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体会
2010-08-15李文静谢玉娟
李文静,谢玉娟
(莱芜市人民医院,山东 莱芜 271100)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体会
李文静,谢玉娟
(莱芜市人民医院,山东 莱芜 271100)
有机磷中毒/治疗;护理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精神压力不断增加,烦燥、矛盾易发。因此,服毒者时有发生,我们自2007年~2009年共收治有机磷中毒患者40例,通过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抢救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有机磷家药中毒患者40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27例,年龄在18~72岁之间。敌敌畏中毒9例,3911中毒4例,氧化乐果中毒13例,对硫磷中毒14例。均经口服中毒,服毒量30~500ml。服药一小时之内入院25例,另15例服毒时间不祥。中毒程度:其中重度中毒20例,轻度12例,中度8例,诊断和分度标准以急性中毒的现代救治[1]为依据。
1.2 方法 全部患者入院后迅速清除毒物,包括彻底洗胃或清洗皮肤,应用胆碱酯酶复能剂及综合方法治疗。
2 结果
急性有机磷中毒40例,抢救成功36例,成功率90%,死亡4例,死亡率 10%。
3 护理
3.1 抢救与护理
3.1.1 尽早彻底的洗胃 1)无论患者中毒多长时间,均应洗胃。一般4~6h之内。2)常见的洗胃液有2%碳酸氢钠、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生理盐水和清水等。敌百虫中毒禁用碳酸氢钠,因其遇碱会变成毒性更强的敌敌畏。高锰酸钾可使1605,乐果氧化后毒性更强。在中毒物质不明时,应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水温30~35℃。3)插管动作应轻柔,插管深度即测量耳垂至鼻尖再到剑突的位置,约45~55cm,有义齿的,插管前应取下。4)洗胃时患者取左侧卧位,头低位偏向一侧。每次进水量300~500ml。5)洗胃结束后经胃管注入50%硫酸镁或硫酸钠40~80ml导泻,但是肾功能不全或昏迷患者不宜采用硫酸镁,以免加重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
3.1.2 洗胃过程中的观察 1)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确保呼吸道通畅。2)观察出入液量是否平衡,以防止胃液量过多而返流致窒息。观察洗出液是否为血性液体,本组有一例胃溃疡病史的患者,洗胃结束时引出少量血性液体,应立即通知医生,给予对症处理。3)在洗胃过程中,若患者呕吐物污染衣物,床单或皮肤,应清洗干净,以防再中毒。
3.2 抢救用药过程中的护理
3.2.1 合理应用解毒剂 在抢救和洗胃的同时应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维持循环功能,一条供静脉推注阿托品,阿托品能拮抗体内过量的乙酰胆碱,是有效的副交感神经拮抗剂,能迅速解除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毒蕈碱样症状,并通过血脑屏障兴奋呼吸中枢,对抗有机磷中毒的中枢抑制[1]。另一条供静脉滴注解磷定及其他抢救药物,解磷定为胆碱酯酶复活剂,早期应用能使磷酰化胆碱酯酶脱去磷酸基,恢复酶的活性,从而解除烟碱样症状。
3.2.2 阿托品的用药观察 阿托品是有机磷中毒的特效解毒药。应早期足量反复应用,以达到阿托品化为原则。阿托品化:1)瞳孔较前扩大,不再缩小。2)颜面潮红,皮肤干燥,口干,腺体分泌减少。3)肺部音减少或消失。4)意识障碍减轻,或由昏迷开始苏醒,轻者烦躁不安。5)心率达120~_140次/min,四肢末梢由冷变暖,同时应警惕阿托品中毒的表现,如高热达40℃,无汗,脉搏大于160次/min,烦躁不安,甚至出现狂躁、谵妄等精神症状,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处理。
3.2.3 胆碱酯酶复能剂的观察 解磷定应与阿托品同时应用,大剂量时有口苦、咽痛、恶心、乏力、视力模糊、复视、头痛、头晕、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可引起暂时性呼吸抑制作用[2]。
3.3 基础护理
3.3.1 心理护理 对自行服毒轻生者,绝不能轻视或取笑,要关心他们,用贴切,友善的语言,激发其求生的欲望。待患者脱离危险期而进入恢复期时,可和他们共同探讨人生的价值和对生活的向往,帮助其建立生活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积极鼓励轻生者珍惜生命。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药物的副作用,使其配合。
3.3.2 皮肤护理 注意皮肤清洁,及时更换床单,按摩受压部位,预防褥疮。
3.3.3 饮食护理患者一般禁食1~3d,饮食选择低糖、低脂、适量蛋白质,且由少到多,由流质、半流质、过渡到普食。
3.3.4 安全护理 对意识障碍者要注意保护,防止坠床。
3.3.5 引流管的护理尿管常规每日护理两次,保持各种引流管通畅,防止受压、逆流,每日更换引流袋。总之,对AOPP患者,早期抢救是成功的基本保证,彻底清除毒物、彻底洗胃、合理应用阿托品及胆碱酯酶复能剂,严密的病情观察与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1]史继学.现代治疗与监测[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2002:299-302.
[2]史继学,武新宽.急性中毒的救治疗进展与注意事项[J].中华腹部疾病杂志,2002,2(6):547.
R595.4;R473.5
A
1008-4118(2010)02-0065-02
10.3969/j.issn.1008-4118.2010.02.36
201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