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完善岗位津贴制度

2010-08-15周伟燕军事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35

当代经济 2010年18期
关键词:津贴补偿要素

○周伟燕 (军事经济学院 湖北武汉 430035)

论完善岗位津贴制度

○周伟燕 (军事经济学院 湖北武汉 430035)

岗位津贴是一种常见的工资补偿形式,在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运用较为广泛,其调节和激励功能,是推动各单位建设发展的一大助力。本文从岗位津贴与岗位劳动的关系着手,构建岗位劳动基准下的岗位价值评价模型,给出完善岗位津贴制度的若干建议。

岗位津贴 岗位津贴制度

一、岗位津贴与岗位劳动关系

《劳动工资词典》中将岗位津贴定义为:“为了补偿职工在某些特殊劳动条件岗位劳动的额外消耗而建立的津贴。”准确认识这一定义,要把握三个方面:一是岗位津贴补偿对象是岗位,对岗不对人,在津贴设计过程中不需考虑岗位资格问题,只需考虑岗位职责带来的岗位劳动差别;二是岗位津贴是一种特殊津贴,不是每一个岗位都能够享有,只有一些特殊岗位才能得到津贴补偿;三是岗位津贴设立项目的依据是岗位存在“超额”劳动消耗。因此,岗位津贴是对岗位“超额”劳动的补偿,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岗位劳动是否“超额”是界定岗位津贴享受范围的依据,其劳动的“超额”程度是确定岗位津贴标准水平差别的依据,两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岗位劳动决定岗位津贴,岗位津贴反映岗位劳动。

二、影响岗位津贴的因素分析

按照岗位津贴定义,岗位津贴补偿的是岗位“超额”劳动消耗,换言之,岗位津贴遵循按劳分配原则,是对岗位“超额”劳动的补偿。按照劳动经济学理论,从抽象劳动角度分析,各种劳动都是人在劳动过程中体力和脑力的支出,都是人类劳动消耗,没有本质区别,其劳动数量和质量体现了劳动差别。在按劳分配过程中,确定劳动差别的方法,是将各种劳动分解成劳动复杂性、责任大小、繁重性以及劳动条件等因素,再对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综合起来就能确定劳动数量差别和质量差别。因此,对岗位津贴影响要素的分析,需要考量影响岗位劳动差别的四个要素,分别是岗位劳动责任、岗位劳动复杂程度、岗位劳动强度、岗位劳动条件。此四要素通过影响岗位劳动数量和质量,影响着岗位津贴的享受范围和标准差别。

三、构建岗位价值评价模型

第一阶段构建岗位价值层次分析模型。第一层为:岗位价值;第二层为影响岗位价值的4个基本要素(劳动责任、劳动复杂程度、劳动强度、劳动条件);第三层为14个子要素(生产责任、管理责任、安全责任、效益责任、操作技能要求、技术知识要求、学历要求、实践经验要求、体力劳动强度、脑力劳动强度、超过一般工作时长、心理紧张程度、危险程度、危害程度)。

第二阶段依据AHP模型计算方法,求出各子要素的权重,并假设总的岗位价值点数是1000,计算各子要素的点数。并对子要素进行分级定义,给出本单位岗位价值分级配点表。

第三阶段第一步成立专家小组,对所有岗位依据岗位价值要素配点表进行打分;第二步结合单位现行岗位津贴项目与专家集体智慧,设定岗位临界点数L,使任意岗位价值点数P>L的岗位均能享受岗位津贴补偿;第三步结合单位经济效益与工资总量,设定点值q;第四步找出所有岗位价值P>L的岗位,发放其(P-L)q的岗位津贴标准。

四、完善岗位津贴制度

1、合理确定岗位津贴享受范围。现阶段,社会分工逐渐细化,各单位岗位种类较多,如何结合本单位实际,确定岗位津贴享受范围是研究岗位津贴制度的基础问题。依据岗位津贴定义,该类津贴补偿的是岗位的“超额”劳动消耗,在岗位劳动基准下的岗位价值模型中,体现为岗位具有“超额”价值,这些特征凭借定性分析或主观判断难以衡量,需要我们在做好岗位价值评价工作的基础上,把所有岗位价值点数P大于临界点数L的岗位找出,即可确定本单位岗位津贴享受范围。采用该种方法确定岗位津贴享受范围的好处,一是集合了专家的集体智慧,消除了一定的主观性;二是采用了定性分析的方法,岗位劳动基准下的岗位价值模型一旦给定,对本单位所有岗位津贴项目都采用了同一标准。

2、科学定位岗位津贴项目标准。岗位津贴项目标准定位问题可以分为“外部定位”与“内部定位”两个维度。“外部定位”指的是本单位岗位津贴项目标准在社会所有单位岗位津贴标准中处于什么水平问题,这就需要依据本单位的建设实际和发展目标来确定,当单位岗位津贴项目标准“外部定位”较高时,有利于吸引社会人才,反之,则会导致人才的流失。“内部定位”指的是单位内部岗位津贴标准级差问题,这就需要按照按劳分配原则,对“超额”劳动消耗较多岗位给予较高的津贴补偿,我们可以参照岗位劳动基准下的岗位价值模型,在对单位所有岗位进行价值评价的基础上,按照(P-L)q来发放岗位津贴标准,确保本单位内部付出“超额”劳动较多岗位享受较高标准,维持岗位津贴的公平性。

3、构建稳定的岗位津贴增长机制。一项岗位津贴标准,在设定初期,考虑了物价指数、各单位同类岗位津贴标准等因素,一般是合理的,能够发挥岗位津贴功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物价上涨、货币贬值等原因的存在,其调节激励功能逐渐弱化,应该构建稳定的岗位津贴增长机制。可以考虑构建津贴标准随着物价指数增长、社会同类岗位津贴标准增长、工资收入增长同步增长机制,譬如,当物价指数累计增长超过10%时,岗位津贴标准随之增长10%,这样就可以保持岗位津贴补偿的“购买力”不变,保证其功能的发挥。依据岗位津贴标准=(P-L)q,我们只需要调整点值q,就能保证单位岗位津贴标准的整体提高。

[1]T L Seaty:The Analyic Herarchy Process[M].NewYork,1980.

[2]张正堂、刘宁:薪酬管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潘金云:劳动报酬学[M].劳动报酬学,1986.

猜你喜欢

津贴补偿要素
公示制度让村干部津贴更“明亮”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无功补偿电容器的应用
图表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社会保障基金发放情况
解读补偿心理
社会保障基金发放情况
也谈做人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