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学生耻感教育的理论依据
2010-08-15金慧
金 慧
(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哈尔滨150040)
试论大学生耻感教育的理论依据
金 慧
(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哈尔滨150040)
耻感教育作为一种心理和文化途径的统合体,它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德育模式,古今中外对耻感的研究都为其提供了实施的理论依据,理应成为当代大学生道德建设的重要维度。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伦理价值取向和道德心理发生了深层次的变化,他们的耻感淡化趋向正日益凸显出来。所以,加强大学生耻感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独立性、坚持性以及合作精神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我们应该积极倡导高校开展大学生耻感教育。
大学生;耻感教育;理论依据
目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谐社会的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在我国社会某些领域或某些行业的道德失范现象业已存在,人们的行为失德也有所抬头、上升,而且逐渐蔓延到高校领域。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伦理价值取向和道德心理发生了深层次的变化,他们的耻感淡化趋向正日益凸显出来。古人曾云:“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心。如无耻心,则无事不可为矣。”“耻”在词源学意义上是指羞愧、屈辱的一种情感状态。耻感就是耻辱感、羞耻感,是人们自觉地求荣免辱的道德情感和价值意识,是因经历和体验到人的价值被亵渎,而在人格深处产生的一种自我谴责和自我贬低意识。耻感是荣誉感的另一种表现,以行道德之事为荣,以行不道德之事为耻。一个人为了自己的人格之全,就会严格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对于那些不道德的事情坚决不做。对自己人格尊严的尊重和负责,是耻的本质内容。耻感教育就是要培养人们的耻感。耻感教育作为一种心理和文化途径的统合体,它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德育模式,古今中外对耻感的研究都为其提供了实施的理论依据,理应成为当代大学生道德建设的重要维度。
一、中国传统耻感文化
关于中国传统耻感文化,诸子百家对其多有论述。早在夏商周时期,人们就已经意识到要用自律与他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了,《尚书·说命下》中记载的“伊尹放太甲”的历史事件就是很好的解释。而时至今日,对我们的影响至今犹存的当属先秦时期的耻感文化。它对大学生个人优秀品格的形成,良好道德修养的养成,对大学生之间和谐人际关系的维护,对个人与国家、社会的使命感、责任感等,都有着很好的警示与启迪作用。
(一)儒家耻感文化的精华
“儒家学派在整理古代文化的过程中,对耻感文化的阐释和弘扬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特别是孔子,更是将耻感文化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而纳入到儒家学说的体系当中,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优秀文化遗产。
1.“耻感”是人之为人的本质
在《论语》中,谈及耻感之处很多。如《学而》篇中记载,有子日:“信近于义,言可复;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这是对于人的言行所作的阐释。这里的“远耻辱”正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来自于内心的羞耻感,二是来自于外界的压力,即我们所说的通过自律和他律而远离耻辱。儒家另一大儒孟子说:“羞恶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上》)“无羞耻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孟子从人性本善的角度出发,揭示了羞恶之心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道德情感,是人之为人的依据。
2.“耻感”是个体道德品质提升的内驱力
孔子认为“知耻近乎勇”。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宋明理学集大成者朱熹也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这句话表明了羞耻心是道德主体的内在约束,使其不做违背道德的事[2]。可以说,羞耻感不仅是一种内在的情感,它也是个体道德完善的内在动力。
3.“耻感”与国家的关系
孔子把耻和国家兴亡联系起来。“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就是说,不管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只知道自己做官领取俸禄的人,是可耻的;应该把个人的贫富荣辱和国家的兴衰存亡联系起来,以国家的无道为耻,把国家的振兴看做自己的一份责任。这对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大学生把国家与个人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诸子百家对耻感文化的论述
在《管子·牧民》篇中,耻感文化被提到了关系国家兴亡的高度,“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复,四维绝则灭。”“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避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避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管仲在其政治实践中把耻感文化关乎国家兴亡的作用总结得非常深刻,由此而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1.道家学派对耻感文化的研究
道家学派对于耻感文化也给予了充分注意。老子《道德经》中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意思是人如果能知道满足,就不致因需求过度而蒙受耻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因贪求过分而遭遇危险,因而也就可保长久。现在人们常说的“知足不辱”,“知足常乐”就是这句话的一个很好的体现。
2.法家对耻感文化的研究
法家主张“信赏必罚”、“专任刑法”以臻于治,但在主张“一断于法”的同时,他们也很注意耻感文化。《商君书·去强》篇称:“兵行敌所不敢行,强;事兴敌所羞为,利。”就是说:用兵敢打敌人所不敢打的仗,就会取得胜利,做事肯做敌人所耻于做的事,对国家就有好处。商鞅主张用刑罚来禁止奸邪,用官爵来劝励功业,他的根据就是人的羞耻之心。法家之集大成者韩非也很重视耻感文化,《韩非子·说难》中均有很好的论述。
二、西方的羞耻感理论
在西方思想史上,尽管由于深厚的宗教文化影响使罪感而非耻感成为其基本内容,但这并不意味着耻感在西方思想史上就不重要、不具有人的存在本体论价值。相反,耻感仍然通过罪感意识与内心宁静这两种方式特殊存在着,并展示出深厚的社会精神价值[3]。众所周知,基督教思想已深深地渗入西方人的文化方式、价值观念和伦理原则之中,因此可以说,西方传统的羞耻感理论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
1.古希腊对耻感的研究
柏拉图从哲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他认为羞耻是会引起恐惧的事情之一,远离耻辱是有道德的人的正常动机。亚里士多德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思考,在哲学伦理学上对荣辱心理的特点、产生方式、评价等做了细致的考察,认为荣辱感是否正确,是与人的品质特点相应的。
2.德国对耻感的研究
德国思想家舍勒认为羞耻感为人所特有。尽管舍勒对此思想的论证主要是人类学层面而非哲学层面的,过于粗疏与一般,但是舍勒思想核心却是清晰的,一方面,人有精神,动物只有生命本能,人是不同于动物的存在;另一方面,人有羞耻感是因为人的精神能使人意识到自身与作为完满存在的“神”的差距。舍勒亦以自己的特殊方式试图从存在本体论维度来把握羞耻感。舍勒这个思想核心中有两点值得特别注意:其一,强调自我意识、精神是人与万物的根本区别。在这里,自我意识、精神已具有人的存在本体论性质,舍此,人不成其为人。其二,强调羞耻感源于人对自身存在本质的自觉。舍勒认为人生活在“本质秩序”与“存在秩序”这两种秩序之间。所谓“存在秩序”就是动物性的自然秩序,所谓“本质秩序”就是以“神”的秩序所标志的人的完满存在状态。人的存在应当是本质性的、完满的。人没有达到这种本质性、完满,就是人的欠缺。羞耻感正是人的精神意识到自身与存在本质之间的差别、距离而产生一种特殊意识。这种意识具有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对人的本质的自觉,对人现实存在的自觉,以及对这二者间差别、距离的自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羞耻感又是人对自身本质的一种特殊自我意识。舍勒通过耻感以自己的方式事实上揭示何以为人,以及何以可能为人,以耻所标志的精神是人的根据,正是此精神使人有可能成为人。在黑格尔看来,“道德的观点就是自为在存在的自由”,“道德的意志是他人所不能过问的”、“任何暴力都不能左右它”。然而,道德的意志又不是“任意”,道德是自由意志的内在定在,道德须以伦理为内容。作为客观精神的自由概念、以及作为活的善的伦理是如何成为个体内在定在的?黑格尔借助于理性,通过个体扬弃其特殊性,使特殊性上升为普遍性的方式揭示了个体成为自由存在这一方向[4]。心中有善、有对善的自觉责任,这是关键性前提。当“我”没有践履善的责任,没有履行应有的义务时,“我”的思想、行为与“我”的本质、善的目的有所差距、落差,这种差距、落差为“我”所发现,这时,就会形成一种由于脱离本质而形成的耻感[5]。正是这种耻感驱使“我”要找回“我”的人格、本真、真我,驱使“我”要为善。暴力不能左右一个人的道德意志,他人不可以简单地过问“我”的道德意志,但是他人却可以通过激发一个人耻感形成的方式影响一个人的道德意志。在康德看来道德是理性的“绝对命令”,是自律。同样,根据康德的认识,理性、自由、人是同等意义的概念,道德使人成人、配称之为人,即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要求。这与中国古代的耻感文化内涵有异曲同工之妙。
3.英国对于耻感的研究
休谟从心理学上进行了解释,认为人会因为自己的思想、情感、行为不符合正义原则而感到羞耻。斯密发展了休谟的同情理论,并形成了“公正的旁观者”的立场,修正了纯粹的同情理论所蕴涵的主观性。在斯密的有关理论中,关于荣辱感受的问题,还诉诸良心原则。认为人们如果形成了良心,并时刻听从良心的呼声,就必然会尚荣而弃耻。
总之,耻感是古今中外伦理文化都极力褒扬的一种道德品格,无论是东方的耻感文化,还是西方的罪感文化,都把耻感作为发展人的良心、建立道德标准的重要力量。为防止大学生失德行为的普遍发生,高校德育应重视学生的耻感培育,促使他们正确耻感的形成。在新的历史时期,胡锦涛同志根据新的形势,科学地提出了“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不仅给耻感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同时给高校的耻感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
[1]胡凡.论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的形成[J].学习与探索,1997,(1).
[2]陈慧珍,周生虎.中西方传统荣辱观比较研究[J].黑龙江史志,2009,(6).
[3]高兆明.耻感与自由能力[N].光明日报,2006-07-31.
[4][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11-112,133.
[5]高兆明.荣辱观研究:耻感与存在[J].伦理学研究,2006,(3).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Shame-awareness Education of the Undergraduate
J IN Hui
Shame awareness education,as a integration of psycholy and culture,is a viable mode of moral education.Studies from ancient time to nowadays on it both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its implementation.So it should became an important dimension ofmoral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As a special social group,College students had deeply changed on ethical and moral values and they tend to dilute the sense of shame.Strengthening the shame-awareness education of the undergraduate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improving the studentπs ability of independence,persistence and the spirit of cooperation,so we should advocate i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graduate;shame-awareness education;theoretical basis
G641
A
1008-7966(2010)11-0158-03
2010-09-23
金慧(1976-),女,黑龙江双城人,2009级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曲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