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动态等值看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
2010-08-15周华芳
周华芳
(郑州大学 外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从动态等值看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
周华芳
(郑州大学 外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电影片名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传达信息、吸引观众的功能。因此,电影片名译者应尽可能让电影译名在译入语国家观众中产生与原片名在原语国家观众中大致相同的效果。本文拟以动态等值理论为基础,探讨了电影片名译者进行翻译工作时应考虑的一些因素。
动态等值;电影片名;文化背景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英语电影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引入中国,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电影片名作为直接影响观众对影片第一印象的重要因素,往往以突显影片内容、传达主题信息、确立全片感情基调、提供审美愉悦、吸引观众、增加票房为其终极目标。译制片的质量首先取决于其译名是否译得恰到好处。“好的译名能够使佳片锦上添花,使中等质量的影片更上一层楼;同时译名本身也给人以美感,起着导看的作用”。可见,要想在第一时间吸引观众的眼球,电影片名的翻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成功的译名妙趣横生而又发人深省,能以其深邃的文化内涵和生动可人的语言受到观众的关注和青睐。
一、奈达动态等值理论概述
尤金·奈达(Eugene A.Nida)这个名字在我国翻译研究界以至语言学界广为人知。他的翻译理论是我国学术门户对外开放后较早引进的当代外国人的翻译理论,他的研究范围从翻译史、翻译原则、翻译过程和翻译方法到翻译教学和翻译的组织工作,从口译到笔译,从人工翻译到机器翻译,从语义学到人类文化学,几乎无所不包。奈达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他帮助创造了一种用新姿态对待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气氛,增进了人类相互之间的语言交流和了解。他坚持认为,任何能用一种语言表达的东西都能够用另外一种语言来表达;在语言之间、文化之间能通过寻找翻译对等语,以适当方式重组原文形式和语义结构来进行交际。因此,他的动态对等翻译观是其翻译理论中最为人们熟悉的一个方面。他从语言学的视角出发,主张翻译在语言上达到动态对等,即用最贴近原文语言的自然对等将原文内容表达出来。该理论强调语言信息在交际转换过程中的动态等值,而不是简单的、静态的形式上的对等。信息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原语的语义和风格应该与目的语的语义和风格达到信息的动态等值交换。可以说形式对等基本上着眼于原语,目的是重现原语中的某些形式要素如结构和语法单位等。而动态等值则重视语言信息接受者的感受,强调的是效果对等,也就是译文对译文接受者的作用应该与原文对原文接受者的作用尽可能对等。主张用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的信息,使两者能够最大程度地接近。
二、动态等值理论对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启迪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电影片名就是电影的商标和广告,因而电影片名的翻译“不是文本翻译,而是广告翻译”。基于这一原则,电影片名的翻译不能简单机械地照搬原片名的内容和形式,而应追求最大可能的功效上的对等。在电影片名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充分考虑到电影片名所承载和传递的各项功能,尽可能地将其再现于译入语观众的眼前,力求使电影译名在译入语国家观众中产生与原片名在原语国家观众中大致相同的效果,从而刺激他们的审美情趣,使他们产生欣赏的欲望,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如何达到这样的效果,译者应将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考虑进去,从而实现电影片名翻译的动态等值。
1.考虑不同的文化背景因素
王佐良先生曾说过:“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掌握语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可以说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的民族孕育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之间又存在着不同的差异。这些文化方面的差异对等值翻译理论又有很大的制约和影响,如何实现电影片名翻译的等值,在片名翻译中体现文化价值,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是电影片名翻译的重要任务。文化背景知识是翻译的难点所在,因为翻译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它本身要受文化因素和背景知识的制约,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文化底蕴。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西方国家也有着自己的文明历史,而各个民族的文化思想正是在语言上反映出来,所以英文电影片名翻译更应该注重这些差异,避免出现误译。正如尤金?奈达所言,翻译中出现的严重错误往往不是因为词语表达不当所造成的,而是因为错误的文化假设所导致的。以此看出,翻译不是简单的(或复杂的)语言换码,而是通过语言换码而进行文化沟通的实际场景。
众所周知,英美人士大多信仰基督教,这对英文影片名影响极大。大量的英语典故来自圣经、基督教和神话传说,它们对英文片的形成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例如,美国百部经典名片之一的The Third Man《黑狱亡魂》,如果直译为《第三者》,很可能会被中国观众误认为是涉及婚姻的伦理片;其实TheThirdMan指的是片中车祸事件的第三个目击证人。同时,由于文化认同的差异,词汇所附带的联想意义也就会失之毫厘,缪以千里。以动物类词汇为例,要想译笔传神就要正确理解它们独特的含义。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电影Dragon Heart没有直译为“龙的心”。考虑到“dragon”在英语中,龙会使人联想到残忍、魔鬼,而中国文化中,龙是中华民族、帝王、成功的象征,译者将该片加上一个“魔”字译为《魔龙传奇》,中国观众看到这一译名就会与原语国家观众拥有对等的信息。
2.为译入语国家观众传递与原片主题内容相关的信息
片名翻译要忠实传递与原片内容相关的信息,做到翻译标题形式与原片内容的统一,也就是所谓实现信息的等值。例如:Mr.Holland’s Opus。这是一部美国青春校园片,讲述了一位平凡的音乐教师的故事。贺兰先生兢兢业业地教了30年的书,一生默默无闻,但他的学生都受到了他巨大的影响。片中打了一个很好的比喻,把他比成交响乐团指挥,每一个学生都是他的音符,都是他的作品。如仅用直译,应为《贺兰先生的作品》。但如果译成《春风化雨》则更富深意,使影片产生一种曲径通幽和余音绕梁的效果,因为“春风化雨”本来就经常被用来比喻良好的教育,充分展现了一个教师教书育人的奉献精神。该影片的中文翻译切合原影片的内容,反映出原影片的主题,突出原影片的风格,成功地帮助了中国观众更好地理解原片。又例如:将Closing the Ring译为《物归原主》,以一枚刻着一对相爱恋人名字的金戒指为主线,牵出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二战期间,一架B-17轰炸机在贝尔法斯特市附近坠毁,飞行员临终前委托一个当地人将一枚戒指带给他远在美国的女朋友。半个世纪过后,一个贝尔法斯特的年轻人发现了这枚戒指,在知道了戒指背后的故事后,他决定完成飞行员当初的心愿,将戒指物归原主,却发现原来飞行员的女友,已经嫁给了飞行员最好的朋友。再如动画片Shrek,译成《怪物史瑞克》肯定比《史瑞克》要好得多。因为单纯从字面上判断中国观众不可能知道史瑞克是什么,是人还是精灵?而加上“怪物”一词一方面能充分表现原片内容,或更符合译入语国家观众习惯,显得生动有趣,突出了动画片的风格;另一方面也能勾起观众的好奇心,促使观众尤其是儿童产生强烈的观看欲望。以上这些片名翻译恰当地反映了原影片的主题。
3.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情趣与语言习惯
在翻译英文电影片名时,还应考虑到观众的审美情趣和接受水平,使之与译名达到融合,从而最大限度地吸引观众。由于汉语是声调语言,擅长以音调的高低、轻重、长短、快慢构成抑扬顿挫、高昂洪亮的音韵美来准确地表达丰富细腻的感情,因此将Outland译为 《天外天》,Courage Under Fire译为《生死豪情》,Singing in the Rain译为《雨中曲》等,都充分体现了汉语音韵美的特征,可谓不错的译名。另外,为符合观众审美情趣的另一个常用方法是套用“四字格”法,由于汉语中双音节词较多,而四字格介于词与句之间,具有较强的伸缩性,还由于受中庸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人的美学观念中特别强调平衡美,因此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四字词组的应用非常重要,在片名翻译中占有相当大的部分。
4.考虑商业因素
电影片名不仅是一部电影的标志,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电影片名就是电影的商标和广告,是电影作为商品运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观众尚未入影院观看之前,为了吸引观众、增加票房收入,电影片名在市场中起到了广告宣传的作用。因而电影片名的翻译不是文本翻译,而可以归为广告翻译。基于这一原则,电影片名的翻译不能简单机械地照搬原片名的内容和形式,而应追求最大可能的功效上的对等。这就要求片名能唤起观众的心理认同,激发审美愉悦而产生观看欲望。
例如,根据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所著小说改编而成的同名影片Gone with the Wind以其恢弘的气势,绚丽的色调,细腻典型的艺术细节和男女主角珠联璧合的完美演绎,成为电影史上标志性的艺术精品,影片自上映至今近七十年过去了,巨片《乱世佳人》的光彩丝毫不曾随岁月的流逝而稍有消弥。将这部电影中文片名确定为《乱世佳人》,而没有采用原著中文译名《飘》,一方面是为了突出重点,发挥电影的独特优势,反映了那段独特的历史情景——南北战争;另一方面是从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中,成功地将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集美丽与勇敢于一身的郝思嘉身上,她以不懈的奋斗和追求以及不为世俗所容的贪婪和残酷,谱写了十九世纪美国南方社会乃至整个美国文化史上一部永不磨灭的传奇。本片中文片名成功地引导了中国观众产生探究影片人物与情节的动力。又例如:Sister Act《修女也疯狂》,Ghost《人鬼情未了》等译名就十分新颖别致,引人入胜,成功地唤起了观众的观看欲望,这些进口影片在中国拥有众多赞誉之声,不能不说巧妙的片名翻译功不可没。
三、结语
诚然,影片名的翻译虽未在翻译领域引起普遍关注,但影片名的翻译工作决非如想象中的那般简单。好的电影译名能够传递原语及译入语里所蕴涵的文化信息,反映与原片内容相关的内容与主题,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情趣与语言习惯,做到文字优美、言简意赅,富于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提高票房收益。因此,电影片名译者应尽可能让电影译名在译入语国家观众中产生与原片名在原语国家观众中大致相同的效果,实现译名与原片名的动态等值。
[1]何跃敏.当前西片译名中的问题与对策 [J].中国翻译,1997,(4):41~43.
[2]李群.片名翻译对“忠实”的颠覆——电影片名翻译的现状及理论根据[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5):43.
[3]李文革.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5]郑玉琪,王晓冬.小议电影片名的英汉翻译原则[J].中国翻译,2006,(2).
[6]周立人.动态等值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用[J].国际商务研究,2000,(1).
H315
A
1671-2862(2010)02-0060-02
2009-12-22
周华芳,女,硕士,郑州大学外语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