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2010-08-15娄志刚
娄志刚,苏 姗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一、引言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高职教育规模发展十分迅速,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随着高职高专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深入,高职各专业实施工学交替,基础课课时尤其是英语课时被大量缩减,公共英语课程逐渐被边缘化。与此同时社会企业对高职毕业生英语技能的要求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因涉外业务增多而提高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压力倍增,也再次被推到改革求发展的路口。面对这些问题,笔者结合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类专业的实际,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就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深化高职建筑类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才能提高高职毕业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才能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等方面展开研究。
二、调查与统计分析
根据本研究的需要结合毕业生实习检查以及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笔者对36家用人单位、2004届我院建筑类专业43名毕业生以及132名2008年入学的在校生展开调查。1、对用人单位的调查内容有:(1)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英语技能的要求;(2)在各项英语技能中最需毕业生具备的是什么;(3)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英语课程设置的建议。2、对2004届毕业生主要调查内容有:(1)英语能力对你目前工作岗位的重要性;(2)哪项英语技能对你的工作帮助最大;(3)在学校期间的英语学习能否满足企业的需求;(4)你对学校英语课程改革的建议。3、对在校生的调查内容有:(1)你的英语基础怎样;(2)你学习英语的动机是什么;(3)你对现有教学内容是否满意;(4)你对英语课程改革的意见。
2004届毕业生参加工作已经5年,各项职业技能均经过实际工作的检验。他们普遍认为目前的英语教学岗位针对性低,没有专业特色(SpecialtyCharacteristics)和职业趋向性(Career-oriented)。学校学习和岗位需求脱节,涉及实际工作的还要在工作中从头学起,尤其是建筑图纸的英文注解和建筑机械的使用说明。
在统计在校生问卷时发现高职建筑类专业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差,起点差异很大,对英语教学现状满意度较低。但他们已意识到英语技能对未来职业生涯的重要性以及英语技能学习训练的努力方向。
三、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现状与问题
2004年李岚清同志在谈及外语教学时曾说到,“最重要的是要给学生多创造听、说、读、写的应用环境,特别是听和说的环节。”[1]350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有一个着力点,即加强听说,这是针对大学生听说能力较弱这一现状以及时代发展需要提出的。人们看到高等英语教育的听说问题,当然这也是高职英语教学的突出问题,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近年来围绕这一问题进行大量的教学革新。教学模式上革除了陈旧的教师中心(teacher-centered)的“一言堂”式教学,推广实施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上一改以听记为主的黑板、粉笔、录音机等落后的英语教学手段,教师上课基本采用能吸引学生的视觉效果突出的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也开始多样化,教师们越来越多地采用项目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对话演示法等应用性强、学生感兴趣的方法。通过以上改革,成效也较为突出,能力三级的通过率越来越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运用英语表达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
那是不是高职英语已经达到理想的状态不需要改革了呢?笔者以为高职英语教学至少还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个是教材的职业导向性不强,具体表现为高职英语教材内容脱离专业教学方向,英语教学和专业教学两条线,互相没有辅助互动,更不用说谁服务于谁,导致学生感觉学无所用;一个是高职英语教学考核方式导致学生学习认知的偏差,考核引导还没有摆脱应试的倾向,各院校比的是能力三级的通过率,实用性没有得到凸显。实际上,高职学生有的是一定的英语语法的体系和规则,有大量词汇的堆积,但缺乏的是如何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于是人们看到他们难于在合适的情景下听懂对方的言语,选择合适的词汇,合理运用语法串联并表达自己。当然以通过能力三级的评价导向始终没有彻底摆脱侧重英语语言知识的倾向,导致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应试倾向,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学生在行业背景下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形成和提升。
四、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方向
(一)英语教学定位。高职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刘黛琳老师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既有别于大学本科教育,也不同于专门的职业培训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英语教学既要保证高等教育的属性,使学生达到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又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使学生英语能力能满足未来职业(岗位)实际需求[2]。可见,高职学生英语技能在高职高专学生的能力结构认知中占有不容忽视的位置,高职教育为企业一线输送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目标和高职办学的地域性、行业性特点又决定非英语类高职高专学生能力构成的主体还是其专业职业能力,英语能力只是职业能力的辅助成分。因此,高职英语教学应首先服务于高职专业教学的基本任务,为其专业职业能力服务。落实到建筑类专业,笔者认为建筑类专业英语教学应围绕建筑专业教学的核心任务,培养和提高建筑岗位需求的综合技能,当然这里不仅是英语技能,还有语言表达与交流技巧,记忆能力,材料检索,接受与适应能力,甚至是学生的情商智力与自信。
(二)教材内容革新。教育学的研究表明,语言教学的内容越接近学习者的实际需要,就越可能取得成功。换言之,需求的特性影响着内容的特性。在建筑类专业英语教学需求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行业性的情况下,教学内容也应该考虑不仅要贴近某个专门的行业,也要贴近某个特定的地区,最大限度地与工作实际、行业标准以及地区社会经济或人文背景相联系,体现地方特色,使学生感觉语言技能的训练是在一个非常现实的环境中进行的,语言应用的场景触手可及,不再是天马行空纸上谈兵。笔者认为,高职英语教学突出职业导向的核心是教材建设。英语教材应围绕一个重点——英语听说,并把听说分模块进行,如基础英语听说模块、日常交际听说模块、建筑情景听说模块。按照建筑施工涉及的程序专门设计建筑情景听说部分,并在课堂上给学生更多的机会来模拟用英语解决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保证到工作岗位上能用得到;处理好三种关系:英语基础学习与建筑专业课程学习与之间的关系,高职学院应充分意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合理分布英语学习和专业学习时间,保证专业重点突出,英语辅助够用;英语学习内容与建筑专业知识相关性之间的关系,如有可能英语学习内容要和专业学习内容同步,相互交叉照应;英语学习与建筑施工情景使用关系,一是要在情景中学,二是要在情景中用,这点将在下文考核方式革新中详细阐述。从根本上讲,外语是一种技能,是一种载体,只有当外语与某一种载体相结合,才能形成专业,其工具性才能得到体现[3]。高职院建筑类专业公共英语教学只有和建筑相结合,形成各种建筑情景英语,才能有效地应用于建筑行业,服务于建筑行业。
(三)考核方式革新。高职人才培养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建立在“职业需求”(occupationalneeds)基础上的“以特定岗位目标为导向的”(goal-directed)高等教育体系。2006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全国各高职院校也在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探索和实践这一模式,笔者认为“工学结合”不仅是专业课程中可以采用,基础课如公共英语也可以采用。工学结合中的重要一点就是“做中学”,而高职英语考核引导为什么不能在实践中考呢?过去的单一的“纸上谈兵”的能力三级考核评价方式不但不能满足岗位需求,反而会误导学生的学习认知。再加上高职学生每学期都有大量时间在企业施工现场,“做中考”的条件是满足的。因此,笔者认为,高职英语考核评价应在语言知识卷面考核的基础上引入工学结合实践考核,把语言考核设定在建筑施工分工、业务洽谈、工作面试等真实场景中,让学生在情景分组并扮演不同角色(roleplay),并把考核做成影音案例,并在以后的教学中让学生思考自己实际应用中的得失后,教师进行评价。这样的考核操作方便,无疑会受到喜欢表演、喜欢凸显个性的高职学生的欢迎。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由于高职英语教师大都是英语专业出身,缺乏建筑专业知识,没有行业实践背景,他们对学生未来的目标岗位群需求也知之甚少,不知道企业需要什么,不了解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也不知道什么对学生有用。高职教育改革深化,尤其是职业导向理念提出后,英语教师在专业知识和行业背景的缺失成为英语职业化教学的障碍。高职院校应在本校专业建设的方向上有计划地培养和补充英语教师的专业背景知识和行业实践经验,英语教师自身也要到企业学习实践,以满足职业导向高职英语教学需求。
五、结语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始终要突出以职业技术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思想,适应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改革方向。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让每一个愿意接受英语教育的学生,都能够在既定的公共英语教学设置下,有效形成和提升与自己英语学习能力基础相适应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而这样的能力的形成和提升,又必须服务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总体目标。
[1]李岚清.李岚清教育访谈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刘黛琳.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改革思路[J].中国外语,2009,(6).
[3]张金生.军事英语教学:成就与问题[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