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任务驱动式教学在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10-08-15刘凤娟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11期
关键词:内驱力驱动教学模式

刘凤娟

(陕西理工学院教育科学系,陕西汉中723001)

论任务驱动式教学在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刘凤娟

(陕西理工学院教育科学系,陕西汉中723001)

教育技术学这个相对较年轻的学科,其学科特点使得教学工作者们时时探究更适合本学科教学的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教学符合教育技术学知识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特点。本文从介绍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出发,结合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教学实践,旨在探讨任务驱动式教学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合理应用,以期达到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教育目的。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普及,各级各类学校相继建设了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微机教室等甚至建立了校园网,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已经意识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教育技术素质的必要性。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作为推广教育技术知识和应用教育技术能力的一大群体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与娴熟的专业技能,这对各高校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如何利用现代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模式来改进传统教学已成为教育技术工作者们研究的热点课题。任务驱动式教学符合探究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教育技术学专业注重实践的学科特点,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

一、任务驱动式教学概述

1.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含义

任务驱动教学本质上应是通过“任务”来诱发、加强和维持学生的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是学生学习和完成任务的真正动力系统。“任务驱动”就是通过“任务内驱”走向“动机驱动”的过程。[1]它的指向应是学生成就动机的形成,即任务是一个由外向内的演化过程,是以成就动机的产生为宗旨的,其中包括三种内驱力。

2.内驱力的分类

⑴认知内驱力,是在实践和学习的过程中,经过多次实践获得成功,体验到需要得到满足后的乐趣,逐渐巩固了最初的求知欲,从而形成一种比较稳固的学习动机。

⑵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个体因为自己的学习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与认知内驱力不一样,它并非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而是把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与自尊心的根源。显然,它是一种外部动机。

⑶附属内驱力,是一个人为了保持长者们(如家长,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学习和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是一种外在动机。

二、我校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传统教学的现状分析

我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能在教育领域从事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教育技术学科高级专门人才,包括中等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及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各级各类教育技术(电教)机构、电视台、远程教育网站等技术和管理人员,及其他行业所需相近专业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这就要求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要全面注重应用。本科专业设置技术(计算机教育应用、影视技术)和教育技术基础理论两个方向,从学生选择情况来看主要集中于技术方向,很少的同学选择理论方向,说明学生的需求是指向应用层次的。下面主要就技术方向课程教学情况予以分析:

1.计算机教育应用方向

计算机相关课程性质决定了课程培养目标重在设计与开发,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是听教师讲课看教师操作,缺乏动脑思考,有同学反映觉得上课教师讲得太快,思路跟不上,下课后又觉得时间太多,无所适从。实验时依赖指导教师把实验项目规定好,甚至实验内容都习惯由教师安排,实验过程中笔记记的相对完整的学生基本可以充分利用实验时间去验证教师演示过的实验内容,但是没有记笔记的学生只靠头脑的点滴记忆甚至不能完成基本的操作,另外极少的同学可以对实验内容进行简单的改进,比如多媒体课件设计实验课上,学生多是模仿教师的操作而基本没有进行独立设计,学生依旧保持着中学的学习习惯,习惯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因此最终要求的设计作品也没有高质量可言。由此可见,大多数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学习比较被动。

2.影视技术方向

摄影摄像课程性质决定了课程培养目标重在操作与制作,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反映理论太抽象不好理解,技术原理偏难听不懂。摄影摄像的实验对学生进行了分组教学,但是因为硬件条件限制,每组有10多个成员,这样一来,动手能力强的同学总是积极主动,而另外一些学生则心甘情愿作壁上观。还有一些实验由于缺乏仪器,只能安排一些参观或演示性实验。这些因素使得实验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培养与锻炼。

当然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观条件不是主要的,我们应该主动去改变思想,变换教学方法手段,运用有效的教学模式,这样同样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改进传统教学

根据任务驱动式教学的特点,主要侧重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正好可以解决我们上面出现的一些主观问题,下面就在理论课和实验课上如何运用任务驱动式教学做简单介绍:

1.理论课中带着任务去学习

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对认知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的有效运用,学生的学习过程始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师的主导性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上,起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在上课之前,要先告知学生学习目标,并设置相应的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听课,讲授知识的过程中要注重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模仿练习进行有机的结合。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认清任务的轮廓、所蕴含的目标指向和目的意义(对学习和生活的作用和影响)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将明确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对任务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确此任务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概念的支架,提供解决问题的相关教育资源,指引学生自己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找出完成任务的方法。在分析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解决问题,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教师讲授完理论知识后可预留15分钟时间组织小组讨论活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加以引导和总结,对表现良好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主动交流,以维持和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推动“任务内驱”向“动机驱动”转化,使学生对任务的认识更加清晰化和深刻化。通过不同观点的交流、补充、修正以及教师的适时引导,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任务问题的理解,培养了学生交流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2.实验课上以解决任务为目标

实验课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对新事物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主要是对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的有效运用。实验课以设计制作为主线,贯彻精讲多练和任务驱动相结合的原则。比如,计算机类两节100分钟实验课前30分钟用以模仿练习,剩余的70分钟要让学生独立设计并完成一个的作品(阶段任务),实验过程评价包括考勤、实验操作成绩与实验报告成绩,最终实验考试(综合任务)中需要学生完成的任务应该设置的有深有浅,有难有易,要注意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探索和自我开拓的空间,给每个学生都提供参与、表现并获得成功的机会使学生均学有所获。摄影摄像实验过程中深化分组教学,小组成员控制在5人左右,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操作的机会,任务设置可以开放化,让学生自己选择题材制作作品,可以通过组织个人或小组间的作品竞赛等,让学生体验到成就感、荣誉感,以物质和精神奖励等方式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我提高内驱力。

四、总结

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教为主的教学方式。在教育技术学专业课中实施任务驱动教学,始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以任务作为驱动展开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实践将课堂上所学理论加以灵活运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新颖、定位准确,我们看到了它巨大的应用潜力,对于其实践应用现在我们只是处在计划和实验阶段,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进行大量的实践和深入的探索,同时也将关注其理论研究,最大限度的在教学中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位,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教学目标。

[1]任务驱动式教学[DB/OL].http://baike.baidu.com/view/292784.htm?fr=ala0_1

[2]冯秋菊.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学运用“任务驱动”法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

[3]凌慧.“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原则[J].广西教育,2006,(2).

[4]李红宇.“任务驱动”法在数据结构教学中的实践[J].福建电脑,2007,(6).

[5]熊淑慧.任务驱动主体参与教学法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6).

[6]石良武.网络环境下任务驱动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现[J].当代教育论坛,2006,(10).

[7]孙秀山.课堂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再探——驱动任务的设计[J].南京文教资料,2006,(6).

G42

A

1006-5342(2010)11-0204-02

2010-08-30

猜你喜欢

内驱力驱动教学模式
唤醒内驱力,让孩子拥有“自推”的力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论新时代创新文化内驱力提升的三个维度
内驱力 决定孩子能走多远
初探价值观提升内驱力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