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教学问题若干思考
——以《公务员制度》课程为例
2010-08-15李宜钊
周 伟,李宜钊
(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海南海口 570228)
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教学问题若干思考
——以《公务员制度》课程为例
周 伟,李宜钊
(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海南海口 570228)
《公务员法》颁布和实施以来,我国公务员制度发生了较大变化。与此相适应,在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公务员制度》的课程教学也面临着诸多的变化与调整。有鉴于此,通过分析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提升《公务员制度》课程教学质量和水平的路径。
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公务员制度;课程教学
20世纪80年代中期,行政管理专业在我国高校得到恢复与重建,并在其后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1993年8月,国务院通过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此后,《公务员制度》作为行政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在教育教学中日益受到重视和加强。2005年以来,伴随着《公务员法》颁布与实施,《公务员制度》教学背景发生了较大变化,原有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也日趋显示出诸多不适应性。因此,有必要对《公务员制度》课程教学进行思考和总结,以期推动我国行政管理专业发展和行政管理人才培养。
一 《公务员制度》在行政管理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公务员制度》作为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必修课,是一门规范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具有以认知为主,兼有应用性特点,在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但是,《公务员制度》还不是一门独立学科,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依赖于其他学科的发展,尤其是政治学。于是,就产生了这么一种情况:一方面,《公务员制度》是行政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在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中不可或缺,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但另一方面,它的学科地位还不够高,缺乏相对独立性,制约发展的因素也很多,直接影响到了行政管理专业发展。鉴于此,为了促进和提升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质量,有必要首先厘清以下问题:《公务员制度》对于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而言,究竟具有什么意义,在课程教学中又处于什么地位和有什么作用?
考察《公务员制度》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意义,首先应该从两者的研究内容入手,寻找它们的共同区间,找到了这个区间,意义也就显而易见了。一般而言,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是由其研究对象所决定的,随着这门学科发展,其研究内容也在不断向多学科渗透和融合的方向发展。概括地说,包括政府自身结构、功能及其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规律;具体地说,包括行政职能、行政环境、行政组织、行政首长与领导群体、国家公务员、行政决策与执行、行政监督、行政法制、行政机关管理、行政管理的方法与技术、行政效率与改革等等[1](P54)。由此可见,行政管理专业所涉及的学科领域比较多元且交叉,但在每个领域都不可能真正实现面面俱到。
而公务员制度作为现代政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公务员进行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等的总称,具体体现为《公务员法》以及各种单项制度及其实施办法、实施细则等[3](P80)。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公务员制度的历史发展,公务员的群体范围,公务员的条件、义务与权利,公务员的职位分类,公务员的录用、考核与奖惩,公务员的职务任免与升降,公务员的培训、交流与回避,公务员的工资、保险与福利,公务员的辞职、辞退与退休,公务员的申诉控告、职位聘任和法律责任等内容。由此可见,公务员制度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较强的应用性,其涉及的内容恰恰是行政管理学所必需的。从学科和专业属性的角度来看,公务员制度是行政管理学所研究的部分内容的具体化。因此,在行政管理专业中设置这门课程就显得十分重要。没有了《公务员制度》这门课程,行政管理专业就缺少了对现代公共管理中最重要行为主体的研究和关注。
综上所述,《公务员制度》是行政管理专业必不可少的核心课程之一,其理论部分是对行政管理理论的重要补充和完善,其实务部分是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公务员制度》课程教学,可以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公务员制度的理论体系和制度框架,掌握如何进入、如何管理、如何离开,即公务员“进、管、出”的法制化、系统化,从而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和理论素养,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自觉性,以便为今后走向行政管理岗位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二 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公务员制度》教学现状
《公务员制度》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该课程学习,全面了解公务员制度历史发展、基本原则、宏观框架和微观制度等,尤其是要对其基本结构和运行机制有一个系统科学的认识,从制度层面和经验层面上全面掌握当代中国公务员制度。行政管理专业学生通过该课程学习,要力求达到以下目标:1.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来研究公务员制度在我国的产生和发展,研究在我国政治体制中的地位及其逻辑联系,以便进一步推动公务员制度发展和完善; 2.了解和熟悉当代中国公务员制度,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决策工作的科学性,并为巩固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做出努力;3.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培养行政管理专业人才所必备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
然而,在目前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公务员制度》课程教学中,这一教学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并未得到实现。这是因为,由于该课程在教材编排上以介绍我国《公务员法》的法条为主线展开,教学内容平铺直叙、枯燥单调,与法律专业课程相比,缺少生动案例来吸引学生,使得学生普遍对该课程学习不感兴趣。另一方面,在长期以来的《公务员制度》课程教学中,大多注重学生对静态制度规章及细则的了解和掌握,忽视学生思考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以传统讲授为主,教师是课堂上唯一的主角,单向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师生之间也缺乏必要交流和互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不到发挥,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也得不到充分发掘和必要锻炼。
除此之外,在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公务员制度》课程教学中,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教师队伍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尽管我们现在拥有一支数量较大的教师队伍,但由于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上的问题,基本上没有科班出身的专业教师,这就使得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这种情况在《公务员制度》课程教学中尤其明显。因为一般院校都没有开设公务员制度专业,教授《公务员制度》教师大多是政治学专业背景,对于公务员制度本身缺少长期关注和系统研究,长期以往,必然会对整个《公务员制度》课程教学产生较大影响。
另外,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理论研究水平亟待提升。在我国现有政治制度中,公务员制度建立的时间还不长,其地位和重要性也相对较低,因此学习和研究公务员制度的人员并不多;另一方面,国家在这方面的研究经费投入也较少,国际国内学术交流的会议更是屈指可数,任课教师就某一问题进行切磋的机会寥寥无几,不利于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公务员制度新理论和新进展。理论可以指导实践,理论水平欠缺自然也会导致实践水平的降低。由于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理论研究水平比较低,这对于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公务员制度》课程教学而言,受到制约和影响也是必然的。
(二)现有教材编写和使用也是问题重重
目前,在《公务员制度》课程教学中,能够作为教材使用的书籍种类较多,但质量上乘者少之又少,绝大部分都存在更新速度缓慢、内容陈旧和雷同的问题。很多教材体例流于形式,内容严重脱离实际,专业性和应用性也不强,学术含量比较低;另一方面,在选用教材时,一些教师往往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由于事先没有进行集体商讨和协调,经常导致教材选用“各自为政”的现象。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很容易出现不同课程之间在内容衔接方面的问题,从而影响到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和水平。
三 提升《公务员制度》课程教学质量和水平路径
提升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中《公务员制度》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教学过程中的诸多环节,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结合《公务员制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和突破:
(一)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为此,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营造自由宽松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精神,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和交流。具体来说,除了在课堂上进行常规性理论讲授外,可考虑重点采用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研究式教学和情景模拟教学等。讨论式教学要结合课程大纲和教学内容科学设计问题,并在每学期开学时发布给学生,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并准备讨论,在课堂上则围绕设定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进行质疑和争辩,提出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案例式教学的关键是精选典型案例,同时恰到好处地选取引入案例的时机。一般来说,课前引入有助于制造“悬念”,课中引入便于开展研讨式教学,课后引入有利于学生充分思考和学习的巩固提高[3](P80)。研究式教学则需要任课教师紧密结合公务员制度领域的热点问题,为学生拟定一些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并分别指导他们收集资料、开展调研和撰写报告等,以达到提升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目地。情景模拟教学通常是在课堂上设置一定的工作情境,然后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通过体验特定情境下开展的具体活动和工作,来提高学生的移情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任课教师理论研究水平
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教学的关键,没有良好的师资队伍,教学质量也就无从谈起。从目前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中《公务员制度》课程的师资队伍现状来看,总体数量足够,但专业性不强,缺少有研究背景的任课教师。鉴于这种状况,在今后师资队伍建设中,要积极鼓励任课教师开展学术研究工作,坚持教学与科研并举,以科研助教学,以教学促科研[4](P23)。为此,必须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工作,建立完善相关奖励制度和激励机制,加强公务员制度研究方面的经费投入,大力支持中青年教师赴国内外名校进修或访学,不断提升任课教师理论素养和学术视野。此外,还要举办各种层次的学术会议和活动,为广大任课教师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与此同时,考虑到绝大部分任课教师没有公务员机关的实际工作经验,可以有意识地选派他们到政府机关或公共部门学习交流、培训调研、挂职锻炼等,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增加任课教师的实践经验。通过上述灵活多样的方式,不断提高《公务员制度》任课教师理论研究水平,努力造就一支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切实提升《公务员制度》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三)不断优化教材选用,大力进行教材建设
教材优劣,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好坏和教学质量高低。优秀教材具备新的研究内容和理论成果,能够使学生学习到新的知识,并了解到学科和专业的前沿动态。有鉴于此,在进行《公务员制度》课程教学时,要不断优化教材选用。具体来说,应在观念上重视教材征订,征订时应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角度考虑,而不是凭感觉、从教师自身角度考虑。此外,应建立教材选用讨论制度,在征订前期组织教师分析论证教材的科学性、前沿性和适用性,对比同类教材优缺点,然后在此基础上优选教材,保证高质量教材进入课堂。与此同时,还要主动听取学生的使用意见,并将其作为今后选用教材的参考,使教材真正服务于教学。除此之外,还应该在教材建设方面加大投入,争取突破。《公务员制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课程,这就要求课程教学必须结合中国实际,特别是要结合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现状,形成独具特色的教材体系。在教材建设方面,既要组织有经验的专家学者编写权威性的示范教材,又要鼓励教材的系列化和多样化,组织编写适合不同层次和需求的配套教材,以丰富课程教材的类型和品种。如《公务员制度案例教程》《公务员制度资料汇编》《公务员制度教学参考书》《公务员法律与法规》等。
(四)进行《公务员制度》课程教学时,注意做到两个“结合”
一是紧密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制度是对公务员依法进行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总称,具体来说,包括《公务员法》和录用、考核、奖励等单项制度及实施办法和实施细则等。在这一系列法律文件中,《公务员法》是中心和根本。这是因为,在公务员制度体系中,《公务员法》立法层次最高。它是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的正式法律,与公务员制度的其他法规相比更具有权威性和严肃性;另外,《公务员法》是我国干部人事管理领域第一部总章程性质的法律,也是对各级各类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规范管理的基本法,为公务员录用、考核、申诉控告等一系列具体法规和规章的制定提供了依据。二是紧密结合公务员制度实施最新进展。建立公务员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公务员队伍的管理,提高公务员队伍的素质和管理效能,这一目标只有通过公务员制度的实施才能得到实现。因而,公务员制度的实施是公务员制度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在进行《公务员制度》课程教学时,要注意讲述各项公务员制度的实施情况,分析其实施过程中的难点和关键点,探讨各项制度有效执行的措施和对策等。此外,还要注意讲述公务员制度的内容更新情况。目前,我国公务员制度尚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自《公务员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已先后出台一系列新的配套法规和政策。因此,在《公务员制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时时关注公务员制度的发展和变化,并及时更新教学内容[5](P57)。
四 结 语
随着《公务员法》的颁布和实施,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公务员制度》课程教学也面临着诸多变化与调整。为此,要不断推进和完善《公务员制度》的课程教学工作,并以此为突破口,全面提升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作为课程教学组织者和实施者,广大任课教师也要不断增强与时俱进的意识和能力,要敢于破除传统思维的桎梏,以新的视野和眼光,创造性地解决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新问题,不断提高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1]周艳玲,冯婕,刘鹤.对当前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中公共关系教学问题的若干思考[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2]谭功荣.公务员制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杨述厚,李百齐.创新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行政管理,2006(6).
[4]陈振明.行政管理专业由传统的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的探索[J].中国行政管理,2001(10).
[5]杨芳.《公务员制度》教学应注意的问题[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7).
(责任编辑:王 珏)
G642.0
A
1009-9743(2010)04-0104-04
2010-10-23
周伟(1978-),男,汉族,河南开封人。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李宜钊(1977-),男,汉族,福建泉州人。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行政管理及公共政策。
海南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重点资助项目(hdjy0807)阶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