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经皮冷循环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初步探讨
2010-09-05张海鹰朱才义
张海鹰,朱才义
(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7中心医院特诊科,海南 海口 571159;2.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医院 海口市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海南 海口 570208)
子宫肌瘤尽管是良性肿瘤,但体积较大时可引起较严重的腹痛、压迫、贫血等症状,子宫肌瘤不大但造成的心理压力大也需要治疗。子宫肌瘤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手术。近年随着微创外科学的发展,子宫肌瘤的各种微创治疗方法也日益引起重视。微波消融是其中的方法之一。笔者应用冷循环微波消融技术治疗子宫肌瘤,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来自两家医院2008年4月至2010年3月间,经超声检查诊断或部分经超声引导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患者58例,年龄30-53岁,平均42.6岁。诉月经过多43例,轻至中度贫血38例,下腹痛31例,尿频或便意感等压迫症状12例。58例中,壁间肌瘤53例,浆膜下肌瘤5例。其中,多发性子宫肌瘤16例。肌瘤最大径3.1-9 cm,平均最大径5.1 cm。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58例肌瘤瘤内均可见点、线状彩色血流信号,大部分肌瘤周边见环状彩色血流信号。21例术前应用SonoVue超声声学造影,肌瘤瘤内均可见于动脉期出现均匀或不均匀增强。
1.2 方法
1.2.1 设备 微波设备为ECO-100冷循环微波消融治疗仪,频率2450 MHz,输出功率10-80 W,连续可调,配有水循环冷却式防粘、绝缘微波天线;定位引导超声为Esaote DU-4型及迈瑞DC-6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5 MHz,均配有专用穿刺引导器。超声造影设备为Aloka SSD-5500型及Philips IU22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5 MHz,均有造影软件及功能。增强对比造影剂为BRACCO公司生产的SonoVue,造影按常规方法进行。
1.2.2 术前准备 选择已婚和无生育要求,愿意接受本治疗方法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治疗时间选在经期干净后3-7 d进行,排除合并明显贫血、有凝血功能障碍和心、肝、肾功能不全者。于手术前晚服缓泻剂导泻,减少肠气干扰。
1.2.3 麻醉方式 一般采用硬外麻,病人治疗时意识清醒,能屏气配合进针穿刺。或先在穿刺点局部注射2%利多卡因5 ml浸润麻醉,病人清醒,病人屏气配合穿刺,待微波天线置入靶瘤后,再静脉镇痛下进行微波消融治疗。
1.2.4 治疗方案 肌瘤最大径3-5 cm:以单针治疗,功率60 W,时间为10-20 min;肌瘤最大径大于5 cm:则以双针治疗,功率60-70 W,时间20-40 min;有2个或以上病灶时,先做深部肌瘤的治疗,后做浅部肌瘤的治疗。
1.2.5 治疗操作 患者以仰卧位,治疗前术者先超声检查了解肌瘤大小、数目、位置及与膀胱、肠道等周围脏器的关系,确定好进针穿刺点及穿刺方向和角度,穿刺针道避开膀胱及肠道。常规皮肤消毒、铺巾,小尖刀切开皮肤小口2-3 mm,在超声引导下14 G微波天线针穿刺进入靶肌瘤内预定部位,发射微波开始治疗。治疗过程中超声全程实时监视,见治疗靶区回声明显增强,持续时间5 min以上,回声增强区不再继续增宽后,微波天线可后退1-1.5 cm继续治疗,直到回声增强区范围覆盖满肌瘤病灶时停止治疗。治疗过程中注意患者腹痛等症状情况,并全程心电、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监护。
1.2.6 疗效评价 58例术后三个月内复查一次彩色多普勒超声及检测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等,其中,21例复查时除做上述项目检查外,加做超声造影。以后每3-6个月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及RBC、Hb等一次,并了解症状、体征情况,综合评价。超声影像示肌瘤肿块体积缩小或不变,肌瘤内彩色多普勒血流消失,超声造影见肌瘤无强化时,判断为完全消融;超声影像示肌瘤肿块体积缩小或不变,但肌瘤内彩色多普勒血流仍有部分存在,超声造影见肌瘤仍见部分强化时,判断为部分消融;超声影像示肌瘤肿块体积不变或增大,肿瘤内彩色多普勒血流无减少,超声造影见肌瘤强化无减少时,判断为消融无效。临床疗效:超声影像示肌瘤完全消融,RBC、Hb原减低者改善及症状体征改善者判断为显效;超声影像示肌瘤大部分消融,RBC、Hb原减低者及症状体征改善者,判断为有效;超声影像示肌瘤部分消融或消融无效,RBC、Hb原减低者及症状体征无改善,反而加重者判断为无效。
2 结果
2.1 58例子宫肌瘤微波消融治疗术中,生命体征稳定,无严重副作用及并发症发生,均一次顺利完成治疗。
2.2 微波消融术前后肌瘤大小变化情况 58例中,肌瘤瘤体缩小47例(81.03%),肌瘤最大径线缩小<1.0 cm 18例,缩小1.1-2.0 cm 21例,缩小2.1-3.0 cm 8例。
2.3 微波消融术前后肌瘤内彩色多普勒血流变化情况 见图1、图2。58例中,肌瘤内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消失55例(94.82%),大部分消失3例(5.17%)。
2.4 微波消融术前后肌瘤内超声造影对比强化变化情况 见图3、图4。58例中21例术前术后进行了超声造影,肌瘤内超声造影强化消失21例(100%)。
图1 微波消融术前,子宫底肌瘤4.2 cm×3.8 cm,彩色多普勒能量图显示肌瘤外及内部血流丰富。
图2 与图1为同一例,微波消融术后,彩色多普勒能量图显示肌瘤外环周血流减少,但肌瘤内部血流消失。
图3 微波消融术前,子宫体前壁肌瘤5.2 cm×4.4 cm,超声造影动脉早期(16 s)见肌瘤整体均匀增强。
图4 微波消融术后,超声造影动脉早期(22 s)见肌瘤内无增强,呈“黑洞征”。
2.5 微波消融术后随访临床症状变化 术后随访最短8个月,最长2年半,平均18个月。月经过多改善率为93.02%(40/43),贫血改善率为86.84%(33/38),下腹痛明显好转率为83.87%(26/31),压迫症状明显好转率为91.67%(11/12)。
2.6 综合术后肌瘤大小变化、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及超声造影变化情况判断 58例中,完全消融55例、大部分消融3例。综合术后肌瘤大小变化、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超声造影变化及临床症状等情况判断评价,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显效39例,有效19例,无效0例。
2.7 不良反应 本组58例子宫肌瘤微波消融术中均有轻度下腹区疼痛。微波消融术后,21例术后当天有轻微下腹疼痛、3例有较明显下腹疼痛,8例有低热,下腹痛及发热一般在2-3 d后自行缓解,5例有恶心、呕吐症状,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
3 讨论
子宫肌瘤在育龄妇女中发病率为20%-50%[1-2],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以往,手术切除是子宫肌瘤主要的治疗方法,但其有创伤大、痛苦明显及有一定的并发症等缺点。因此,近年微创及无创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日益受到重视。已有多种非手术治疗方法,如子宫动脉栓塞术,射频、微波、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及冷冻治疗等技术得到应用[3-8]。微波消融治疗属于微创治疗,它是通过实时二维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将微波天线置入肌瘤内,发射2540 MHz微波时,导致靶区肿瘤组织内的极性分子高速运动,摩擦产热而升温,当温度达到65℃-110℃时肿瘤细胞凝固坏死,而达到“热切除”子宫肌瘤的目的。
本组58例子宫肌瘤微波消融治疗,均一次完成。术后随访复查结果显示子宫肌瘤完全消融55例(94.8%)、大部分消融3例(5.2%);临床评价显效39例,有效19例;治疗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及副作用。说明只要严格选择符合适应症病例,术中操作正确,微波消融是能够实现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目的的。由于本组例数尚少,随访时间亦较短,远期疗效及转归如何,尚需进一步积累例数、延长随访时间观察和判断。
孙军等[9]报道一组14例子宫肌瘤微波消融治疗30 h后发生1例肠穿孔。本组58例采用硬外麻或静脉镇痛,病人术中均保持清醒状态,目的是让病人随时感受疼痛的类型和程度。如有下腹剧烈绞痛出现,则可能为肠道受热烫伤或刺伤,若立即停止微波消融治疗可防止肠道的进一步损伤。本组58例子宫肌瘤微波消融术中,均有轻度疼痛症状出现,但均能忍受,无剧痛现象发生。21例术后当天有轻微下腹疼痛、3例有较明显下腹疼痛,考虑为消融治疗后子宫局部水肿肿胀所致,未做特殊处理,数天内下腹痛症状自然缓解。8例患者出现低热,考虑为消融治疗后子宫肌瘤组织坏死吸收热所致,未做处理,2-3 d后自然缓解。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技术,在子宫肌瘤治疗的初步应用,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的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远期疗效及转归如何,尚需进一步积累例数和延长随访时间观察和判断。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802-1826.
[2]Wanach EE.Myornectomy[M]//Thompson JD,Rock JA,Editors.Te Linde’s Operative Gynaecology.7thed.Philadelphia:Lippincott,1992:647-662.
[3]李彦豪,刘 彪,曾庆乐.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0,34(12):827.
[4]Gao Z,Matsuo H,Nakago S,et al.p53 tumor suppressor protein content in human uterine leiomyomas and its down-regulation by 17 beta-estradiol[J].JClin Endocrino Metab,2002,87(8):3915-3920.
[5]宋雯霞,罗 新.射频自凝刀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28(4):74.
[6]刘 平,张俊发.微波治疗宫颈肌瘤[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2,22(6):382.
[7]汪 伟,刘文英,周洁敏,等.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的初步临床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2,11(3):161-163.
[8]Tempany CM,Stewart EA,McDannold N,et al.MR imaging-guided focused ultrasound surgery of uterine leiomyomas:a feasibility study[J].Radiology,2003,226:897-905.
[9]孙 军,谢阳桂,于 秀,等.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J].交通医学,2010,24(4):361-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