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舒肝散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65例
2010-08-15傅晓丹
傅晓丹
(毕节地区中医院内二科,贵州 毕节 551700)
柴胡舒肝散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65例
傅晓丹
(毕节地区中医院内二科,贵州 毕节 551700)
目的探讨柴胡舒肝散加减对胆汁返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65例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给予柴胡舒肝散加减。结果治愈52例(80%),显效9例(13.85%),无效4例(6.15%)。总有效率为93.85%。结论柴胡舒肝散加减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疗效确切,无副作用。
柴胡舒肝散/治疗应用;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
胆汁返流性胃炎是临床消化内科的一种常见慢性病,近年来有逐年增加趋势[1]。自2001~2007年用柴胡舒肝散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65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65例,男36例,女29例。年龄23~65岁,平均46岁。病程5天~l3年,平均6.3年。上腹部疼痛伴呕吐者17例,上腹部疼痛伴胆汁呕吐者15例,上腹部灼热疼痛者19例,上腹部疼痛伴消化道出血者6例,上腹部疼痛伴贫血者5例,幽门切除者3例。所有患者均经胃镜检查确诊。全部患者临床表现为上腹部胀痛或胃脘痞满、嗳气、口苦等,查体上腹部轻压痛或压之不适。全部患者均有典型的胃脘痛症状,在治疗前均经纤维胃镜检查,可见不同程度的胃黏膜粗糙,并呈弥漫性充血、水肿、糜烂,有黄色黏液附着,可见有胆汁自幽门返流入胃,并排除占位性病变。组织学改变有比较特征性的病理变化,活检证实为慢性胃黏膜炎症性改变。
1.2 治疗方法 65例患者给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药物组成 :柴胡15g、郁金 20g、枳壳 15g、陈皮15g,白芍15g、黄芩12g、大黄(后下)6g、槟榔12g,半夏12g、生姜9g、甘草9g。处方加减变化情况:口苦明显者,加丹皮15g,吴茱萸3g,山栀12g,反酸明显者酌情加重栀子量;胃脘闷胀症状突出者加枳实10g、厚朴12g;伴有胸骨后疼痛者酌加台乌10g、小茴香6g、赤芍药15g;便血者加侧柏炭15g、地榆 15g、炮姜炭15g;呕恶重,加旋覆花(另包)15g,代赫石(先煎)30g。1剂/d,水煎2次,混匀,分早晚 2次温服。
2 结果
胃镜复查无胆汁返流,临床症状消失为治愈(52例,80%);胃镜复查无胆汁返流,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半年内偶有发作,但疼痛及临床症状均减轻者为显效(9例,13.85%);胃镜复查及临床症状均无改善者为无效(4例,6.15%)。总有效率为93.85%。
3 讨论
胆汁返流性胃炎系幽门功能不全或胃切除术后胆汁返流入胃,胆酸破坏了胃黏膜屏障,导致胃黏膜充血、水肿、发炎、糜烂,甚至溃疡的一种浅表性炎症[2]。胆汁返流性胃炎相当于中医“胃脘痛”、“呃逆”、“痞证”范畴,祖国医学认为是胆汁上犯于胃引起胃脘疼痛。
本病虽在胃,但与肝、胆关系密切。肝胆互为表里。胃胆同属六腑,均以通降为顺[3]。胆汁的生成、排泄依赖于肝的疏泄。若情志不遂或手术损伤导致肝气郁结,木不疏土,胃失和降,胆汁反流,上逆为病。治疗应疏肝利胆、和胃降逆。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利胆;枳壳、郁金行气解郁、舒肝利胆;陈皮理气调中;黄芩清胆和胃;半夏、生姜降逆和胃止呕;槟榔行气导滞;大黄清热解毒,泻下攻积;白芍、甘草酸甘化阴,收敛胃气,调和肝脾,柔肝止痛;白芍配大黄酸苦通泄,平肝胆之气逆[4]。诸药合用,共奏疏肝利胆、和胃降逆之功。
通过临床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能明显减少胆汁返流,对慢性胃黏膜炎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5]。本组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治愈52例(80%),总有效率93.85%。这与方中诸药的消炎解痉止痛、促进胆汁分泌、加强胃肠蠕动、减少胆汁返流及保护胃黏膜等多种药理作用有关。因此,柴胡疏肝散加减是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的有效方剂,疗效确切,无副作用。现代医学认为,胆汁返流性胃炎多为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和幽门括约肌舒缩功能障碍而引起胆汁反流,进而导致胃窦部炎症[6]。西医治疗主要是应用促胃肠动力药和胃黏膜保护剂等,临床虽可改善症状,但疗效一般且容易复发。
[1]陈玉其.中医药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近况[J].浙江中医杂志,2003,(04):56..
[2]童桂法.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诊断与治疗探讨[J].浙江临床医学,2002,(01):43-44.
[3]陈建生.降逆汤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67例[J].湖北中医杂志,2002,(03):34-35.
[4]王洪涛.胆汁返流性胃炎与相关病因[J].临床医学,2003,(06):76-77.
[5]吴之煌,白焰.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61例.北京中医,2002,(04):43.
[6]谢平.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36例.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0,(06):45-46.
R286;R573.3+9
A
1008-4118(2010)02-0049-02
10.3969/j.issn.1008-4118.2010.02.26
201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