的诗坛前辈元结、杜甫、顾况也有新体乐府的创作,对中唐新乐府的出现有启发作用。在教学中,将这些内容贯穿起来,学生会更加清晰地了解新乐府的渊源、产生与发展。
其次,阶段划分利于学生宏观掌握。客观上,文学的发展往往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主观的阶段划分,将更方便描绘每个阶段的特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文学发展。从整个文学发展史来说,中唐就是一个转折点。叶燮《百家唐诗序》认为中唐“乃古今百代之中,而非有唐一代之所独得而称中者也。”大体而言,中唐以前雅文学为主流,中唐以后俗文学地位逐渐上升;中唐以前诗歌感情多张扬,中唐以后多内敛。这样划分虽失之简单,但就整体而言还是把握住文学发展的阶段特点,便于学生整体上认识。
再次,规律地探寻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史学的任务不仅要描述史实,还要探寻规律。教学中,对文学发展规律的探寻也非常重要。如闻一多《唐诗杂论·贾岛》提出“每个朝代的末叶都有回向贾岛的趋势”。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规律,通过对这个现象的分析,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刻思考,对贾岛诗歌有一个更深的理解。
做好文学发展轨迹的梳理,阶段的划分和规律的总结,就要在课时安排上利用好导论课与复习课。导论课不能只对将要讲述的内容进行简单描绘,更要对此段内容进行高屋建瓴的审视,尤其注意阶段性的介绍;复习课也不是简单地重复,而应该在具体介绍的基础上进行提升,总结规律。
总之,文学史教材由于体例的原因,在教学内容上有些方面不尽适合教学实际,这需要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的调整、补充,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全面掌握。
G642.0
A
1672-9021(2010)S-0061-03
张作栋 (1978-),男,山东临沂人,河池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教师,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2010-06-20
[责任编辑 阳崇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