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浅谈
2010-08-15王晓亮彭利华杜志芳
王晓亮,彭利华,杜志芳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一、引言
随着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传统意义上的教与学两方面关系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有的职业院校教学管理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要求,旧的管理体制不但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反而越来越成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枷锁,影响着学生的就业创业。为保证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职业院校迫切需要建立新的教学管理体制。本文试从校企合作给教育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入手,探讨如何建立适应校企合作教育的教学管理体制。
二、开展校企合作教育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学生学习模式的变化
传统的教学一般是在课堂上或校内专业实验室内进行的,学生按照学校自己的教学安排学习,一门课程分散至整个学期讲授,一天内上多门课程,学生只要按固定的课表去固定的教室(实验室)学习即可,这种学习模式有着很强的规律性,便于管理。而随着校企合作教育的深入,学生学习地点更多地从课堂转向了企业、工厂车间,学习时间也由原来学校自己安排转变为学校和企业协商安排,同时还要考虑企业本身的生产任务。除此之外,由于部分企业不在校园内甚至在外地,原来的那种教学安排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
(二)教师授课模式的变化
传统的高职教育师资队伍绝大部分为校内专任教师,在时间上也能够保证按照学校的教学安排进行授课(一门课整个学期内上完)。而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和校企合作的深入,为了保证学生学习内容与岗位能力需求的一致性,各高职院校都下大力气抓紧建设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兼职教师越来越多,这些兼职教师除担任学校的教学任务外,还担任着自己所在单位的工作,授课与其本职工作往往在时间上发生冲突,因此不可能完全按照学校的要求授课(一门课整个学期内上完)。
除此之外,以前的传统教育在教学内容上侧重理论和演示,而当前的职业教育更多地侧重于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的结合,教学的场地也必然更多的是在行业企业现场。
(三)在校企合作教育中部分行业企业的需求与高职院校学生培养方向不一致
行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组织学生到企业学习,其根本目标是为企业生产更多的合格产品,因此需要培养具有企业管理经验、熟悉企业管理流程的高技能型的人才,而职业院校组织学生参加校企合作的根本目标是培养高质量的毕业生,两者在这一培养目标上具有一致性。但是,由于企业追求的是利润或价值的最大化,与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又存在一定的差异。如在校企合作教育中,一些企业将过多的时间用来组织学生进行产品生产,将学生当成了产业工人,而忽视了对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使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提升受到限制。而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要求学生在具备较强的操作能力和运作能力的前提下,能完成生产中技术复杂、技术工艺难度大的常规与非常规工作,或能完成一些重要工作事项,同时能独立有效地处理技术工作中出现的技术性“疑难杂症”,在生产与工作现场起骨干和中坚作用。虽然通过校企合作教育,企业获得利润的同时,也促进了学校的就业工作,但与学生以后的发展方向和高职学校的培养目标不太一致,这两者还是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
三、校企合作背景下的教学管理体制
在广泛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的背景下,为有效解决上述新情况、新问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应建立如下教学管理体制。
(一)实施学分制和弹性学制
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同以往的教学管理制度相比,具有更大的灵活性,高职院校在教学管理上可积极采取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模式,创造条件(包括政策、物质、师资等条件)让学生灵活选择教学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时间。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专业(方向)、课程,甚至可以选择教师。学生不受学年限制,甚至还可以跨学校、跨专业选择课程,允许学生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这种教学管理模式,不但能保证校企合作教育的顺利进行,增强教学的适应性,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保障,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扬长避短,张扬个性。
(二)在教学计划的制订上,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服务面向的职业岗位,明确毕业生质量标准和岗位证书要求,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切入点和抓手,进而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法的改革。依据高职高专院校教学特点,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针对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把岗位工作过程中需要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应用环境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项目,每一个教学项目即为学习任务,将学习与工作整合起来,给学生提供一个尽量真实的工作环境(学习情境)和具体的工作任务,最终通过典型的工作任务分析确定课程门类。让学生通过经历工作过程,不但学习专业知识、技能及工作方法,而且能够培养其职业意识;通过合作学习,学会交流与沟通,最终形成综合职业能力。
(三)建立课程置换制度
课程置换就是指学生参加行业企业、社会培训机构或其他部门组织的专业课程学习或生产实践,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学习成果或实践过程按照一定的标准或程序检验后予以认可,并根据一定的学时学分计算办法,用这些课程的学时学分置换原教学计划内课程的学时学分。通过课程置换,对学生在行业企业的学习成果予以认可,可以有力地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所学技术的先进性,有效地解决学生在就业创业中多样化需求的矛盾,促进学生就业创业,实现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的完美结合。
(四)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建立网络课程
学生参加校企合作教育时,会受学习时间、地点的限制,其中解决途径之一就是建立网络课程,将所学课程的大纲、教案、指导书、授课录像、习题等教学资源上传至课程网站,实现资源共享。学生可根据自身条件随时随地选择学习,以此拓展学习空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保证校企合作教育的顺利进行。
(五)改革考核评价方法,建立职业院校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的机制
传统教育单纯用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评价主体是学校,评价客体是学生,评价方式是采用一张试卷对所有学生进行考试。这种评价本质上是对职业教育能力导向的否定,纸质试卷的考试分数一般不能客观衡量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而且随着校企合作教育的开展,行业企业承担着越来越多的育人功能,如果没有社会力量参与学生学习质量的考核,那么这种考核评价是不公平的,也是不科学的。改革考核评价方法,就是实现由单纯教育内部评价机制向社会评价与教育内部评价相结合机制的转变,建立职业院校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的机制。比如:学生参加生产实习或顶岗实习表现如何,实习效果如何,需得到企业工人师傅或技术人员客观评价;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部门、行业及协会等评价学生掌握知识技术和能力的等级差别的有效证明,自然也是对学生学习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
四、结论
在校企合作背景下,职业教育中学生学习模式、教师授课模式等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教学管理也必须随之进行变革,建立一种刚柔相济的教学管理体制,从而保证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为培养高质量技术应用性人才提供支持和保障,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创业。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R].2004-04-02.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R].2006-11-16.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R].2006-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