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女性主义视域下的《霍华德庄园》
2010-08-15王青青
王青青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江苏南京211156)
生态女性主义视域下的《霍华德庄园》
王青青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江苏南京211156)
联结;生态女性主义;解构;和谐统一
《霍华德庄园》是E1M1福斯特著名的“联结”理论的成功展示,初步解决了现代社会出现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男性与女性之间的矛盾。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对小说进行解读,指出福斯特推崇的“联结”实质上用生态主义和女性主义的视角重新审视这个世界,解构长久以来存在的人与自然的分离,男权社会的男女不平等以及人与人之间严格的等级观念,从而达到社会与自然,社会内部的和谐统一。
《霍华德庄园》通常被认为是英国著名作家E·M·福斯特较为成熟的作品。小说对二十世纪初期英国社会中存在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男性与女性之间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角度全面;同时作者也在小说中融入了其著名的“联结”理论,试图解决这些问题,以此达到一种整体的和谐统一,充分体现了作者的良苦用心。
仔细研读该小说,可以发现福斯特推崇的“联结”实质上是用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重新审视这个世界,解构长久以来存在的人与自然的分离,男权社会的男女不平等以及人与人之间严格的等级观念,从而达到社会与自然,社会内部的和谐统一。
“生态女性主义”这一术语由法国女学者弗朗索·瓦德·奥波妮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其著作《女性或死亡》中首次提出。在该书中,弗朗索·瓦德·奥波妮把生态思想和女权思想结合在一起,揭示了自然和女性之间存在的重要的、天然的联系。生态女性主义“旨在解放妇女与自然,并围绕自然、女性、发展等主题批判了父权制的统治和压迫,进而高扬女性文化、女性原则对解决生态问题的作用。”“它从性别的角度切入生态问题,令人耳目一新。”(罗婷&谢鹏,2004:176)
小说中的施莱格尔姐妹从小接受了作为德国哲学家父亲给予的良好教育,拥有可观的财产。她们敏感,富有同情心,追求社会平等和自我发展;她们生活无忧,爱好文学和艺术,追求精神生活。先天的女性特质和后天的文化积淀,让她们在小说中扮演着“联结”者的角色,努力解决现代社会的种种诟病,诠释了女性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一 人与自然的联结
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利用大自然丰富的资源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随之而来的却是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离弃。这不仅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危机,还隐藏着不容忽视的精神危机。生态女性主义“质疑、解构和颠覆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人类中心主义宇宙观,倡导人类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天性,建设人的精神生态,倡导多样性,重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陈茂林,2006:109)
小说中的霍华德庄园涵义深远,它代表着自然和传统的生活方式。在威考克斯家族中,除了威考克斯夫人对它依然情有独钟,其他人似乎早已将它淡忘。回归霍华德庄园就意味着回归自然,回归传统。玛格丽特成为了这一回归责任的主要担当者。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女性由于自身的生理特征而与自然有着天然的亲近性。小说中的女性:海伦,玛格丽特,已故的威考克斯夫人以及威考克斯的女儿艾薇,都表现出对自然的偏爱。虽然玛格丽特担任了最终的联结者,不过这也是在各位女性的引导下逐渐完成的。
玛格丽特最先通过海伦的信件认识了霍华德庄园。海伦对霍华德庄园热情洋溢的描述,显示了大自然对久居城市的人们带来的强烈的心灵震撼;已故的威考克斯夫人在谈到霍华德庄园时充满了自豪感,“那是赫特福德郡最漂亮的无毛榆”(Forster,1985:55);当她知道玛格丽特要搬离自己从小生活的房子时,异常震惊,于是邀请玛格丽特去霍华德庄园做客,试图唤起玛格丽特对于自然和传统的认知。
玛格丽特第一次独自进入庄园时,就对自然产生了一种亲近。“她惊异于土地的肥沃,她从没有见过哪个园子里的花开的这么美,甚至她顺手从院落里摘的小草都特别的绿”(Forster,1985:157)。正是玛格丽特这种与自然天生亲近的特质,威考克斯夫人才会在去世时将具有象征意义的霍华德庄园留给了她。玛格丽特对霍华德庄园的感情因为艾薇的婚礼而得到了强化。艾薇热爱传统,坚持要举办一个乡村婚礼。婚礼进行的农庄生机勃勃,令玛格丽特感动不已,甚至决定定居在此,最终却因为威考克斯而放弃。
而当海伦未婚有子,无法见容于当时的社会时,玛格丽特最终决定定居在霍华德庄园。霍华德庄园代表的自然和乡村以无私的胸怀接纳了她们。在这里,没有地位的尊卑,没有世俗的约束,有的只有生命的礼赞。“草坪又一次被修建了,花园中硕大的罂粟再一次绽放。六月来时,麦子会成熟,夹着点点的红罂粟,八月来时,麦子就该收割了。”(Forster,1985:265)
玛格丽特最终带领大家完成了对自然的回归,也完成了心灵的回归。自然不是可有可无的生活背景,而是人类的精神家园。
二 男性与女性的联结
男性与女性的对立是男权文化出现的必然结果。男权文化自启蒙运动后日益突出,是一种以男性为中心和主流的文化。这种文化把女性排斥到了边缘和他者的位置,对女性实行控制和压迫。鲁枢元在分析了马克斯·舍勒的女性主义观点后认为:“西方现代文明中的一切偏颇,一切过错,一切邪恶,都是由于女人天性的严重流丧、男人意志的恶性膨胀造成的结果。”(鲁枢元,2000:93)
玛格丽特拥有典型的女性特质或“女性美德”。她热爱自然,热爱生命,感性而善良。当她听说汽车轧死了小动物时,会奋不顾身地跳出车。她为威考克斯展现的男性特有的理性光辉所吸引,也看到了自身感性大过理性而威考克斯理性大过感性这一典型状态。她努力调和这两种思维方式,期望达到完美的精神状态。她与威考克斯的婚姻就是她努力尝试的有利证明。
玛格丽特与威考克斯的婚后生活可谓一波三折,问题多多。威考克斯总是异常理性地考虑着问题,即使是在女儿的婚礼上,也从不轻易显露自己的情感;他对霍华德庄园和奥尼顿庄园的处理也从未征询过玛格丽特的意见,因为他认为女性情绪不稳定,不可理喻,不适合参与重要事务。但是玛格丽特仍然以女性的包容相信爱可以调和一切,可以帮助威考克斯认识自己,“爱是最有效的,她爱他越多,他的心灵获得平静的机会就越大。”(Forster,1985:173)
海伦的未婚有子让玛格丽特威看清了男性与女性的对立更多的来源于父权的价值评判体系。威考克斯可以轻易原谅自己对已故威考克斯夫人的背叛,却歧视海伦未婚有子。他对同一性质事件的双重标准让玛格丽特看到了一味的包容并不能完全解决男性与女性之间的隔阂,并不能改变对方的思维方式,于是奋起反抗,喊出了自己的声音。
冲突过后,巴斯特死于心脏病,查尔斯也由于误伤而被判刑入狱。在这一场父权价值体系引发的冲突中,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威考克斯最终接受了海伦及其私生子,一起定居在霍华德庄园。
玛格丽特以极大的包容精神努力调和感性和理性的对立;她勇敢地反抗男权社会对于女性不公正的评价和控制,绝不妥协。最终,她与威考克斯,海伦及其私生子一起生活在霍华德庄园,提高了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改变了女性边缘化和失语的状况。
三 各阶层的联结
二十世纪初的英国社会,科技和经济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这为英国从未消失的等级制度注入了新的元素。以《霍华德庄园》为例,小说中各个阶层并不以传统的贵族头衔来划分,而是涉及到了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威考克斯家族的生意规模庞大、欣欣向荣,代表了富裕的中产阶级,但是他们却是典型的商人,追逐财富,精神生活贫乏;施莱格尔姐妹接受的遗产足够维持她们体面的生活,她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修养,精神生活丰富;保险公司小职员巴斯特虽有心追求精神生活,却为生活疲于奔命。
这些人物代表的阶层之间存在着差异,隔阂甚至歧视。威考克斯认为贫富对立是无法消除的,即使将财富平均分配,贫富的差距很快就会出现;巴斯特的悲惨遭遇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威考克斯:巴斯特与威考克斯情妇的婚姻切断了他与家庭的联系,降低了他的社会地位;威考克斯错误的信息更使他丢掉了维持生计的工作。
生态女性主义者因其自身的弱势地位而能够关注所有处于边缘地位的弱势群体,反对各种形式的社会统治,“生态女权主义者从传统的女权主义者关注性别歧视发展到关注全部人类压迫制度(如种族主义、等级主义、歧视老人和异性恋对同性恋的歧视)”(斯普瑞特奈克,1996:65)。他们提倡“女性美德”,试图用合作意识、宽容精神、对生命的热爱、对和平的渴望等来消除社会中的对抗,达到社会和谐。
小说中联结着这些阶层的正是施莱格尔姐妹。玛格丽特能够认识物质财富对于生活的,甚至是精神生活的重要作用;她能够认识到威考克斯阶层对于社会进步的积极意义。她与威考克斯的结合一方面在于她想要达到感性和理性的融合,获得人性的进步;令一方面也是想达到物质与精神的融合,达到社会发展的更高境界。
同时,施莱格尔姐妹还与巴斯特保持着联系。她们欣赏巴斯特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并想法设法的帮助他;理想主义的海伦对巴斯特充满了同情,最后甚至在没有结婚的情况下,怀了他的孩子。
虽然这两姐妹的联结之路都充满了坎坷,各个阶层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最后施莱格尔姐妹和威考克斯,以及巴斯特的孩子生活在了一起。巴斯特的孩子甚至继承了霍华德庄园。这个结局同样颇具象征意味:曾经处于不同阶层的人们最后生活在了一个家庭,新生的孩子继承了代表自然和传统的霍华德庄园。也许这样的结局并不完美,但是透着包容,透着希望。
四 结语
《霍华德庄园》是福斯特较为成熟的作品之一。小说描述了一副广阔的社会画卷,展示了作者深刻的洞察力;于此同时,作者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思考这些问题,想要以包容的,整体的精神化解这些问题,以此拯救异化的人类和社会,展示作者深刻的社会责任感。
其实以生态女性主义细读《霍华德庄园》,会发现福斯特关心的远不止以上讨论的这些问题。《霍华德庄园》中对于种族问题,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等更为宏大的主题均有所关注,从中可以看出福斯特对于整个世界,整个人类的深切关注。
[1] Forster,E1M1How a rd s E nd[M]1New York:Bantam Books, 19851
[2] 陈茂林1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概述[J]1齐鲁学刊, 2006(4):10821111
[3] 鲁枢元1生态文艺学[M]1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1
[4] 罗婷&谢鹏1生态女性主义与文学批评[J]1求索,2004 (4):17621801
[5] 斯普瑞特奈克1生态女权主义建设性的重大贡献[J]1国外社会科学,1996(6):62 2651
[6] 苑辉1E·M·福斯特对现代条件下人的思考[J]1辽宁工学院学报,2004(6):702711
[7] 苑辉1爱德华摩根!福斯特的人文主义思想探析[J]1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11):92111
An Ana lysis of Howards End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Ecofem in ism
WANGQing2qing
(Jin Cheng College,Nanjing University of Ast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Nanjing Jiangsu 211156,China)
connection;ecofem inism;solve p roblem s;harmony
Howards End is a successful demonstration of E1M1Forster’s famous theory of“Connection”,with which the conflicts between human and natu re,human beings,male and female are so lved to some exten t1This pa2 per gives an analysis of the novel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Ecofem inism,p roposing that the“Connection”Forster advocates is actually a philosophy to study the world with ecofem inism so as to solve p roblem s as the estrangement between human kind and nature,inequity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in a PatriarchalSociety and strictdemarcation of social stratum s and achieve harmony in the society aswell as that between the nature and society1
I10614
A
167322804(2010)0420218203
2009208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