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2010-08-15侯会丽

当代经济 2010年22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课外学院

○侯会丽

(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5)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侯会丽

(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5)

本文基于英语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及办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探索课内实践教学体系和课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有效途径,并以学生两个学期的学业成绩进步来验证实践教学的效果。实践证明,实践教学的开展使学生的学习绩效得以提高。

独立学院 英语专业 课内实践教学 课外实践教学

一、开展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指出了21世纪的外语人才应该具备五个方面的特征: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好的素质。前三个方面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实现,而后两个则需要将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有机结合来培养和提高。而且根据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本科教学评估方案,与本专业相关的涉外实践活动、教学活动也是近年英语专业教学评估工作指标之一。实践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因此对于高等教育新生事物的独立学院的英语专业教学也不例外。纵观近年对实践教学研究的成果,大多集中在一本、二本院校和职业学院,而对独立学院的实践教学模式探索的很少。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而英语专业作为实用性较强学科,面临教学方面的诸多问题,如课程设置无法满足社会需求,适合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教学实际的教材缺乏,双师型师资匮乏(安然,2009),教师群体偏年轻化,初中级职称教师占大多数,而外聘高级职称教师教法沿袭传统一本、二本院校,内容显陈旧,方式欠灵活;办学经费紧张也是制约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因此,利用有效的现有资源,构建符合实际的实践教学体系尤其重要。对学生来讲,实践教学的开展符合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对于教师而言,面临的挑战将会更大,毕竟很多英语教师都是英语专业出身,而对商贸等其他方面的专业知识欠缺,深入实践教学实际将有利于青年教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更好地与社会发展接轨。

二、理论依据

根据廖美珍教授的“目的性原则”(2003),语言学习的目标最终要在实践中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得以检验。对学生而言,实践教学提供真实或者近乎真实的场景,学生通过实际真实的语言环境锻炼,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这样既锻炼了口语、口译能力,也夯实了语言基础,同时文化素养也随之提高。对教师而言,我们教学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毕业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语言学家詹姆斯·卡明斯(J ames Cummins)(1981)提出“弱语境(context-reduced)”与“强语境(context-embedded)”理论,前者即课堂教学,后者即人际间面对面的交际。后者提供的语言环境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技巧,也更有效。这些理论为我们探索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提供了目标参考。

三、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目标

第一,课内实践教学目标。基于生源现状,按照因材施教原则,通过课内对学生扎实的英语基本技能训练,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第二,课外实践教学目标。通过课外实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英语交际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英语复合型人才。这也与英语专业培养目标一致。

四、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在语言基础、学习策略等方面和全日制大学的学生都有所不同,因此独立学院在办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等方面和全日制大学应该有所不同。确切地说,独立学院更倾向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希望学生通过在独立学院四年本科的学习能很快适应毕业后的工作环境,真正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基于这个理念,本文试图从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出发,以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改革为基点打破以往单纯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突出实践教学,将能力的培养融入每学期相应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以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为补充,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下面我们将分别从课内和课外实践教学探讨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1、课内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科学、合理的课内实践教学安排能够帮助学生打下坚实语言基础,对掌握基本语言技能起到铺垫作用,是课外实践教学的必要准备阶段,但是很多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沿用一本、二本院校的课程设置模式,无疑既不利于对学生的因材施教,更不利于英语专业的长远发展。因此,首当其冲要进行的是通过课程设置改革来实现课内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鉴于此,我们打破传统的教研室按照年级的分类法,将所有实践性课程剥离出来,专门成立英语专业实践课教研室,课程包括听力、口语、口译、笔译、英语写作、高级英语写作、演讲与口才、英语视听说等,学生做好三个环节“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温习”的工作,以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则通过课程组、科研团队、教研活动讨论行之有效的课程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然后,在不同年级课程设置上通过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平衡达到加强实践课程教学的目的。如一二年级强化基本技能训练,课程设置重听说,课时量大,引起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强烈兴趣,训练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以便为高年级语言学习打下坚实语言基础;三四年级强化读写译能力,开设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课程如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语言学,词汇学,文体学,西方文化,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等课程的同时,开设专业素质拓展课程如商务英语、商务英语谈判、外贸函电、旅游英语等实用性课程。这些课程都需要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优化教学方法,将学生事先安排成组,敦促学生做到课前的认真准备,课中积极参与,课后及时巩固,最大化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如文学课上的莎士比亚戏剧表演,商务英语谈判课上的模拟商务谈判等。这样既夯实了学生的语言基础,开阔了学生眼界,也使他们通过合作式学习,探究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2、课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课外实践教学体系是课内实践教学体系行之有效的补充。由于外语专业自身的特点,再加上当今社会对外语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对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的期望值。而且根据近年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分析,除少数毕业生任教于教育、培训机构外,大多数毕业生大多从事和外贸、商务有关的工作。因此,课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首当其冲的是努力开辟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为学生营造英语学习的最佳氛围提供保障,如开辟晨读园,承办英语角,开展师生一起参与的实践园地主题活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参与者,但主要是指导者。每学期我们按照教师学术研究方向和所担任课程类型将教师分为商务组,翻译组,读写组,听说组,为大一、大二、大三年级的所有学生开展不同主题、形式多样的实践园地活动。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各级英语竞赛,如院级英语语音大赛,英语演讲比赛,电影配音比赛,湖北省翻译大赛,CCTV希望之星英语演讲比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同时,我们通过记学分的方式鼓励学生。通过访谈,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习自主性也得到很大提高。其次是专业实践和毕业实习。由于我院生源大多聚集在湖北,我系规定本科学生大三暑假进行专业实践,利用武汉城市圈的丰富资源,可进入外贸公司或教学单位实践,直接参与地方的文化交流活动。其他省份学生亦可组队采取此种办法参与专业实践。毕业实习根据自愿原则,可到系实习基地进行,也可以由学生自己自行联系实习单位。不论是专业实践,还是毕业实习结束,都要求学生做好相应的总结,为毕业找工作做好铺垫作用。另外,每年暑假期间学院都会资助教师外出参加社会实践,对于外语系教师而言,一般选择外贸公司、翻译公司更为合适。这样不仅运用了自己的专业,同时对于公司的人才需求更为了解。这样更有利于指导学生,确保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最后是毕业论文。选题内容要求突出应用性,运用所学理论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一个具体问题进行探讨,如武汉市公示语翻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现状调查等,采取的方式主要是师生双向选择方向,最终确定毕业论文选题。2010届毕业生论文体现实践原则,讨论现实问题并找出解决办法的占50%以上。这样的结果和我系开展实践教学的初衷也是相吻合的。

3、实践教学考核方式

对开展课内外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需要用以一定的考核方式进行检测。课内实践教学主要以课程期末考试以及每个不同兴趣小组的实践园地活动结束时的全年级词汇竞赛、笔译大赛等成绩作为考核依据,得奖者可获得学分。课外实践教学则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如翻译组参加湖北省翻译大赛,读写组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另外充分利用武汉优越的地理环境,如由系里统一组织学生参加在武汉科技会展中心举办的各种外贸洽谈会,服装展览会等,依据报名参加者的工作量和工作表现给予学分。对于参加实习的学生则由带队教师参照实习单位的评价,按照实习生考核办法评定成绩,给予学分。以学分方式进行考核,对学生而言,以引起其重视,而不是敷衍了事。对教师而言,参与实践教学的教师在年度考核中作为加分参考项,在骨干教师,职称评定等方面作为参考项,引起教师重视。不论哪种考核方式,目的都是为了学生的积极参与,积极锻炼,最终提高语言水平,同时思辨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以更好地适应社会。

五、结束语

我们的实践教学始于外语系成立之初。根据对2007级4个本科班和2008级4个本科班在2009—2010学年度两个学期的平均学业成绩统计分析,2007级学生在专业课程压力较大情况下(上学期9门,下学期10门),积极参加实践教学,下学期平均每班学业成绩提高3.24分,最高的一个班提高近9分;2008级学生(上学期10门,下学期8门)尽管面临班级人数多、专业四级考试临近的压力,仍能坚持实践活动的开展,最终下学期平均学业成绩提高3.05分。可见在一定时间段内通过对学生的有效引导,学习绩效有所提高,对此结果我们也将通过对问卷调查进行检验。何其莘等(2008)在谈到发挥英语专业评估的宏观调控作用时指出,要特别注意对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的监控和管理,定期用外语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对其办学条件和教学水平进行检测。因此,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应根据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规定的培养目标以及社会发展对外语人才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有组织、有计划、多渠道地切实加强实践教学并将其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开展。

(注:本文属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2009年度教研项目“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研究”,课题编号200910。)

[1]安然:高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一项基于大连水产学院水产贸易英语专业实践教学探索的研究报告[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8).

[2]段成:对英语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思考和实践[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3]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何其莘、黄源深、秦秀白、陈建平:近三十年来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回顾与展望[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4).

[5]廖美珍:法庭问答及其互动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课外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小满课外班
学院掠影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西行学院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英语专业泛读课教学探究
英语专业研究式学习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