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高校安全教育与管理机制的创新举措

2010-08-15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

田 琼

(湖南科技学院 武装保卫处,湖南 永州 425100)

构建高校安全教育与管理机制的创新举措

田 琼

(湖南科技学院 武装保卫处,湖南 永州 425100)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校园社会化现象日趋明显,校园及其周边环境的日趋复杂,有关大学生的安全问题倍受社会各届关注,文章就新时期高校安全教育与管理面临的严峻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构建高校安全教育与管理机制做了一些探讨。

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机制创新

安全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是人类个体生存和发展的保障,也是人类历来关注的重点。当今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和开放的社会,大学生的生活空间大大扩展,交流领域也不断拓宽。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校园社会化现象日趋明显。特别是校园及其周边环境的日趋复杂,使得大学生活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近年来,高校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大学生的安全问题开始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众所周知,大学生活是大学生的人生关键时期,安全因素将成为直接影响他们在大学期间的学习及生活的品质,甚至将是大学生能否最终成人、成才、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强高等学校的安全教育与管理、增强大学生的安全知识与技能、强化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是维护大学生身心安全的一项基础教育,不仅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 加强高校安全教育与管理机制创新的必要性

(一)加强高校安全教育与管理机制创新是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不仅要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更要用敏锐的眼光观察社会,建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理好知识、智力、素质、精神之间的关系。因此,素质,尤其是安全素质是这一切的基础和保障。“以人为本”是高校安全文化教育的核心理念,安全教育是起点、是基础。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要实现德育的社会和个体价值统一,就离不开安全教育。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大环境,才能有利于个体的发展。因此,大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离不开安全教育与管理。

(二)加强高校安全教育与管理机制创新是创建和谐校园的需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高校由原来的封闭式教学向开放式教学转型,我国高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既给高校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也给学校安全管理带来了新问题和新挑战。合并办学实现了资源共享,学生跨校区上课、活动成为常事;生活空间大大扩展,交流领域不断拓宽;高等教育持续扩招,高校在校生人数大幅度增加;后勤社会化步伐加快,校园更加开放,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员进入校园从事第三产业;就业压力增大,学生争先恐后地在校创业;围墙开放,校园周边环境日益复杂。同时,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种媒体和网络的应用,使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拓宽,社会上的一些不健康、消极的信息通过各种途径传入校园,对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在信息科技发展迅速的今天,电脑、手机已走进千家万户,网络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学生更是手机和网络最广泛的应用者、最积极的参与者。然则,手机和网络作为本世纪高科技技术的存在,有其极为先进的方面,也有很多负面的影响,比如色情影像、赌博诈骗、不健康聊天、网络游戏等等,更有些大学生利用手机或网络进行犯罪的恶性行为。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创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确保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安全顺利的进行。

(三)加强高校安全教育与管理机制创新是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需要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知识分子和人才密集的地方,从某种意义上讲,高校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人心能否安定,关系到经济建设能否顺利进行。随着社会的发展,安全已经演变成了一个综合的概念,其内容由军事和政治扩展到经济、科技、环境、文化等诸多领域。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在中小学的教育中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安全教育,对国家安全的认识比较模糊。首先,大学生对新时期“国家安全”没有形成明确的概念,基本上还停留在军事、战争、国防、领土、情报、间谍这样一些传统的、局部的认识上。同时,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国家安全问题是国家、军队、警察的事情,与自己无关,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其次,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国际地位与日俱增,和平环境使大学生对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放松了警惕,淡化了安全意识。由此可见,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这是维护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

二 高校安全教育与管理面临的现状

当今的大学生生长在和平、稳定和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且近年来独生子女剧增,在80后、90后大肆宣扬个性、自我标榜的新时期,大多数学生个性较强,以自我为中心,风险、危机和安全意识淡薄,忧患意识淡化,应付突发危机性事件的心理准备不足,对社会潜在问题的认知和应对能力较差。而且,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周边环境日趋复杂,大学生与社会各个领域的接触、交流也不断拓宽。欺诈、盗窃、抢劫等不法分子纷纷将目光投向安全意识薄弱的大学生。因此,面对复杂的社会化环境和特殊的时代背景,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的任务艰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大学生安全现状不容乐观。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1)高校普遍存在忽视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的现象。当前,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高校管理者和高校教育者的关注,但由于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起步比较晚,致使安全教育远远落后于高校的高速发展的步伐。大部分学校实际开展安全教育工作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一切跟着感觉走”的阶段。学校教育管理者对安全教育重视不够,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做得比较表面化、形式化。一是重要性认识不够,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机制运行不完善;部分高校没有制定相应的安全教育规章制度,对大学安全教育制度缺乏必要的监督与管理;二是缺乏系统的教育,大学生安全教育未能规范化、制度化。安全教育大多是保卫部门或学工部门针对某一时期的发案特点或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具体案例而临时进行宣传教育。部分学校未将安全教育课程纳入大学生的教学范围,更没有设定专任的安全教育课程教师,也没有安全教育的课本,导致大学生安全教育在效果上缺乏保证。三是部分高校教育者管理者把安全教育看作辅助教育或是可有可无,主观的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学的是专业知识和技能,只要保证在校期间不违法,不出事就是安全的保证,在安全教育上走过场,敷衍了事。

(2)安全教育与管理的体系不完善,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大学生缺乏系统的安全教育。首先,高校安全教育队伍不够专业,大部分高校没有安全教育的专业教师,安全教育只在新生入学或是重大事情之前由辅导员、学工部管理人员或保卫处人员进行简单的教育,缺乏知识性、系统性和长期性。其次,高校教师安全意识低,安全知识不系统。高校专业课教师只注重自己的专业课教学,对安全教育很少关心与投入,大部分专业课教师很少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问题。同时,他们自身对安全教育知识了解很少,不能在日常授课过程中穿插进行安全教育。再次,高校辅导员对安全教育投入不够。高校辅导员和学生接触最广泛,他们是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最重要的力量之一,但他们平时忙于应付纷繁复杂的日常事务,而且缺乏一些具体的安全教育知识,对安全教育投入也不够。

(3)安全教育的内容缺乏理论体系。大学生安全教育其内容主要包括安全知识、安全责任、安全技能和安全对策教育几方面。安全知识、安全责任教育主要是使大学生了解掌握事故预防的基本知识。明白自己在安全事故中所应承担的责任,是“知”的方面;而安全技能、安全对策则是使大学生在学习“知”的基础上,逐步掌握防范和处置事故的技能和方法,是“会”的方面。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主要侧重于安全知识、安全责任的教育。忽视了安全技能、安全对策的教育。也可以说是解决了“知”的问题,而忽略了“会”的问题。在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中,安全教育仅停留在“知”的方面显然是不够的,还应对学生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和正当防卫、怎样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等方面进行深入教育。

(二)大学生自身原因导致安全教育与管理难度加大

(1)大学生安全意识较差。“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读书时代已经过去,随着21世纪的经济大浪潮的冲击,大学校园已经开放化、社会化。炫烂的物质生活与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使很多大学生为之迷醉。“娱乐”与“享受”已经走进了许多大学生的生活,随着大学生和社会的接触越来越多,但他们的心理发展却远远没有跟上社会的大发展步伐。大多数大学生都是从校园再进入校园,社会经验少、思想单纯、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对社会的阴暗面和复杂面知之甚少、独立生活能力差、自控力较差、心理脆弱、遇到挫折不知所措,甚至马上做出出乎常理的举动,导致自己或是他人受伤害。尤其是女大学生,她们处于弱势群体中,对自己的安全防范能力较差,又容易被黑暗面和复杂面的表面现象误导,对此产生同情心,从而容易让自己上当受骗。

(2)大学生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欠缺。当今的大学生都是从中国的应试教育中走过来的佼佼者,中小学的教育虽然把素质教育提高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但是为了过高考这道槛,大部分的中小学生都不得不从应试教育的模式中走过来的。中小学侧重教育的是文化知识,而对安全教育却灌输得较少。有些中小学生的家长为了让学生安心学习考大学,甚至包揽了学生所有的生活事务,从而导致学生接触面狭小,生活不能独立。进入大学后,他们只是从一个校园进入了另一个校园,更多的是延续了中学时的思想,伴随着生理和智力方面的逐渐成熟,他们的独立意识增强,渴望摆脱父母及老师的束缚,但是他们还处于学习阶段,往往还不能独立解决社会交往和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在家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独立生活能力差,缺乏安全意识,没有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自己的物品随意放置,对陌生人缺少戒备性,进出宿舍不能随手关门或锁门等等。据调查,很多学生在宿舍里都有随手搁置钱、手机、银行卡、相机、手提电脑等物品的习惯。另外,在男生中,还有部分学生有睡觉不锁门的习惯,从而导致失窃等安全问题的不在少数。

(3)大学生的安全知识和防范能力的欠缺。大学生对水灾、火灾等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相关知识知之甚少,而且缺乏必要的防御、自救知识,当大的灾害和事故发生时不能采取有效、及时的措施来进行自救或他救,使自身和他人的损失降到最低。同时大学生在校生活、学习期间还会面临许多危及自身安全的问题。例如交友、恋爱方面的问题,欺诈、诈骗方面的问题等等。我们以2008年11月14日发生在上海商学院的火灾为例,凌晨6时许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一学生宿舍楼起火,火灾发生后,寝室内四名女生相继逃到阳台,当时下面有目击者劝其不要跳楼,据目击者称,有两名女生先从楼上跳了下来,第三名女生抓着栏杆,但大火已经烧到了她的手上,于是跟着跳了下来,第四名女生被大火逼到阳台的墙角,因躲不开大火,也跳了下来。火灾从早上6时10分发生,到6时12分上海警方接警,到6时34分将火灾扑灭,整个过程只有24分钟。但不幸的是,在消防官兵到场前,失火房间内4名女生已经跳楼死亡。像此等惨剧的发生,人们不禁要问难道就没有更好的方式逃生?为什么在火灾发生时,四个女大学生相继以跳楼来逃生呢?从这也体现了大学生的安全知识的欠缺,面对突发事件的防范能力不足。

(4)大学生对安全教育的学习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面对新时期的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在复杂的社会化的教育环境之下,高校的教育者与管理者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越来越重视,相应地也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的措施。如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大学生安全管理、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进课堂、不定期的开展一系列安全教育讲座、消防安全演习等等,但是,收获的效果却甚微。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大学生对安全教育学习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大学生的生理虽然逐渐成熟,但是,心智发展却还跟不上生理成熟的步伐,许多大学生的思想还停留在中学时期的依赖状态中,中学时期养成的习惯和思维方式没有改变,学习的重心只放在文化专业知识上,而忽视了安全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大学生对安全教育已经进入了“被学习”状态。还有不少同学反应,去听安全教育讲座完全是因为老师强烈要求。由此可见,大学生本身对安全教育的重视度不够,学习不够积极主动,从而导致安全教育学习的效果也大打折扣。譬如某高校在安全课堂以及安全知识教育讲座中,反复强调不宜相信外来推销人员,但是,在大学生中,被外来推销人员欺骗的案例却屡见不鲜。

三 高校安全教育与管理的创新途径

(一)加强治理,创构大学校园的安全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安全需要是人类的重要需要之一。”安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安全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学校稳定的基础,稳定是发展的保证,离开了安全与稳定,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如果大学校园经常有安全事故发生,同学们失去了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失去了安全的保障,就无法安心学习追求进步。因此,保证大学生安全是促使大学生各科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与基础。高校应把强化学校安全管理摆到最重要的位置,加强治理,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全力做好各项安全保卫工作,为全校师生创建安全和谐校园的优良环境。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实行学校一把手负责制,学校一把手要亲自关注安全管理工作,把安全管理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分管领导要集中精力抓,切实负起责任。做到事发前有预防,发生问题及时妥善处置,事发后认真总结,汲取教训,并制定整改措施,形成一系列标本兼治的机构与措施。要在“领导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的基础上,学校、院(系、处)设立分级管理机构,形成书记、校长直到辅导员、班主任、科任教师等系列安全管理负责制,建立健全的学校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只有这样,才能加强治理,建设大学校园的安全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

(二)改变观念,提高认识,树立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改变安全教育“无用论”的观念,转变安全教育“无用”的思想,重视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在整个大学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消除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形式化”,将安全教育知识纳入到大学生的课程教育中去。我们应坚决反对在平时无事时就在会议上长篇大论,做表面工作,发生事故后再去做书面总结的做法。我们更要倡导全校师生通过安全知识学习,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形成安全观念,最后融入到安全文化中。另外,提高安全意识必须从老师做起。当今的大学教育工作者,往往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教授,但是,对安全知识知之甚少,自身安全素质不高,从而无法言传身教给学生更多的安全教育传授。因此,加强大学教师队伍的安全教育,师生同进步、共学习,是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要在师生员工中树立起强烈的安全意识,建立“以人为本、预防在先”的安全思想,使“安全规程、必须遵守”的安全准则深入人心。

(三)规范管理,创新大学生安全教育制度化建设

建立健全的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的组织机构是大学生安全化教育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高校安全教育工作必须从严管理,落实责任,要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领导、组织协调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安全教育要本着“谁的人、谁教育;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要以预防为主,本着以人为本、保护师生、教育先行,明确责任、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建立高校安全教育教研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购买大学生安全教育教材,聘请法律、公安、消防、有关领导、安全保卫部门的同志结合具体事例进行法制、消防安全、逃生自救等方面的教育,这对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有着积极的作用。另外,我们更应充分发挥学校自身优势,把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将安全教育与其他公共学科同安排、同布置、同考核、同评比。

(四)因时布教,完善高校安全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随着高校扩招,在校大学生越来越多,高校安全教育与管理的任务越来越艰巨,有关大学生的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大学生的安全现状不容乐观。目前,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基本上由保卫部门工作人员及政治辅导员承担,保卫部门工作量大,事务烦杂;辅导员除了处理日常繁杂的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工作,还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业学习和考虑未来的出路问题,这样,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就显得淡薄,即使有安全教育内容也多半是停留在口头说教方面,缺乏教育实践性。因此,高校在加强安全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中,应该调动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力量,通过学校宣传部、教务处、学工处、保卫处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发动班主任、任课教师对大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专职队伍建设,提高安全教育队伍的政治素质,引导学生加强对国内外敌对势力破坏活动的警惕,正确对待国内、国际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加强安全教育队伍的业务培训,丰富安全知识,熟练防骗防火防盗防身等安全技能,坚持“以预防为主,打防结合”。加大安全教育宣传力度,因材施教,提高同学们学习安全知识与技能的积极性。据调查,许多高校把安全教育与管理的任务都推到保卫部门、学工部门及学生辅导员身上,而并没有设立专任的安全教育教师。要做好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仅依靠这些教师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加强高校安全教育与管理的教师队伍建设是保证大学生安全教育质量的必要条件。

(五)与时俱进,开拓安全教育的新内容

随着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威胁大学生安全因素的范围越来越广,来自于经济、文化、生态、信息、心理、财产、自然、国防等方面。正如近年来发生在大学生中的消费权被侵犯、信息诈骗案、网络犯罪案、心理疾病杀人案等等这些都成为师生关注的热门话题。大学生应当有效的地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能力,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为自己的成长成才建立安全环境。由此可见,高校在设置安全教育内容时,必须站在一个大的安全观的角度考虑,教育内容既要专又要广,高校安全教育工作者在传授传统的安全知识的同时,应根据时代的变化与要求,不断拓展和延伸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新内容。而如今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安全、文化安全等等是安全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重视和研究的内容。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健康、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合格人才。安全是人类个体发展的基本要求,更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大学生不仅要掌握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文化素养。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用人单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良好的安全意识和一定的安全知识正是体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因此高等教育把安全素质教育作为培养合格人才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保证经济建设稳步发展和社会安定团结的基本条件,是提供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稳定的政治局面和安定的教育环境的保障,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安全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必修课。要正视安全教育与管理,安全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1]董浩,宋有,郑吉南.大学生安全教育教程[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

[2]黄胜泉.大学生安全教程[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 [3]祝力雄.关于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4]谷月娟.高等院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分析与实施对策研究[D].郑州:河南师范大学,2008.

[5]李凤英.浅谈新形势下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方法与途径[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6]张海清.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与途径探微[J].高校教育研究,2008,(17).

(责任编校:周 欣)

book=171,ebook=228

G641

A

1673-2219(2010)03-0171-04

2009-12-04

湖南科技学院院级课题“大学生安全教育”(项目编号08XKYTC008)。

田琼(1981-),女,湖南汨罗人,助教,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