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高校就业教育的思考

2010-08-15魏自涛咸宁学院思想理论课部湖北咸宁437100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10期
关键词:毕业生职业大学生

魏自涛(咸宁学院 思想理论课部,湖北 咸宁 437100)

深化高校就业教育的思考

魏自涛
(咸宁学院 思想理论课部,湖北 咸宁 437100)

高校学生就业情牵千家万户,事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事关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就业教育是引导高校学生就业的重要环节,我们要转变就业教育理念,拓展就业教育内容,延伸就业教育时空,引导高校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提高就业能力。

就业教育;转变;拓展;延伸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到每一位毕业生的成长成才,更关系到千万个家庭的期盼和希望,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迅速增加。毕业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针对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现实,高校必须深化就业教育。

一方面,深化就业教育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是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劳动人事制度包括大学生就业制度发生了深刻变化而产生的。大学生就业牵动着学生与家长的心,成为各方关注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身利益,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的稳定。党中央多次强调要高度重视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要求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通过加强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教育,促进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并正确引导、积极促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大大减轻政府、家庭、个人的压力,这样既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又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大学生作为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现在,我国人才总体数量不足,特别是具有创新能力、创造能力的人才更加缺乏,这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广大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农村的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和一些艰苦行业等,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的新的增长点,这些地区和行业的经济发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客观上来说,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使大学生主体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自立,竞争,公平,效率等时代意识明显增强。从整体看,多种价值观念并存;从个体看,多数学生尚未形成完整的、稳定的人生价值观念,在一些问题上常常表现出矛盾或多变状态,部分学生过多地考虑个人的志向、利益,轻视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对自己的条件和实力不能准确定位;择业技巧缺乏、急功近利等,使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评价、职业选择标准和择业行为取向受到消极影响,甚至达到生活都难以保障。大学生在为生存奔波的过程中势必导致创新能力下降,并可能降低他们的社会归属感和责任心,这既浪费了今天的人力资源,也降低了未来的劳动生产力,导致社会的长期发展缺乏后继力量。同时,高知识群体生活难以保障对于社会的危险,不仅在于因个人得不到工作收入而引发越轨行为,还在于对失业群体自尊心的强烈打击,助长各种反社会行为的出现。这一社会问题还可能长期影响一个国家未来的社会价值观塑造、社会文化思潮取舍以及社会行为的内化与凝固,甚至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个国家的民族特性。而通过深化高校的就业教育,帮助大学生认清当前的形势,促进就业观念的转变,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引导鼓励他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锤炼,增长知识才干,实现理想,成就事业。这样不仅有利于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还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另一方面,深化就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毕业后能否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发挥其社会价值,关系着学校的稳定,关系高等教育事业能否持续健康的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的欢迎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校的教育水平与质量。如果大学生就业工作没有做好,不仅造成人才浪费,而且影响在校生的学习情绪与质量,同时将严重影响到学校的正常教学程序,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青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尤其是掌握了先进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的大学生们。他们走出校门,及时顺利地找到工作岗位,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将极大地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有助于先进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己经在一定的程度上成为反映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尺度”和标志。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也在一定程度反映一所大学的学科和专业结构,及其人才培养结构与国家社会需要之间的差距,因此,大学生能否顺利的就业也是反映高等学校本身学科和专业结构,以及人才培养结构是否合理的一个指标。在某种程度上,它也成为高等学校调整本身学科和专业的一个重要依据。同时高校帮助大学生就业是体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办人民满意教育义不容辞的职责。如果高校培养的学生难以顺利就业,则说明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适合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势必影响到高校的招生和教学,造成恶性循环。因此,高校要通过深化对大学生的就业教育,引导大学生顺应日益变化的社会形势,把握时代脉搏,主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相适应,正确对待目前的就业压力,转变就业观念,对就业充满信心,对前途充满希望。这样不仅利于维护正常的教学程序、高校稳定,而且也利于保持高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就业教育有利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高校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但是,目前高校的就业教育不够理想。据《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社与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联合进行的“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调查表明:“大学生对高校提供的就业教育的满意度非常低,表示‘很满意’的比例仅为1.207%,表示‘满意’的比例也仅为6.43%,相反,表示‘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比例达到了29.41%、14.51%。”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深化就业教育。

(一)转变就业教育理念

就业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要培养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它首先是一种教育思想。就业教育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我国高校学生的就业制度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1950年至1984年为第一阶段,采取自上而下的“统包统分”的分配制度。所谓“统包统分”就是由国家全部承担高等学校学生的培养费用,学生毕业后国家通过计划性指令将其统一分配到全民所有制单位。在这一时期,就业教育主要是以思想道德教育为主,其内容局限在教育和说服学生接受祖国安排、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1985年至1988年为第二阶段,实行在国家计划指导下,学校参与制定毕业生分配计划,学校和用人单位供需见面,从上而下,上下结合的办法。1985年颁布实施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对国家招生计划内的学生,其毕业分配实行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由本人填报志愿、学校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取的制度。这是大学生就业制度变革的一个过渡阶段,当时的就业教育工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残留着浓重的计划经济的痕迹,仍然以就业安置为主要任务。1989年以后为第三阶段,实行“双向选择”的就业方式,即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学校和地方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学校推荐、毕业生选择、单位择优录用。1989年,国务院批准转发了国家教委《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报告》和《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方案》。报告指出,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在国家就业方针、就业政策指导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政策。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除师范学校和其他艰苦行业、边远地区的毕业生,实行在一定范围内定向就业外,大部分毕业生实行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通过人才劳务市场,采取“自主择业”的就业办法。1995年国家教委在《关于1995年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意见》中,要求各普通高校对“并轨”后所招学生,毕业时原则上在本系统、本行业范围内自主择业,在条件成熟后逐步过渡到大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并在2000年基本完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2002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以19号文件转发了教育部等四部委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同年10月教育部、公安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经国务院同意,联合发出了《关于切实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了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目标: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双向选择,对各级政府、高等学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做出了全新的规定。目前高校毕业生基本实现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随着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大学生就业状况受社会需求影响而呈现波动的市场化发展特点日益明显。为此,必须转变教育理念,改革那种因循守旧、不与市场接轨的封闭式教育,要树立适应时代发展的就业教育思想,把就业教育纳入高等教育改革的系统工程,把培养创新型的复合人才作为学校的培养目标,并通过教学改革来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同时,要使人才培养目标成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理想和追求,自觉指导自己的行动,把自己塑造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二)拓展就业教育内容

就业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就业能力形成的基本环节,在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同时加强学生个性的发展,它涉及到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理论,其内容包含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创业教育、职业技能和求职技巧等等。

第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通过学校的教学安排,结合学生实际和专业特点,将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等融入正常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提高学生的基本理论素养和职业素质,奠定就业教育的基础。第二,强化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对于毕业生极为重要,学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培训的方式,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也可以与相关的培训机构合作,举办职业资格培训班,使学生在校期间尽早获得今后计划进入行业的从业资格。第三,提倡创业教育。创业既可表现为一种行为,即当事人从事具体的创办企业等活动;也可表现为一种意识和态度,即当人有不满足的感觉时,去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所以创业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有专家认为,大学生创业不足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核心问题,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应该是社会上最具有优势的群体,他们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具有进行创业活动的有利条件,也更应该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使大学生更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起到引领社会发展的作用。因此,学校在教学安排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学年安排不同的创业教育内容,培育精神,尤其是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第四,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职业发展是一个与人的身心发展相一致的过程,职业指导协助其在现实世界中接受考验,并转化为实际的职业,以满足个人需要,同时造福社会。因此,高校在开展就业教育中,应加大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获得事业的发展。

(三)延伸就业教育时空

大学生就业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的教育过程,根据大学期间不同的学习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高校在大学期间整个教育阶段,根据不同时段的不同需求,延续开展就业教育活动。通过大学期间连续系统的就业教育,为学生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对于大学新生,主要是加强人生观、价值观和成才观的思想政治教育,适应大学校园生活,帮助学生认识所学专业的特点及未来发展的前景,认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目标并让学生初步了解将来所从事的职业,使学生从入学时就树立起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规划好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为制定将来的职业目标打下基础。在二年级,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理论和创业课程的教育。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根据职业生涯理论的有关工具进行自我测评。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及其所处的行业,确认职业目标,根据未来目标职业的要求,培养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高自身的实力。在三年级,加强大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和自身特点,认清专业所适应的职业。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调适,培养和发展与目标相适应的各方面能力,掌握各项与职业目标相应的技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同时,组织学生到单位去实习,强化社会实践。对于毕业年级学生,加强大学生应聘技巧的训练。通过就业咨询、讲座、模拟面试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市场、职业等内容,指导学生收集就业信息,并对学生在应聘过程中的心理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辅导,以积极的姿态去参加应聘。

[1]田爱民.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思考[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2]杨曼英.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刍议[J].当代教育论坛,2008,(3).

[3]杨春.新时期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初探[J].商业研究, 2005,(6).

G642

A

1006-5342(2010)10-0087-02

2010209212

湖北省教育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研究项目(2008z068)

猜你喜欢

毕业生职业大学生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职业写作
大学生之歌
我爱的职业
最“叛逆”的毕业生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