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践行大水文发展理念全面提升河南水文支撑保障能力

2010-08-15杨大勇河南省水文水资源局局长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0年4期
关键词:雨量站遥测墒情

□杨大勇(河南省水文水资源局局长)

2009年,在水利部水文局和流域管理机构的关怀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和水利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河南省水文局党委坚持“大水文”发展理念,积极实施“服务立局、人才强局、科教兴局”的发展战略,以提供全方位、深层次、专业化的优质服务为目标,加快水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提升水文预测预报能力和应急监测水平,推进水文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强化科技、人才和制度保障,充分发挥了尖兵、耳目和参谋作用,全省水文事业呈现发展加快、管理加强、支撑有力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水文双重管理体制和法规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是“双重管理”取得突破性进展。水利厅党组高度重视水文“双重管理”工作,水利厅专门发函至各地市,厅主要领导亲自赴有关地市做工作。从2008年12月到2009年6月,全省14个地市水文局全部实现了双重管理体制。实行双重管理体制后,市级水文部门被列为市防指成员单位,为市级水文机构更好地参加地方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保护等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保障作用,各级政府更加重视水文工作,给予财力、物力和政策上的支持与倾斜。

二是水文执法队伍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全省14个地市水文局均成立了水文监察大队,初步形成了省、市两级执法网络,为更好地贯彻落实《水文条例》和开展水行政执法活动奠定了组织基础。一年来,积极开展了测验断面清障、查处违法水事案件等系列专项活动,水文合法权益得到了有效保护。

三是将原“河南省水质监测中心”更名为“河南省水资源监测中心”,标志着由过去单一水质监测工作向全省水资源保护、管理及地下水的全面监测拓展。

四是认真贯彻落实水利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水文工作的通知》精神。水利厅于去年12月专门下发贯彻落实《通知》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对水文工作的领导,为水文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就

2009年,河南水文共落实水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7500余万元,堪称河南水文历年建设资金之最。

一是为加强应急防汛测报工作,从省长基金中首次安排专项经费1000万元,新建228个遥测雨量站和61座小型水库遥测雨量站、水位站,改建驻马店示范区57个遥测站等。

二是积极抓好危旧水文站房改造建设工作。落实水利部投资461万元、省配套资金488万元(共计949万元),对全省33处危旧水文站房进行全面改造建设。

三是河南省中小河流暴雨易发区水文监测工程建设落实投资1308万元,计划建设355个雨量、水位遥测站,7个水情分中心和1个省中心。目前到位资金952万元,完成了260个雨量遥测站、2个水位遥测站建设任务。

四是“工程带水文”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共落实投资2877万元用于南湾、鸭河口等17处水库除险加固和沙颍河、小洪河等10处治理工程水文建设。

五是扎实开展城市雨量站建设。在全省18个省辖市增设了80处雨量遥测站,项目完成后全省共有91处城市雨量站,初步控制了18个省辖市市区的雨量分布情况,增强了城市防洪能力。

六是高度重视水文墒情监测工作。将分期进行土壤墒情及地下水自动监测系统建设。目前,一期工程落实投资1200万元,将建成86处墒情自动监测站、150处地下水自动监测站、1处水文气象墒情自动监测中心和9处地市分中心,配备20套墒情移动监测设备,将在2010年汛前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同时,二期工程规划也在进一步修订中。

七是完成了一批重要规划报告。编制了河南水文“十二五”建设规划并上报省发改委和水利部审批,完成了“河南省水文事业发展规划”的初步编制报告等。

通过近年来持续不断的基础设施建设,基层水文职工办公、生活条件有了根本性改善。目前,全系统新建和改造办公住宅面积达11.1万m2;全省121处水文站站房全部改造建设完毕;全省缆道测流系统全部配备半自动和全自动缆道操作台;购置14套ADCP多普勒测流仪;建设遥测雨量站1060处、遥测水位站322处;85%以上水位测验项目实现了自动监测与传输,雨量观测项目全部实现了固态存储。

三、在抗旱应急测报预报工作中取得新成绩

去年,河南省发生了60年一遇的冬春大旱,全省连续100多天无有效降雨。面对严峻的旱情,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开展抗旱服务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抗旱应急坚强合力。省局迅速成立了由水文水资源专家组成的抗旱测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横向分工负责,纵向逐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责任领导机制,形成了“全面发动、全员参与、全力以赴”的态势。特别是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抗旱Ⅲ级、II级、I级应急响应以后,水文系统实行应急24小时值班制度;在厅组成的38个督导组中水文部门有8个工作组;省政府组织的3个工作组中,水文部门作为主要成员直接参与,这是河南水文历史上的第一次,彰显了水文服务保障的不可替代作用。

二是搞好墒情旱情信息采集,为抗旱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全省446处雨水情报汛站,按照汛期拍报标准监测和拍报雨水情,并且要求雨量信息有雨即报,比汛期5毫米拍报时段雨量要求更高,这是建国以来所没有过的。全省121处墒情监测站每五日观测和报送一次土壤墒情,并根据抗旱工作的需要,随时加测、加报土壤墒情。每天统计分析大中型水库总蓄水量、可用水量以及抗旱浇麦灌溉放水情况。同时,及时启用了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14个水情分中心、880处遥测雨量站,全省遥测雨量站在冬春季首次启用,水文遥测系统在抗旱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着力加强地下水监测。在抗旱浇麦期间,省局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勘测局强化地下水测报工作,改变每月报送一次为每5天上报送一次地下水监测井资料。省局机关专门组织技术人员,对全省1800多眼地下水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并根据地下水的埋藏及储存条件,结合机电井取水工程情况,及时准确预测全省地下水资源的可采储量。

四是积极开展水资源分析论证和引黄口门引黄水资源量的督导、监测,为引黄水资源调度奠定了良好基础。

河南水文在抗旱工作中积极主动参与、优质服务受到了省领导好评,为我省在大旱之年仍取得了粮食大丰收,连续6年夏粮生产创历史新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在应对突发水污染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

2009年初,在大沙河砷污染事件中,我们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成水文突击队冒着严寒,连续多日对水量水质进行动态监测,为防控淮河污染提供了及时准确的科学依据。2009年6月,在水功能区监测工作中发现郑州市索须河下游氟化物严重超标后,我们及时将监测分析信息通报给有关部门,并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和环保部门做好应急处置工作。由于发现及时、协调有力,避免了重大水污染事故的发生,确保了黄河用水安全。

2009年河南水文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首先得益于各级领导和各有关部门对河南水文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鄂竟平副部长先后两次来到河南,专程为洛阳、信阳水文水资源局双重管理揭牌;郭庚茂省长亲临省局水情中心视察工作;王仕尧厅长和主管副厅长于合群同志一年中曾多次深入到基层水文测站检查指导工作、看望慰问水文职工。其次是省局党委开拓创新、抢抓机遇,广大水文职工奋发进取、主动作为。一年来,全省广大水文职工弘扬“求实、团结、奉献、进取”的水文行业精神,全系统12个单位、19名同志获省级以上表彰,省局被授予全省学习型组织标兵单位,并荣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状。第三是得益于对人才队伍建设的不断加强。一年来,我们采取培训、引进等方式加强对人才队伍的建设,并在2009年首次通过公开竞聘10个副处级领导职位,创新选人用人机制。目前,全系统大中专以上学历912人占在职总人数的85%,中级以上职称434人占40%,其中高级职称116人占近11%。

河南水文工作与先进兄弟省份相比,仍有不小差距。我们将借这次全国水文工作会议的东风,全面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认真学习借鉴大家的先进经验,牢牢把握水文发展的新形势新机遇,深入践行“大水文”发展理念,全面提升河南水文的支撑保障能力,为水利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雨量站遥测墒情
墒情会商,助力备耕春播
信息熵方法在辽宁省不同分区雨量站网布设的应用研究
雨量站网布设对水文模型不确定性影响研究
土壤墒情监测的意义与技术规范
基于WPF的遥测CAS信息实时监控系统设计开发
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的遥测方舱温度调节方法
浅谈如何提高遥测状态估计合格率
雨量站网测量精度的评估
开封市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建设研究
额尔古纳市2013年春季土壤墒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