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思考
2010-08-15谢维楚
谢维楚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湖南长沙41000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思考
谢维楚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湖南长沙410006)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应正视我国社会目前存在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人际关系、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不和谐现象,着眼于机制,从政治保证、民主决策、法治保障、腐败惩治、文化建设、经济发展、利益均衡、社会保障、社会矛盾处理等方面,稳健有序地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和谐社会;不和谐现象;原因;构建机制
本文试通过对目前我国社会存在的不和谐现象的审视,探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机制。
一
目前,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是不少的,这里,涉及几个主要问题。
(一)经济发展中的不和谐现象
国际金融危机的扩散与蔓延,造成我国出口需求急剧下降,中小企业困难加剧,社会失业人数上升。目前,危机似已走出低谷,经济开始企稳回升,但是,还很不稳定,后遗症并未消除,不可测因素和风险仍然存在。我国经济本身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贫富悬殊、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行业差距不断扩大。
在2009年6月,政协第十一届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期间,赖明代表九三学社中央做大会发言时指出:现在贫富悬殊的距离由改革开放初期的4.5:1扩大到12.66:1。城乡居民收入从1998年的2.52:1扩大到2008年的3.31:1。中西部收入差距也不断扩大。电力、石油、金融等行业收入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高达10倍。我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已由改革开放前的0.16上升到目前的0.47,不仅超过了国际上0.4的警戒线,也超过了世界所有发达国家的水平。统计显示,我国总人口中20%的最低收入人口占收入的份额仅为4.7%,而总人口中20%的最高收入人口占总收入的份额高达50%。这突出表现在:收入份额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高低收入群体差距悬殊等方面。仅以2006年为例,城镇居民中20%最高收入组(25410.8元)是20%最低收入组(4567.1元)的5.6倍;农村居民中20%最高收入组(8474.8元)是20%最低收入组(1182.5元)的7.2倍。[2]
(二)社会发展中的不和谐现象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一些社会矛盾日益凸显。
一方面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不完善,政治制度化水平滞后于政治参与的发展程度,公民民主权利在许多方面未得到很好保障。如由于公民的批评建议权、监督权、罢免权、申诉控告权没有得到有效保障,对一些贪污腐化行为无法纠正和制止,以权乱法、贪赃枉法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公民的合法权益被侵犯因缺乏诉求渠道而无法获得及时补救,一些地方出现投诉无门和冤假错案的情况,从而造成矛盾激化,党群、干群关系紧张。我国的政治制度化水平并不高,其民主性和开放性尚未达到能够充分容纳进行广泛政治参与的程度,调查数据显示,在校大学生对“选举基层人民代表”表示选举自己信得过的人占57.3%,持“无所谓”、“随大流”以及选举候选人以外的人分别占21.4%、11.3%和2.4%;与此同时,“对自己所在选区人民代表活动情况”表示不大了解的占49.2%,一无所知的占40.9%”[3]。
另一方面的问题是,我国社会事业,特别是教育、卫生等事关全体人民福利的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出现了诸如“就业难、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民生问题。以“就业难”为例,中国社科院《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蓝皮书》对2009年就业形势曾做了细致分析和预测。该报告显示,2009年新增大学毕业生将在2008年599万人的基础上增加50万人左右。在“十一五”余下的两年,劳动供给总量的现有趋势还要继续维持下去。全国每年净增新劳动力800万~1000万人,再加上农村需要转移的富余劳动力、城市下岗并需要再就业的人员,每年新增需要就业的人数将维持在2000万人以上(也有人估算为2400万人),就业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三)文化发展中的不和谐现象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当代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并存的局面,同时也伴随出现价值观混乱和道德失范现象。中国民众正在经历着文化价值观念的剧烈冲突: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个人主义大行其道;价值选择的困惑与彷徨、普遍的道德失范现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公共道德失范。如:对他人、对社会的冷漠,英雄主义精神失宠,人们对社会的某些丑恶现象置若罔闻。其次是职业道德失范。如“官德”缺失,一些领导干部不能正确看待个人利益,个人主义严重,患得患失,假公济私,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权、把自己的地位、工作条件,作为捞取私利的资本;经济交往中不讲诚信现象严重存在;医生收受甚至索要病人红包,对无钱看病者粗心冷漠,有的还见死不救。再次是家庭道德失范。婚姻观、性行为、家庭生活方式上的变态扭曲,使未婚同居、包养情妇(夫)、嫖娼等糜烂生活方式蔓延。
(四)人际关系中的不和谐现象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与和谐状态,是和谐理论发挥作用的结果,也是产生和发展社会和谐的基础与动力。人际关系不和谐,社会就会失度失衡,道德就会滑坡跌落,经济就会迟滞僵化,文化就会散失变异,自然也会缺耗不再。
如果一个家庭的成员之间出现婆媳不和、夫妻不睦,兄弟反目等问题,自然心情不畅,不仅影响健康,而且工作也没劲头,还容易出错;如果邻里之间缺乏理解与友爱,楼上夜半放音响、脏水泼在人门前等,也会邻里失和,甚至斗出人命;如果社会各阶级、阶层的之间缺乏诚信、唯利是图、过度竞争,就会影响到社会治安,破坏社会安定团结。
人际关系的不和谐发生在群体之间时,普遍表现为突发性群体事件,违法犯罪事件。如西藏事件、新疆“7·5”事件。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国际恐怖势力,为了不可告人的企图,有计划、有组织的制造事端,破坏社会治安、民族团结。
(五)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现象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同时,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呈现出许多不和谐的状态。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资源高消耗。即以过度消耗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对自然开发、利用和索取过度,超过了自然的承受能力。2008年3月17日,国务院公布首批1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2009年3月,再次公布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城市[4],越来越多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走进公众视野。二是环境高污染。即自然环境恶劣,造成水污染、地表固体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严重阻碍和束缚人类行动,威胁人类生存安全。由于自然破坏、环境污染,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不绝如缕。比如海啸、全球变暖、空气恶化、物种灭绝、厄尔尼诺、人类传染病大流行(SARS、甲型H 1 N 1)、新病毒的产生等等,使人类措手不及。
社会不和谐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样的,但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结构性矛盾,发展方式不合理;二是利益格局多元化,分配体制不完善;三是政府管理能力欠缺;四是社会保障脆弱;五是一些国外因素影响和谐。
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是一项规模宏大、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任务十分艰巨。从机制入手,应当是一条必由之路。
(一)坚强的政治保证机制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五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目标,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提高行政管理能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机制。
1.坚持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政治保证。我们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正确方向,才能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才能按照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把全国各民族、各阶层人民的力量和意志凝聚起来,领导、组织、支持人民掌握好国家权力,管理好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各项事业。
2.完善社会管理体制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党、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需要建立政府与社会组织相结合的新型社会管理体制。要建立政府与各类社会组织分工协作的社会管理机制,依法加强对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等社会组织的规范管理,促进各类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作用。要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建立健全新型的基层社会管理体系,加快推动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由传统的条块分割的“单位体制”向属地化、社会化的现代社区体制转变,充分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的作用。
(二)科学的民主的决策机制
建立科学的、民主的决策机制是加强执政能力、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在决策时必须考虑到效率与公平、政府与民众、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地方与中央等各方面的关系,做出权衡取舍,这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决策水平和决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为中国共产党增强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党和政府在决策制定过程、执行过程和检验过程中,要建立以下机制:一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建立健全社情民意决策研究综合反馈机制;二是公开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建立健全重大决策方案咨询论证机制;三是集体纠错,完善决策修正完善机制;四是加强对权力和行为的约束,建立健全决策监督制约机制等。当前,对就业、医疗、养老、事业单位工资改革等重大问题的决策都应按照以上要求进行,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三)坚实的法治保障机制
法治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重要保障。构建和谐社会应当坚持以法治国的法治理念。和谐社会的建立必须以法治为中心,构建一个秩序与自由的社会是法治的发展目标,也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要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一,加强立法。加强经济立法,社会建设和管理方面的立法,制定和完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社会安定的法律、法规。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建立法治政府。建设法治国家最直接的目的是规范和限制政府权力。在法治国家,公民应当守法,但政府必须首先守法。依法行政的要义在于保障、规范、限制政府的权力,扩大公民的权利,全面推行依法行政。政府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建设法治政府,建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监督机制。
第二,公正司法。法律是公平正义的象征,要贯彻落实司法公正,一心为民的要求,以解决制约司法公正和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重点,积极稳妥地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司法机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作用,促进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
第三,干部带头,自觉守法。以法治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领导干部带头守法,依法办事。广大公民要自觉守法,要遵循法律、法规来规范自身的行为,努力形成一个公民自觉守法,干部带头守法、人人依法办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良好社会氛围和法治环境。
(四)严厉的腐败惩治机制
健全腐败惩治机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腐败惩治体制和机制与新形势新环境不能完全适应。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依然存在,腐败现象在一些领域易发多发,一些地方违法违纪案件不断发生,特别是少数高官的严重的腐败案件,影响恶劣。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也给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对此,必须通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大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力度来消除。
(五)健全的文化建设机制
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的地位。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和谐文化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这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动力;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是当代中国人民不断创造崭新业绩的力量源泉;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做出道德选择的基本准则。
2.加强文化队伍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加大基层文化人才的培养力度,特别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实施“基层文化建设小康工程”,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就近、经常和有选择地参加文化活动的需要,把文化关怀落到实处。
3.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文化事业的主要领域如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加强和改进文化领域宏观管理,明确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职责;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通讯技术、传播媒介,使互联网站成为传播和谐文化的重要阵地;健全文化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加强文化立法。[6]
(六)科学的经济发展机制
建设和谐社会,首先要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使人民群众不断走向共同富裕,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但发展不能是片面发展,必须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也就是说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首先,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体制环境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健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在扩大开放条件下促进发展的能力。
其次,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己构成严重制约。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尘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立健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决策与制度体系,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必须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经济发展既有较快的增长速度,更能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应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正确把握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保持社会供求总量基本平衡,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七)合理的利益均衡机制
创设合理的利益均衡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而权利资源的平等分配是实现利益均衡的重要前提,社会的公共选择是实现利益均衡与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分歧中求协调、在差异中求一致、在对立中求妥协、在冲突中求共存,已经成为现代和谐社会中重要的利益价值观。
一是建立抑制利益独占性的均衡机制。一方面,通过建立多个机制或多种制度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利益协调机制抑制利益独占性。另一方面,通过加强立法和执法工作来约束人们的利益获取行为,为人们取得社会利益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引导人们通过合法经营和诚实劳动来获取社会利益,防止在社会利益的取得过程中出现权钱交易等非法手段。此外,充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作用,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完善的税务征收体制,抑制利益独占性。
二是确立自律自立和宽容共存的理性诉求。依靠拓宽利益表达渠道,促进各社会阶层、各利益主体之间相互沟通和了解,引导各个群体进行有序的政治参与和合理的利益表达,引导群众以合法的形式表达理性诉求,满足各个群体基本的利益需求。
(八)可靠的社会保障机制
社会保障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托底”机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贯彻《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建立社会最低生活保障的运行机制,使广大群众享受到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完善就业、教育、养老、医疗保障等机制,促进社会的安全、和谐。
1.采用多种方式推进就业。一是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中优化就业结构。以经济增长带动就业,通过扩张经济总量,带动就业岗位增加,以发展就业容量大的社会服务业和民营企业为新的就业增长点。二是要激活创业机制,以创业带动就业。要努力营造有利于创业的环境,支持和鼓励群众创业,努力增加人民群众的经营性和财产性投入。三是逐步建立起城乡一体化就业机制,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就业的步伐,逐步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四是加大职业技能培训的工作力度,提高城乡劳动者的就业能力。
2.加快完善城镇保险制度。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点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四项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建设。以养老保险为例:2009年,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6714亿,占总人口的12.5%。与上年度相比,老年人口增加725万,老年人口比重增加0.5个百分点。中国迈入老龄化社会已有十年,生育率低、人口结构老化、社保制度滞后已成未来发展的重大隐患。构建社会化养老体系,已成为一项十分艰巨的紧迫任务。应当加快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以“低门槛起步,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原则,加快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3.健全社会救助制度。应建立职工的工伤预防、工伤补偿和工伤康复相结的工伤保险制度和生育保险制度;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建立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老人集中供养制度;加大贫困家庭子女就学资助力度,努力维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从而最大限度地对生活困难的城乡居民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和各种社会救助。
(九)高效的矛盾处理机制
建立同群众沟通的畅通渠道,及时解决人民内部矛盾。首先,要建立和完善民意表达机制。保障公民的建议权和申诉权,加强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及时了解社情民意、迅速化解社会矛盾。第二,要建立高效透明、便于监督的人民内部矛盾调处工作机制。抓住热点、难点问题,立足于早发现、抓苗头,通过民主议事、民主恳谈等形式,协调利益关系,把各类矛盾和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第三,要建立矛盾发生时的合力化解机制。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教育、调解等方法,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一旦问题上升为大规模群体性事件,需要各部门统筹协调,共同参与,合力化解。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新时期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美好愿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存在的不可避免的各种矛盾,这就要求我们更加自觉地将社会和谐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贯彻到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和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加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机制研究,不断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发展要求的各方面机制,依靠机制建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1]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2-20.
[2]赖明.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DB/OL].http://cppcc.people.com.cn/html.2009-06-18.
[3]张华青.论政治现代化与公民文化[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1).33.
[4]2008 年第一批资源枯竭城市和2009 年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DB/OL].http://biz.icxo.com/htminews 2009/ 03/06/1364491.htm.
[5]刘云山.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N].人民日报.2006-10-24:(2).
[6]王立.浅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0).
C91
A
1009-3605(2010)04-0025-05
2010-05-26
谢维楚,男,湖南衡阳人,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政治哲学和管理哲学。
责任编辑:刘剑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