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大一统”思想与中华民族凝聚力

2010-08-15李佑球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统一中华民族民族

★李佑球

试论“大一统”思想与中华民族凝聚力

★李佑球

“大一统”思想作为中华文化核心理念之一,内涵丰富,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一直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凝聚着亿万中华儿女的精神血脉,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当代价值。

大一统;民族凝聚力;历史贡献;当代价值

作为中华民族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一统”思想一直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统一,凝聚着亿万中华儿女的精神血脉,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核和灵魂。

一、“大一统”概念及其演变

“大一统”思想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并随着历史的演进而发展变化。在地理概念上,它是指国土统一;在政治概念上,它是指国家权力高度集中;在时间概念上,它是指江山永固,长久统一。它滥觞于夏商,形成于两周,经汉儒阐发而成体系。

夏商时期,原有禅让制退居幕后,“家天下”观念由此形成,权力被高度集中。周朝通过分封制将国家权力按照血缘关系进行划分,形成天子、诸侯至于平民的统治格局,一统天下的局面及意识开始显现。

进入春秋,周天子地位一落千丈,天下一统、万宗归一的格局被打破,你争我夺、连年不息的兼并战争给百姓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天下一统再次成为人们共识。孔子不遗余力正乐删诗,编写《春秋》,提出“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王道秩序,希望全国一切重大活动决定权都掌握在最高统治者“天子”手中。荀子进一步提出“四海一家”和“一统”的思想,管仲甚至还提出了具体制度上的“大一统”,即“天子出令于天下,诸侯受令于天子,大夫受令于君,子受令于父母,下听其上,弟听其兄。”[1]与此同时代的公羊高在为《春秋》作传时,明确提出了“大一统”概念。他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这是“大一统”最早见于文字的记载。

汉儒董仲舒承继前派各家,将“大一统”进一步阐发引申,形成了完整的政治评价体系和政治哲学理念。他认为“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意即天下一统应成为生活的常态与历史的基本要求。为达到这一目标,他重构了西周建立的天、民、君三者关系,强调君权天赋。由于“天”神秘高悬,具有不可知性,天、民、君关系实际变成了君民关系。如此一来,权利再次被高度集中在国君手中,“大一统”中的“一”也就意味着国家统一于天子手中。保卫国家的统一,领土的完整和维护社会的稳定,从此被视为正统观念,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最高原则和目标。

二、“大一统”思想对民族凝聚力的影响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计秋枫在《“大一统”的思想来源及其历史影响》一文中曾对中国历史分合状况作了一个统计,结果是封建时代的中国实际上有42%的时间是在非统一的局面中渡过的。由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大一统”思想存在的主要意义并非是作为一种实际状态,而是作为一种理念长期影响着中华民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1、华夷同源,天下一统的民族观

春秋以前,“夷”原是华夏族对非华夏族民族的统称,如《尚书·大禹谟》:“无殆无荒,四夷来王。”《淮南子·原道训》:“施之以德,海外宾伏,四夷纳职。”《毛诗正义》:“幽王时,四夷交侵,中国皆叛。”“夷”字前均有“四”字,表边缘之地。而“华”主要与“夏”对称,本义为“花”,引申为有文化、文采。《尚书》中有:“冕服采章曰华,大国曰夏。”同时,“华”又同“化”,含教化之意,即以中原之文化“文”而“化”之。由此可见,“华”、“夷”主要评判标准在文化。《风俗通》就曾记载:“东方人好生,万物抵触地而出。夷者,抵也。其类有九。[2]华夷对称,从而彰显“高贵”与“卑贱”、“典雅”与“猥琐”之别。

随着民族交往日益频繁,“华夷严防”逐渐打破,“天下一家”观念进一步形成。孔子作《春秋》时说:“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民族区别观念,进一步提出“圣王无种说”,认为中国任何一个民族只要有才能,都可以统治中华成为圣王正统。司马迁更是将“华夷同源”、“天下一统”的观念发挥至极致。在此之前,孔子曾据《尧典》、《舜典》、《皋陶谟》等,以删《书》,将华夏历史的上限断自唐尧。但《史记》之《五帝本纪》则以皇帝开始,在唐尧之上依次衔接了帝喾、颛顼、黄帝的事迹。这种同宗同源的统一观念对中华民族融合与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华夷同源同宗思想的确定,突破了民族狭隘意识,从精神层面上认同和确立了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血缘纽带,有力地促进了中华民族各族的融合和交往。

2、强调整体,和而不同的文化观

“大一统”作为传统政治哲学的核心,注重自然、社会的统一与和谐,强调整体利益和集体观念,个体的存在和价值,完全由社会群体派生。这一观念在文化上则表现为“强调整体”、“和而不同”的文化观。

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大国,执政者要想获得统治的合法性,思想上就必须要寻找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和准绳,就必须突破民族局限,从各地域、民族文化中抽象出一个羼杂的文化体系,以便于各地进行符合具体实情的操作。同时,在汉民族人口占大多数的文化中,要保持政权的高度集中与长治久安,必须形成一种尊重差异的文化体制,使得皇权在治理、调整各种关系维护“大一统”的时候,具有灵活性。《礼记·王制》说,“中国夷狄,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因而应“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3],强调各民族原有个性,主张通过教化、交流逐步消融民族差异,形成和而不同的文化观念。

强调整体、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的形成,具有了超时空的稳定性和强大凝聚力,主导着中国的政治法律制度、经济生活方式和主流价值观念,进一步强化了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理念和价值取向。

3、集体至上,追求统一的价值观

“大一统”的观念深入人心,这反映在价值观念上主要表现为凡是有利于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的,不管其人成功与否,往往会得到正面评价,反之则视为民族败类。比如说“千古一帝”秦始皇、“雄才大略”汉武帝,尽管存在诸多缺点,但瑕不掩瑜,历史评价甚高。反之如五代时期南唐的后主李煜,虽然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词人之一,但作为皇帝,他得到的评价一向很低,后世史家对他的评价是“窃土贼民,十有六年,外示柔服,内怀僭伪,岂非所谓‘逆命’者哉!及其计穷势迫,身为亡虏,犹有故国之思,何大愚之不灵也若此!”[4]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计秋枫认为:“大一统”历史人物评价标准已经超越了历史本人的实际功绩、道德仁义,超越了和平、民族主义以及阶级意识,“自成系统,当‘大一统’标准与其他标准产生冲突时,‘大一统’标准并不会全然失效,有时甚至能超越其他的标准。”[5]

遵循着国家大一统的理念,中国社会一路走来,虽历经曲折,饱受沧桑,但渴望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演进的主旋律。“大一统”思想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已深深融入了中华儿女的血液,在维护国家团结、构建和谐社会等各个方面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三、“大一统”思想的当代价值

1、“大一统”是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标尺

2009年国务院新闻办在发布的《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白皮书中指出: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先民的“天下”观念和“大一统”理念便已形成……中国历史上虽然出现过短暂的割据局面和局部分裂,但国家统一始终是主流和方向。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以自己建立的中央政权为中华正统,都把实现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作为最高政治目标。[6]

在看到主流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由于地域不同,文化有别,国家、族群、集团之间的利益冲突仍然不断发生,隔膜、对立乃至仇恨的情绪仍然存在。通过“大一统”这一超越族群理念的运用,可以进一步加强民族间的融合与团结,能消融猜忌,促进族群之间的对话、沟通和合作,为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找到标准和尺度。

2、“大一统”是推进祖国统一的智力源泉

进入21世纪后,当代中国“国家统一”大业的“重中之重”就是实现大陆、台湾海峡两岸的和合统一。

长期以来,受西方文化影响,台湾部分民族尤其是青少年对西方社会制度推崇备至,海峡两岸长期的隔阂,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的对立,使大陆与台湾民众在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等方面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差异。我们也应看到,台独势力依然强大,他们容易迷惑、煽动不知实情的民众。我们还应看到,国际反华势力贼心不死,藏独、疆独依然猖獗,影响祖国统一的不和谐因素依旧较多。在这种背景下,进一步发挥“大一统”当代价值,不断增强各民族、各地域间政治与文化的认同,这对于国家统一大势的健康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3、“大一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助推剂

一部“大一统”的历史就是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不断汇聚沟通、中华民族实体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巩固的历史,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文化对异种文化不断兼容与吸纳、同化与融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汉族文化、匈奴文化、突厥文化、蒙古文化、满族文化乃至域外的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基督教文化不断融合,和谐发展。

而随着国际经济走向一体化,技术的进步、交往的扩大以及信息手段的发达,那种各扫自家门前雪和用战争手段称霸世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各民族必须学会在一个多样化文化的国内外环境中生活,与各种类型的学说、主义、理念进行对话和交流,以平等的身份、宽容的态度去理解其他民族的信仰和文化,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互关系,亦即今天所倡导的“尊重差异,多元并存”理念,这种内含于“大一统”理念下的思维方式为寻求各方有限度的均衡找到了实际可操作的方式,应当成为当代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理念。

[1]石一参.管子今诠[M].北京:中国书店,1988.

[2]于慎行.谷山笔麈[M].北京:中华书局,1984.

[3](汉)戴圣.礼记[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4](宋)马令.南唐书[M].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

[5]计秋枫.“大一统”视野下的历史人物观[J].学海,2008(09).

[6]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3969/j.issn.1009-2293.2010.06.012

D663

A

1009-2293(2010)06-0037-03

李佑球,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科研部讲师。邮编:410001

猜你喜欢

统一中华民族民族
我们的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统一数量再比较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多元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