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氓》诗悲剧的原因与现实意义

2010-08-15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痴情兄弟悲剧

李 平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探究《氓》诗悲剧的原因与现实意义

李 平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诗经·氓》中女主人公婚姻悲剧主要是由她自己造成的。她对爱的痴情,对男子的迁就,对婚姻的草率以及自身性格的缺陷都为她的婚姻埋下祸根。对女主人公婚姻悲剧原因的深入探讨,为我们在现实社会条件下怎样对待爱情婚姻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诗经;氓;悲剧;婚姻

《氓》出自《诗经·卫风》,《卫风》是西周至春秋中叶卫国的歌谣。卫国“本都河北,朝歌之东,淇水之北,百泉之南……大抵今怀卫、澶相、滑濮等州,开封大名府界,皆卫境也”,[1]即今天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包括磁县、东明、浚县、祁县、开封等。

对于《氓》诗的女主人公,古代注疏家有不同看法,这从他们对该诗主题的定位可以看出。《诗序》云:“《氓》,刺时也。宣公之时,礼义消亡,淫风大行。男女无别,遂相奔诱,华落色衰,复相弃背。或乃困而自悔,丧其妃耦,故序其事以风焉。美反正,刺淫佚也。 ”[2]《诗沈》云:“诗人述弃妇之言,以明苟合之无终,其为戒深矣……昔人谓《谷风》节节是哀,《氓》诗节节是供牒也。 ”[3]朱熹《诗集传》云:“此淫妇为人所弃,而叙其事,以道其悔恨之意。”[4]上述各家观点基本一致,都有对女主人公的指责,他们认为女主人公的悲剧是咎由自取的,不过他们是站在经学的角度去讲的。

近代对《氓》诗的女主人公看法多与古人大相径庭。方玉润说:“观其以氓直起,亦某甲某乙无知之人耳。特其事,述之是以为戒,故见诸歌咏,将以为世劝焉。”[5]高亨说:“这首诗的主人是一个劳动妇女。她的丈夫原是农民。他们由恋爱而结婚,过了几年穷苦的日子,以后家境逐渐宽裕。到她色衰的时候,竟被她的丈夫遗弃。诗的主要内容是回忆已往,诅咒现在,怨恨丈夫,慨叹自己的遭遇。”[6]以上看法多认同《氓》是一首弃妇怨诗。作品通过一位女子自述从恋爱、结婚、受虐到被遗弃的过程,描写了她不幸的婚姻生活。他们认为女主人公的悲剧由氓造成的。现代人们也多认同此种观点,更多谴责氓。有的认为《氓》诗写一个女子回忆她同爱人从恋爱、结婚到被遗弃的痛苦经历,表明自己是清白的,丈夫是卑鄙的。[7]还有人认为女主人公的悲剧归之于自己“受骗”及被“遗弃”[8]。女主人公痛苦的遭遇,无处申诉的哀苦,总是引起人们的同情,男主人公则遭到人们的谴责,甚至有人认为“氓的形象确实与无赖相同”。[9]

之所以出现截然相反的观点,是由于他们所站的角度不同,古代训诂学家从经学的角度分析,近现代学者站在自己所处的社会的角度看问题。其实,要真正解释清楚主人公婚姻悲剧的原因,应该用历史的观点去考察,即从诗的内容入手,结合当时的社会状况去分析。那么造成女主人公婚姻悲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她自己。

一、悲剧的原因

女主人公被氓无情地抛弃了,这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氓的反复无常,喜新厌旧,粗暴残忍,其实女主人公早就为此埋下祸根。

(一)对爱情过于痴情

对爱痴情本没有错,但什么事都有个度,一旦超过度,势必走向反面。在《氓》诗中,女主人公就是过于痴情。这种痴情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体现在恋爱中。处在恋爱之中的女主人公,彻底掉进了爱河,感情完全系于氓,为他欢喜为他忧愁。正如诗中所说:“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这是一种痴情,一种过度的痴情,这种痴情是女主人公天真无瑕、热情奔放的个性所致,同时也为她日后的家庭悲剧埋下了祸根。

第二体现在她自己的反思之中。对这种痴情,女主人公后来做了深刻反省。“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磋女兮,无与士耽。”这是她对别人的劝诫,也表达自己的深深悔恨之情。“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这也是对当时自己痴情的深刻反思。这是多么沉痛的懊悔之辞啊!她劝告未婚的女子要慎思,不要轻易陷入情网之中!朱熹说:“士犹可说,而女不可说者,妇人被弃之后,深自愧悔之词。”[10]可见这女子受害之深。从这些沉痛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女主人公意识到一味地沉迷于热恋时候的情感之中会伤害自己。女主人公曾经沉醉于爱情,把爱情看作至高无上的,而恰恰是这种痴情把她的婚姻推向不幸的深渊。

(二)对婚姻的草率

没有认真对待自己的终身大事,这表现为定立终身、约定婚期。

在定立终身上,女主人公择偶是很草率的,女主人公择偶的重要标准和依据是什么?诗中点出两条,一是“氓之蚩蚩”,“蚩蚩”是看上去忠厚的样子。这表明女主人公看中氓的一个优点:忠厚。可是对氓的忠厚品质的判断,是凭女主人公的感觉。凭感觉办事,而感觉往往是靠不住的,特别是热恋中的痴情男女,感觉常常会出错的;二是“信誓旦旦”,这是恋爱时的誓言,是氓对她许下的诺言,这也许仅仅只是氓在热恋中为讨她欢心的一番甜言蜜语而已,她却坚信不已。以至于在后来被抛弃了还在责备氓“不思其反”。氓在恋爱中许下的诺言是不是出于内心的,她并没有认真考虑。

在约定婚期上,婚期的约定是女主人公随便定下来的,即“秋以为期”。什么时候结婚,最重要的要看什么,看看结婚的感情条件是不是已经成熟。这才是真正确定婚期的依据。女主人公随便确定婚期,正表现她对婚姻的草率,也为最终被遗弃埋下了伏笔。此刻女主人公在思想上、心理上已经做好了私奔的准备。为了氓,为了爱情,她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这种草率的约定为将来的被弃留下了大大的隐患,以至于终于被弃。当然是自己酿造的苦酒自己品尝。

(三)对男子的迁就

女主人公在恋爱、择期、结婚等方面都始终处于从属地位,自然在以后的生活中处于被动的地位。

在婚期上,女主人公开始提出的很重要条件是 “子无良媒”,说明女主人公“初念尚知待媒,虽有成约,犹欲以礼自处也”。[11]然而,当氓对此表示不耐烦,以致愤怒时,女主人公却一改常态,耐心安慰氓,“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女主人公本来感觉成婚还不成熟,推迟婚约,可一看见对象生气了,只好说好话,求他不要发怒。这是她对婚姻做了让步。从这个小场面我们可知女主人公对婚姻是极富理想化,处处替他考虑,生怕他不喜欢自己,甚至不惜委屈自己去让对方满意。这就注定了结婚之后她要处于从属地位。从这里我们就明显察觉到女主人公迁就的一面。

在婚后的表现上,她极力地夙兴夜寐的操劳,目的让丈夫能乐意,能接纳她。正如诗中所说“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越是讨好迁就氓,氓越发猖狂,甚至“言既遂意,至于暴矣”。女主人公的一味迁就换来的不是对方的爱,而是心理满足后的私欲进一步膨胀。这些都是女主人公婚前及婚后对氓的处处迁就忍让的结果。女主人公自身软弱、对对方的迁就导致了氓得寸进尺,肆无忌惮。以至于后来“士贰其行”、“二三其德”。面对氓的变化无常,粗暴无礼,女主人公丝毫没有反抗之意,还忍气吞声地没日没夜地操劳。自己没有原则,处处放弃立场,最后只能自食苦果。

(四)固执的性格

全诗没有直接写其固执的性格,但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可以看出的:

第一,自己私奔的行为。“中国自有礼制后,非当于礼者不视为婚姻。”[12]既然“礼”在婚姻中如此重要,那么,对“礼”的违犯就意味着大逆不道。不按礼仪的婚姻对女性来说意味着极大的风险,一旦婚姻发生变故,像被抛弃,她将为此背负沉重的代价,不仅得不到社会的同情和怜悯,还要承受别人的谴责和侮辱,成为众人耻笑的对象。在那时女子嫁人,须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果“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踰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13]这些,女主人公是应该知道的,但为什么她偏要违背婚姻礼仪,私订终身呢?这除了以上所说的痴情外,还说明她性格固执的一面。

第二,兄弟对她的态度。诗中说:“兄弟不知,咥其笑矣。”兄弟为什么要笑她,是古代兄弟姐妹之间冷酷无情吗?当然有的人认为是兄弟的冷酷无情,甚至用《孔雀东南飞》中哥哥对待刘兰芝态度来证明。其实这是值得商榷的,因为二者发生的时代不同,一个在西周末期,一个在汉代。在西周时期人们很注重家庭的和睦。正如《大学》所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14]同时统治者对那些不孝敬父母,不友爱兄弟的人,即不注重家庭和睦的人给予处罚。正如《尚书·康诰》云:“封,元恶大憝,矧惟不孝不友。子弗祗服厥父事,大伤厥考心;于父不能字厥子,乃疾厥子;于弟弗念天显,乃弗克恭厥兄;兄亦不念鞠子哀,大不友于弟。惟吊兹,不于我政人得罪,天惟与我民彝大泯乱。曰:‘乃其速由文王作罚,刑兹无赦。 ’”[15]这里讲到兄弟(当然包括兄妹)之间要友爱。如果做不到,就要用文王制定的法律来惩,不赦免他们。可以看出那时兄妹之间的关系并非是冷酷的。那么为什么兄弟却一反常理地嘲笑她呢?主要是因为她和氓私定终身之事曾受到父母兄弟的劝告,可她不听,所以后来被抛弃了,兄弟不但不同情她,反而嘲笑她。“兄弟不知,咥其笑矣”不能简单地解释为兄弟的冷漠无情,这里面是有原因的。

第三、女主人公的表现。女主人公被抛弃,回到娘家,只能是“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因为她怨不得别人,这都是她自己选择的结果。她的兄弟不理睬她,见面的时候还嘲笑她,只有她独自在那里偷偷流泪。为什么她不能反驳兄弟的嘲笑呢?因为这也是她当时不听劝告的结果。假如她当初就自己的婚姻问题征求了父母兄弟的意见,结果也被抛弃了,兄弟还会嘲笑她吗?即使兄弟还嘲笑她,她连申辩的理由都没有吗?女主人公因自己的固执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也只能是“躬自悼矣”。

总之,女主人公对于这场婚姻悲剧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她对爱情过于痴情,对男子的迁就,对婚姻的草率以及自身性格的缺陷是造成这场婚姻悲剧的主要原因。

二、现实意义

《氓》中女主人公对待自己的婚姻确实有过错,她是个悲剧性的人物。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对我们来说是一面镜子。她的痛苦经历,昭示我们应该怎样处理爱情婚姻问题。特别是到了21世纪,我国离婚率居高不下,平均每6对结婚的就有1对离婚的。[16]妥善处理爱情婚姻问题不仅是个人的事,也是社会的事,它关系到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面对爱情婚姻,我们应该怎么做?

1.保持清醒头脑

人一旦陷入爱情中,便容易迷失自我。所以应该正确对待爱情,学会保护自己,尤其是女人,不要过于痴情,不要为了男人而迷失自己!特别是现在,很多年轻人仿效西方人的爱情模式,跟着感觉走,结果是快速结婚,又快速离婚。她们用激情代替感情,用生理冲动取代心理爱恋,于是就草率成婚,最终又因激情的消退,致缺乏感情基础和共同情趣的婚姻因失去热情而走向离婚。[17]感情需要理智去把握,要取得幸福美满的爱情,必须认真思考,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2.听取合理意见

在爱情婚姻上,要虚心听取别人意见,这对自己是有帮助的。不错,婚姻是自由的,婚姻是自己的,应该自己去选择,但并不是说不需要别人的意见。现代社会,婚姻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个人的事情,必须本人自愿,而不是出于父母或者其他第三者的意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许他人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在恋爱、结婚前就自己的婚姻问题征求父母或亲友的意见,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是与婚姻自由不相冲突的,也是为了保障婚姻自由的有效实现。[18]

3.拥有独立人格

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要想在社会上自在的生活,必须具有独立的人格,人不能依附于别人而生活。只有挺起自己的脊梁,才有一个独立的自我。北京的一次调查显示,近1/3的女性希望男方有高收入,而愿意选择男方比自己的收入低的女性达不到1%。[19]这种看重经济实力的婚姻后果必然产生对对方的依附,也“有的女性甚至选择作‘二奶’这条人生之路,主动沦为男性的附庸”。[20]这样的婚姻关系其实是十分脆弱的,甚至一些家庭小事就能引起婚姻破裂,结果受到伤害的首先是没有独立自我的人。因此,对待爱情婚姻,不要沉溺于爱情而迷失方向,失去了自我;不要太固执己见,抱残守缺;更不要过分依赖他人,成为附庸。

阅读《氓》,我们仅同情她的不幸遭遇,批评她在婚姻面前缺乏理智,这些是不够的,我们更要思考现实社会条件下怎样对待爱情婚姻问题。这才是这篇诗歌所具有的永恒的魅力之所在。我们只有深入理解造成女主人公悲剧的主要原因,并能从中受到启发,才算真正读懂了这首诗。

[1][4][10]朱熹.诗集传[M].北京: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

[2]郑玄笺、孔颖达疏.毛诗正义[A].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79:261.

[3]朱自清.古诗歌笺释三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32.

[5]方玉润.诗经原始[M].北京:中华书局,1986:179.

[6]高亨.诗经今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84.

[7]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34.

[8]游国恩.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35.

[9]张海平.流氓之滥觞[J].楚雄师专学报,2000,4,(28).

[11]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M].第三卷,1915:17.

[12]陈顾远.中国婚姻史[M].上海:上海书店,1992:12.

[13]李学勤.孟子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64.

[14]李学勤.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592.

[15]孔安国传,孔颖达疏.尚书正义[A].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79:204.

[16]唐秀华.客观看待离婚共筑和谐家庭[J].西北人口,2006,(2):63.

[17]叶文振.当代中国离婚态势和原因分析[J].人口与经济,1998,3,(22).

[18]周宏璐.论婚姻自由[D].2007,6,(29).

[19]刘丛蓉.调查爱情[N].北京青年报,1994-03-03,(5).

[20]苗翠环.女性价值观的迷失[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8,9,(97).

Research on Tragedy Reason and Realization Meaning in the Poem Meng

Li ping
(College of Chinese and Literature,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00)

The heroine has inescapable responsibilities to her marriage tragedy in the Meng of Shijing.Due to her lovesickness,her yielding to men,her carelessness to marriage and her defect of character she has laid source of disaster.Deeply researching her marriage tragedy offers for us scientific reference how to deal with love and marriage in the reality society.

Shijing; Meng; Tragedy; Marriage

I206

A

1671-2862(2010)02-0046-03

2010-01-24

李平,男,博士,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

猜你喜欢

痴情兄弟悲剧
伟大的悲剧
泄洪的悲剧不能一再上演
一片痴情四面墙
近视的悲剧
你了解痴情的男人吗?
跟你做兄弟是会上瘾的
落难两兄弟
恶搞版《奔跑吧兄弟》
《奔跑吧兄弟》搞笑逗图
一曲悲剧英雄的赞歌——《伟大的悲剧》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