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对策研究

2010-08-15吴永刚

关键词:民族区域势力民族

吴永刚

西部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对策研究

吴永刚

西部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根本途径,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制度保障,培育和谐民族文化是精神支撑,妥善处理宗教问题是关键要素,正确应对国际因素影响是重要条件。

西部地区;民族关系;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需要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认真做好民族工作,促进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和谐民族关系既是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和内容,又是其要实现的最终目标。

一 根本途径: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民族关系说到底是民族经济社会的发展问题,和谐的民族关系离不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解决民族地区困难和问题的关键。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各族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现阶段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必须摆到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1.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在一个经济全球化、市场日益开放的背景下,民族地区如何提供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显然还是需要特色。发展民族地区特色经济便成为振兴西部地区经济的必然选择。“民族地区特色经济是指在一定的民族区域内,以特色资源为基础,以特色产品为核心,以特色产业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规模经济为表现,以组织政策为保障,结构合理且主导产业优势突出,经济效益显著,保持可持续发展,具有鲜明民族区域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

2.大力发展民族教育。要使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教育是惟一可行的手段。另一方面,“各民族人民的教育和文化水平提高,将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力、包容力,民族交往中的相让、相容、相互尊重的自觉性将会提高,这些将有利于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人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西部开发首先是对人才的开发。邓小平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

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近年来,西部地区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少数民族之间或民族内部因争夺土地、牧场和矿产资源的纠纷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民族关系。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应做好两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大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第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二 制度保障: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民族因素与地域因素、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民族平等自治与国家集中统一有机地结合;同时,也是实现民族关系和谐的重要制度保障。在新的形势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的基本方向是:坚持和完善。坚持是前提,完善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的坚持。

1.贵在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策。这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的实际,在处理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时,坚持走自己的路的一个创举。邓小平指出:“这是我们制度的优势,不能放弃。”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制度不容动摇,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一大政治优势不容削弱。”

2.重在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加强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改善民族关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具体的实践中,民族区域自治存在着不少问题,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不断激活和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经济功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就是空的。”其次,完依法保障民族自治地方运用好自治权。最后,加强自治机关的建设。

三 精神支撑:培育和谐民族文化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通过和谐民族文化建设,以共同的思想基础和统一的意志,把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凝聚起来,引导各族人民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社会,有助于避免不同民族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和极端化,为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提供精神支撑。

1.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凝聚和统一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思想的有力武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之魂。生活在西部地区的各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文化上的差异性和多元化,一方面有利于各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另一方面,它却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在和谐民族文化建设中,抓住了社会主义和谐价值体系这个根本,才不至于迷失方向,失去根本。

2.加强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培育和谐民族文化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五观”(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历史观)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是培育和谐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需做好以下三点:第一,教育内容要坚持与时俱进。第二,教育手段和方式的要不断更新。第三,完善制度保障,加强教育队伍的建设。要使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深入实施,就必须从制度上给以强有力的保障。

四 关键要素:妥善处理宗教问题

针对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宗教现象的特点及宗教在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特殊性,要采取如列宁所指出的“特别慎重”的态度。江泽民曾指出:“在宗教问题上我也想强调三句话:一是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二是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三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1.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前提。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理论与我国现阶段宗教的实际情况结合而制定出来的。“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种宗教中,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我国及其他国家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表明,禁止和取缔宗教,不仅不能消灭宗教,反而更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2.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是重点。做好宗教工作,必须加强法制建设,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是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必然要求。原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叶小文指出,我们管理的是宗教事务,不是宗教,不是宗教信仰。宗教作为信仰,是个人的私事,任何人不得加以干涉,但宗教活动、宗教团体及宗教组织的有关活动涉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必须在国家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

3.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目标。江泽民曾明确指出:“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也好,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也好,目的都是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所谓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就是指宗教要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要求。在现阶段,我国无神论者和宗教信仰者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就是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础和前提。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禁绝宗教,但要求宗教做出与社会主义社会现阶段制度相适应的变革。

4.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是难点。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是基于我国曾经长期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有的宗教被帝国主义控制和利用的历史事实,是我国各宗教处理对外关系的一条重要原则。近年来,我国宗教界与世界各国宗教界的友好交往日益增多,但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中国独立自主自办宗教有其特定的含义,是指政治、经济和教务的独立自主,而非教义教规另搞一套。

五 重要条件:正确应对国际因素影响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大都处于祖国的边疆地区,和许多国家毗邻,这就使得在这些国家发生的民族宗教冲突会比较容易地影响我国的西部民族地区。外国势力进入西部地区的形式很多,这些都不可避免地对我国西部地区民族关系产生重要的影响。

1.坚持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稳定的国内环境,也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事实也证明,我国所推行的和平外交政策,睦邻友好政策有力地改善了和发展了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有助于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也有利于我国和其他国家共同打击“三股势力”,更利于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

2.增强中华民族的内聚力。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大一统的民族,历史证明:只有各民族团结一心,国家就会变的强大。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分裂完全是由于这些国家内部存在着深刻的民族矛盾,在外力的作用下,最终导致了国家的分裂。面对国际各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应着眼于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进步,把国内各民族的事情办好。只有各民族团结一心、牢牢拧成一团,才能有效地防止各种境外势力对我国的破坏活动。

3.依法打击“三股”势力。所谓“三股”势力,就是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国际恐怖主义。“三股”势力各自的表现形式虽有不同,但本质上却是相同的。“纵观‘三股’势力活动的全过程,可以清晰而深刻地看到:民族分裂势力是‘三股’势力的政治基础,是总根源、总纲领;‘三股’势力是用民族分裂势力捆在一起的反动势力。”分裂组织的组成人员主要是极端民族主义者、自治主义者和分裂主义者,其主要目标和奋斗方向是实现国家分裂,争取所谓的民族自治。

1.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5-28

2.王芳张志良:关于发展特色民族地区特色经济的思考[EB/OL],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10460/952724.html.

3.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460

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5.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7

6.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政策.(干部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

7.吴仕民:西部民族大开发与民族问题[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63

8.杨征:论新疆民族分裂势力“三股势力”的反动性[J].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

Research on Building Harmonious Ethnical Relations in Western Region of China

Wu Yonggang

In the western region of China,building a harmonious ethnic relations of is a long-term and a complex systematic engineering.The fundamental approach is to speed up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minority areas of our country and to improve the regional autonomy.It is supported by the building of a harmonious national culture,The key factor in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is to how to deal with the religious problems appropriately,which is also an important condition for us to deal with international problems.

western region of China;ethnical relations;harmony

D64

A

1672-6758(2010)03-0044-2

吴永刚,硕士,讲师,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甘肃·合作。研究方向:当代马克思主义。邮政编码:747000

Class No.:D64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

猜你喜欢

民族区域势力民族
我们的民族
UP!00后新势力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范式
理解民族区域自治法:社会主义的视角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与发展的基本逻辑
多元民族
批评新势力 桫椤
批评新势力 张定浩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