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在青少年中存在的可能性分析
2010-08-15白雪
白 雪
(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少年新,则中国新;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少年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后劲和民族的兴衰。然而,时代的发展、多元文明的冲击,使青少年的成长并不像预期般的顺利,取而代之的是迷茫、彷徨、毫无信念。所以,正确认识青少年的信仰观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一、信仰的内涵
“信,即信奉、相信;仰,即仰慕、敬仰。一般人认为,信仰是人们对某种主义,价值理想的极度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献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他是一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它寄托着人的精神的最高眷注和关怀”[1]。从原始人类到现代文明,经历了漫长的演进。在生产力低下时期对物我之间神秘力量的敬畏使人类产生了对图腾、巫术的原始信仰,原始宗教产生,直到现代,宗教作为慰藉人类内心深处孤独灵魂的精神依凭而长盛不衰。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文明的进步,人类开始信仰科学、金钱、权利等,这样一来信仰不仅仅局限于宗教,而且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如此说来,并非只有宗教才有信仰之说,之所以将信仰与宗教联系的如此紧密,原因是宗教之下盛名的仪规、仪式与信徒们对其的追捧达到了极度。故而“一说到信仰必说宗教,一说到宗教必说到迷信,一说到迷信必说到反科学,一说到反科学必说到反马克思主义,如此,信仰与马克思主义无缘了……。”[2]32马克思主义信仰是20世纪初传入中国的,“它们的不同并不在于宗教只是非科学信仰,马克思主义就是科学信仰,而在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观能够把信仰和理智统一起来,使信仰不断地转向理智……。”[2]145
二、青少年信仰迷失的因素分析
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前,仁、义、礼、智、信作为仁人志士永不磨灭的信念,传承千年。然而,世事沧桑,传统文化的传承变味颇多,再加之外来文化的冲击,谁能保证现代青年人在接受少的可怜的名言警句、诗辞歌赋下仍如古人般“明天理,致良知”,是信仰“乏味无趣”的传统道德,抑或接受“新潮时尚”的外来文明,教育者们不知所措了,青少年们也盲目了,信仰自然便缺失了。然而,造成青少年的信仰缺失是多方面的,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传统文化的传播缺陷
在中国古代的教育中,儒家文化是一枝独秀,不仅对皇家政权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也是培养理想人格的遵循标准。“儒家的观念意识对中国文化具有压倒一切的支配作用,它具有和宗教同样的观念召唤力,情绪感染力和行为制约力……。”然而,不可否认,传统道德文化中的大部分道德纲常都是古代统治阶级维护皇权的工具,和统治阶级关系密切,有些伦理纲常迂腐不堪。新文化运动弘扬民主和科学,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后期马克思主义走进中国,千千万万的仁人志士为之抛头颅、洒热血,共产主义信念在每个革命者的心中根深蒂固,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人们认识到,从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桎梏中解脱的最彻底的信仰便是马克思主义。于是,从那时起,人们开始盲目排斥传统的道德文化,认为它们都是糟粕,必须剔除。尤其是十年“文化大革命”,人们长期以来的理想信念开始崩塌。虽然此后国家开始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然而,这样忽“左”忽“右”的信仰教育对现代青少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再加之传统文化的灌输方式单一僵硬,不符合现代教育方式,这些都成为传统文化传播的障碍。
(二)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
青少年接受教育最主要的途径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家庭,作为社会中的主要社会机构,起着教给儿童文化和亚文化的作用。”[3]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时代背景的差异,大多数父母对其独生子女倍加溺爱,“捧在手里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他们希望自己的艰苦岁月不要在孩子身上重演。“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光耀门庭的愿望让家长们盲目关注文化素质,忽视了道德素质。学校教育也是培养青少年道德观念的主要方面,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不少学校依然被“应试教育”的铁链紧紧套住,重智轻德,只重视抓文化课,忽视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放松了对理想信念的传统教育。即使有时抓紧一阵,也缺乏时效性与计划性,方法简单呆板,仅仅停留在说教上,难以使信仰教育转化为青少年个体内在品质。更严峻的是社会上存在着的不良现象,如追逐金钱不择手段、贪污腐败、损人利己、贪图享乐、吃穿讲排场、花钱比阔气的超前消费,以及社会文化信息传媒的负面效应,都对青少年信仰教育造成了不良影响,削弱了学校教育的正面效果。
(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的负面影响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我国迅速进入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多种经济形式并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革在为人们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使人的弱点与缺陷暴露无遗,一些人为夺取不当利益,不择手段。当那些阅历浅、经验少、辨别能力不强、身心发展还不平衡的青少年面对社会上出现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贪污腐败等不良现象时,心中美好的理想和愿望与现实发生严重碰撞,使他们感到迷茫。由于我们的教育没有跟上,加之学习和就业的压力,于是他们中的一些人对市场经济和改革产生了怀疑,失去了对它的坚定信念,在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下,信仰出现多元化。
三、解决青少年信仰缺失的对策思路
培养青少年正确树立信仰,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的事。作为一种复杂的意识形态和精神活动,不仅需要正确的信仰导向和信仰意志的结合,更需要在青少年的信仰教育中有目的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思路。
(一)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观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用唯物主义和无神论为人类的发展绘制了宏伟的蓝图,在革命实践中为人类认识社会、改造社会提供了指南。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的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理想是推翻一切剥削人和压迫人的社会制度,消灭阶级,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3]共产主义的理想与信念的实现总的来说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正确引导青少年在新的形势下学习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很有必要的,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信仰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到现在已有近百年了,在这期间,中国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将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辉煌,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在帮助青少年学习和掌握这些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用新的方式方法将马克思主义信仰渗透到青少年的头脑中。“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的接受、持有和身体力行的实践,将是一个充满着困难和曲折的过程,然惟其困难和曲折,才能使我们的信仰道路充满了光明。”[4]250
(二)继承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几千年来的儒道墨法各家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与精华,传统文化在修身养性、天人关系、公私关系、义利关系、荣辱关系等各个方面都有所涉及,在对青少年进行传统道德教育时,这些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以小见大先以“修身”再以“齐家、治国、平天下”,先“修身”后“养性”,古代的德育教育对修身的注重性可见一斑。《大学》中指出:“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是)皆以修身为本”,道德修养被视为人生的基础。“天人关系”,“天”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在经过了敬天、畏天再到积极地以德辅天,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总的来说,“天”与现代的自然环境的意义相近。“天人合一”便是一种较为全面而又理想的境界,这种“天人合一”的理论与现代科学不断地结合与演化,与现代所提倡的环境道德、生态伦理不谋而合,是这些学科的重要理论基础,对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公私关系,“公私之交,存之之本”,“义利之说,乃儒者第一义”,重视这种天下为公、大公无私的理想与追求,是青少年重塑理想的必备条件之一。明辨以及正确地对待公私、义利,可以使人去恶从善,形成君子人格,这也是青少年理想人格形成的必备条件。
(三)加强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教育
“人生存在、生活总是有理想的,这种理想是对人生现实不完满存在状态的批判与扬弃,是人生存在的可能完满状态,或者换言之,人生存在、现实生活总是欠缺的,但人又总是不满足这种欠缺的存在,总是要追求完满,这是一种有限存在超越其自身有限性而趋于无限性的过程。”[5]2“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表现,是鼓舞人们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6]125理想信念的形成,有利于青少年认识自我,审视自我,对未来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就像机动车的发动机,一旦有了动力,就不惧任何干扰,一如既往地前进。然而,在面对理想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首先,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辩证地看待理想与现实,理想高于现实,但是必须要根植于现实,脱离了现实,理想便成为空想、幻想,这种主观臆想发展的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其次,理想是一种社会意识,是存在的一种反映,是有一定的阶级性和历史性的,每个时代、每个阶级都有其特定的理想。作为青年学生,要真正地将理想作为人生前进的目标,就应该如李大钊说过的那样:“你们在开始行动以前,应该定定方向,比如航海远行的人,必须先定个目的地,途中的指针,总是指着这个方向走,才能有达到目的地的一天,若是方向不定,随风飘转,恐怕永远无法达到的日子。”[7]158所以,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理想,有助于信仰的形成。
[1]赵建国.终极关怀——信仰及其传播[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2]荆学民.人类信仰论[M].上海:上海出版社,1992.
[3]杨方.诚信内涵的解析[J].道德与文明,2005,(3).
[4]赵麟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读[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
[5]高兆明.幸福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6]何道祥.人生价值取向[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3.
[7]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李大钊全集(第4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