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以商引商”行为载体研究

2010-08-15戴朝晖盐城师范学院江苏盐城224051

当代经济 2010年22期
关键词:工业园芦苇企业

○戴朝晖 (盐城师范学院 江苏 盐城 224051)

企业“以商引商”行为载体研究

○戴朝晖 (盐城师范学院 江苏 盐城 224051)

本文以江苏双灯纸业有限公司为母体的双灯工业园的发展为研究目标。双灯企业曾是一家老牌的国有企业,利用当地的资源条件,建设双灯工业园。近年来企业集团一直以工业园为载体,倡导“以商引商”,走企业集聚之路,最终实现产业集群,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区域竞争力。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从分析双灯集团“以商引商”行为载体——双灯工业园的发展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等方面入手,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践,提出双灯工业园加快发展的总体战略。

以商引商 载体 SWOT 发展战略

一、企业“以商引商”行为载体的SWOT分析

1、优势分析(S)

(1)园区周边有利环境。其一,原辅材料资源丰富(相关数据由江苏射阳县农林局提供)。射阳和周边地区芦苇种植面积约33.6万亩,年产20万吨;棉花种植面积约340万亩,年产棉秆119万吨;大小麦种植面积425万亩,年产麦秆49万吨;林地总面积260万亩,总蓄积量590万立方米;射阳港、黄沙港、新洋港、射阳河等三港六河,水资源丰富。其二,电力供应富裕(相关情况由江苏射阳供电公司提供)。射阳港电厂一期工程2*12.5万千瓦机组于1995年并网发电,二期工程2*13.5万千瓦机组2004年投产发电,三期工程4*60万千瓦项目也已启动。射阳县域内还有热电厂三座,10万千瓦风力发电前期工作已经启动。目前双灯公司所在地黄沙港地区供电由35千伏黄沙港变电所供电,供电安全可靠。其三,交通保障条件(相关情况和数据由江苏射阳县交通局提供)。全国公路干线同三高速(黑龙江同江至海南三亚)贯穿县境,沿海公路全线贯通;新长铁路(江苏新沂—浙江长兴)已投运,盐城已进入全国铁路运输网,射阳港确定为国家二类开放口岸,已先后开通至上海港连云港青岛港等内外贸集装箱支线,年吞吐能力500万吨,可进出3000吨货轮,射阳港至杭州港海运里程350海里,可提供1500—2500吨船舶。

(2)园区内部有利环境。其一,土地使用空间大(相关资料由射阳县国土局提供)。双灯工业园内所有的土地都是原滩涂地,属国有未利用土地和非耕地,土地使用由县一级政府批准,报市一级政府备案即可。手续非常简便,且办理成本仅为其他用地的几分之一,同时上面没有居民和其他附着设施,无拆迁和其他补偿成本,因而用地成本非常低,用地非常方便,用地空间很大。其二,生产成本较低。双灯公司造纸用的芦苇、稻草等原材,全都向当地老百姓收购,就地取材,原料供应半径在200公里以内,原料收购成本非常低。原料运输方便,双灯紧临射阳港南港区,有自己的专用货运码头,能进出2500吨以内的运输船只,所有的原料都可采用水路运输,运输成本很低。另外生产用的其他主要辅助材料大都在盐城市境内有厂家与之配套。用水方面企业已自建了水厂,工业用水直接从黄沙港河取用,水质可达到饮用水质标准,并且水流量大,完全满足企业生产生活的需要,成本也较低。用电方面双灯公司已自建了3000千瓦的企业自备热电站,供热和部分供电由企业自行解决,工业用电不足部分由电网调入,因而既方便、实用也经济。其三,污水处理成本低。双灯公司污水处理方案与一般造纸厂的处理方案基本相同,但不同的是双灯工业区拥有3万多亩氧化塘,并种植芦苇,消化吸收造纸尾水,因而较大程度上节约了污水处理费用。按照国家排放标准,一般纸厂废水直接排放须满足COD≤100mg/L,而双灯纸业公司经处理后废水进水氧化塘的芦苇生态湿地进口标准为COD不大于450mg/L。在封闭循环条件下废水灌溉芦苇湿地试验时,最高进口标准COD不大于1000mg/L,实现了零排放。由上可见,在同样的外部条件下,双灯公司在污水处理成本上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2、劣势分析

(1)国家最新限制出口政策,取消木浆和纸张的加工贸易。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国土资源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环保总局联合下发通知(发改经贸[2005]2595号),对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在停止加工贸易、调整出口退税政策以及控制出口数量三方面设限,产品范围涉及木制品、纸张、皮革、化学产品等多个种类,2006年1月1日起执行。

(2)造纸业将重点推进节能降耗技术改造。我国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提出,要重点推进钢铁、有色、电力、石化、建筑、煤炭、建材、造纸等行业节能降耗技术改造。文件要求,要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

(3)周边环境非常敏感。双灯工业园位于盐城珍禽保护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交界处并在实验区内,该保护区位于盐城市的射阳、大丰、滨海、响水、东台五县(市)的沿海地区,面积45.3万公顷,1984年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晋升为国家级,同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双灯的发展环境区间受到非常严格的限制。

3、机遇分析(O)

(1)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国家十五造纸产业发展规划)。我国造纸工业发展规划指出,木浆和废纸浆比重低、企业规模小、中高档纸生产能力不足是我国造纸业存在的三个结构不合理的突出问题,提出要提商造纸纤维原料中废纸浆的比重,提高高强瓦楞纸的产量,要合理利用非木纤维、发展高得浆的纸浆,要促进芦苇基地建设,鼓励发展高得率、低污染的技术。

(2)国家对进口卫生纸实施进境检验检疫(国家质监总局等三部门2005年第177号公告)。国家质检总局、海关总署、商务部联合发布第177号公告要求,自2006年1月1日起,将卫生纸、面巾纸等商品纳入《检验检疫目录》,实施进境检验检疫。海关凭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入境货物通关单》办理进口验放手续;商品的安全、卫生指标和外观、包装等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的规定;经检验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不得进口、销售和使用。

(3)江苏加快沿海发展战略。沿海区域在沿海省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加快江苏沿海经济带建设,不仅对促进江苏沿海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而且对江苏全省乃至长三角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双灯工业园地处江苏东部沿海的中部,企业发展已有一定的基础,以双灯公司为主体的工业园已初具雏形,作为盐城市加快沿海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之一,将是江苏加快沿海发展战略的直接受益者。

4、挑战分析(T)

(1)缺乏规模经济。国际大型造纸企业的投资规模都十分庞大,同世界主要纸张出口国相比,我国企业规模过小,平均产能过低的缺陷十分明显。我国造纸企业总数超过所有其他国家造纸企业之和,而企业的平均产能与其他国家相比还存在巨大差距。

(2)造纸业原料不合理。以木浆为主要原料进行林纸一体化和规模化生产是现代造纸工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世界造纸工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而我国由于木材资源匮乏,造纸原料以麦草、芦苇、竹子等非木纤维为主,带来了企业规模过小,布局分散。

(3)产品结构不能适应市场需求。我国造纸工业的市场总量供给短缺与产品结构性有效需求不足并存,形成了一种结构性矛盾,造纸工业难以满足纸业市场需求的一个重要方面表现为高档产品供给不足,低档产品生产过剩。现有产品结构不能适应纸张消费市场的变化和市场需求,加剧了我国对进口纸及纸板的依赖。

二、工业园发展战略

根据以上分析,双灯工业园发展的总体战略为:以工业园为载体,以双灯公司为母体,以规模经济、纵向一体化为产品发展方向,以产业集群为目标,以招商引资特别是以商引商为项目集聚的主要推进手段,通过十年的努力,在江苏中部沿海地区建设一个综合性、生态型、科技型的造纸专业工业园。

1、以工业园区为平台,实现主体企业规模经济化

双灯企业目前基本处于规模不经济的情况,根据规模经济学理论,一旦双灯公司实现规模经济,不仅可以给企业带来生产的规模经济、交易的规模经济,而且可以带来储藏的规模经济、专业化分工的效益等。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在规模大的情形下,企业与物资生产企业直接对接采购设备、原材料和中间产品,可使采购成本降低;二是一旦实现规模经济的双灯企业可持续地向技术创新大量投入,科研成果投人大规模生产后,使单位产品分摊的技术成本降到最低;三是双灯公司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充分利用自己销售网络,节约销售成本;四是双灯实现规模经营则可以按照规范的层级结构建立管理系统,设立专业化的职能管理部门,提高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五是双灯公司实现规模经济后,能够因其经济实力雄厚能够提供信用担保,有条件利用各种金融渠道。

2、充分利用工业园区优势,实施园区产业集群化

双灯工业园实行园区产业集群战略,应该以指向性集聚为基准,充分利用地区的优势而形成的产业集聚。从资源优势来看,产业优势较好,园区的芦苇种植系统和当地的其他秸秆资源,依靠的是当地的资源优势,受市场冲击很弱。后续的苇浆纸系统和生态旅游系统均以芦苇种植系统为依托,可以保障原材料的供给。对于造纸企业,稳定的原材料供应至关重要,市场对原材料供给从根本上得到了解决,有利于园区内造纸企业的发展。园区生产的纸浆和成品纸的种类较多,生产规模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对市场需求以及外界环境波动可以随时作出反应,及时调整生产结构。园区内的生态工业链成网状结构,这种结构使园区产品的种类、生产规模等对资源供应、市场需求以及外部环境的随机波动具有较大的弹性,整体上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大大加强,园区对投资者表现出较强的吸引力,为产业集群的尽快形成提供了可能。

3、以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为突破口,着力发展循环经济

双灯工业园循环经济建设重点表现为:一是苇纸一体化建设。在造纸生产中应尽可能多地以芦苇为原料,走“芦苇生产—造纸—废水治理后灌溉苇田—芦苇生产”的反复循环的路子,是比较典型的区域循环经济。随着工业园项目的建设,通过价格刺激、规划调控,在30万亩芦苇基地的基础上再建设20万亩芦苇基地,这样做可提供大量优质造纸原料,促进双灯工业区造纸业的发展,又可促进沿海滩涂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还能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和农民的创收。二是排污减量化、废物资源化。制浆造纸在有效利用原料中的纤维的同时,大量以木质素为主的有机物却变成了污染物。为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废弃物尽可能得以回收利用,宜从提高制浆得率,半化浆黑液碱回收,部分制浆黑液引入锅炉烟囱底部、利用烟气余热、加以蒸发浓缩,将卫生纸制浆黑液用于半化学浆蒸煮、将两个污染源并为一个污染源处理,蒸煮废气余热回收,固体废弃物回用,还从市场购进废纸,制浆后与半化浆等比例混合用于生产高强瓦楞纸,实现资源的再利用。三是严格搞好污染治理。搞好废水、废气、固废、噪声污染治理。通过上述三个主要循环经济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环境影响,促进海涂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1]托马斯等:管理经济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王勇、腾如冰:产业集群的演化规律与可持续区域竞争力研究评述[J].集团经济研究,2005(7).

[3]孙明莲:基于循环经济模式的企业管理创新[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5(7).

[4]陆钟武:企业发展循环经济需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石化,2005(8).

[4]夏华林:中国造纸化学品行业发展现状与思考[J].造纸信息,2005(8).

[5]钱志新:产业集群健康发展应把握三个问题[J].宏观经济观察,2005(7).

[6]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Z].2005-12-03.

“以商引商”是某区域以某企业为主体进行招商,引进外来投资者到该企业所在区域进行相关性产业投资的行为。目前而言,企业“以商引商”行为主要仍依托于地方政府的划拨开发区域为开发主体区域,如经济开发区内的专门项目区、地方政府的集中开发区域等,双灯企业是以双灯工业园区作为“以商引商”行为的主要载体。本文通过应用SWOT分析方法,从内外部环境分析、产业发展规划、园区环境保护发展等角度,实证研究江苏双灯集团“以商引商”行为中的载体——双灯工业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而提出工业园发展的发展战略。

猜你喜欢

工业园芦苇企业
企业
地下工业园
地下工业园
企业
企业
石磨豆腐
芦苇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茅草和芦苇
芦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