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中的非言语交际
——从非言语交际微观巡视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
2010-08-15张红镝
张红镝
(大连广播电视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1)
跨文化中的非言语交际
——从非言语交际微观巡视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
张红镝
(大连广播电视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1)
人类的交际有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非言语交际的形式多种多样,本文从时空利用和声音行为两个视角来探讨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
文化差异;非言语交际;跨文化交际
非言语交际是指一个人(或多个人)不利用言语形式或只利用副语言形式所传达的信息被另一个人(或多个人)接收的交际行为。非言语交际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本文主要从非言语交际系统的时空利用和声音行为的视角来探讨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
一、时空利用
时空利用是交际者利用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来传递信息的非言语行为,即所谓人际空间或人际距离行为。
1.空间的利用
空间的利用方式包括人际距离与身体接触。此外,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人与物之间的方向角度、前后顺序也是非言语交际研究中空间的范畴。在西方学术界,这一问题的研究以美国文化人类学家E·T·Hall最为闻名。他提出了人际距离的符号性。他研究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际距离,提出“空间也会说话”。具体为,依据交际者间的亲昵和疏远程度提出五种不同距离的要求,具体为:亲近距离指亲密朋友、父母家人彼此依偎的距离,一般在0~1.5英尺,是一个可以允许身体接触,可以轻声耳语的距离;个人距离一般在1.5~4英尺之间,这是由亲昵关系向社会关系过渡的距离;社会距离也称礼貌距离,一般在4~12英尺,或是一臂之远,这也是办公桌把双方隔开的距离,人们一般交际或是在商业交往中通常保持这个距离;公共距离在12~25英尺之间,是正式场合的交际距离;远距离在25英尺以上,通常用于公众性的讲话和演讲。
当人们进行交际的时候,交际双方在空间所处位置的距离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告诉我们交际双方的关系、心理状态,而且也反映出民族和文化特点。心理学家发现,任何一个人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自己能够把握的自我空间,这个空间的大小会因不同的文化背景、环境、行业、不同个性等而不同。英美国家的人在交谈时不喜欢离得太近,总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在电梯、车上,素不相识的人拥挤在一起,中国人可以容忍身体与身体接触,英美国家的人无法容忍。这是因为不同的文化习俗的缘故,英美国家的人喜欢宽松的氛围,崇尚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利,而中国人的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对“私”的概念薄弱,在对个人空间的要求方面,中国人、日本人以至大多数亚洲人要比西方人小的多。同时个人所需空间的总量也受到个性影响,例如,性格内向的人比性格外向的人需要更多的活动余地。处境和情绪也影响距离。不过,影响空间距离最大的因素还是文化差异。
空间的观念不仅包括领域的距离,还包含领域的高度。“拉开距离”具有保持身份的威严的功能,而保持空间领域的高度又是支配权利的一种方式。法庭、教堂、礼堂的布置都十分注重利用空间距离来发挥这一功能,以表现优越感与从属关系。在中国,长辈和领导面朝南坐,在西方则坐在椭圆桌子头的位置,等等,不一而足。这些都说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空间的运用和安排都有着各自的模式,从而构成无数文化差异,让空间的使用具有了更为丰富的文化功能。
人际交往中的空间角度和空间前后顺序也存在不少文化差异:①中国人与英美人对交谈双方处于直角位置都比较适应。此外,英美人交谈时喜欢面对面。这样一来有利于坦诚相见,不断地目光交流;而中国人倾向于并排而坐,这样有利于“促膝谈心”,而且还可避免面对面可能给人的那种“受审”式的感觉。②下楼时,英美男子大多走在前面,以便保护女子和儿童摔下楼去;而中国没有这方面的规矩,一切顺其自然。③在进入电梯或进入其他公共设施前,英美男子奉行 “女士优先”的原则,让女子先行一步。如果男子在前,后面不远跟着一个素不相识的女子,进入商店或其他公共设施时,男子也会用手压着弹簧门,让后面的女子走过来接过去。有时女子也会这么做。总之,走在前头的一般都会关照快接近自己的后面的人。在中国,陌生人之间很少会有这样的“关照”。
2.时间的利用
美国学者认为人类的时间观念有两种文化模式:一元时间和多元时间。其特点为,工业化程度相对高的国家坚持一元时间,反之,坚持多元时间。一元时间的特点为长计划,短安排,一次只做一件事,已定目标不轻易改变,他们讲究效率,尊重个人隐私,但是这样人为性、强制性较强,有可能不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情况;多元时间的特点为无严格计划性,一次可做多件事,讲究水到渠成,他们更有人情味,富有自然性,但有可能导致做事效率低,个人隐私权较少。这样的观念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
事先通知是英美人交际时的一个重要特点,不论是商务会谈还是私人聚会,任何社会活动都应该事先进行书面或是电话通知,这表明是真心诚意有计划的邀请而不是临时决定,顶替别人。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准时。不同文化对“准时”这个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同种文化中,活动内容或活动形式,对“准时”的理解也有所不同。对于英美国家的人来说,正式的会议谈判等活动必须准时到达,最多可以晚到5分钟,但是一定要道歉。不太正式的活动,尤其是家庭宴请或聚会,美国人习惯晚5分钟,英国人可以晚到15分钟,这是为了给女主人换衣化妆的时间。
当代中国大陆文化似乎介于一元时间与多元时间之间,大城市的生活节奏似乎正处于多元时间向一元时间的过渡阶段。像美国人那样,按一元时间办事的例子不少,多元时间的生活与工作也司空见惯。我们常常见到:不提前预约,随便串门;赴约迟到或失约不以为然;众人谈话,争先恐后,打断别人的话;边工作边聊天;大堆人围着一个医生等着就诊;买东西不按顺序排队;教师在上课,门外的人可以突然闯进教室发布通知;不断地更改既定计划,一时一个样。这些行为并不一定是人们有意为之,而是长期以来养成的多元时间的习惯。但这种习惯与现代生活节奏很不合拍,在跨文化交际中还可能导致矛盾和冲突。
二、声音行为
本文提到的“声音行为”是指伴随着语言出现的含有言外之意的所谓“副语言”。同样一句话,因为音调、重音、音速、停顿等的不同,所表达的意思也有差异甚至相反。这些表达言外之意的音调、重音、音速、停顿等被称为“副语言”。声音行为将它们分类为声音要素、功能性发生与沉默。
1.声音要素
声音要素主要包括音调、音量、音速和音质等。本文着重谈谈音速和音量。第一,音速。与中国的电视、广播比较,美国之音或英国广播公司的播音音速快。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工业化程度越高的国家,说话音速越快;二是汉语单音节多,一个音节的信息装载要比英语多,所以有条件慢说。第二,音量。美国人被认为是“大声”讲话的民族。与美国人相比,中国人恐怕应属“大大声”讲话的民族。中国人打电话,教师课堂上课,在公共场合说话,声音要比英美人大,即使在人不是很多的时候,也是如此。这恐怕与中国人的社会生活环境有关系(传统农业国,农民们可以边劳动边放声歌唱)。此外,汉语双元音多,发音听起来响亮。
2.功能性发声
功能性发声包括笑、哭、哼、叹息、咳嗽、清嗓子、打嗝等声音。对于笑,笑是和善、友好的信息,现代社会到处都在提倡微笑服务,但文化不同,在交际中笑的含义也不尽相同。曾听说:一位美国留学生回校后很不高兴地向中国老师诉说她在城里的不愉快遭遇,老师一直微笑地听着,学生很不高兴,质问老师:“你为什么发笑?这有什么可笑的?”其实英美人如果遇到这种情况,马上会用语言表示同情,也会用很明显的感情共鸣的表情作出反应,所以这个美国学生认为老师是在幸灾乐祸。英美人认为微笑总是表示高兴、情绪高昂或是认为某件事情很滑稽。然而,中国人常常微笑,因为它不仅表示幽默、满足,也表示尴尬、防卫,甚至是一种托词。与笑相对的是哭。亲人去世举行殡葬仪式,中国人可以放声大哭,而英美人比较克制自己,因为按照他们的社会规范,在人面前号哭会被认为缺乏修养。英美人的葬礼办得庄严肃穆,而中国民间的葬礼却是“热闹”非凡。
对于人体内发出的各种声音,英美人是最忌讳的。他们在人前,极力抑制这类功能性发声,如果做不到,就立刻表示歉意。还有一种声音,英美人也认为“不文明”,那就是中国人喝汤时,先吹吹气,然后嘴巴啧啧作响。不管吃喝什么东西,英美人都觉得不应该弄出任何声响,否则就不够文明。
3.沉默
沉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沉默是指非言语交际(即静默语),狭义的沉默是指既不发出任何声音也不做任何明显动作。沉默现象在交际过程中有着丰富的含义。非洲有一句谚语:沉默也是一种语言。沉默是非言语交际中的一个重要语码,它所传递的往往是言语交际所无法表达的,或是被语言的表面所掩盖的信息。人们对这种信息的敏感或者是忽略,必然带来不同的交际效果。
在东方文化中,尤其是中国、日本,沉默的内涵十分丰富,有“沉默是金”,“此时无声胜有声”之说。在交谈中,中国人的沉默既可以表示赞同,也可以表示反对;既可以表示对问题的理解,也可以表示不理解。而在西方文化中,尤其是美国,冷场往往意味着交际的失败,所以美国人遇到短时间的冷场,就要“没话找话说”。对中国人的沉默,美国人又会认为是“胆怯”、“不诚恳”等。
比较典型的例子有中西方之间的商务谈判。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进行商务谈判时,讲求以静制动,喜欢保持沉默,以至于美方代表误认为中方代表缺乏热情,对谈判项目不感兴趣,甚至抱怨中方代表老是沉默不语;相反,中方代表也常常对美国人的大声说话而恼火,有时误认为对方生气发火了。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人认为,说话中间间隔一段沉默有利于自己也有利于对方思考问题,遇到棘手的问题就更要保持沉默,即所谓的“三思而后行”。然而,有时东方人故意采取这种保持沉默的方式给西方谈判对手留下一个“迷魂阵”。因为西方人不知道这种沉默意味的是拒绝还是默认还是犹豫不决?“沉默”已使谈判陷入僵局,而他们又总想尽快打破僵局达到谈判的目的。东方代表正是靠着这种文化的差异及西方人积极图快的性格,迫使他们在商务谈判中作出让步。
[l]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张熹玉.非语言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
[3]范杏丽.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非语言交际对比[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4).
K258
A
1671-2862(2010)02-0051-02
2010-02-17
张红镝,女,大连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语言文化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