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孝”道:以“友爱”贯穿父子伦的新孝道建构

2010-08-15潘小慧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父子友谊论语

潘小慧

(辅仁大学哲学系,台湾台北24205)

新“孝”道:以“友爱”贯穿父子伦的新孝道建构

潘小慧

(辅仁大学哲学系,台湾台北24205)

“孝”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从古至今儒学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既是一种“(伦理)德行”,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孝”的适当地位是在“家”文化底下的一环,“孝”的合宜内涵包括“爱亲”、“尊亲”“顺亲”和“事亲”。从哲理的角度探讨21世纪的新“孝”道之可能或可行面貌,应当以西方哲学诠释人际关系的合理因素“友爱”,并把它作为当今建构新孝道的核心理念与要素。

孝;孝文化;德行;友爱

心理学界和社会学界称五伦为“五类社会对体”,将“人伦”或“社会对体”(social dyad)解为两人之间大致依照着定型的行动举止交互影响或互动的关系。我们都知道“孝”讲的是关于亲子关系中的下辈(或晚辈)对上辈(或长辈),即子女对父母宜有的方式、态度之总和。作为中国社会基本的家庭结构,此三类社会对体彼此应如何相对待,从典籍中,我们得出“父慈子孝”①《大学》“: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兄友弟恭”②《尚书·舜典》“:慎徽五典,五典克从。”孔颖达疏曰“:徽,美也。五典,五常之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夫和妇柔”③《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君令臣恭,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礼记·礼运》把人伦关系概括为“十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的大致理想模式,这也就形成了儒学“家”伦理的主要内涵。传统中国社会成员,其文化能力的培养,尤其人格及伦理道德的涵养,常常在家庭,而在家庭里做出突出贡献的常常是母亲或父亲,儒家精神之所以代代相传,不是靠知识或文化精英,不是靠君王的命令,也不一定靠正规的学术规范,而主要靠母亲或父亲的身教与言教传下来的,这是一种家庭教育,也可以说是一种庭训的具体实践。因此,为求“慎终,追远,民德归厚”④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之义,儒家以为“孝弟”是为“仁之本”。⑤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二、“孝”的合宜内涵

“孝”的合宜内涵应包括哪些面向?笔者以为可归纳为四项:

1.爱亲。“孝”的内涵中最重要的就是爱,爱是亲情的自然流露,爱是孝的基石。孔子和弟子宰我论辩“三年之丧”时,强调“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而三年之丧就是回报父母之爱的表现。⑥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沒,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阳货》)另外,像“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大孝终身慕父母”(《孟子·万章上》)等都是爱父母的具体表现。中国人传统的民族性趋于保守、压抑,少谈“爱”。笔者却以为“孝”最重要的就是有“爱”。此“孝爱”既包含有基于血缘的自然情感,更具有下学上达之道德情感。就父母子女之亲情而言,父母(慈)爱子女之情较多的是基于血缘的自然情感,子女(孝)爱父母之情较多的是后天习得的道德情感。也因此,孝爱是个值得推广的伦理德行,具有深刻的文化意涵。

2.尊亲。尊亲就是敬亲,这是发自内心对双亲的真诚敬意。孔子、曾子早就说尊亲极其困难。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大戴礼记·曾子大孝》)

如何做到和颜悦色,《礼记·祭义》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真正的孝子就具有“深爱”,此“爱”就是和颜悦色的基础,即“敬”的基础。按照曾子的观点,孝是有大小分别的,现代社会,一般人多只能做到能养,而能做到弗辱的少了些,一提到尊亲,能做到的更是寥寥无几,由此可知,现代一般人做到的孝的层次,多只是小孝而已。曾子以为孝的真谛重在内心的真诚而非仅是外在的奉养而已。曾子又说:

民之本教曰孝,其行之曰养。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久,为难。久,可能也;卒,为难。父母既殁,慎行其身,不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也。(《大戴礼记·曾子大孝》)

其中“慎行其身,不遗父母恶名”也在《论语·学而》得到佐证:“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中庸》“夫孝,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是也”得到增强。此皆说明孝并不因父母身亡而消亡,即使父母去世,仍能从子女的言行看出。中国人的孝道是终生的,这就像是一种伦理德行,必须是终生的,不可须臾离也。

3.顺亲。孟子说过:“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离娄上》)因此,“顺亲”成为传统孝的内涵之一。至于顺亲的具体内容,如下文:“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父母惟恐子女有病,故为人子女当谨守其身,不使毁伤,以体恤父母之心。此与“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一章》)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顺亲的一种表现。“君子之所谓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以道。”(《大戴礼记·曾子大孝》)顺亲基本上“先意承志”,但并非盲目地顺从父母的意志,孔老夫子都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若父母有过失时应怎么办呢?孔子以为,当父母有过失,则应当劝谏,而且要低声下气婉言相劝:“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礼记·内则》)万一父母不能接受自己的心意,仍恭敬地不敢冒犯违逆父母,如“父母有过,谏而不逆”(《大戴礼记·曾子大孝》)。为人子女者不可唯父母之命是从,而陷其亲于不义,还须等待适宜时机再行劝谏。孟子以为责善是朋友之道而非父子之道,故曰:“父子责善,贼恩之大者。”(《孟子·离娄下》)

4.事亲。事亲即侍奉双亲,最基本的即是“养”,不可因个人的懒惰、恶习、偏私等而不顾父母之养,如孟子曰: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离娄下》)

侍奉双亲基本上包括父母生前及死后之死生大事,为人子女均应竭尽全力。如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父母生前之侍奉以“爱敬”为要,父母死后之侍奉以“哀戚”为要。如《孝经》言:“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孔子讲求仁,以为“克己复礼为仁”,在事亲方面亦以“无违于礼”为本,生前侍奉,要“事之以礼”,死后侍奉要“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记载如下: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孝经·纪孝行章》言:“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然后能事亲。”对双亲的侍奉包括父母生前之“居”、“养”、“病”及死后之“丧”、“祭”,五者皆齐备后方能有“事亲”之谓。《大戴礼记·曾子大孝》亦言:“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惧而无怨;父母有过,谏而不逆;父母既殁,以哀,祀之加之;如此,谓礼终矣。”对父母的孝道,包括关照到父母生前的爱恶,父母有过时的几谏,父母死后子女的情感表达(哀),以及祭祀的适切办理,如此,才算礼的完成。

三、新“孝”道、新思维——以友爱贯穿父子伦

五伦既为“五类社会对体”,“人伦”或“社会对体”既为两人之间大致依照着定型的行动举止交互影响或互动的关系。然若父(母)不慈,子(女)是否要孝?我们翻开中外的报章新闻,父(母)性侵、家暴子(女)者有之,父(母)不顾家,外遇者有之,这样的父(母),子(女)如何面对?另者,像易卜生(Henrik Ibsen,1828-1906)笔下的《群鬼》(或译为《亡魂》)中的父子关系:阿尔文与欧士华,“阿尔文一生纵淫,死于花柳毒,还把遗毒传给他的儿子欧士华,后来欧士华毒发而死”。请问欧士华应该要孝爱阿尔文吗?[1]117“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白虎通义·三纲六纪》)的“三纲”①汉武帝时董仲舒从天人关系出发,根据“天尊地卑”思想,建立了三纲五常,称“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又以“阴阳五行说”,确立了“纲常”理论,曰:“天数右阳而不右阴”又说:“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妇为阴。”后汉章帝召开白虎观会议,正式定“三纲”之说,确认神权、君权、族权、夫权的神圣不可侵犯性。宋代朱熹始连用三纲五常。之说,所显示的三种人伦从属关系,只是片面的义务规范,不平等的道德要求,以及阶级尊卑的制度。传统的愚孝早已不合时宜。舜的确是个孝子,但仍不免有愚孝之嫌。《礼记·礼运》早就说得好:“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这是十种身份的人所应当作为者,故曰“人义”。宋代理学家罗从彦(1072-1135)一句“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命题可害惨了不少中国人,造成了不少愚孝与悲剧。事实证明,天下的确有不是的父母,一个不像父母的父母——父母不慈者,还能要求子女孝吗?

笔者以为亲子关系是天伦的自然情感关系,当然不能斤斤计较彼此的付出,但仍有其基本对等的平衡关系。西方哲学中的“友谊”或“友爱”(希:φ ι λ í á、philia,拉:amicitia,英:friendship)概念的引介,似乎可作为中国传统伦理符合现代要求的助力因素。

友谊的主体是针对“人”这类存有而言的,“朋友”该如何理解呢?按照亚里士多德(Aristotle,384-322 B.C.)的解释,朋友即是“alteripse”,“另一个自我”(another self)。[2][3]“ipse”意指“自我的同一性”(self-identity);“alteripse”的“alter”则意指保有他自身的同一性,而与我对立,作为一个自我同一的他,他是在己且为己(he is in and for himself),是一个自由且具有位格的存有(a free and personal being)。因而这在存有学上是不可沟通的,也就是说,位格(person)的基本真理,我的位格,就它的个别性而言是不能复制的。①以此观之,现今热门话题之一“复制人”,究其实,“复制人”与“被复制对象”只是基因相同,就位格之个体性而言,仍是“二”个个体,不是“同一”(identity)。因此,在友谊关系中,一个人是不可能被另一个人所取代的。丧失了某一个朋友,由于他具有位格的个别独特性,所以并不是另外再交一个朋友即可取代的了。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所有形式均诠释为“友谊”(philia)的形式。这么一来,友谊关系就包含了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施恩者与受恩者之间、自然的统治者与自然的被统治者之间、兄弟之间、同事之间……尽管包含了这么多的不同关系(血缘的非血缘的)的友谊形式,亚里士多德以为可以按照友谊所根据的原因(for what)区分为三种友谊(爱):第一种是为了利益(utility),第二种是为了快乐(pleasure),第三种是为了朋友自身(their own nature)。前二种的友谊是“偶性上的友谊”(incidental),第三种则是“德行/德性上的友谊”(virtual)。只有第三种友谊不是出于偶性,而是为了朋友自身,只要善不变其为善,这种友谊就可以永远维持,因为只有德行/德性是恒常如一的。这种“德行/德性上的友谊”是友谊形式中最完美的,也只存于两个好人之间。也就是说,有德行的好人才可能缔结德性上的友谊,才可能有完美的友谊。

由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启发,我们可以说,无论是君臣、父子、夫妇、兄弟、同事等任何人与人的关系都是一种广义上的友谊关系。这就是说每一种人际关系都必须至少保有友爱的质量,必须先本于一种基本的友爱相对待。自汉以来传统中国强调三纲六纪,若从友谊/友爱的意蕴来进行现代化地疏解,可以这么说:即使有纲有纪,纲纪仍不能违理、违道。当父母视子女为朋友,把子女视为一自由且具位格的另一个自我时,父(母)亲传统刻板的威严面具就立刻摘除了,因为彼此的关系不再强调上下、尊卑的等级差异,而是强调位格的平等与相互的尊重,立足于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一切必要的沟通。不应再强调势位或人的绝对权威或服从,而是“从道不从父,从义不从君”(《荀子·天道篇》)理念的阐发。父子、君臣关系如此,夫妻关系亦然。

我们都知道,现代父母难为,全球普遍的晚婚晚育以及中国独生子女的群体现象,直接挑战与颠覆了兄弟伦,也改变了父子伦,因为中国“孝顺的父母”会多于“孝顺的子女”。我们要如何汲取优良的文化传统又能适应时代需求,重新诠释孝道也成为新功课。没有人天生就会当父母、当子女,父母子女的适当表现,都是需要后天学习的(学而时习之)。父母子女基于天伦之爱,首先宜是朋友,然后才进一步成为慈父母、孝子女。最终,期许二者都是有德者,达致“父母子女之间适当关系的满全”之善境,也就是孝文化的理想境地。

[1] 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亚里士多德全集.苗力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3] 亚里士多德.大伦理学[M]//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徐开来,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Abstract:Filial pie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culture and one of the key points of Confucian ethic morality;we can either call it a“moral virtue”or a“cultural phenomenon”.The proper status of“filial piety”is one of the main compositions under the“family”culture;the appropriate contents of“filial piety”is“to love parents,”,“to respect parents”,“to be obedient to parents”and“to serve parents”;to explore the possibilities and viable aspects of the new“filial piety”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we should employ friendship(philia),one of the reasonable elements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Western philosophy,as the central concept and element of the contemporary construction of new filial piety.

Key Words:filial piety;filial piety culture;virtue;friendship(philia)

Research on the New Filial Piety Construction

Pan Xiaohui
(Department ofPhilosophy,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Taipei,Taiwan24205,China)

B823

A

1671-2544(2010)01-0010-04

一、“孝”的适当地位

2009-10-23

潘小慧(1962— ),女,广西隆安人,辅仁大学哲学系教授,哲学博士。

(责任编辑:祝春娥)

“孝”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从古至今儒学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之一,说它是“(伦理)德行”可以,说它是文化现象也行。“孝”文化的历史至少有2500年以上。本文的重点不在探究其历史渊源,也不在探究其文字训诂,而欲从哲理的角度再探21世纪的新“孝”道之可能或可行面貌。基本上以先秦儒学典籍《论语》、《孟子》、《荀子》、《易传》、《礼记》、《孝经》①《孝经》是儒家讲授孝道的书,全书1800多字,篇幅虽小但依然为一独立的经书,为十三经之一。此书是孔子为曾子敘述孝道之书,传说为孔子亲著,可见儒家对孝道的重视程度,也由于其神圣性《,孝经》在古代亦常被赋予宗教意味,而用于祈祷、驱邪、治病等。《孝经》为十三经中唯一一本被皇帝御注的书,此皇帝即为唐明皇。《孝经》现存今古文两种版本,今文较为流行。历代儒学之士都大力宣扬“孝道”,封建帝王也利用“孝道”来为自己的统治服务,这二者的合力在民间的影响就是《二十四孝》的产生和流传。《孝经》开宗明义章曰“: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由此可见儒家的孝道观念不只于孝顺父母,孝顺父母只是孝道的开始。等为据,综合谈论“孝”的适当地位及“孝”的合宜内涵,再佐以西方哲学诠释人际关系的合理因素“友爱”,作为当今建构新孝道的核心理念与要素。

“孝”应如何看待,它的适当位置何在。它是“家”文化底下的一环。《孟子·滕文公上》言:“孟子曰: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儒家五伦②孟子首倡的五伦之说,复兴于宋,宋儒朱熹还将五伦之教揭示于白鹿洞书院。明宣宗(1426-1435)特撰五伦书阐扬五伦之道,英宗(1436-1449)并于正统十二年(1447)颁行天下。此后数百年间,有关五伦的著述、诗词、剧本等刊刻,不仅通行于中国,亦且流传于日本,乃至韩、越,使五伦或五达道及三达德构成中国传统道德的精华。五伦说的特点在于将五类社会对体的交互关系看成对等的,汉、唐儒似因其说沒有渊源,所以只说五教、十义或论三纲、六继而不提五伦(芮逸夫的《中国儒家思想的现代化》,台北桂冠出版社1985出版,第17、19-25页)。由此正式产生,其中夫妇伦、父子伦与兄弟伦(长幼有序)等三伦直接与“家”或“家庭”相关连。《易经·序卦传》又言:“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措。”《礼记》也云:“男女有别而后有夫妇之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中庸:“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故,夫妇伦(男女两性伦理)从生发的角度言又作为五伦之基。“家”始于一阴一阳即一男一女的两性结合,而后有了他们的子女,子女可能不只一个,于是从夫妇伦延伸出父子伦(父母与子女)与兄弟伦(兄姊与弟妹)。这就是传统的核心家庭。

猜你喜欢

父子友谊论语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以城为“媒”话友谊
美好的友谊
如何读懂《论语》?
风记得我们的友谊
友谊之路
父子Pk秀
父子Pk秀
父子Pk秀
父子PK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