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等级公路路面坑槽的养护管理
2010-08-15谷彦华
谷彦华
(石家庄公路桥梁建设集团)
1 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特点与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公路养护管理的概念
公路养护是指为保持公路经常处于完好状态,防止其使用质量下降,并向公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服务所进行的作业。这里,公路养护管理特指公路建成投入使用后所进行的养护作业管理。国际道路会议常设协会(PIARC)于1983年建议,公路养护统一划分为日常养护、定期养护、特别养护和改善工程四类。公路养护管理的目的是充分实现公路的使用功能,并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高速公路养护按其工程性质、规模大小、技术性繁简划分为小修保养、中修、大修和改善四类。除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和交通肇事损毁外,对高速公路及其设施的维修,应赶在严重损坏失效和重大故障发生之前,提高其使用质量、可靠度和稳定性。
1.2 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的特点
(1)实施养护作业的强制性。高等级公路在国家综合运输网络中所具有的地位及作用,决定了对高等级公路的养护应当是建立在法律法规基础上的强制性养护。
(2)养护对象的广泛性、全面性。高等级公路的养护对象:除道路、桥涵及沿线附属设施外,还包括交通工程设施、绿化环保设施、生活服务设施等各个方面。
(3)养护作业方式的机动性与时效性。与一般公路养护相比,高等级公路的养护更要求快捷机动、实用高效,养护工艺、操作规程程序性强,养护作业实施时需特别设置交通安全管制区段。
(4)养护技术的专业性和复杂性。高等级公路的养护除需要具备机械化、专业化外,还需不断探索和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使用。在养护检测手段上,需具备现代化综合检测设备,养护工作涉及的学科领域比较宽泛,科技含量高、技术工艺复杂。
(5)综合养护成本高、人员素质要求高。高等级公路养护对象自身价值高,为保持或恢复养护对象的使用功能和服务水平,必须付出高成本。从事养护的作业人员、管理人员必须对养护对象的技术构成十分熟悉,必须具备高素质。
(6)养护管理行为已上升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必须树立服务观念、环保观念。
1.3 我国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1)养护管理体制不顺。目前,我国高等级公路的养护管理与一般公路的养护管理一样,大多仍采用事业型的管理体制,不能反映高等级公路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属性要求;养护经费来源仍采用拔款方式,不能适应高等级公路管理企业经营性要求,这些方面已严重影响了养护技术水平的提高与管理机制的创新。
(2)养护运行机制落后,“重建轻养”思想严重。对养护管理强制性要求,缺乏足够的认识及有效的法律约束,主要表现为对养护责任事故追究不力,监管不严,处罚过轻;对养护资金投入不足,对科技进步重视不够,尚未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3)缺少养护定额与规范。截止目前,针对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特点的全国性或地方性统一的养护定额与技术规范尚未出台,养护工程费支出缺乏严格的考量标准,随意性较大;养护质量的考核仍沿用一般公路养护的“好路率”指标,不能满足高等级公路全方位养护的客观要求。
(4)养护机械配套率不足,养护科技含量低。虽然一些地方,一些高等级公路配备了从国外引进的大功率综合性养护机械,但对机械适应能力差,对机械性能的开发严重不足,使用频率低,设备闲置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大多养护作业仍采用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生产组织,对国外已有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只处在试验阶段,还没有大规模推广使用。
(5)养护管理人员总体素质普遍偏低。
上述问题造成了我国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技术落后,已严重制约了高等级公路安全、快捷、舒适、经济等性能的充分发挥,已形成我国公路事业发展的瓶颈。
公路的养护、管理部门,除了日常的养护工作外,应定时组织有资质的检测或科研机构进行路面状护调查,及进制度养护工作计划,确定养护内容,规范养护工作,提高养护队伍素质和机械化的水平,确保公路养护的质量,此外,还应加强路政的管理,严格控制超载车辆的行驶。
下面仅就高速公路的路面坑槽的养护管理进行简单分析。
2 路面病害处治方法
高速公路的路面坑槽应在不中断交通的情况下快速修补好,这需要先进的路面综合修补设备作保证。目前路面坑槽的修补方法根据使用的路面综合修补设备分为两种,一种为冷补法(如美国H.D.公司生产的PRO-PATCHTCM415 -160型沥青路面综合修补设备)。一种为热补法(如美国热能公司生产的“修路王”沥青路面综合修补设备)。这两种修补方法现已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坑槽修补中,但各有优缺点。冷补法可适用于不同深度的坑槽修补,但坑槽修补后存在明显的接缝,如处理不好易渗水,使接缝处出现唧浆,造成新的破坏,修补所需时间较长,雨天及寒冷季节施工质量不能保证;热补法可基本适于全天候修补坑槽,坑槽修补后无接缝,修补所需时间短,废料可以重新利用,但对于较深的坑槽修补效果不易保证。
2.1 冷补法
(1)测定坑槽的深度,划出切槽修补的范围,力求使槽口纵横边线与路面标线平行或垂直。
(2)采用液压风镐切槽,槽壁要垂直,并开凿到稳定部分,用高压风枪将槽底、槽壁的废料及粉尘清除干净。
(3)用烘灯(烘枪)烘干槽底、槽壁,并在其表面均匀喷洒一薄层粘层油。
(4)将路面综合修补车保温槽中的热料填补至坑槽中(视坑槽深度决定是否分层填补,一般深度大于6cm宜按双层填补),合理控制虚铺厚度(新填补部分应不低于原路面,可按松铺系数 1.2控制),并用随车配备的振动压路机将填补部分压实平整(先压四边,并逐步向中间碾压)。
在坑槽维修实践中,结合机械化养护需要及高等级公路养护技术要求,总结出下述冬季坑槽维修方案:在冬季到来之前,估计整个寒冷季节修补热沥青混合料数量;使用间歇式拌合机提前拌合与原路面及配相同的沥青混合料,使之冷却、结块,然后储藏。在冬季到来时,每次根据需要填补数量,取用储藏材料,人工初步破碎后投入综合养护车加温设备中加温至规定的作业温度,然后按填补的操作程序修补坑槽,这样解决了冬春季节坑槽修补质量难题。
2.2 热补法
(1)根据路面坑槽修补范围,确定热辐射加热板加热区域。
(2)将加热板调整到合适的位置(离路表面15~20cm),加热待修补的区域3~5min,使被修补区域路面软化。
(3)用热铁耙将加热区域的路面耙松(由四周向中间方向耙松,并尽可能将被加热区域四边耙成与路面标线平行或垂直)。
(4)向耙松的混合料喷洒乳化沥青,使旧沥青混合料现场热再生。
(5)从路面综合修补车的热料仓中输出新的热料至修补处。
(6)搅拌、摊平混合料,并用随车振动压路机由四周向中间碾压密实平整。
对于已发生唧浆的地方,修补的方法同路面坑槽修补方法,但应将松软的基层挖掉,将坑槽烘干,并采用与基层材料相同的材料或直接采用沥青混合料先将坑槽填补至基层顶面标高,然后再按路面坑槽修补方法修补。
高等级公路养护与维修不再是普通二、三级公路的维修保养,其坑槽修补必须按照《公路养护技术规范》执行,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要超过规范的要求。在对路面坑槽进行修补时首先应有技术人员按照调查结果并经技术分析,找出损坏原因并确定修补方案。按“圆洞方补”的原则在路面上画出修补范围,然后由施工人员开槽至稳定结构层,槽壁必须与槽底垂直,清净坑槽后,喷洒粘层油,填补与原有混合量及配相同或满足路面使用性能的混合料,最后用压实机具(大面积坑槽用压路机,较小坑槽用手扶震动压实机具)压实至规范要求。在修补过程中应加强施工的各个环节控制,以保证高速公路整体质量。对于路面面层施工,应控制好储料、拌和、运输、碾压、检验等各环节,尽可能降低混合料组成的变异性和不均匀性,加强碾压,杜绝因片面追求平整度指标而降低路面压实度的做法。
同时为做到规范作业,还要求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在现场控制修补质量,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高效率、高质量的目的。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决策,确定合理工期,防止盲目赶工同时应加强设计、施工、监理的协调和管理,保证各环节的工作质量。
杜绝路面坑槽的出现更应注重高速公路管理及养护,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严格控制超载车辆上路,以减少超载车辆对路面的破坏。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强科学研究,建立路面养护管理系统,对路况进行跟踪观测,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消除隐患,发现问题,应及时处治,以免进一步酿成大的病害。同时,应加强对路面病害处治方法的研究,以不断提高路面养护质量。
总之,发展高速公路,必须坚持建、管、养并重原则,不能因等级高、质量好而放松正常养护管理。实践证明,只有科学、严格的养护管理,才能提高高速公路的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
[1] JTJ073.1-200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2]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2.
[3] 如何搞好高等级公路的养护 .交通科技与经济.
[4] 高速公路路面设计与施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