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构建和谐政党关系的发展历程及当前面临的挑战*

2010-08-15潘慧春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多党合作民主党派政党

★潘慧春

我国构建和谐政党关系的发展历程及当前面临的挑战*

★潘慧春

我国构建和谐政党关系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当前构建和谐政党关系也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和严峻的挑战。

和谐政党关系;发展;挑战

在我国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中,和谐政党关系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的重要意义。和谐政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当前构建和谐政党关系也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和严峻的挑战。

一、发展历程

我国构建和谐政党关系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一是和谐政党关系的孕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了战胜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建设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和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合作关系。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强调:“我党同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合作的政策,必须在全党思想上和工作上确定下来。”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并肩作战,风雨同舟,通力合作,共同奋斗,为构建和谐的政党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和政治基础。

二是和谐政党关系的形成。1948年4月30日,中国共产党为动员全国各阶层人民实现建立新中国的光荣使命,发布了《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五一口号”立即得到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的热烈响应,他们纷纷宣布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应中国共产党的邀请参加筹备新政协。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正式确立,也标志着和谐政党关系的形成。

三是和谐政党关系的破坏。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通力合作,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为了更好地发挥民主党派的作用,建立良好的政党关系,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作为多党合作的基本原则。同年,中共八大把“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正式确定为处理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关系的基本方针。正当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1957年6月,反右斗争扩大化使民主党派受到重大冲击,一些民主党派领导人和成员被错划为右派,许多民主党派负责人被撤职、降职或离开了领导岗位,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关系受到严重冲击。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把民主党派定性为资产阶级政党,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对象。人民政协及各民主党派被迫停止活动,多党合作的政治局面形同虚设,和谐的政党关系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四是和谐政党关系的重新开启。“文化大革命”之后,中国开始全面反思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教训,特别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中的经验教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和谐政党关系重新开启。1979年6月15日,邓小平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开幕词中指出:“我国各民主党派在民主革命中有过光荣的历史,在社会主义改造中也作了重要的贡献。这些都是中国人民所不会忘记的。现在他们都已经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1979年10月19日,邓小平在全国政协、中共中央统战部宴请出席各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代表大会的讲话中首次将多党合作提到了政治制度的高度。他明确指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多党派的合作,这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也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特点和优点。”邓小平的论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性质地位认识的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发展的新起点,促进了多党合作的制度框架逐步完善,对和谐政党关系的构建与发展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1982年中共十二大明确提出把“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作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合作关系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五是和谐政党关系的制度化发展。1989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正式颁布,第一次以中共中央文件的形式明确规定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了民主党派的参政党地位,并就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基本内容、发挥民主监督作用的总原则等方面作了全面系统的规定,推动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进入了走向成熟和规范发展的阶段。1993年3月,全国人大八届一次会议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载入宪法,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已经从执政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政治准则上升到根本大法,政党关系和谐发展进入了制度化、法制化的新阶段。中共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都一脉相承地将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2005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颁布,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原则、内容、方式和程序等都作了科学规范。2006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颁布实施,对新世纪新阶段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作用、职能、主题、任务等进行了较为完备的、系统的阐述。中共中央2005年和2006年连续颁发的这两个文件,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视野下,认识和推进我国政党制度和人民政协工作发展的新思路,成为新世纪新阶段指导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纲领性文件,也说明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正在走向制度化、规范化与程序化。2006年7月,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召开,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会后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首次对如何认识和处理新时期政党关系进行了重要论述,对构建和谐政党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为进一步建设和发展和谐的政党关系提供了更为充分的制度性保证。

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建立和谐政党关系的历史进程的分析,我们既看到了和谐政党关系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认识到了当前和谐政党关系建设所面临的艰巨任务和严峻挑战。

二、面临的挑战

1、国际方面

西方政党制度的挑战。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舞台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局面,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西方敌对势力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领域,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和“分化”,把我国的政党制度作为他们“西化”、“分化”的主要目标。他们把推行西方政党制度作为重要突破口,利用多种手段鼓吹西方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民主方式等,企图以多党制取代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对我国政党政治的发展构成直接挑战。在西方敌对势力的宣传鼓动下,我国社会上一些人包括个别民主党派成员受其影响,认为“西方政党制度具有普适性”,在多党合作问题上提出一些模糊的甚至错误的观点。这些都直接影响我们构建和谐政党关系的政治基础、制度基础和思想基础,使和谐政党关系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更严峻的挑战。

2、国内方面

(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对政党关系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政党政治功能的增强,政党在政治舞台的地位和影响日益重要,成为现代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一个国家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时,其民主政治的发展不仅需要一定的经济作支撑,同时也需要有效而强大的政党的领导和支持作保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利益表达功能的政党,需要为社会各利益主体的政治参与提供更多途径、更好平台。如何按照民主法治的要求来加强政党自身建设、充分发挥政党的各项职能以及如何通过政党制度建设来促进民主政治建设等,都是我国政党关系面临的新问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保持和促进我国政党关系和谐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与政治实践中提出来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和谐政党关系的构建要充分体现和谐社会的本质与时代要求。

(2)社会转型带来的变化对政党关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正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进行变迁和发展,许多要素处于一种变动不定之中,显现出极大的流动性、过渡性和不稳定性。正如十六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具体表现为: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多变;经济市场化程度迅速提高,深化改革进一步触及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人民群众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人们思维活跃,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等等。这些新变化必然对政党关系带来深刻影响,也对政党关系提出了种种挑战和新的更高的要求。

(3)祖国统一进程中出现的“港台”政党对政党关系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香港、澳门的回归,“一国两制”得以实现,香港已经出现了地区性的政党。台湾作为中国的一部分,其存在的政党不容忽视。随着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政党关系的范围就不仅仅局限于目前大陆的中国共产党与八大民主党派,如何处理与“港台”政党的关系,就成为政党制度和政党关系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4)执政党和参政党建设互相促进赋予政党关系新的内涵。2005年2月,胡锦涛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发布前的征求意见座谈会上,就多党合作制度化建设提出了“要坚持执政党建设和参政党建设相互促进”的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再次强调:“全面加强参政党建设,推动执政党建设和参政党建设互相促进。”由此可以看出,实现多党合作双方互相促进是执政党明确提出的要求,这赋予政党关系新的内涵,也对政党关系提出了新的任务。政党关系不仅要和谐,而且要有利于政党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10.3969/j.issn.1009-2293.2010.06.007

D665

A

1009-2293(2010)06-0022-03

潘慧春,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邮编:410001

*本文系全国社会主义学院系统2009-2010年度课题《构建和谐政党关系》(XT200939)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多党合作民主党派政党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确立70年的主要经验及启示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发展70年的三维认识
传递民主党派声音 讲好多党合作故事
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型政党制度的“三个新”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应当稳立本位
发挥民主党派作用 多献务实良策
关于完善民主党派内部监督机制的探讨
国外政党加强和创新群众工作述评
民主党派政党认同的有效构建
论多党合作视角下的“同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