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伦·坡作品中的死亡主题浅析

2010-08-15王步先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0年10期
关键词:爱伦作家

王步先

(1.福建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2.福建农林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爱伦·坡作品中的死亡主题浅析

1、2王步先

(1.福建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2.福建农林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十九世纪美国杰出作家埃德加·爱伦·坡以其哥特式风格作品闻名,死亡主题是其作品的最大特色。基于当时的社会背景、爱伦·坡生平及其特殊的审美观,本文试图就该主题进行分析,并说明坡选择以死亡为作品主题的原因。

爱伦·坡;死亡主题;美学

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是世界上最知名同时也是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在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作家中,坡是极具特色的一位。他是天才诗人,杰出的短篇小说作家,独到的文学评论家,象征主义的先驱,同时也是现代派文学的鼻祖。然而,坡又是一个悖论式的人物,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坡坎坷的人生经历造就了他敏感的心灵,他有一种让西方文学界格外青睐的审美情怀;他醉心于美,然而他的作品中美总是与死亡相伴相生。他一生寥落,却在身后盛名远播,他的诗歌、小说在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文坛上独树一帜;他的作品在文学界褒贬不一,以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和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为代表的法国作家认为坡是一个伟大的天才,而一些苛刻的批评家则说他是“三分天才,两分鬼扯,五分疯狂”。即使在今天重读他的作品,我们也时常感到扑朔迷离、难解其意。那么究竟该如何正确对待这位独特的天才和他那些为数不多的经典作品?

在爱伦·坡的文学创作中,属他的短篇小说成就最高,这为他获得了世界声誉。坡的短篇小说可以分为四类:恐怖小说、侦探小说、科幻小说和冒险小说。影响最大的是他的哥特式风格的作品,包括恐怖小说《鄂榭府崩溃记》(The Fall of the House of Usher)、《丽姬娅》(Ligeia)、《黑猫》(The Black Cat)、《一桶白葡萄酒》(The Cask of Amontillado)等都是哥特式风格的代表。坡还是西方侦探小说的鼻祖,他善于揣测人的心理活动,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他的侦探小说有《莫格街凶杀案》(The Murder in the Rue Morgue)、《玛丽·罗杰疑案》(The Mystery of Marie Roget)、《被盗的信》(The Purloined Letter)等等。

一、爱伦·坡作品中的死亡主题

然而坡在文学上真正的成就与魅力,并非来自于这些侦探推理小说的机智趣味,而是他病态的美学理念。坡的作品中有许多关于超自然因素、谋杀、复仇、折磨、活埋、一类题材的描写,死亡更是坡笔下反复出现的主题,包括人死后的生理改变、腐尸、早逝、复活、服丧等等。由于主题太过吓人,坡所写的一些故事在当时并不为世人接受。

作为生命的终点和所有感知的尽头,死亡对于人类而言,始终道不清说不明却又令人着迷。死亡不仅是人类的基本生存问题的一部分,它也反映在宗教信仰、政治、哲学、艺术等诸多方面,历来为各时代作家所钟爱。然而,鲜有作家能像爱伦·坡这般将死亡刻画得入木三分。坡笔下的死亡所呈现的是令人战栗的恐怖,恐怖中却又包含着美;美依存于死亡,是盛开在死亡上的妖艳之花。不同于欧洲文学中普遍存在的对死亡的美化,坡是用最残酷的方式将美的死亡展现出来。

也正是这饱受争议的死亡主题,成为了爱伦·坡区别于同时期其他作家的最大特色。阿伦·泰特(Allan Tate)曾说过:“坡笔下的一切都是死的:宅邸、房间、家具,更不必说自然环境和人了。(Everything in Poe is dead: the houses,the rooms, the furniture, to say nothing of nature and of human beings.)”坡的作品中无不弥漫着恐怖的气息,其人物也大多生活在死亡的阴影下。这在他的恐怖小说中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鄂榭府崩溃记》、《黑猫》、《泄密的心》(The Tell-Tale Heart)和《红死魔的面具》(The Masque of the Red Death)等。

爱伦·坡最为世人所熟知的诗歌《乌鸦》(The Raven),写的是一位年轻男子怀念逝去的恋人,开篇的句子便是“从前一个阴郁的子夜”,第二段中则写道:“哦,我清楚地记得那是在萧瑟的十二月;每一团奄奄一息的余烬都形成阴影伏在地板。”寥寥数行中,“阴郁的子夜”、“萧瑟的十二月”、“奄奄一息的余烬”、“阴影”等描写为全诗奠定下沉闷、灰暗的基调。与此类似的是,坡的经典恐怖小说《鄂榭府崩溃记》的开头是这样的:“这是秋日里灰蒙蒙的一天,空中积满了大团的乌云。整整一天,我骑着马从平淡、乏味的乡野间驰过;不过,到天色开始变得昏暝的时候,我终于望见了此行的目的地——在我眼前,兀然立着鄂榭府。”短短一句话,就把死亡的氛围勾勒了出来。“秋日”与“十二月”都意味着一年将“尽”,“灰蒙蒙”与“阴郁”则烘托了气氛,“子夜”与“昏暝”点出夜幕降临,似乎空气中也透着一股死一般刺骨的寒风。仅从这样的开头,就足见爱伦坡对死亡主题的着迷,更不必说他的作品里,通篇弥漫着死亡的气息。

二、爱伦·坡偏好死亡主题的原因

那么,爱伦·坡为何如此执着于死亡主题的描写呢?这要从三个方面来说明。

首先,是特殊的时代背景。爱伦坡生活的19世纪上半叶,是美国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展,人口急剧膨胀的一个时期,此时南方的贵族和农奴制日益走向衰弱,而北方的工业和民主主义正蓬勃发展。西部疆界的开拓、城市的兴起、超验主义、科学的发展和宗教势力的衰微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坡风格的形成。在此之前,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和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已经开始对城市文明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展开了思考,坡则在此基础上又加入一些超现实主义的色彩。然而,坡毕竟是“后基督教”时代的作家,原有的虔诚信念和生存依据遭受科学发展的巨大冲击,在宗教和科学的双重作用下,他经历着巨大的信仰危机。因而,他只能选择逃避,圄于一角,抒发自己内心独白,而这种逃避的表现形式反映在作品中则是死亡。

其次,是爱伦·坡人生悲苦的境遇。坡年幼时父母双亡,后来被收养,与养父的关系也不好;生活潦倒,作品不被欣赏,一生中又经历了许多所爱的人的死亡,特别是妻子弗吉尼亚的死对他打击很大。数度变故后,坡越来越多地活在自己用笔创作的世界里。对坡而言,生者的世界已不再充满欢乐,死者长眠的世界却是他美好回忆和心灵的寄托。怀着对亡妻的深深怀念,坡在作品中反复描绘妻子的形象,描写美丽女性的死亡和复生,仿佛借此可以使他的爱妻起死回生。坡在这样的创作中逃避现实,在自己的世界里与亡妻以别样的方式相见,在这样的黑暗中直面死亡的恐惧和美丽。坡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往往带着一股死亡的气息,似乎本身就是死亡的象征,然而她们死后能够复活,死亡之中又多了一股生气,这样的死亡也是另一种永恒美丽的形式。坡相信人死后有来生,相信人的灵魂,或者说精神,可以与肉体分离。

第三,则是爱伦·坡独特的审美情怀。死亡是爱伦·坡笔下美的悲剧。坡的小说背景往往是恐怖弥漫的黑夜,破败阴森的府邸,人物是鬼魅般的女性以及内心充满矛盾冲突同时有些神经质的主人公,情节则是各种各样围绕死亡展开的事件。坡在反应其文学理论的著作《创作哲学》(The Philosophy of Composition)中提出自己的创作理念:发展到极致的真正的美,必有催人泪下的特点。“当死亡与美结合得最紧密的时候,一个美丽女性的死,无疑是世上最富有诗意的主题(The death of a beautiful woman is, unquestionably the most poetical topic in the world.)。” 《丽姬亚》、《贝瑞妮丝》(Berenice)和《莫蕾拉》(Morella)讲的都是美丽女性的早逝与死亡。死亡是美丽破碎的悲剧,同时也成为了美的验证。最极致的美,它的形式应是神秘的,阴郁的,不可知的。美本身也包含着丑恶的形式。作为把恐怖和丑恶纳入美学范畴的开创人物,坡大胆地发掘丑陋、病态与畸形的另类魅力。

三、结语

正是特殊的时代背景、不幸的个人遭遇,造就了坡独特的审美倾向,使其热衷于描写死亡并以此作为主题。尽管时至今日,爱伦·坡及其死亡主题在文学界仍备受争议,认为其颓废、消极的反对之声不绝于耳。然而,坡的作品蕴含着独到的美学视角和理念。身为浪漫主义作家的爱伦·坡,却用笔塑造了一个比现实世界更加残酷、惊悚的意象世界,以其敏感、善于捕捉的心灵、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洋溢着热情的真实的文字,彻底颠覆了对于美的传统理念,开创了属于他自己的新纪元,在美国文学史上留下不朽的一笔。

[1] 吴伟仁. 美国文学史及选读[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2] Poe, Edgar Allan. Essays and Reviews [M]. New York: Library of America, 1984.

[3] Poe, Edgar Allan. The Complete Edgar Allan Poe [M]. New York: Avenel Books, 1981.

[4] 张贵瑛. 爱伦坡短篇作品中死亡的恐惧与期盼[D]. 台湾:国立成功大学,2005.

An Analysis of the Theme of Death in Edgar Allan Poe’s Works

WANG Bu-xian

Edgar Allan Poe, one of the most famous writers in the 19th century, is famous for his gothic style. His works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theme of death. Based upon social circumstances, Poe’s background and his unique esthetics, this thesis will discuss his theme of death and the reasons why Poe chooses death as his major theme.

Allan Poe; theme of death; esthetics

I106

A

1008-7427(2010)10-0081-02

2010-07-23

作者系福建农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师,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研究生。

猜你喜欢

爱伦作家
作家的画
作家的画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爱伦·坡:《阿芒提拉多的酒桶》
悬疑与死亡:爱伦·坡哥特小说《黑猫》恐怖意象渲染
Unity of Effect in Scene Settings in The Black Cat
埃德加·爱伦·坡的《阿芒提拉多的酒桶》
论环境因素对爱伦·坡性格及创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