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英国、美国、日本护理硕士教育模式的比较与思考
2010-08-15李夏卉李继平
李夏卉,李继平
·国外护理介绍·
对中国、英国、美国、日本护理硕士教育模式的比较与思考
李夏卉,李继平
护理专业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自1992年开始开展护理学硕士教育,至今已有16年。近几年来我国在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但与美国等护理教育较发达的国家相比,中国护理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尚未形成一个规范、系统的体系。为促进我国高等护理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必要加强对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护理教育现状的了解。本文从招生条件、课程设置及考试制度几个方面对这几个国家的培养模式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归纳出国外护理学硕士培养模式对中国的启示和可以借鉴的方面。
1 中外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对比
1.1 招生条件 国内护理硕士研究生的来源主要是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少数学校仍招收同等学历者(本专业大专学历且工作满3年以上),但同等学历者在复试时加试有关基础理论课。参加当年全国硕士生入学统一考试,考试科目为英语、政治、西医综合(或护理综合)3门,笔试通过后再参加各校自己组织的面试[2]。
在美国,申请护理硕士学位的人要求必须是注册护士(RN),主要招收有学士学位的 RN[护理学士(B.S.N)o r理学学士(B.S)]和具有其他学士学位的人。具有护理大专学历的RN在过去5年从事这个专业的人也可以申请硕士学位学习[3]。
英国的护理硕士招收条件是[4]:护理及相关专业本科毕业,从事护理工作2年以上,并要在英国护理学会正式注册,或相应的海外注册资格;完成了科研方法学课程并得到3级水平以上的成绩,或通过了招生委员会的评估和培训课程。日本护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条件是[5]:接受过16年的学校教育,或者是大学3年级的在校学生,成绩优秀者,研究生入学考试各个大学根据本校情况而定。
整体比较来看,美国跟英国的入学条件比国内要低,招收范围更广,主要采用申请而非理论考试的形式,这无疑给更多的护理人员提供了继续深造的机会,也避免了优秀护理人员由于考试发挥失利而错过深造机会;而中国在招收护理硕士研究生时由于笔试较难,就存在通过初试的考生很少的现象,从而很多学校不得不降低复试及面试的难度,没有深入考察考生的科研能力。日本的入学条件与中国类似,但考核方式也相对灵活,没有全国统一内容,可以体现各个学校的特色。
1.2 学制及课程设置 中国护理学专业实行的是学年学分制度,由大学规定学生总的修业年限和学习总时数,护理学硕士学位学习年限规定为2年~3年[6]。
美国护理学硕士均采用开放型的学分制。课程设置可分为3个部分:各专科学生共同必修的基础课程,角色理论,论文书写或选修的科研课程。全日制的学生只要3个到3个半学期可完成学业[7]。
英国的学制因人而异,全日制学生可在1年半内完成,非全日制学生可在2年~4年内完成,但在校时间不能超过4年。课程设置也很灵活,学生可根据研究方向、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选择研修科目。学时包括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甚至私人教学活动[4]。
日本研究生院为2年制教育,科目分为专业科目、共同科目及其他专业研究领域科目,每一部分都要求达到相应的学分[5]。
可见,中国及日本学校属于学年学分制,而英、美两国属于完全的学分制,专业修业年限非常灵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修业年限,而且,不同的专业方向学分要求不一样,能体现各专业分支间的差别,使研究生毕业后更具专业性;而中国基本上是以学校规定课程为主导,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相对较小,且每个专业方向的学分要求没有显著区别,没有体现出不同专业方向在难易程度、学习偏重点上的差异性。
1.3 考核制度 中国大学的护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考核包括课程成绩考核、科研能力审核、开题报告审核及政治思想品德审核。形式有笔试、口试、提问等。学位课程考试合格,学生可以开始撰写学位论文,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6]。
美国大学多实行综合考试,在研究生完成课程学习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进行。绝大多数学校只要求修满学分,或学分加临床实践可获得硕士学位。极少数学校(爱荷华州立大学等)要求完成学分和硕士论文。硕士毕业考核有3种方式:学生可以选择综合考试以替代硕士论文;撰写硕士学位论文;综合考试+学位论文[6]。
英国大部分科目的考核形式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规定篇幅和内容的小论文、小的演讲和小的研究报告。每个科目的评定均根据综合评定,每位学生须通过13次评估,其中每个科目是3次,毕业论文1次(答辩)[4]。
在日本一般没有书面考试,但学期末需要提交课程报告书,老师将根据出勤次数和报告书质量给学分。毕业前需通过毕业论文答辩[5]。
美国的考试制度是多样化的,侧重于考核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要求也较严格,大多数学校不要求论文答辩。英国的考评制度较为严谨,在多次的考核中锻炼学生自行设计、研究课题的能力,而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中,提交与答辩占80%,这就要求学生对研究课题的准备更充分,理解更深入。相比之下中国和日本的考试方式较为简单,重心偏向于毕业论文这个版块,且基本上都有一年时间来准备,重点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但由于考试模式简单,对平时学习的自觉性要求较高,容易形成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的心态。
2 对中国护理硕士教育培养模式的建议与思考
2.1 招收条件 经过与英国、美国及日本的比较,中国采用的全国统考制度科目较多,范围较广,难度较大。尤其很多学校考西医综合,造成学生在学习内容和考核内容的脱节,不能反映护理专业学生对本学科的掌握情况。现在,有些学校改为考护理综合,但仍然存在考核内容繁重,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为一些在职护理人员及实习任务较重的学生带来很大的复习压力和强度,从而在无形中错过了一些适合深造优秀的护理人才。但是,如果降低考试难度或缩小考察范围,又不能拉开考生的差距,尤其在中国这种人口较多的国家,不易保证招生质量。
中国可以借鉴美国及英国,适当采取申请硕士入学资格的招生方案,如:增加推免生人数;对于在职护理人员,如果其工作年限、学术成果等达到一定标准,可以申请护理硕士入学资格。此外建议在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的笔试中适当降低难度,减轻考生负担,并在复试时增加深度和灵活性,筛选出适合深造的优秀考生。
2.2 学制及课程设置 国内如能采用英、美式教育中因人而异的学制,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安排学习进程:接受能力快的学生更快完成学业,弥补国内高学历护理人员的短缺;接受慢的学生有充分时间学习,保证毕业生质量;在职护理人员也能合理安排时间,更好地处理工作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另外,如果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及兴趣来选择专科性的、对工作有帮助的科目,一方面可提高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学生将精力集中在所研究的领域里,可增强研究生在学术上的专业性。
2.3 考核制度 我国的护理研究生考核严进宽出,不宜于保证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我国大学可以在平时的学习中穿插各种形式的小型考核,并增加平时课堂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这无形中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起到一定督促作用,也使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更为深刻。当然,由于目前国内研究生教育师资较为短缺,所以要开展更为严格、灵活的考试,需要和师资队伍的建设同步进行。
3 小结
护理硕士教育任重而道远,我国护理硕士教育由于起步相对较晚,教育体系发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我们需要加强护理硕士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教育理念、理论以及培养模式,从而进一步深化硕士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护理研究生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促进我国高等护理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护理专业输送一批批优秀的高级护理专业人才。
[1] 朱海利,陈洪华,任小红.我国护理硕士教育的现状及思考[J].护理研究,2006,20(8A):1982-1983.
[2] 徐娟.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与发展[J].家庭护士,2007,5(8A):11-12.
[3] 张晓.美国的护理教育[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5):199-202.
[4] 顾则娟.英国护理硕士教育的特色[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3,(3):306-307.
[5] 田素斋.日本护理硕士课程的学习过程及体会[J].中华护理教育,2007,4(6):283-284.
[6] 史崇清.中美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教学管理制度比较研究[J].护理研究,2008,22(4B):1026-1027.
R47
C
10.3969/j.issn.1009-6493.2010.06.049
1009-6493(2010)2C-0549-02
李夏卉,硕士在读,学习单位:610041,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李继平工作单位:610041,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
2009-03-23;
2009-12-17)
(本文编辑 吕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