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我国高校环境教育的若干思考
2010-08-15李静
李静
关于完善我国高校环境教育的若干思考
李静
概述高校实施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分析目前我国高校环境教育的现状及其所面临的不足,就如何完善我国高校的环境教育提出若干相应的解决途径。
高校;环境教育;课程设置;评价体系
一、高校实施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当今世界,伴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技术的进步,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和固体废弃物加剧、生态恶化、森林砍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环境问题给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治理环境问题成为摆在世界各国政府面前的重大挑战。解决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改变人们对待自然界的态度与认识,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教育在解决环境问题过程中能起到重要作用[1]。
环境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人们认识并关心环境及其有关问题,使他们有知识、技能、态度、动力和决心,为解决目前的问题和防止新的问题而独立地或集体地进行工作[2]。环境教育不仅能帮助人们掌握相关的环保知识与技能,还能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环保道德和伦理,同时为环保法律的有效实施提供基础。我国高等院校作为培养国家各类人才的摇篮,对社会的全面、健康、持续发展负有责任,是实施环境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大学生将是国家未来各行业的生产者和建设者,其中不乏各个层次的决策者、管理者,他们是否具有良好的环保意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大学生环境意识的提高对于我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
二、高校环境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从1972年联合国通过《人类环境宣言》正式提出环境教育概念至今,环境教育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并取得了辉煌成就。当代环境教育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环境教育向纵深发展,注重由理论层面向实践层面转化;二是环境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发展不平衡,发达国家的环境教育比较成熟,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教育较为落后;三是环境教育正在由传统的教育方式向现代的教育方式转变[4]。
我国高等环境教育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从1973年8月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后,北京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等高等院校即开设了环境保护专业。1978年北京师大招收了我国第一批环保专业研究生,1981年11月,国务院学委会批准了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其中环保专业授予单位有25个。1991年6月,原国家教委研究决定把环境学科作为一级学科对待,并成立了国家高等学校环境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到1992年,全国有60多所高校开设10多个环境保护专业,每年向社会输送5000多名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5]。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国的环境教育工作目前已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形式、有自身特点的环境教育体系[6]。
虽然我国的环境教育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由于起步较晚,其广度和深度还相对滞后。目前我国高校的环境教育还基本停留在知识传授的层面上,对学生处理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能力、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培养存在明显的缺失。就我国高校而言,其环境教育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环境教育目标不够明确
环境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形成敏锐的环境意识、掌握丰富的环境知识、养成正确的环境态度、获得一定的环境技能,促进学生环境综合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就我国高校目前的环境教育现状而言,其环境教育的目标还不够明确,甚至在价值取向上还存在着偏差。高校目前的环境教育还处于片面强调环境知识、环保技能的传授以及环境保护专业人才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的环境意识、环保态度的培养。其结果是导致学生因缺乏对生存环境的关注、关爱意识而不能自觉地把自己所掌握的环境知识、技能转化为具体的环保行动,造成学生静态知识相对丰富与动态实践缺乏的强烈反差[7]。
(二)环境教育尚缺乏系统、合理的课程设置
许多高校并没有把基础的环境教育类课程列为公共必修课。据统计,非环境类专业开设环境类选修课的院校数,仅占全国院校总数的10%左右[4]。此外,在开设环境教育课程的学校中,有些学校所设立的课程也是相关的专业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对于环境意识、环境道德和环境法制的教育则很少涉及。于是就出现了专业性的环境教育缺少人文性内容,非专业环境教育缺少专业知识的教育,两者之间缺少很好的结合。另外,在非环境类课程渗透方面,虽然很多高校都注重在不同课程的讲授中适时地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但因为学时限制,渗透的内容有限,且各门课程的渗透内容之间缺乏系统性,往往造成被渗透的环境教育内容被分割得支离破碎并且容易流于简单和重复,使学生失去了进一步学习环境知识的兴趣。
(三)环境教育途径单一、形式呆板
目前我国高校的环境教育主要是在校内通过课堂教学、舆论宣传等途径进行的。没有形成外出参观调查、与社会环保组织合作、开发各种环保实践活动等多种途径相结合的教育体系,而以单纯说教为主的教育形式,很难使环境教育收到理想的效果。
(四)缺乏完善的环境教育
目前,虽然各高校都在实施环境教育,但环境教育的质量却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环境教育的成果也难以得到体现和重视,这就造成高校师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大多停留在课堂上,缺乏生活及实践中的相互监督与评价。一个完善的环境教育评价体系尚待建立。
三、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明确环境教育目标,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
环境教育的实质是向学生灌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念,教育学生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与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有本质上的一致性。两者都是要使受教育者通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指导人们的行为。此外,大学德育教育也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是一项涉及到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培养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是素质教育的具体表现[8]。所以,大学环境教育要取得实效,就应该把环境教育与德育教育结合起来,通过我国高等学校德育工作来促进高等环境教育的发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陶冶其情感,锻炼其意志,训练其行为习惯,培养知行合一的品质,使大学生在掌握了环境知识的基础上,实现自觉保护环境的品德,进而发展解决环境问题的各种能力,推动环境的改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高校环境教育的目标,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人才,使我国在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事业上取得双赢。
(二)建立系统完善的环境教育课程体系
传统的环境教育课程显然不能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因此很有必要进行教育改革,完善高等环境教育课程体系。首先,要促使高校专业环境教育和高校非专业环境教育之间很好的结合。一方面要在专业性较强的环境课程中渗透非专业环境教育的内容,如环境意识的培养、环境伦理等。另一方面要在非专业环境教育中渗透专业的环境知识。其次,要在全校范围内普及环境教育的基础课程,如开设《环境科学导论》、《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公共必修课,普及环境知识;开设环境法制、环境道德等我国环境教育涉及内容较少的公共选修课,加强受教育者的环境法律意识及道德水平;建立选修、必修相结合的环境教育课程体系,从而完善我国环境教育的内容。最后,要在其他专业学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时任剑桥大学副校长兼交叉学科环境综合教学委员会(CIES)主席的Anne Lonsdale女士作过这样描述:独立地从事环境研究将使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理解局限在较窄的范围内,仅仅反映出在那里工作的少数学者的观点;而不同的系别将不同的学科渗透到具有共性的环境科学研究领域,这不仅能适应交叉学科研究的需要,且可通过交叉综合的融合实现对环境问题的全局考虑[9]。需要注意的是,在渗透的内容上要注重不同学科教师间的合作。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设立环境教育协调员这一职位,协调各科目的教学,推动不同学科教师间的协作,共同为实现环境教育的目标服务,确保学生在不同学科的学习中其环境知识都有新的进步。
(三)拓宽环境教育的途径,开辟社会实践第二课堂
Jordan、Hurgerford和Tomora研究发现,改变态度和行为最有效的手段不仅需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思考并采取相应措施去解决这些问题[6]。高校环境教育应该与各类社会实践结合。通过社会实践、实地考察以及案例分析,使学生直面环境问题,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全面塑造学生和培训对象的批判思维、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实现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教育和教学改革。开辟公益性的环境实践第二课堂的形式与内容应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如举办环保专题论坛、环保知识竞赛、环保教育讲座、收看环境教育片、保护野生动物等活动,开展节约用水、用电、种草植树、回收废弃电池、垃圾分类处理,杜绝口香糖污染和乱扔烟蒂,禁食野生动物,建设清洁优美的校园环境,提倡美境行为、适度消费、文明修身等活动。以普及环保知识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重点,在校园内利用网站、黑板报、广播、电视、横幅等宣传工具,开展全方位、多视角、有深度的环境教育宣传,提高学生的生态环境道德意识。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深入城市社区、工矿企业、农村各地进行环境方面的调查;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和参与面向社会的环境宣传、护绿行动、环境监督等活动,使学生树立以保护环境为己任的思想。协助环保部门开展有关环境状况的调查、统计工作,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环境状况,增加责任意识,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强环境意识。有条件的院校可鼓励学生参与有关流域生态环境管理、重大环境专项治理及国家自然保护区建设相关的研究工作,在更高的层面上引导学生成为绿色人才。
(四)加大环境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强环境教育师资培训
师资是环境教育成败的重要前提之一,目前我国高等环境教育师资状况不容乐观。要解决我国高等环境教育师资问题,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国家财政支出方面要加大投资力度,要完善高等环境教育的基础设施及硬件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强高校环境教育教师的培训机制。对我国高等环境教育者开展环境知识、环境道德、环境意识、环境保护能力的岗前和在职的培训。其中,重视在职培训是解决环境教育师资问题的重点所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美国威尔克等人的“环境教育师资培训策略”与印度德·拉希里等人的《环境教育师资培训与课程开发》都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我国环境教育师资培训也可从中受到启示。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使从事环境教育教学的教师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地更新知识,在学习环境教育理论充实、提高自身的同时,确保把环境教育前沿水平的东西传递给学生。各高校也要加强对高等环境教育理论研究的支持力度,为理论研究者提供稳定、宽松、利于交流的研究环境。
四、结语
通过以上途径进一步完善我国高校的环境教育,将环境教育与高校德育教育相结合,建立系统的环境教育课程系,同时,积极拓宽环境教育的途径,加强环境教育师资培训,建立完善的环境教育评价体系,师生共同创建发展绿色校园环境与文化,使我国高校的环境教育得以不断的提高与完善。
[1]徐辉,祝怀新.国际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5-8,212.
[2]冀天宝.环保知识工作问答[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7.
[3]孙晓峰.论高校德育与专业教育的融通[J].中国高教研究, 2007(12).
[4]邹淑珍.高等院校加强环境教育的探讨[J].江西教育科研, 2007(4).
[5]魏识广.论高校环境教育事业[J].高校教育研究,2009(6).
[6]吴承业,尹晓波.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
[7]王乐善,杨学礼.高等学校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8]罗志雄.论高等教育中的环境教育[J].中国林业教育,2000(1).
[9]Lons.A.剑桥大学校长谈环境教育[J].环境教育,2001(6).
G646
A
1673-1999(2010)06-0157-03
李静(1982-),女,河北石家庄人,北京东燕郊防灾科技学院(北京101601)地震科学系助教,研究方向为环境科学、实验地球化学。
2009-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