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新生体质的动态变化视角谈大学体育改革

2010-09-29王小琴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11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体质教学内容

王小琴

(福建省商业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研室,福建福州350012)

从新生体质的动态变化视角谈大学体育改革

王小琴

(福建省商业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研室,福建福州350012)

为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本文对某大学新生的体质做了测试,主要测试了以下几个方面学生的体重、身高、握力、肺活量、台阶试验、仰卧起坐与立定跳远以及其他数据,继而发现高校学生体质变化的动态规律,然后提出了有益的体育教学改革的对策。

大学生;身体素质;体育改革

一、引言

人才是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优势的所在。大学又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大学生是未来中国的人才希望和科学的接班人,是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将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21世纪的大学生要有良好的整体素质,同时更需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因此,了解、掌握和研究大学生的身体体质,并探讨如何改善他们的身体条件和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按照“学生健康标准”[1]对我校学生展开6项测试,即体重、身高、肺活量、台阶试验、仰卧起坐(女)、立定跳远和握力(男)。测试时间为2004-2008年11月中旬至12月初,测试人员是受过特别训练的体育教师及相关工作人员。根据体质总分来评价,得分86分以上为优秀,76-85分为好,60-75为及格,59分以下为不及格。使用SPSS11.5软件包的进行对所有数据分析统计,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三、新生的动态变化

从表1可见,男孩和女孩的身体素质均在良好的范围之内。除2006年男生体质有所增加外,2005200720082009年级都有所下降了。2005年级与2008年级之间有着明显下降差异(p<0.05),2005年级与2009年级之间有一个非常显着下降和差异(p<0.01)。女孩分数逐年下降,而男生的趋势是在2006年稍微有所上升,而后又下降了。2002年级和2004年级与对比有着明显地差异(p<0.05)。2008年级与2009年级和2005年级女学生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1).男生的最大价值2006年级2009年级最低值差0.9分。女生2005最大价值和女生2008年级的最低值相差1.95点,表明女生体质的降幅略大于男生。

表1 体能测验结果类

四、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措施

结果表明,学生的体质状况并不乐观,总体呈下降趋势,增长体现在身高,体重,肥胖男生和体重较轻的女生的比例有所增加,心脏和肺部功能下降显著,男性和女性的肢体力量呈现下降趋势。高校学生接受学校体育教育是一个关键时期,是与终身体育融合,因此被认为是大学生长期运动的奠定的重要阶段。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决定了他们以后走上工作岗位能不能以强健的体魄来胜任未来的工作。所以,大学的体育教育应利用最后的有利时机加强教育,以改善他们的体质,培养锻炼意识。体育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文章根据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现状的改变,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方面进行探讨改革的形式和对策。

1.大学体育教学内容应注重心肺功能锻炼,同时兼顾大学生的兴趣

体育教育发展应注重学生个性和创造力,这是大学体育教育的基本要求。同时要遵循的是思想解放,提高能力,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高校的体育教育一直是以田径为大部分内容,其他运动项目作为辅助,使高校体育的内容基本上还在复制中小学时期的体育课的锻炼内容,没有多大的创新,还是缺乏娱乐,重竞技,使得体育的教学内容严肃而不够活泼。学生体育学习时感到乏味的,恐慌,据调查表明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满意程度才到66.3%,大学生厌烦体育课的现象屡屡出现。因而我们在体育教学的内容上必须要做出创新,努力从采取各种不同的先进的体育教学内容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尤其是发展学生的心肺功能水平。

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教育的重要心理因素,它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效果[2]。经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在体育课的选择的项目追求多样化和娱乐性,网球、羽毛球、健美操、定向越野等一些“掌握类”运动项目和“探险类”运动项目特受关注,他们对传统的篮球、足球也爱好。对跆拳道等搏击项目他们充满着期待。体操与田径类却被冷落。女生与男生选择项目上有明显的区别。女生主要喜欢形体塑造与满足自身的爱好兴趣上,注重塑体、健身和娱乐性的项目,舞蹈、健美操等项目都是她们喜爱的。男生主要参与的体育项目是以身体健康、满足自身的兴趣、娱乐方式,还有像篮球、搏击班、流行音乐、舞蹈、户外运动等对抗性、竞争性比较强的体育项目男生更为喜欢。从调查结果可看出,以娱乐和增进健康为主的项目是现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因此我们在安排大学体育课程时,应结合学生的性别特征、兴趣爱好和健身娱乐特点。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针对性的选择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活动,关键要把学生心肺功能的改善,作为大学体育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过去训练学生心肺功能上,主要以田径为主要的手段,这种做法并没有被学生承认,我们可以用新的形式。如定向越野是现代大学生更感兴趣的户外冒险类体育项目,它是一项长距离间歇越野跑,同时需要长跑距离的耐力,还要有长跑的速度。在野生环境中定向越野可以放松人体肌肉,进行无氧与有氧运动,身体运动负荷和精神连续交替,使学生全身心的得到训练,以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各项指标,提高对生理功能的调节,尤其是心脏和肺部功能改善。一些学者研究发现[3],相同的训练时间方向组的心肺功能水平比中长跑组有显著的增加,这种既能训练心肺功能又能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的体育项目可以多开设一些。男生喜欢冒险刺激类的项目,而这些刺激类的体育项目对改善学生的心肺的功能是显而易见的。针对女生的特点,开设的体育项目的激烈程度要小一些,比如像有氧健身操可以增加耗氧量,排汗量,大大加快新陈代谢,对呼吸和循环系统有改善和加强的作用。研究表明每周3次45分钟的有氧健身操可以大大改善女大学生的心血管和呼吸功能,对女生的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有良好的改善作用[4]。其他的运动也可大大的改善女生的心肺功能,如羽毛球,太极拳,体育锻炼,排球等,总之,在教学内容上满足大学生的兴趣,侧重于功能的心脏和肺的发展,以满足学生的需要,给学生带来一个轻松的运动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

2.采用分层教学形式组织教学

经过多年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实践,也有发现了不少问题,由于大学生个人身体素质的差异,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难与把握。大学体育教学几乎都是一个模式、一个规范、一个标准的集中授课的组织形式。导致在教学过程中,重点不突出和差异不明显,从而忽略了学生个体的性格兴趣爱好及体育能力水平的差异。严重制约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体育意识的培养,对体育课的积极性影响也很严重,以至学生缺乏独立体育锻炼的能力的兴趣。不能真正反映教学的原则“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所谓分层次教学[5],本质是将教学内容是分为早,中,高三个不同层次,根据学生的素质、技能的基础,同时结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规定将学生分为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班级进行授课。

根据学生个体的体能实际水平,采用分层教学形式设立了“早、中、高”级别类进行组织教学。针对学生有良好体质与一定的体育实践能力可采取高级班教学,它的要求高、目标高、进度快、内容多;针对身体素质较好与一定的体育基础水平学生采用中级班教学,它的目标适当、内容适中,进度中等;针对体育基础差体质差的学生采用低级班教学,它的目标低、重基础、多重复、进展缓慢,这样每个级别都必须有相应的级别的教学要求与教学大纲,特别是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三个层次不能停留在简单的知识改变上,而要根据教学要求对不同的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的体育运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要求来设计教学内容,引导和激励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有更大的提高。

3.根据大学生运动能力和进步幅度进行体育教学评价

体育教学评价是在基于体育教学目标下通过有效的评价技术和手段来分析、比较、判断体育教学的研究过程。很多年,我们对所有学生采用统一的考模标准进行评价,而没有考虑学生个体的起点的差异性,这样良好的学生体育成绩始终是高分,而较差的学生体育成绩总是低分,这其实是不公平的。传统的评价体系是以分数为主要的标准,这样“健康第一”的体育指导思想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得到大大地减弱。因此,一些学生很容易挫伤积极性。这种评价方法,缺乏从人性的角度,学生起点因素角度来评价,似乎反映了体育的竞争意识,但有某些偏见,不完全反映学生的水平和和学生的努力,可以说这项评价是“应试教育”的产物。

为了让学生形成努力学习,经常锻炼,终生体育意识,从而达到增强机体的最终目的。应采取能激励和监督学生的合理化、人性化的评价体系,我们可以采用以考促学,以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评价体系改革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整体性,应考虑总结性评估的过程和评估使用原有的组合,评估分为物理和特殊技术技能,建立一个运动过程和结果相结合的科学评价体系。充分考虑学生运动的能力进步的幅度是该评价系统显著一个特征。这评价系统能更佳反映体育学习和教学的效果,更注重学生在体育学习锻炼中的进步幅度,这样能改变已往把期末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依据。该评价体系充分表现了“以人为本”的当代教学理念,更能考虑到学生的进步幅度的诸多因素。专家研究结果证实了,该评价体系能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和参与长期体育锻炼,促进和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这种评价方法本身的概念体现的是“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注重运动成绩和学习的过程相结合,避免学生个别差异所造成的自卑感,通过对学生自己努力和结果的评价反映学生体育进步的幅度,有利于激励学生参与体育学习锻炼的积极性,也能培养他们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与意识。该评价体系淡化评价结果更有利激发学生的参与体育活动兴趣,能鼓励学生自觉地参与体育锻炼的行为以致于逐步形成为一个稳定的心理特征,这样就能达到更好地评价目的。

五、结论

在本文中,根据新生体质的动态变化,研究体育教学改革的对策和方法。研究发现,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均呈现良好,但是女生的身体素质下降趋势要高于男生,对体育教学内容的设置,我们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专注于学生心肺功能的发展。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势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运动能力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在高校教育评价方法上,我们应该考虑到学生的进步幅度。

[1]孙玉金等.城市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的分析与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2(30):1702~1703.

[2]刘志敏等.辽宁省城乡大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体能比较[J].体育学刊,2007,(7).

[3]张丽萍.西安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现状与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11).

[4]潘书波.中日两国大学生身心健康调查结果比较与分析[J].体育与科学,2003,(7).

[5]赵忠伟.中、韩两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2,(11).

G807

A

1006-5342(2010)11-0155-02

2010-07-15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体质教学内容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体育锻炼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