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个和尚有水喝:公共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2010-08-15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寺庙和尚管理

张 翕

(中国人民大学 环境学院,北京 100872)

三个和尚有水喝:公共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张 翕

(中国人民大学 环境学院,北京 100872)

《三个和尚》是一个比较典型并且具有现实意义的故事。文章从公共管理学的角度,具体分析了《三个和尚》的情节线索,为故事中的矛盾找到了可行的解决方案,提出并解决了一个新的问题:如果有更多的和尚,该如何管理。公共管理学基本原理在此故事中的运用说明了公共管理学的重要性,而文中引述的故事新编《三个和尚后传》则讨论了它在实际应用中的种种弊端。文章最后指出失败的原因以及纠正的措施,以供借鉴,使得公共管理学基本原理能够得到更完善的应用。

三个和尚的故事;利益最大化;公共物品;公共管理;激励;组织;绩效

一 老故事与新问题

《三个和尚》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古老故事。从现代公共管理学的角度,可以对这个传统文本做出新的分析。

第一, 为什么一个和尚有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为什么一个和尚有水喝?

对于一个和尚来说,水缸中的水既是私人物品也是生活必需品,而喝水的机会成本就是把水从山脚挑到寺庙的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这与为了实现某种效用就必须拿出等价的成本来交换是一个道理。在不存在其他人的情况下,他只需要从自身利益考虑:因为完全得到了水带来的效用,所以挑水不仅是必须的,也是理所当然的。另外,作为一个“理性人”,他能够运用智慧使麻烦迎刃而解,自身利益达到最大化。因此,这时候的寺庙生活井井有条。

为什么两个和尚抬水喝?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抬”和“挑”一字之差,却揭示了事情本质上的不同。

可以肯定,第二个和尚本身不存在任何问题,他同样乐善好施,而且是理智正直的。他能够意识到自己受到了一缸清泉的款待,就应该为此做出等价的回报,至此双方关系都 表现得相当融洽。问题在于,当水变成了具有竞争性但不具有排他性的公共物品时,他们开始只为各自的利益打算,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本能要求,谁都想占便宜而不想吃亏,冲突也就在所难免了。两人虽然一同抬水,但合作却三番五次中断,关系也一度僵化。最终还要靠米尺来测量扁担长度,才使得他们就公平问题达成共识。保证公平成了他们的接受底线,抬水喝的日子这才得以维持下去。然而公平与效率往往很难两全。原本是靠一个人的力量就可以完成的,现在却要两个人都出力,明显造成了不经济的结果。

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他们之间又产生了新的矛盾,也就是利益冲突。比如当双方中必然有一方的私人物品要受到环境的不利影响时,蒙受损失的一方会产生心理不平衡,得以幸免的另一方则表现为幸灾乐祸。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一种不公平,但是较之于抬水时的不公平,它具有明显的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很难有对策地克服。

为什么三个和尚没水喝?

首先应该明确第三个和尚出现后所发生的事情的来龙去脉:当新来的第三个和尚喝光了之前两个和尚抬上来的水以后,他拒绝提供补偿。于是两个和尚站在了与他对立同一条战线上,他们的利益似乎也合二为一了,最终第三个和尚被迫重新挑回了一缸水,却仍然想要独享。这时两个和尚的同盟关系又突然解除了,取而代之的是三人各自为战,纷纷保护他们认为应该属于、或者至少有一部分属于自己的水,即使任意挥霍甚至强迫自己喝下去也不愿将水拱手让人,因为他们认为那样是不公平的。一直到这里,都可以认为纠纷的产生完全归结于第三个和尚的过错。

然而水喝光了,却没有人愿意做出积极的努力,宁愿与他人划清界限,各自祈求天降大雨,好盛满自己的水盆。纠纷产生的原因就不那么简单了:在产权界定不清的情况下,由于人天生是有惰性的,与他人共同面对一项任务时容易表现为逃避劳动、推卸责任,总是出于利己目的而寄希望于“搭便车”。[1]不过,他们无论是维护自身利益,还是追求公平公正的行为都是无可厚非的,更何况在争取自身利益的同时每个人都没有有意损害他人的利益。

第二,如何设计一套有效的制度来保障三个和尚有水喝

故事本身为我们展示了一个问题圆满解决的结局:面临灭顶之灾,三人你争我赶,前仆后继地跑去打水,通力合作,扑灭了大火。正是这一次突如其来的灾难使他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他们是一个集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可以融为一体。大火过后,三个和尚将矛头共同指向那只打翻烛台引起火灾的老鼠,相互之间却重归于好,尽弃前嫌。三人分工打水,效率相当可观,超过了独自打水的效率,也再没有发生冲突。由此可见,依靠三人的觉悟和自觉性不仅能够保证水的正常供应,还可能发挥比较优势,增大效益。

在此建议实行几种具体的制度:分工合作,如故事中所述,需要每个人都有自己固定的岗位,过程不能在任意环节上中断,否则还是喝不到水。这就对个人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但相对来说,激励的作用也比较大,因为几乎不可能再完全指望别人来满足自己对水的需求;另一种方案是轮流打水。一天指派一人,其余两人共同监督他完成任务。同时,负责打水的人也要监督另外两人,不能随意浪费水。但监督的力度总是会存在差异的,当三方势力不均衡时,也会造成结果的不公平;最好的方案也许是公共物品私有化——重新置备两口水缸,每人各有一口,水资源自给自足,互不干涉。

但这些并不意味着这种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的办法是万无一失的。可以看出,火灾发生时对水的需求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使用公共物品的需要。他们之所以拧成一股绳,是因为如若不然,三人将要一同蒙受巨大的损失,损失分摊到每个人头上更大得难以承受。那是迫在眉睫、性命攸关的威胁,与单单是因为没水喝以至于吃馒头的时候噎住喉咙有本质的差别。所以,当危机意识和集体观念随着时间流逝逐渐淡去,难保三人不会重蹈覆辙,过回“各扫门前雪”的生活。如何能够保障他们能继续有水喝?由三人的团队精神而来的凝聚力可靠吗?

所谓的团队精神,从道德角度来讲也许确有其事,然而是否单单依靠它就能确保资源的持续供给、每个人的效用实现、良好的发展秩序还是有待商榷的。举两个文字的例子:柏扬先生在他所著的《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把三个和尚的故事同中国人的民族劣根性联系起来,指出中国人没有团队精神,是一盘散沙,不能团结在一起;[2]还有一句俗语说道,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是条虫,表达的也是这种意思——单独一个人拎出来都是英雄好汉,但是聚集在一起就是成了乌合之众。从不太乐观的现实层面看,我们总是振臂高呼的团队精神也许只是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产生极大的交集而且不服从集体的个人本身也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况下,在每个人的头脑中自然产生的一种自保意识。比如一个经常出现在小学生活中的普遍现象:下课铃快响了,教室里的同学们按捺不住即将放学回家的激动心情开始吵闹起来。于是老师就会说,只要有一个人在说话全班都不能下课。这时所有人都会尽快安静下来。一是没有人希望老师拖堂仅仅是为了多给他们些说闲话的机会这一丁点好处,二是没有人敢因为自己一个人拖累了全班同学,并且在老师眼皮底下冒尖儿。老师的这招屡试不爽以至于广为传播的原因就在于它抓住了小学生的心理担忧,而不是弘扬了什么集体主义精神。

说国民素质有待提高也好,“民族劣根性”有待消除也好,总之现在如果没有了利益交集和损失威胁,还能用什么来激励和捍卫众人的精诚合作呢?所以,光靠个人的自我约束是不足以保障各种情况下公共物品充分供给、有效利用,社会关系稳定发展的。当人与人之间的利益找不到很大的共通之处,甚至是已经产生冲突的时候,表面上同舟共济的士气就会被打破。在这时,公共管理的必要性就要浮出水面了。

第三,如果以后有第四个、第五个……第N个和尚过来了,如何能够保障他们能继续有水喝

在使用水资源的人数尚少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建立专门的公共管理体系,但如果第四个、第五个……第N个和尚来到寺庙,从经验层次上界定,饮水问题就应该归于与多数人利益相关的公共事务领域,需要有专门负责提供、保障和协调公共物品的人员和组织机构。

事实上,管理正是起源于人类的共同劳动,随着人类共同劳动的发展而发展的。三个和尚打水喝就好比是一种较为原始的群体活动,当打水的活动变得更加频繁,参与人数在量上逐渐增加时,人际关系也随之多样化,发生了质的飞跃。于是,人们从事分工与协作的活动就在一定的组织环境下诞生了,即管理。

这时的寺庙就代表一个微缩型的社会,迫切需要建立有效的公共管理体系,即为公众饮水的利益服务的非营利性组织。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各种资源,在这里尤指水资源,管理的有效性也在于对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应该首先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公共行政、组织机构、资源分配和人力资源管理等等制度模式。作为管理主体的公共组织,其活动应包括组织、决策、沟通、协调、监控、评估等。从组织环境理论的角度看,故事中组织的外界环境趋向于稳定而简单的模型,组织本身可以采用强有力的结构形式,如机械式或行政式,相对稳定。如果建立一个介于机械型和多样化型之间的组织,则可以通过专家的有限水平分权,加强工作程序的标准化,施加“理性化引力”;另一方面,为了适应不同的资源需求,可以将组织细分为多个界限分明的战略经营单位,通过工效标准化达到有效的业绩控制。

考虑到寺庙当前的状态和所处的环境,比较好的办法是推选出有威望的主持来组织、协调、监督、评价取水工作和决定水资源的配给。具有等级结构的组织形态更适合这一方案,因为它能够创造出具有准确性、连续性、纪律性、严整性和可靠性的组织模式。水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资,它恰恰需要这种组织模式的稳定性、纪律性、可靠性作为保证。同时还应该注意施行仁慈式集权领导,权利虽然掌握在最高级手中,但也要授予中、下层管理人员一部分权利,这样一来,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才比较和气。值得强调的一点是,主持作为管理的领导者,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平和服务精神,能够合理制定寺规,确保令行禁止,使各项规则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某种信仰,并且与导人向善的道德标准相统一。对于下级附属人员,需要、内驱力、目标构成了他们的激励。饮水这种生理上的需要在得到一定水量的满足后就会大大减弱,相应的内驱力、目标的激励作用也随之减弱。因此,应该强调精神需要,比如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对于表现良好业的人,可以适当提拔,给予一定的权力或额外的物质奖励,以资鼓励。如果主持可以做到既关心工作效率,又关心下属,努力使个人需要与组织目标有机结合,这就是最有效的领导方式。

还有一种方案是招募志愿者,让更有责任心和集体意识的人承担打水这项工作,但一定要运用科学的激励手段和奖惩措施使志愿者保持较为持久的热心和决心。

二 故事新编与悲剧重演

一篇题为《三个和尚后传》的文章叙述了一种失败的解决方案作为反例,实际上也影射了目前社会上的公共管理体系中存在的种种弊端:[3]

被任命解决饮水问题的有主持和书记两人。主持认为管理不到位,于是招聘一些和尚成立了寺庙管理部,选派唐僧等干部出国学习,专门花钱请了天主教堂、基督教会的神父传授MBA。书记则认为人才没有充分利用、寺庙文化没有建设好,于是成立了人力资源部和寺庙工会,走起了竞聘上岗和定岗定编的过场。可问题是水还是不够喝,不仅如此,和尚似乎都忙着挑水,寺庙里没人念经了,日子一长,香火渐衰。各部门为此召开了几天的会议,最后决定,成立专门的挑水部负责后勤、烧香部负责前台。同时任用了副主持、主持助理、各部门小主持、副小主持、小主持助理。

新的问题又来了。前台负责念经的和尚总抱怨口渴,后台挑水的和尚也抱怨人手不足。经会议决定,再成立一个喝水响应部,专门负责协调前后台矛盾。然而效果却不理想,于是前后台签署了协议、相互打分,健全考核机制,还特意购买了几个计算机系统,成立了香火钱财务部,打井策略研究部、建设部、维护部等等。由于各个计算机系统算出来的数据不准确、不一致,又成立了技术开发中心,负责系统维护、二次开发。事到如今,寺庙里的部门太多、办公场地不足,只得又成立综合部来解决,最后寺院整个变成办公区,香客只许在山门外烧香。为了减少文山会海,综合办牵头召开了N次关于减少开会的会,并下达了“关于减少文件的文件”,同时成立了精简机构办公室、机构改革研究部、经营分析部等,每个部门都指派了一些和尚手工统计、填写报表、给系统打工。

寺院空前热闹,有的和尚在拼命挑水、有的和尚在拼命念经、有的和尚在拼命协调、有的和尚在拼命分析……忙来忙去,水还是不够喝、香火钱还是不够用。这个和尚说是因为流程不顺、那个和尚说因为任务分解不合理,这个和尚说是部门界面不清、那个和尚说考核力度不够……又过了一年,寺院黄了,和尚们也都死了。人们在水井边发现了几具尸体,是累死的;在寺院里发现了几千具尸体,是渴死的。

三 失败的原因与未来的出路

造成毁坏性恶果的原因有三:

首先,管理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案例中的寺庙管理者看似非常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也头头是道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是层出不穷。错就错在,他们始终没有做出英明的决策。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赫伯特·西蒙指出:“决策是管理的心脏,管理是由一系列决策组成的,管理就是决策。”他们还没有客观地认识环境和局势、确立明确的目标就盲目决断,会使组织陷于被动的境地,总是被各种各样的问题牵着鼻子走,仍然拿不出除了开会之外的其他决策办法。

另外,公共部门的结构类型直接影响着共公告管理活动的展开和效绩。寺庙管理部门庞杂,人员冗余,分权过度;缺乏沟通,效率低下,是造成无论如何水都不够喝的原因。具体来说,命令难以准确有力地传达;责任义务难以具体到人到事;协调合作所要求的信息传递反馈迟缓;缺乏健全的监督和奖惩机制。

还有,没有优秀的公共管理人员,也谈不上优秀的管理。过度招收外来人员,却没有使他们完全发挥作用,实现个人价值,反而白白占用了原本稀缺的水资源。负责人员之间相互推脱、滥竽充数的现象也容易发生,且不易被察觉。这样以来,管理难度大大增加,不仅水的供应能力没有提高,还使得消耗增多,领导阶层再次错误地扩大机构规模,造成机构臃肿,最终形成了恶性循环。

中国古代的道家观点就十分值得借鉴。老子的管理思想是由“无为而治”达到“无不为”的目的。强调道法自然,不违背客观规律,以最小的领导行为取得最大的管理效果,“治大国,若烹小鲜”之谓也。并不是凡事都讲究大手笔、面面俱到。

在三个和尚有水喝这一案例中,公共管理使得单独一个人可以做到的事一群人也能做到,而且做得更好,解决方案也不只一种。放眼望去,21世纪的新公共管理学正在进入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

[1]Mancur Olson Jr(曼柯·奥尔逊).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Public Goods and the Theory of Groups(集体行动的逻辑:公共利益和团体理论)[M].波士顿:哈佛大学出版社,1971.

[2]柏杨.丑陋的中国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3]摄山星城.三个和尚没水喝后传[J/OL].西祠胡同论坛网, http://www.xici.net/b605221/d42292657.htm 2006-09-06.

(责任编校;燕廉奚)

book=107,ebook=385

F062.6

A

1673-2219(2010)03-0107-03

2010-01-05

张翕(1989-),女,北京人,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为环境经济学。

猜你喜欢

寺庙和尚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小和尚打水
小和尚
向前奔跑的和尚蟹
从管理寺庙到监督寺庙*——民国时期宗教立法观念的转变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藏传佛教寺庙管理的思考
当代佛教寺庙规划设计初探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小和尚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