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型集水窖在岩溶干旱山区的应用
2010-08-15田开文
田开文
(湘西自治州水利局 吉首市 416000)
田劲松
(古丈县水务局 古丈县 416300)
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出现的频率、强度都不断增加,降水在时空和年份上分布十分不均匀,“水多、水少、水脏”问题日益严重,饮水安全形势越来越严峻。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高度重视饮水安全工作,要求把“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作为首要任务,把“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作为政府工作的目标。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保障,我们在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总结经验,努力实践,开拓创新,探索出了兴建地埋式集水窖是解决岩溶干旱山区饮水不安全问题的有效措施。
1 工程建设的背景
(1)自然条件的客观要求。
古丈县位于湘西自治州中部偏东,地处武陵山脉中段,是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县。县内高望界主峰顶堂为群峰之首,海拔1 146.2 m,高峰乡陈家村花椒坪海拔147.3 m,为全县最低点。总的地形地貌特点是:地形割裂,地貌形态复杂,山高坡陡,山势险峻,河谷深切,垂直差异显著。古丈县西北部断龙山乡、红石林镇为典型的石灰岩溶发育地区,境内天坑、阴河星罗密布,80%的降水从天坑阴河流走,地表水奇缺,长年处于“水在地下流,人在地上愁”的十年九旱状况。“旬日不下雨,十里去背水”这首民谣就是当地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2)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为了解决岩溶干旱山区饮水困难,国家在20世纪80~90年代修建了不少饮水设施,但都因水源保证率低、水质不达标等因素,工程效益十分低下,饮水安全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人民仍然长期生活在“滴水贵如油”的困境之中。由于当地生产生活用水基本靠天然降水,在气候连续干旱10天后,地表水基本断流,泉井干枯,就出现饮水困难问题,岩溶干旱地区农村大部分要从5 km,甚至更远的酉水等大河背或汽车拉运水来保障生活用水,浪费了大量的劳力和财力,给古丈县新农村建设带来了极大障碍,严重地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古丈县岩溶干旱地区农村之所以贫困,是贫在水上,困在水上,苦在水上。因此,要求解决饮水安全的愿望十分迫切。
2 工程建设的可行性
(1)工程结构简单,施工组织灵活。
根据实际情况和用水户需求,集水窖定型设计为圆形,地下埋深3 m,蓄水容积约20 m3。水窖底板及墙身采用C20混凝土防渗,池顶采用钢筋混凝土呈圆锥形封盖并预留检修孔,在水窖墙身顶部预埋溢流管及安装压水机。
由于集水窖结构简单,用材单一,技术含量要求低。在工程建设中,只需在混凝土配比、模板制作、钢筋制安方面安排少量专业技术人员指导施工,其土石方开挖、混凝土拌合、浇筑等单项工程可充分调动受益户积极性,主动投工投劳参加工程施工,形成了一支组织灵活、队伍庞大的施工队。
(2)工程投资规模小,资金筹集渠道多。
由于古丈县降水较为丰富,多年平均降水量达1 380 mm,单位水资源总量大,降雨丰水期可直接引用山泉、井水,能满足引蓄水量要求,不需建混凝土集流场,相对北方水窖而言,工程投资规模小,单个集水窖投资仅在3 500元左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主要是以“政府扶持、民办公助、多方筹资”的融资模式。国家投资主要是对建设项目的材料费、设备、施工机械作业等费用给予补助,仅占投资的67%比例,地方财政配套和群众自筹占33%比例。由于工程项目区大都在自然条件恶劣、贫穷偏远的地区,地方财政配套和农民自筹资金很难到位。
结合县情,立足实际,群众筹资部分可发动项目区群投工投劳参加工程建设,采取以劳折资方式筹资到位,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可与外资外援办、扶贫开发办等部门积极衔接,争取他们支持,整合部门资金。一些项目村有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也可向工作队申请解决部分资金。
(3)水源要求标准低,饮水安全保证率高。
岩溶干旱山区由于天坑、溶洞遍地皆是,地表水十分缺乏,水源保证率无法达到饮水安全标准。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在岩溶干旱山区我们采取了引、蓄水方案解决了岩溶干旱山区饮水不安全问题。引水主要利用季节性泉井在雨季涨水时将水输入集水窖,蓄水就是根据用水户的需水量修建温差变化不大的地埋式集水窖进行存蓄,在水源干枯断流时提供农村居民用水。集水窖单个蓄水容积20 m3,受益户平均每户按5人计算,人均用水量按饮水安全要求标准取65 kg/天·人,每户每天用水量为0.33 m3,每个水窖水量可在连续60天不下雨的情况下确保一户农村居民的用水。
(4)水窖水量即使长期贮蓄,水质也可以达到饮用卫生标准。
在研制饮用型集水窖前段时间里,针对集水窖长期贮蓄,水质是否有腐馈变质现象,是否能饮用问题,古丈县在断龙山乡龙王湖村集水窖试点工程中试制了一个集水窖,在蓄满水后60天不进来水的情况下,进行了水质检测试验。从贮蓄60天后取出的水样外观看,水质清澈,无杂物,并有清凉的感觉,通过古丈县卫生防疫部门化验检测,其水质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农村饮水安全生活饮用水标准。从以上水样分析、水质检测结果看,兴建地埋式集水窖解决水源缺乏的岩溶干旱山区饮水安全问题是科学可行的,值得推广应用。
(5)工程适用性强,建后管理容易落实。
集水窖主要是在水源缺乏的岩溶干旱山区实施,由于农户居住分散,地理位置高低不一,导致工程水源处数多,水窖布置零散。工程设计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的原则,以单户或联户修建一个水窖为宜,充分利用当地降雨较为丰富的有利条件,以季节性小泉井为水源,在雨季水源有流水时将水输入水窖进行存蓄,水源泉水枯干时再取用水窖存蓄水量供水。
工程建成后,坚持“市场运作、多元管理”原则,依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政策,结合工程实际,单户水窖实行自建、自有、自管、自用的体制,受益户直接受益,由受益户自已维护管理,联户水窖可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自主管理或在民主协商的基础上推荐思想素质高、责任心强的管理人员,各用水户适当缴纳水费,用于工程的维护和管理人员的误工补助,确保工程持久发挥效益。
3 结语
集水窖工程的建设有利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首先,通过打窖蓄水解决了农村居民饮水不安全问题,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减少了农民群众的疾病发生率,节省了农村背水劳力,为农民增收奠定了基础;其次,在雨水天气有效地拦蓄了地面径流量,减少了地面径流对山区地表土壤的冲刷,同时削减了洪峰流量,调节河川径流,降低了河流含泥砂量,减轻了下游地区山塘、水库的威胁和压力,给国家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保障;第三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态自然破坏问题,草木的被破坏得到遏制,生态的修复和再生的有了一定的水资源保证。四是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变水灾为水福,水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提高了雨水资源利用率;五是增强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之间的血肉联系,有利于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水窖地下埋,党恩记心怀”这句上至八旬老人,下至三岁小儿皆知的打油诗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感谢党中央、国务院为民办实事的最好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