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天的故事

2010-08-15张国云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10年11期
关键词:深圳

张国云

春天的故事

张国云

深圳,我还在改革开放初期去过。友人戏谑道:“你真的,不记挂‘老情人’!”

不久前,到南方出差,友人盼我故地重游。盛情之下,双休日我从“春城”昆明飞往深圳,友人从“天堂”杭州赶来。

出机场,听到那首早年十分流行的歌曲——春天的故事,我特别惊讶。

我们分别从春城和天堂集结深圳,难到是在追赶一个春天的梦。

友人告诉我,作为移民城市的深圳,平均年龄还不满30。而今年深圳特区又喜逢成立30年。

三十而立。面对两个30岁,这是一个充满梦想的年纪。

对一个年轻城市来说,可以想象出其青春与活力、诱惑与欲望、光荣与梦想。

1

想当初深圳,满眼是一片荒地,但随便撒播点种子,好像就能发芽。什么深圳速度、深圳模式、深圳精神,犹如一股从天而降的旋风,激荡中国大地。

那时,见到万丈高楼、时代广场、宽广大道、摩登丽人、灯红酒绿,总觉得是天方夜谭,是一种梦幻。为了学习,组织派遣我到深圳,有趣的是领队不让我们单独外出,我们责问为什么,领队如坐针毡地说:“你们还年轻,长大就知道了!”

长期以来,深圳就像远离人世的美女,不好接近,不能多看,更不能看深,因为有人怕我们的思想觉悟不高,挡不住香风野花。

这样,我对深圳的最后印象简单得只有一条深圳河和珠海,一条与香港分界的中英街,一座游人可憩的锦绣中华主题公园。

30年弹指一挥间。今天当我走出深圳机场,满眼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还有摇曳的棕榈,压满枝头的荔子,一派南国风情。

走进深南大道,“半城山色半城湖”,路边布满鲜花、绿草、树荫与摩天大楼,地下也已修成了地铁线,横贯深圳的现代都市街道。

那婷婷玉立的深圳,好像生来就与青春,与时尚,与未来有关。据说,有人以深南大道为书名、为线索,为我们展开了一幅深圳经济特区30年的壮丽画卷。

当晚我们入住西班牙风格的华侨城洲际酒店,正逢世界杯足球赛,我很自信,预测今年西班牙队一定是冠军。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租了一辆电瓶车,穿梭在锦绣中华园区。园中最吸引我的还是等比布达拉宫缩影。

记得笫一次参观时,我就遇上邓小平在锦绣中华游园。只见他在布达拉宫前,用手指着说:“全国其他地方我都去过,就是这个地方没有去过。”接着,他与家人在“布达拉宫”前留影。

也许受领袖的挚爱影响,1995年我义无反顾地作为全国首批援藏干部进藏工作。刚到拉萨时,自治区组织部门曾组织我们参观了布达拉宫,由于高山反应,当我昏头昏脑,高一脚低一脚地从宫内走出来的时候,大脑竟是一片空白,什么印象也没有。

应当说,金碧辉煌的布达拉宫是拉萨市内,也是整个西藏最宏大的建筑群,是西藏的地标。

电瓶车把我们带到一墙之隔的中国民俗文化村,这里汇聚了56个民族的建筑风情,一族一寨,非常别致。这里建有等比的布达拉宫,我赶忙虔诚地走下车,多想化作这里风中飞舞的一条哈达,多想成为这里路边守望的一块玛尼石。

也许这辈子我再也不能上高原了。但布达拉宫,蓝天下那红色分明的色块,任凭日晒雨淋也磨不掉的棱角,会永远巍巍屹立在“世界的屋脊”上,向脚下的苍生投去骄傲的一瞥,将辉煌的过去和再度辉煌的未来深深地隐藏在宫殿中……

想不到华侨城景区遍布,还有美术馆、影剧院、主题酒店、居住社区和公共城区。这里随处可见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时代特征的建筑和艺术空间,既有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又有充满异域风情的文化元素和环境氛围,如西班牙的热情奔放、瑞士的田园牧歌、意大利的多情浪漫。

置身这里,大有跨越时空、恍如隔世之感。一位诗人曾对我说过:要拽住城市的衣襟。

我不明白这是一种什么情结,是怀旧,还是怕失去。

城市的衣襟,应该是千姿百态、各具风采和韵致的,那就是城市的天际线。深圳在这儿,是一个有性别有教养有文化有激情有特色的美丽城市。

夕阳西斜,华灯初上,站在流光异彩的深圳街头,直到夜半时分仍然车水马龙,真的难以想象当年那个边陲小镇的模样。

2

罗湖口岸,人潮攒动。在连接深圳河的罗湖双层人行桥上,数十万人怀揣各自的梦想,匆匆忙忙往返港深之间。

可那时的口岸,以及整条狭长弯曲的深圳河,都需要有人严防死守。

友人悄悄告诉我,他是第一批派驻深圳的,那时除了业务条件需达到要求外,政治上还要可靠,保证不能逃港;生活上还要过硬,保证不拈花惹草。

30年来,罗湖桥还是那么长,但深圳坚持敢闯敢试,大胆探索,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深圳加工、深圳制造到深圳创造,从“速度深圳”到“和谐深圳”、“生态深圳”,深圳与香港的距离已经愈来愈近。

这让我记起,那次为了能到沙头角中英街,托人开后门弄了一张通行证。走进中英街,印象最深的是人们为能买到一件香港服装布料,或黄金首饰,或食品日用品,或电子产品,那是一件多么荣耀的事。

中英街上,那一块小小的界碑,划出了中国与香港。而许多文人雅客、官员商人,为拿不到一张通行证,望“街”却步。

但这也让我豁然贯通,这里早已是“一国两制”的实景蓝本。在后来的一段时间内,我成了邓小平倡导“一国两制”的吹鼓手。为此贡献,1997年香港回归时,有关部门还邀请我赴港参加回归庆典活动。

遗憾的是,因我援藏在海拔4500米的那曲地区,那里交通闭塞,待我收到通知,香港回归庆典早已结束快一个月了。

打从香港回归,以及珠三角整体崛起,长三角居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我以为,深圳应该完成了经济改革的启蒙与普教,不复再有独一无二经济热土的荣耀,开始回归一座正常城市的心态。这也许是我后来不愿去深圳的一个理由。

百闻不如一见,这次短短两天时间,我感到深圳的改革节点有了新突破,改革边界有了新拓进,一个充满发展空间与后劲的新深圳,正在崛起。

友人开着心仪的奔驰车,边开车边从手机调出近期深圳一位官员在《深圳特区报》上的讲话。“特区‘扩版’给‘关外’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我们必须大干、快干、真干、实干,全力实现与特区无缝对接。不能仅依赖财政,政府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机制,让更多的社会力量、社会资金参与进来。”

30年前,全长90.2公里的一道边防管理线,将深圳“一分为二”,有了“关内”、“关外”之分。这“关内”就是特区,“关外”就是内地,形成了“一市两法”的管理发展格局。

这也对特区如何“一体化”,对政府管理水平、服务水平提出了新挑战。没有什么能比深圳的这两道“关”更能形象地说明,30年市场化导向的经济改革是怎样令世界扁平化。

为此,我很惊讶,一个堂堂生意人,如此有政治头脑,难道这就是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

深圳太幸运了,因小平同志画了一个圈,就有了一个春天的故事。

我从小就能背诵,“惶恐滩头说惶恐,伶仃洋里叹伶仃。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深圳赤湾,为民族英雄文天祥诗中的伶仃洋的东海面。这里,有一座广东唯一的皇陵——宋少帝的陵墓。

那里有一尊塑像,向人们诉说着南宋政权军队被元军歼殆尽时,宰相陆秀夫背负年仅8岁的少帝跳海殉国,以免遭俘辱的故事。

杭州曾是南宋的首都,我们作为宋少帝娘家的人,为有这样的皇亲国戚而自豪,更为他的英雄气概而敬佩。作为中华民族,不正因有了这样一个个英豪,才有了今天春意盎然,春暖花开吗。

在洞穿历史岩层的进程中,赤湾闪烁的万丈光芒,是一个生生不息民族英魂的星斗。

当然,这不是每个钻头都能越砺越新的,深圳当下做到了。

3

也许衡量一座城市的发展水平,有很多把“尺子”。

30年来,深圳以年均25.8%的速度,从一个不起眼的农业县变成了一个经济大市。去年,人均GDP达1.36万美元,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准。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就成为一把极为重要的标尺。

这把“尺子”,不仅是为民谋利、为民造福的“民心尺”,更是全新考量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政绩尺”,它量出城市居民的“幸福感”,也量出政府执政为民的智慧与决心。

如果突然被问到什么是幸福,是否幸福,相信很多深圳人一时回答不上来。可是,幸福又是实实在在的感觉,它标志着深圳人的生活状态,折射出社会的发展完善程度。

我在“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排行榜”中,找到名列第一位的深圳。

有人说:一座幸福感很高的城市,必定是一座注重民生的城市。深圳这个城市,楼很高、路很宽、风很轻、天很蓝、花很艳、人很美、车如潮。

这里到处歌舞升平、浅酌低唱,今夕何夕,惟有欢乐!梧桐山是深圳第一高峰,也是国内少有的邻近市区,以滨海、山地和自然植被为景观主体的城市郊野型自然风景区。景观以其“稀”、“秀”、“幽”、“旷”为显著特征。山里溪涧幽邃、植物茂盛,山势与变幻莫测的云雾刚柔相济、与广瀚的大鹏湾山海辉映。

来到东部华侨城,那如诗如画的美景,恢宏磅礴的气势,感天动地。我们参观了那富人区中面朝大海的豪华别墅。同时,也参观了平民区中背靠大山的政府保障性住房。

茫茫人海,深圳能让每一位进城的百姓“诗意地栖居”。这就是说,现在的城市已经是摇篮和诗歌的概念。城市推崇和谐、纯朴、精致、阳光、清新和舒展,城市越来越有湿润的泥土和水的气息,在未来的城市里将同时安放城市和乡村。

一栋建筑,有了创意才会新奇起来。一座城市,创意的建筑多了才会灵动起来。在充满田原风光的会所里,我们品了上等潮州的单枞茶,回味无穷。在当地一家著名的餐馆里,我们享受到“吃在广东”的口福。

用酒来浇灌我们心中的快乐,用酒来书写我们的离愁别绪,用酒来加固我们天长地久的友谊,用酒来演绎我们不曾编织完的故事。

友人上小学一年级的宝贝女儿与我碰杯时,我十分动情地对她说:“面朝大海的别墅,让你不知海有多深;背靠大山的排屋,让你不知山有多高。惟有辛劳的老爸老妈,教你知道山有多高水有多长!”

其实,深圳的“深”,就是不知前面海有多深;深圳的“圳”,就是不知前面山有多高。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投入市场大海而没有消失,人们已经摸到的第一块石头,帮助中国越过了市场经济的第一座大山。

深圳已给我们带来山高水长。目前深圳正通过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引领现代产业,引领现代生活,把深圳努力打造为一个可以与新加坡、中国香港甚至欧美现代化城市媲美的先进城市。

无论处江湖之远也好,居庙堂之高也罢,深圳提出的“文化造城,生态造梦”的理念,让每位深圳人充满幸福感。

站在30年这个时间节点和新一轮发展的起点上,面对岁月的侵蚀,深圳“成长的烦恼”可能会越来越多,“转型的阵痛”可能会越来越现实,角色的转换也可能有些措手不及。

但我们坚信,成功更容易光顾磨难和艰辛,正如只有经过泥泞的道路才会留下深深脚印。

我们更坚信,春风又唤南海潮。

4

在深圳深南大道路北荔枝公园出口处,耸立着邓小平巨幅画像,那里鲜花常艳、绿草常青。

老百姓永远不忘这位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是他给了深圳希望,也给了中国未来。

与深圳的邂逅相遇,我们像是一场约会。

真切感受“情到浓处是深圳”,并从心底留下我们的诗话——

在这个悄然而来的春天

你从大海走来

带着“深”海耀人明珠

那是天堂太阳

你从高山走来

带着“圳”山清纯甘露

流放人间光辉

让我们为你纵情

为你青春狂欢

播下深圳又一颗前行种子

猜你喜欢

深圳
吴·现代潮菜深圳店
热炼健身·深圳侨城至臻会所
深圳欢乐海岸喜茶LAB店
深圳粤海城·悦Gallery
深圳,你好
深圳医改破与立
深圳
深圳医改破与立
深圳“去编”激起千层浪
深圳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