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历史教学中的学生科学精神培养
2010-08-15王佳翠
王佳翠
高校历史教学中的学生科学精神培养
王佳翠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急功近利的心态导致大学生在学习中缺乏科学精神,在历史学科中尤为严重。而科学精神是科学价值的核心,其实质是实事求是、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历史作为一门科学,在教学中就应该注重科学精神的培养,从而熔铸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历史教学;科学精神;培养
无论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还是“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制定,都充分表明我们党把科学摆在了应有的突出位置上。作为中国现代科学事业体制化建设的先驱,任鸿隽曾提出“科学不仅是对事实的研究,更是一种理性的启示,于学术思想上求科学而遗其精神,犹非能知科学之本者。”[1]他认为,“独一物之生,有质而后有力;一事之成,有本而后有末。”[2]他把科学精神看作是科学的本体、源泉,指出科学精神是“科学的出发点”,是“科学真诠”,“研究科学者首先精神,次方法,次分类”[3]479,“科学精神不但体现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就连“社会人事,原因复杂……然亦可见科学精神,与因果律令,无在不为学者所应用也。”[4]
科学精神作为科学价值的核心,是指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中所显示出来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气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就其内涵来讲,大致包括求真、怀疑、探究等精神;其实质是实事求是、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历史是一门科学,在高校历史教学中就应坚持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的培养,从而熔铸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上世纪初的人们的心目中,科学问题的关键是看有没有科学精神。“科学精神者何?求真理是已。真理者,绝对名词也。此之为是者,必彼之为非。”[5]3而真理是什么呢,“真理之为物,无法在也。科学家之所知者,以事实为基,以试验为稽,以推用为表,以证验为决,而无所容心于已成之教,前人之言。又不特无容心已也,苟已成之教,前人之言,有与吾所见之真理相背者,则虽艰难其身,赴汤火以与之战,至死而不悔。若是者,吾谓之科学精神。”[5]3-4
一、历史学中科学精神的内涵
科学精神的含义是历史地演变着的,不同的价值观就会有不同的关于科学精神的界定。在当代历史学中,科学精神有广泛而深刻的含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求真务实精神
求真务实精神是指在科学活动中应坚持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真理和捍卫真理。在科学活动中必须将个人得失置于真理的追求之下,不唯书、不唯上、只求真,“求真精神,就是相信系统科学的真知识,遵循科学规律。”[6]
1922年8月20日,著名学者梁启超先生应当时影响颇大的学术团体——科学社的邀请,作了题为《科学精神与东方文化》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对科学和科学精神作了如下界定:“有系统之真知识,叫做科学;可以教人求得有系统之真知识的方法,叫做科学精神。 ”[6]
在高校历史教育中,我们首先要弄清楚的不是“应该是什么”而是“事实是什么”,正如任鸿隽所说的“崇实、确贵、察微、慎断、存疑”。也就是说,以事实为根据,通过试验取得数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再加以实验验证,然后得出结论。此五种科学精神虽不为科学家所独有,但缺少这五种精神决不能成为科学家。“夫科学之最初,何尝以其有实用而致力焉,在‘求真’而已。真理既明,实用自随,此自然之势,无庸勉强者也。是以‘求真’为主体,而实用为自然之产物,此不可不辨者。”[7]18-19
历史作为一门科学,求真应该为其第一要义。“历史研究科学性的最大特点是真实性,即对历史真实的揭示。历史学家所作的工作,实际上都是了解和说明历史真相的工作。对于史料和史实的研究如此,探讨历史规律亦如此。”[8]
(二)有条理的怀疑精神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认为,人类的认识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辩证过程。“思维的至上性是在一系列非常不至上的思维着的人中实现的;拥有无条件的真理权的认识,是在一系列相对的谬误中实现的;而这都只有通过人类生活的无限延续才能完全实现。”[9]也就是说,由于受认识对象、时代、认识主体的限制,真理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辩证过程。历史的认识过程也不例外。这就需要具备有条理的怀疑精神,“就是既绝不相信权威,也绝不无条件地宽容。”[6]
科学活动所要达到的是对世界的规律性、真理性的认识,因此科学精神必须是与此相适应的,作为到达这种规律性、真理性认识的必要保障的那些精神。正如恩格斯所认为的,在判断一种观点或理论是否正确时,应不盲从、不轻信、不附和,总是用“一颗抱怀疑态度的有批判力的头脑去发问、去检验、去分析的精神。”[10]亚里士多德早就有“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的名言;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也提出要“怀疑一切”。这些名人名言都反映出人们敢于怀疑、敢于追求真理、不盲从权威的爱思考的精神。
历史作为发生过的事件,它本身不会被自动记录下来,而是通过叙事者或修史者重构,然后以文化遗存、文物古迹、文字资料、历史著作等形式流传下来,所以更应该培养有条理的怀疑精神。崔述曾说,“舌生于人之口,莫之扪也;笔操于人之手,莫之掣也。惟其意所欲言而已。亦何所不至者!因此人言不可尽信。”[11]在历史教育中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怀疑精神,即对现存知识有理性的怀疑,怀疑的目的就是建立新的真理。为了建立真理就要重视证据,于是就有了 “大胆假设”与“小心求证”。
史学家陈垣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他曾经说“考寻史源,有两句金言:毋信人之言。人实诳汝。”通过实习,考察教材,“一看其根据是否正确:版本异同、记载先后,征引繁简。二看其引证是否充分。三看其判断是否正确:计算,比例,推理。”[12]2顾颉刚的疑古辨伪也正是从怀疑现存结论开始的。
列宁曾说过,“在认识论上和在科学的其他一切领域中一样,我们应该辩证地思考。也就是说,不要以为我们的认识是一成不变的,而要去分析怎样从不知到知,怎样从不完全的、不确切的知到比较完全、比较确切的知。”[13]史学研究中既要看到历史认识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又要避免陷入功利性,要克服主观随意性,承担起求真求实的责任感,重塑历史研究的尊严。
历史是一个有机过程,但史料多半是已凝结的遗迹或只反映过程的一个片断或侧面。陈寅恪曾说,“吾人今日可依据之材料仅为当时所遗存最小之一部分,欲借此残余片段以窥其全部结构,必须备艺术家欣赏古代绘画雕刻之眼光及精神,然后,古人立说之用意与对象始可以真了解。”[14]279说明是史料具有相对性的。
胡适曾说,历史象一个十七八岁的大姑娘,任你涂抹任你打扮;象一块大理石,就看你把它雕刻成什么形状;象一百个大钱,看你是把它串成十个十串的,还是二十个五串的。虽然他过分夸大了真理的相对性,但他说明了历史认识具有相对性。关于历史的真实性问题,就象轨不能为圆,但它是一个无限接近的过程。
由于我们所知道的历史事实总是有限的、片面的,所以对历史的真实面貌不可能做到客观如实,具有相对性。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对历史的认识日益接近历史的真相。
(三)开拓创新精神
创新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对于新问题的分析和创造,我们必须勇于提出目前尚未提出或未解决的科学问题,得出他人没有得出的结论、见解或看法。认识的结果要有新的经验内容,这就要求具有开拓创新的探究精神,就是永远要对新鲜的事物敞开心灵,准备接受新的知识,容纳新的观念,探讨新的奥秘,追求新的结果。“历史家没有选择,只有凭藉它可以达到过去的事实。虽然间接推理有许多不完全的条件,但是它可以导人科学的认识。”[15]196
我国历史上不乏许多开拓创新的先驱。战国时期著名的改革家商鞅就曾提出“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商君书·更法》)此外,韩非也批评那些美化古道于当今之世者皆“守株待兔”之类,提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五蠹》)《管子·正世》亦主张“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
不能迷信和盲从,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于独立思考,敢于开拓进取。国家和社会则要承担起营造良好氛围和环境的责任,特别是对于科学的发展不能人为地树立教条和权威。2000年6月5日,江泽民同志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了题为《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的讲话,他指出“科学精神的内涵很丰富,最基本的要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他提出了弘扬科学精神的具体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热爱科学,崇尚真理;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甘于奉献,攀登高峰。最后他把科学精神归为十六个字,即实事求是、探索求知、崇尚真理、勇于创新。
鼓励创新意识。大学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是创造知识的地方。历史教学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要引导学生勇于生疑、敢于质疑;要探究历史理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二、历史学科中如何培养科学精神
(一)历史和现实相结合
要防止历史成为远离生活远离世界的“玄学”。历史是一门具有科学精神的科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将历史和现实相结合。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章炳麟在言及历史与政治关系时曾说“政治之学,非深明历史不可。”[15]美国新史学家司科特(J.W.Scott)在1989年与传统史学的论战中开诚布公地指出,“历史是过去的政治,政治史现在的历史。历史是现实的镜子。”历史教学应该在科学精神的指导下具有当代视野、历史沉思,才能实现历史经世致用的目的。
(二)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同在人类文化中孕育和成长,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在其发展过程中相互促进。丹皮尔说:“人文主义者毕竟为科学的未来的振兴铺平了道路,并且在开扩人们的心胸方面起了主要作用。只有心胸开阔了,才有可能建立科学,假如没有他们,具有科学头脑的人就很难摆脱神学成见对学术的束缚。”[16]157所以,我们提倡在历史教学中培养科学精神。但历史作为一门人文科学,我们应该将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
(三)理论联系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历史教学必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立足于中国近现代实际,着眼于当代中国的发展,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并将其与实践相结合。由于历史是一门人为的和为人的科学,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具体的社会实践,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其独立思考、独立发现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其对科学和社会的认识和了解,树立起崇高的科学精神。
[1]任鸿隽.科学精神论[J].科学,1916(1).
[2]任鸿隽.发刊词[J].科学,1915(1).
[3]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
[4]任鸿隽.科学与教育[J].科学,1915(12).
[5]中国科学社.科学通论[M].北京:中国科学社,1919.
[6]张志勇.重视教育科学精神的培养[J].中国教育学刊,2008(1).
[7]任鸿隽.科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19.
[8]杨向群.试论历史研究的科学性[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2(4).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10]恩格斯.自然辫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9.
[11]陈垣.陈垣史源学杂文 [M]//陈智超.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12]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3]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M].北京:三联书店,2001.
[14]汪奠基.科学方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7.
[15]于沛.历史学[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115.
[16]W·C·丹皮尔.科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G642.41
A
1673-1999(2010)06-0187-03
王佳翠(1976-),女 ,遵义师范学院南白分院(贵州遵义563100)讲师,遵义医学院人文社科部硕士研究生。
2010-02-06